從星巴克可以學到哪些場景打造方法論?

2020-12-25 i黑馬

引言:星巴克打造的是除了家和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生活空間」,實際上構成了一個場景,給用戶以「將心注入」的溫度感,可以說是世界第一的場景營造公司,在人們越來越關注人貨場的新零售的大背景下,星巴克的體驗管理體系能給品牌商以哪些啟示呢?

星巴克咖啡公司成立於1971年,是世界領先的特種咖啡零售商、烘焙者和品牌擁有者。目前公司已在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7萬家咖啡店,擁有員工超過14 5000 人。長期以來,公司一直致力於向顧客提供最優質的咖啡和服務,營造獨特的「星巴克體驗」,讓全球各地的星巴克店成為人們除了工作場所和生活居所之外溫馨舒適的「第三生活空間」。自1998年3月在中國臺灣開出第一家店和1999年1月在北京開出大陸第一家店以來,星巴克已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開設了500多家門店,其中約230家在大陸地區。

某種意義上,顧客進入星巴克消費就是基於其「可期性」——星巴克的服務質量是可以期待的,你能知道你將受到什麼服務。可期性的實現,也是顧客「自我確認」的過程。這種要求星巴克在20多年前就做到了。按照星巴克的要求,無論在哪裡,每一家門店都要和其他17萬家門店一樣,提供統一口味的咖啡、熱情的微笑,並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必須要使任意一家星巴克門店,與西雅圖派克廣場時代店的咖啡品質與服務保持一致,靠溝通的力量——基於星巴克的價值觀,使產品品質、服務標準進入每個星巴克人的心裡。對於連鎖零售和服務業而言,最大挑戰就是對不斷擴張的門店進行有效管控,保持品質和服務的一致性。中國大多數連鎖企業失敗的癥結都在於此。

讓價值觀到達門店

1988年,舒爾茨的父親去世。舒爾茨在他的一本著作《星巴克咖啡王國傳奇》中說,父親一生勤奮卻一無所成,並且得不到僱主的尊重。因此,舒爾茨一直希望當自己能夠決定局勢時,創建一家讓員工感到尊重和信任的企業。當然,更重要的是,舒爾茨認為,只有當企業有良好價值觀,秉持「員工第一、顧客第二、股東第三」的信念,才能通過員工的服務為顧客創造一流的消費體驗,最終為股東賺錢。

星巴克咖啡的口味掌握在員工手裡,「綠色美人魚」LOGO綻放的微笑要寫在員工的臉上,就連公司賺的每一分錢也必須經過員工的手,才能從門店進入老闆的口袋——對於連鎖服務業來說,當門店迅速擴張時,服務標準和激情必須有新的驅動力來完成,這並非簡單的獎懲措施所能做到。

儘管星巴克產品品質可以標準化,但世界上最溫情的那些東西恰恰是不能量化的。比如,應該給新來的顧客一個怎樣的笑臉?是機械地喊出「歡迎光臨」,還是像奧運禮儀小姐一樣咬著筷子練微笑?抑或發自內心地微笑?

把價值觀貫徹到企業行動中,尤其是向遍及全球的17萬家門店傳輸價值觀,這大概是企業運營最艱難的挑戰之一。沒有比改變人更難的事情了。

價值觀很容易被企業寫在牆上,卻很難體現在領導者的行動上,更難進入每個員工的心裡。

「員工第一」是星巴克的首要價值觀。星巴克中國的人力資源總監舉了一個例子:2010年年底,星巴克中國的支持部門高管一直沒有下發績效獎金。當時公司已經做出預算準備發放。然而後來發現,這一年物價飛漲,服務業的薪資水平隨之飆升,星巴克門店員工的薪水已經缺乏優勢,於是公司決定把這筆預算優先用於給一線員工加薪。

星巴克對員工的管理也非常人性化。在星巴克內部,如果一位夥伴打翻了牛奶,其他夥伴不但要幫忙清理,還要安慰他說沒關係,以此來體現公司對員工的尊重。

熱情服務是星巴克的價值觀之一,有些門店營業到深夜12點,年輕的店員卻精神飽滿。實際上,星巴克規定,尖峰時段2小時後前臺必須到辦公室休息,或者做一些整理工作。這能保證顧客看到的是熱情而精力充沛的星巴克員工。

傳承和培訓

對於我們提出的大多數問題,是能用星巴克的價值觀和能力工具來分析並解答。服務標準只能用於已知事項,價值觀卻能使員工對未知問題做出正確判斷。

星巴克對於門店員工的要求是:有非常向上的精神面貌,充滿激情,積極、陽光,微笑、善於溝通。店長基礎培訓包括:星巴克文化、高效團隊建立、業務分析與發展、為成功而做的輔導。其中「星巴克文化」包括:分享與討論店長如何在門店強化星巴克文化,如何把價值觀傳遞給新員工等。「為成功而做的輔導」則偏重於輔導和績效溝通技巧,店長花大量時間輔導員工如何和客人溝通,如何在客人進店20秒內有眼神的交流,如何通過小卡片向同事表達謝意,等等。另外,每一位新員工會有資深員工作為師傅,培養他在三個月內成為一名合格的咖啡師。

近日,兩名黑人在費城一家星巴克分店未消費而被店員驅趕甚至報警拘捕,引起美國民眾抗議,甚至呼籲抵制星巴克。4月18日早間星巴克公司表示,將於5月29日下午關閉美國8000家公司直營店半天,以對17.5萬名員工進行種族寬容培訓,同時星巴克CEO凱文·詹森(Kevin Johnson)在推特上正式發表了道歉聲明,希望向兩個黑人當面致歉。從這一點上就可體現出星巴克的價值觀已經基本落實到位,但是部分少數員工對企業價值觀的理解不到位,從而發生本次事件。那麼像星巴克這樣的企業應該如何確保企業的價值觀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心裡並認同呢?

無監測,不管理

如果只提出門店管理的目標而不提供管理工具的話,管理是無法實現的。星巴克在每個層面都會有系列工具來協助實現管理目標。在店長層面,能使用的各種工具有十多個。

比如,一位值班經理每天開門需要處理哪些事情?如果憑藉值班經理的經驗來處理難免疏漏,因此門店的《每日值班表》用一張紙明確列出了每日開門、關門、運營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僅開門一項,需要核查和完成的項目就達14個細節;值班經理在具體操作之後,要對這14項進行打鉤確認。每個門店每個月都會有一本《管理手冊》,相當於店鋪的工作日誌。除了每日開門這樣的運營事項,從用料申請、進貨到值班安排,都詳盡地據此進行核實。

此外星巴克還有基於IT系統的一系列管理工具。比如,後臺系統會記錄門店運營的數據,店長在安排下周班次時,系統會分析前兩個月的運營狀況、客流的大小,據此提出排班建議。同樣,根據前兩個月的運營數據,系統也會分析門店對物料的需求,店長根據自己的預測來申請即可。管理工具使管理流程標準化、簡單化,並避免了個人喜好的隨意性。

星巴克可以說是把用戶體驗做到價值最大化,每年的花費也是非常巨大的。

很多成長型的品牌商也想投入相關的資源去做品牌建設,無奈心有餘而錢不足。怎麼辦呢?畢竟在線下投入的資源量巨大,但是是否有效落地,是否發揮了預期的作用,卻是很大一個問號。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廠家在做更輕便的解決方案,例如國外的Quri、Gigwalk,國內的偶業(Oyearn)以輕便的SaaS方式,幫助品牌商做自己團隊的培訓和管理,目前已經有眾多世界500強公司在使用該產品;在那些沒有品牌商自有的團隊覆蓋的店鋪,可以通過精準投放懸賞任務的方式,讓平臺上的會員幫助自己去完成這個任務,搜集真實、準確的數據,這些數據通過店訊報反饋到品牌商總部以及店面,可以迅速改善體驗管理。

實體與虛擬的體驗管理的融合,是一種趨勢。品牌商在虛擬世界將任務投放給自己的部分潛在消費者,消費者可以在虛擬世界領取任務,並在實體世界體驗,這樣既滿足了客戶的需求,也解決了數據回收的問題。當然這其中要非常小心,不能對用戶體驗造成傷害,也不能完全照顧用戶體驗而影響數據的真實性。這是一個很有難度的平衡。據記者了解,偶業團隊為世界500強品牌服務14年以上,對用戶、對品牌商需求的理解,有非常深入的洞見,大量的技術應用,比較好的做到了用戶感受與數據真實性的平衡。

未來所有的品牌都是用戶體驗運營商,圍繞著人的需求,打造虛實結合的一體化體驗。在這個時代,成長型品牌商有很多機會。最重要的是要看到趨勢,並且善於藉助最新的技術力量。將用戶掌握在自己手裡,以用戶體驗管理的體系化和精細化構築競爭壁壘,甚至打造出下一個星巴克。

相關焦點

  • 「方法論」的重要性
    你做事是不是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法?依舊憑經驗或聽從別人的指揮做事?有沒有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吾日三省吾身,知道「方法論」的重要性嗎?我們先了解下「方法論」是怎麼理解的。方法論不單單是一堆方法的雜糅,就像一堆成型的磨具也不能簡單粗暴的拼成一輛跑車一樣,各個零部件,各個環節之間的有機結合更為關鍵,形成一套完整的做事打法。怎麼打造自己的方法論呢?1.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打造方法論的前提是要對基本原則的深刻洞悉。
  • 除了海底撈,星巴克你也學不會!
    同樣在咖啡零售行業,星巴克,你也學不會。在中國,幾乎所有咖啡館都以星巴克為目標和模仿對象,然而,許多年過去了,卻並沒有中國的星巴克誕生。上島咖啡、咖啡之翼等一眾追隨者紛紛敗退,一地雞毛,以網際網路方式做咖啡的瑞幸咖啡在經營上算是比較成功,但是自身模式完全與星巴克南轅北轍。學我者生,像我者死,這是星巴克對模仿者最不可一世的註解。
  • 尋場景突破 雀巢推星巴克包裝咖啡
    8月8日,雀巢宣布將在華銷售星巴克包裝咖啡,尋求店外咖啡場景的突破。此次,雀巢與星巴克聯合推出21款「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包括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以及首款為奈斯派索(Nespresso)和雀巢咖啡多趣酷思咖啡機配套開發的星巴克咖啡膠囊。另外,上述包裝咖啡產品還將在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一線城市的辦公室和酒店出售。
  • 星巴克,原來有這麼多免費的方法!星巴克省錢攻略
    之前我介紹了瑞幸咖啡的優惠,那麼今天,我來講講星巴克,都有哪些免費兌換途徑,還有哪些優惠活動,喜歡星巴克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星巴克,原來有這麼多免費的方法!星巴克省錢攻略每到周末,我慣例都要用中行的卡,去星巴克換兩杯來喝,不過到了2020年,各家銀行都在「溫暖升級「(降低成本),比如去年的中信銀行9積分兌換興業銀行6積分兌換華夏銀行的88積分兌換
  • 從無名小店到世界連鎖,星巴克做對了什麼?
    星巴克是咖啡店的傳奇,同時也是一種美式文化的象徵,在國內外各大城市都可以在醒目的位置看到星巴克的店面。點一杯咖啡或者茶,吃著點心,聽著星巴克的音樂,看看書或上上網,獨坐或與朋友一起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 星巴克打造特別禮品
    至於單身狗嘛,我想說很多朋友的戀情都是從星巴克或開始的哦~又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趕在這個年輕人、情侶、夫妻都高度重視的節日之前微信和星巴克也「在一起了」,日前雙方攜手打造的全新社交禮品體驗「用星說」正式上線,用戶可靈活選擇咖啡或星禮卡通過微信送給對方,並附上祝福語、圖片或視頻,打造一份特別的DIY禮品。
  • 這些在中國學到的絕招,星巴克準備在美國推廣
    今年1月剛慶祝了進入中國20周年的星巴克,準備把在中國學到的招數,如和流量大佬合作和開拓外賣業務,用回自己的美國本土市場了。我們想把星巴克中國區正在做的創新、顛覆以及成功經驗推廣到星巴克其它的市場,包括美國。星巴克中國區正在搞的大事情,是和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牽手、送咖啡外賣同時打造智慧零售門店。10月18日,星巴克「官宣」稱北京、上海的門店已基本實現咖啡外賣全城覆蓋,預計年底將推廣至30個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
  • 佳能攜手星巴克打造「味覺裡的影像」分享會
    2019年9月19日,一場將視覺、嗅覺與味覺美妙碰撞的攝影分享會,在星巴克北京嘉裡中心店精彩上演,由此也拉開了佳能1與星巴克攜手打造的「味覺裡的影像」系列活動的序幕。視覺與味覺,儘管方式不同,佳能與星巴克一直以來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鼓勵著年輕人對生活中那份美好的不斷追求。而此次二者攜手,將視覺與味覺進行跨界碰撞,打造「味覺裡的影像」分享會這一新形式,更是將雙方希望當下消費者能通過鏡頭發現美、記錄美,通過咖啡享受美、回味美的這份美好願景充分詮釋。而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體驗視覺與味覺碰撞出的美妙感受,「味覺裡的影像」系列活動後續還將驚喜亮相多座城市的星巴克旗艦店。
  • 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蘊含了哪些玄機?
    在上一個圖表中可以看到26.72%的消費者選擇Tall(中杯),一般在消費者選擇Tall(中杯)時,星巴克服務員會說一句話:「只要加3元就能升大杯,您需要嗎?」中杯、與超大杯,從成本上,只是增加了部分的水、咖啡、糖、奶,當然這部分已經有很多人測試過每杯咖啡的含量等,這部分不展開,從成本角度,這些增加幾乎可以忽略,星巴克最大的成本是房租、水電、人員管理等費用,這些費用是固定的,不管你賣出多少咖啡,所以當然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到店消費者等關鍵要素上,客單價越高,消費頻次越高,對星巴克越有利。
  • 雀巢星巴克攜手開拓中國家用咖啡市場 挖掘多重消費場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上海8月9日訊 昨日,雀巢宣布與星巴克結成的全球咖啡聯盟正式發力中國市場,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Starbucks At Home)」和 「星巴克咖啡服務(We Proudly Serve Starbucks Coffee)」,這也意味著星巴克咖啡產品首次正式進入家用場景及店外渠道
  • 深度| 瑞幸咖啡和星巴克之間的快慢博弈之道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對此評價到,大量燒錢可以儘量阻止和延緩外圍選手入市,避免或延緩大規模阻擊的到來,為搶跑贏得時間窗口。4、門店場景空間設計意願和能力決定。星巴克目前在中國有三四千家門店,但至少在用100種門店語言和聲音鼓勵顧客留下來。近年來星巴克尤為重視到店消費體驗的塑造,這在店型創新設計上可見一斑。
  • 新品牌瑞幸咖啡要用「無限場景」超越星巴克的「第三空間」
    星巴克 「第三空間」VS 瑞幸luckin coffee「無限場景」誰都知道,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能在全球得以成功的一個重要標籤是,其創始人舒爾茨將星巴克定位為除了家裡和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間」。作為「家裡前廊的延伸」,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在星巴克相約。也正是這個「第三空間」,使得星巴克確立了現代咖啡館的定義,也成就其成為全球咖啡巨頭。但是,咖啡只能在咖啡館這個「第三空間」場景下喝麼?瑞幸luckin coffee這次拋出的「無限場景」品牌戰略,有些「破壞性」的創新意味,很值得琢磨。
  • 星巴克開了全球首家「花店」?還有水族館?
    在日本,星巴克的招牌也首次由新鮮植物製成,以符合整個溫室的調調。如果坐在露臺上,你可以欣賞到一排排室外花田,向西還可以欣賞到宏偉的菩薩雕像、17世紀的寶塔等日本重要的文化遺產。明媚下一片粉色櫻花的戶外花園,用蘋果手機原鏡頭拍攝,都有自帶粉色濾鏡的效果!
  • 從星巴克到迪士尼,你可以在更多地方吃到人造肉漢堡
    日前,星巴克宣布,其加拿大門店將引入與美國人造肉巨頭Beyond Meat合作的植物肉早餐三明治。新菜單將於3月3日正式推出,涉及加拿大各地的1200家咖啡館。Beyond Meat是美國最早成立的植物人造肉公司之一,目前它旗下的植物人造肉漢堡、香腸、肉碎等產品已在美國各大商超零售渠道售賣。
  • 在中國學到經驗後,星巴克要在總部西雅圖搞外送
    星巴克總部所在地西雅圖很快也會有「專星送」服務了。這意味著,在這個本來就不缺咖啡的城市將會更容易喝到一杯咖啡。3月20日,在星巴克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星巴克美國總裁 Roz Brewer 低調宣布了這個消息。
  • 百貨商場擁抱新零售 積極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
    受疫情衝擊,廣州的實體商場加速轉型升級,擁抱新零售,通過雲端經濟、藝術消費、夜間經濟等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此外,盲盒經濟、潮流玩具、新式茶飲等新消費模式的爆發也有力地帶動了各大購物中心的人氣,商場百貨業正朝著多業態、多場景、多流量的方向綜合發展。
  • 星巴克中國創新首推臻選咖啡-焙烤坊 打造臻選咖啡全「星」體驗
    地處白領和遊客雲集的徐家匯商圈港匯恒隆廣場,這家全新的臻選咖啡門店不僅將為顧客帶來星巴克一貫的高品質咖啡,更將以每日店內現場新鮮製作焙烤、傳承焙意之TM品牌精髓的純正義大利美食提升顧客味覺體驗,以經典意式特調酒飲讓顧客享受獨特的餐前小酌時光(Aperitivo)。同時,以貼心客制化的周末時段早午餐精選組合,充分滿足顧客在全天候不同時段不同場景下的個性化需求。
  • 星巴克「中杯」究竟隱含了哪些秘密?
    由於拿鐵小杯和大杯標價分別為300日元和400日元,扣除各自成本,還可以算出兩者的利潤和利潤率:小杯拿鐵利潤為75日元,利潤率25%;大杯拿鐵利潤150元,利潤率37.5%。吉本佳生的研究是在2007年完成,成本數據和現在可能有一定出入,但所揭示的「規律」並不會變:大杯型對星巴克來說意味著利潤更高、每杯的獲利能力更強。所以,星巴克會不厭其煩的為我們「升杯」。像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場景那樣,服務員推薦成功比例約為10%。那麼星巴克為此能夠得到多少利潤呢?
  • 星巴克可以加盟嗎
    作為星巴克兩星巴克可以加盟嗎個最大的市場,美國同店銷售下降3%,中國同店銷售下降50%!隨著中國市場的腰斬,在疫情上滯後兩個月左右的美國市場也可能迎來同比跌幅。星巴克執行長在收益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臨時關閉門店、銷售渠道縮減、營業時間縮短以及客流量的嚴重減少,疫情帶給星巴克全球市場的損失已經達到9.15億美元,中國市場損失在4-4.3億美金左右。
  • 為了獲得一份可以正常說話的工作,他辭職到星巴克做咖啡師
    星巴克北京手語門店的提示語。陳子忠的上一份工作是建模師,終日對著電腦屏幕。和同事交流的機會很少,因為難以理解周圍人快速說出的複雜詞句,他和同事的交談就越來越少。剛到星巴克參與培訓和工作時,他總會隔一天才回復同事的微信。「沒有看微信的習慣,以前一般不會有人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