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的時候,做了寶媽的朋友們經常就寶寶們吃不吃飯的問題討論大半天,寶寶吃的太多,一下子積食了,又開始讓寶寶少吃。終於寶寶積食好了,又擔心寶寶吃的太少營養跟不上,於是爺爺一口,奶奶一口,爸爸一口,媽媽一口,結果積食、痊癒、積食,如此周而復始,寶寶承受病痛,家人承受煎熬。倒不如從一開始就預防,讓寶寶遠離積食這個坑。
什麼是積食
寶寶的身體始終在成長的階段,脾胃消化系統也是,如果長時間進食大量食物,非常容易給脾胃造成負擔,食物長時間無法被完全消化,堵塞腸胃,就形成了積食。經常性積食的孩子,脾胃腸道受損,吸收營養不夠全面,寶寶容易食不知味、個子矮小、體弱多病。
怎麼預防積食
解決寶寶積食的問題,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預防,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減少寶寶積食的次數,這才是治療積食的關鍵。
1、改變飲食結構
寶寶腸胃發育比較弱,一定要讓寶寶儘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雖說要營養全面,但一定要切記少食油膩、高熱量或高蛋白的食物,這些食物非常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平時,蔬菜、水果必不可少,其中含有的營養既是寶寶身體必須,也不會對寶寶的脾胃造成負擔。
同時,減少寶寶進餐次數,餐前或睡前不要吃零食類,餐前攝入影響寶寶正常進餐;睡前攝入,寶寶進入睡眠狀態時,給腸胃造成負擔。正常情況下,寶寶吃飯七八分飽,完全能夠滿足身體所需營養,如果過量攝入的話,非常容易造成積食或脂肪堆積。
2. 多做運動
運動應該是寶寶的生活日常,做運動時加快腸胃蠕動的速度,可以避免寶寶出現積食。另外,寶寶經常運動,對增強寶寶體質非常有幫助。
1. 養成寶寶喝水的習慣
成年人早晨喝溫水,能夠喚醒腸胃,加快腸胃蠕動速度,寶寶也一樣。給寶寶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既能補充寶寶身體所需的水分,也能夠改善寶寶腸胃蠕動,從而達到預防積食的目的。如果寶寶本身比較排斥喝水,那就需要家長採取一些小措施,比如說加點葡萄糖或碘鹽,增強寶寶再次飲水的欲望;或者購買寶寶喜歡的水杯,吸引寶寶的注意,讓他們愛上喝水。
寶寶積食的表現
家長每天與寶寶接觸時,一定要多多觀察寶寶,提前發現,寶寶就早點遠離積食的困擾。當寶寶積食時,身體也會發出不同的信號。如果有一天發現寶寶睡覺時,不停地翻滾,而且突然性毫無徵兆地大哭,那寶寶十有八九積食了。與寶寶聊天的時候,發現寶寶口臭,這是因為食物在胃中堆積,無法消化,與腸胃中細菌反應,便有一股酸臭味從寶寶口中溢出來。還有,當寶寶說肚子疼,頻繁放屁,並伴隨著便秘或腹瀉等症狀時,也能證明寶寶積食了。
有人說,十有八九的寶寶都會有積食,所以毫不在意。殊不知,寶寶身體成長所需的營養都在每天進食的食物中,一旦積食,消化不好,非常影響發育。所以一旦確定寶寶積食,定要通過正規渠道給寶寶治療,讓寶寶早日恢復健康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