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瑞幸咖啡要用「無限場景」超越星巴克的「第三空間」

2021-01-08 安青網

5月8日,最近幾個月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爆紅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在北京宣布,已完成門店布局525家,經過4個月產品、流程和運營體系的磨合,今天宣布正式營業。瑞幸咖啡還透露,試營業期間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單、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成立半年多,就通過網際網路打法成為傳統咖啡行業「異類」,並引起一二線城市坊間持續熱議的「小藍杯」瑞幸咖啡,這次首次對外全面解析了其商業模式和品牌戰略——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方式覆蓋「無限場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咖啡選擇。

星巴克 「第三空間」VS 瑞幸luckin coffee「無限場景」

誰都知道,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能在全球得以成功的一個重要標籤是,其創始人舒爾茨將星巴克定位為除了家裡和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間」。作為「家裡前廊的延伸」,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在星巴克相約。也正是這個「第三空間」,使得星巴克確立了現代咖啡館的定義,也成就其成為全球咖啡巨頭。

但是,咖啡只能在咖啡館這個「第三空間」場景下喝麼?瑞幸luckin coffee這次拋出的「無限場景」品牌戰略,有些「破壞性」的創新意味,很值得琢磨。

根據該戰略,瑞幸咖啡將開設不同類型的門店來滿足用戶多元化的場景需求,其中,有滿足用戶線下社交需求的旗艦店(Elite)和悠享店(Relax),也有快速自提、服務商務人群的快取店(Pickup),還有滿足客戶外送需求的外賣廚房店(Kitchen)。通過四類差異化門店的布局,luckin coffee實現對咖啡廳、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等無限場景(Any Moment)的全方位覆蓋。

這意味著,這個剛剛出來就要單挑「星巴克」的國民新品牌瑞幸咖啡經營理念上,確實爆出一個新突破。喝咖啡這件事,不只在「第三空間」的咖啡館,任何一個你想喝咖啡的地方,都是你的咖啡館。

瑞幸luckin coffee 會成為中國式咖啡文化布道者?

在中國談咖啡文化,仿佛還只是「星巴克」這類咖啡巨頭的權利,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星巴克門店裡的顧客變得越來越多,環境也愈發嘈雜。仿佛還在幾年前,星巴克裡還是那些「小資」們的專屬場地,聽著愜意的音樂,或辦公,或商務會談,或朋友小聚,總是瀰漫著輕鬆自在的氛圍,而如今在很多門店尤其是坐落大型商場內的星巴克裡,父輩阿姨們甚至是瘋跑的、睡覺的小孩子們也屢見不鮮。

這一方面是咖啡廳提供了絕佳的休閒場所,同時店內提供的三明治、點心等咖啡周邊產品成為下午茶的優先選擇,而更為深層的原因,恐怕仍與咖啡文化的缺失密不可分。咖啡館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咖啡帶來的體驗僅僅局限在咖啡館麼?

如何向職場人群和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推廣普及中國式的咖啡文化,瑞幸咖啡的做法可圈可點。

在代言人的選擇上,瑞幸咖啡選擇了極具全民喜愛「質感」的湯唯與張震,他們憑藉著專業的演技與自律,幾乎沒有槽點,在年輕群體尤其是白領階層中口碑極高,為瑞幸咖啡構建了高端與知性的調調。

在品牌的推廣階段,瑞幸咖啡以咖啡為紐帶,在朋友圈中玩起了「裂變效應」。在註冊就能獲得一杯免費咖啡後,瑞幸咖啡鼓勵用戶推薦好友註冊,再獲取一杯咖啡,同時還有「買二送一,買五送五」 的活動。

可以預料的是,在瑞幸咖啡四大差異化門店大規模建成之後,瑞幸咖啡所營造的咖啡文化或將變得更凸顯:充滿文化IP和設計感的大店內適合商務約訪,或許聊出了一樁好生意;一大早,上班路上的白領,就近在公司樓下快取店(PICKUP)點一個「小藍杯」,用咖啡香氣,喚醒一個精力飽滿的工作日;咖啡愛好者則可以在廣泛分布的瑞幸咖啡外賣廚房店外賣一杯「小藍杯」,在家裡或公園裡分享對不同口味咖啡的感受,這可比在嘈雜的環境下對話有情調得多。

依託網際網路打法,快遞物流和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的後發優勢,這個新品牌才成立幾個月就摸索到一個被咖啡巨頭忽視的「更多消費場景」,確定一個新品牌和消費者的無限連結。

未來的生活圖景將由場景定義,未來的商業生態也由場景搭建。從星巴克「第三空間」突破,確立「無限場景」。從商業模式角度,瑞幸咖啡顯示出了具有顛覆巨頭的氣質和能力。

據說,面對極速擴張的新對手瑞幸咖啡,已經把中國定義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也要在近年開始急行軍擴張的「星巴克」也有點焦慮。畢竟,網際網路新兵掀翻傳統行業巨頭的商業案例在目前的中國市場屢見不鮮。

一個客觀事實是,消費升級,與全球生活方式接軌,咖啡在中國市場發展潛力無限。但,競爭和生存壓力也一直存在。有數據顯示,在全國咖啡門店快速開張的同時,2016年咖啡館的淨閉店率仍然較高,達到13.5%(飲品行業數據報告)。

所以,在瑞幸咖啡急速擴張的同時,如何保證順暢運營,實現標準化管理,保持一如既往的品質,不僅僅需要雄厚的資本實力。是一時爆款還是中國版星巴克, 現在甚至還未滿一周歲的瑞幸咖啡要將這個充滿想像空間的「無限場景」商業藍圖落地,才剛剛開始,確也是非常值得行業內關注。

相關焦點

  • 新咖啡品牌瑞幸要用「無限場景」超越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有點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成立半年多,就通過網際網路打法成為傳統咖啡行業「異類」,並引起一二線城市坊間持續熱議的「小藍杯」luckin coffee,這次首次對外全面解析了其商業模式和品牌戰略——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方式覆蓋「無限場景」(Any Moment),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咖啡選擇。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鑑於此,虎嗅擬在歲末年初推出一系列文章,回顧總結2019年大消費賽道的熱點與趨勢,本文為第三篇。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
  • 瑞幸咖啡這樣介紹自己的未來,星巴克的粉絲如此評價……
    瑞幸自稱前期投入超過10億元、可以維持較長的補貼,但如果10億元花完了、如果資本市場不願意為補貼買單,再用什麼贏得市場呢? 對於這個問題,錢治亞認為一旦養成消費習慣,不僅賣咖啡可以賺錢,賣咖啡所創造的連結也有價值。她說,相較於傳統咖啡品牌的「社交空間」,瑞幸咖啡更強調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滿足客戶各種場景的需求,所以瑞幸提出了「無限場景(Any Moment)」的品牌戰略。
  • 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
  • 當瑞幸「咖啡的小世界」遇上星巴克「全世界的咖啡」
    瑞幸咖啡+騰訊VS星巴克+餓了麼,合作深度決定競爭力瑞幸從進入咖啡市場開始,主打的就是性價比。目前,瑞幸主要咖啡品類價格比星巴克要便宜一半左右,目前在力爭進入輕食領域的過程中,同樣以大幅度的折扣為主要促銷手段。而這些價格優勢簡而言之,就是燒錢方式搶市場。
  • 鯰魚瑞幸,它改變了星巴克,還拉來馬化騰一起玩
    不溫不火20年的中國咖啡行業,終於打開了一扇天窗。瑞幸咖啡今年1月份試營業,以新零售的方式進入咖啡行業,通過堂食、自提和外送相結合的立體服務,匹配了咖啡消費的所有場景。開業僅9個月,瑞幸就在全國開店1000+,年底要到2000家,約等於入華將近20年的星巴克中國當前門店數量的60%。
  • 老大星巴克強力阻擊,瑞幸咖啡還能Lucking嗎?
    著名影星湯唯和張震代言的網際網路咖啡品牌「小藍杯」——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剛剛開完聲勢浩大的正式開業發布會,就遭到了咖啡連鎖全球老大星巴克的當頭一棒。
  • 在中國瑞幸咖啡如何擊敗星巴克
    5月以來一家名為瑞幸咖啡的企業開始炮轟星巴克,稱其對瑞幸供應商夥伴頻繁施壓要求站隊;此後星巴克回應稱,瑞幸咖啡是在進行碰瓷式市場炒作行為。瑞幸模式能否成功,最關鍵的是什麼?騰訊財經請到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看看他對中國咖啡零售業的田野調查得出了怎麼樣結論?他又如何看待星巴克的顛覆者的誕生和它的新零售試驗?
  • 瑞幸咖啡:星巴克要求我們的供應商二選一
    瑞幸咖啡日前發表公開信直指星巴克涉嫌壟斷,瑞幸咖啡多家供應商被星巴克責令進行「二選一」式站隊。瑞幸咖啡表示,星巴克對其供應商夥伴頻繁施壓要求站隊。據介紹,瑞幸咖啡的很多供應商與星巴克的供應商相重合,近期已有多家機器設備、包裝包材、食品原料的供應商反饋,星巴克要求他們站隊並停止向瑞幸咖啡繼續供貨。「我們已接到部分合作夥伴將要停止供貨的通知。」
  • 咖啡風暴:星巴克「重大改變」 小藍杯瑞幸有圖謀
    但這種增速優勢在2018年發生轉變,星巴克對於中國市場的遲鈍反應,以及線上需求的激增,給予了瑞幸這樣的本土咖啡品牌發展的空間。2018年1月,瑞幸咖啡的第一家門店在銀河SOHO營業,並通過資本的運作,用網約車的打法快速佔領市場。7月,瑞幸咖啡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率先成為中國咖啡市場的首家「獨角獸」。
  • 瑞幸VS.星巴克:藍綠陣營的較量
    去年7月份,拼多多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從成立到上市用了3年時間,刷新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最快速度。再到去年9月份,趣頭條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又刷新了拼多多的速度,從成立到上市用了2年多時間。從創立到IPO,瑞幸咖啡只花了17個月時間,這也成為全球最快IP0公司。
  • 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重要崗位開3倍薪水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
  • 瘋狂「燒錢」,成立兩年超越星巴克?瑞幸咖啡究竟意欲何為?
    瘋狂「燒錢」,成立兩年超越星巴克?瑞幸咖啡究竟意欲何為?(一)在中國提到喝咖啡,小編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星巴克!20年前,星巴克在北京國貿開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店,到現在,在中國已經開了四千多家店。20年來,星巴克一直致力於咖啡文化在國內的傳播,第一念頭想到星巴克一點也不奇怪!然而,最近中國本土的一家咖啡店品牌正在以爆發式的速度迅速崛起,這就是本文要說到的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完成525家門店布局 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
    瑞幸咖啡完成525家門店布局 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 (luckincoffee)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並正式發布「無限場景(Any Moment)」品牌戰略。
  • 瑞幸的野心:2018開啟咖啡元年,2019趕超星巴克中國
    2019年,瑞幸的門店將超過4500家,比肩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企業COSTA的全球門店數——超過4000家門店,去年成立的瑞幸用不到兩年,1971年成立的COSTA用了40多年,而1999年入華的星巴克中國,用了18年才開設了3600家中國區門店。一個咖啡品牌擁有4000多家門店是什麼概念?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店Costa,全球範圍擁有4000家左右的門店。
  • 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瑞幸與星巴克成咖啡市場「雙寡頭」
    日前,NCBD(餐寶典)發布了「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咖啡品牌排行榜TOP15」,星巴克、瑞幸咖啡、魚眼咖啡、貓屎咖啡、太平洋咖啡、Costa、麥隆咖啡、雕刻時光、漫咖啡、麥咖啡、咖啡之翼、湃客咖啡、上島咖啡、兩岸咖啡和連咖啡等15個品牌上榜。
  • 「小藍杯」背後的男人:2019年要超越「星巴克」憑什麼?
    昨天,和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一起午餐。就是1月3日宣布2019年要在中國再開2500家門店,在門店和杯量上要超越星巴克在中國規模的「小藍杯」的天使投資人和現在的董事長。陸正耀是曾經在國內打造了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兩家成功上市公司的創始人。
  • 瑞幸的軍刀,星巴克的旗杆
    不過這次疫情下,兩家的差距其實已經開始顯現了——星巴克中規中矩,而瑞幸已經開始玩起了數位化和技術,把無人零售的熱咖啡送到醫院,這背後其實兩種觀念的折射:星巴克依然固守它的第三空間理論,而瑞幸從咖啡起家,推出小鹿茶後,今年又宣布切入無人零售領域。
  • 咖啡界新星!瑞幸開店目標將達成,19年底超越星巴克會成真嗎?
    瑞幸咖啡一出來,目標和口號都是超越星巴克。雖然說在一部分人的評價體系裡,星巴克並不代表全世界最優秀的咖啡品牌,但是星巴克已經憑藉著獨特的定位和營銷模式,成功開遍了14億人口大國的大街小巷。無論是熱門的傳統經典巷道內,還是新型人才聚集的高校門外街邊,都有一抹獨特的綠,宣揚著自己的品牌。不得不承認,星巴克的營銷手段,讓它成為了這個時代中,咖啡裡的「王者」。
  • 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咖啡陪你、自助咖啡...
    英國咖啡品牌Costa只比星巴克晚三年進場,但是卻淪為「萬年老二」,如今店鋪數量卻相差甚遠,Costa只剩下幾百家門店。這與星巴克在定位、第三空間概念上的堅持有很大關係。 另外,我們從媒體公開的報導搜索發現,在2010年前後,星巴克在中國似乎也同樣面臨著租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