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給導師打工調查:漸成常態 被比廉價勞力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最近,北京大學一名研究生因抵制「科研苦力」而發聲明的事件引起網絡熱議。熱議背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高校研究生給導師「打工」、「當苦力」已成常態。學生們私下稱導師為「老闆」,不僅因為他們決定著學生們每月的收入補貼,更因為他們掌握著學生前途命運的「生殺大權」。

  研究生「打工」心態面面觀

  許多研究生表示,能夠在給導師打工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如果僅僅被當作廉價勞動力,就有悖於研究生搞科研的初衷,亦會助長校園功利主義風氣。

  上海交通大學法律碩士謝琛說,自己在讀研期間為導師打工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老師主導的國家重點社科基金的會務、專家的訪談接待、資料整理;二是老師主編的評論的約稿、統稿、翻譯和校對。社科基金方面的工作沒有報酬,後者每學期會帶來兩三千元的收入。

  「專家訪談、搜集整理資料,對我而言,不能說是在為導師『打工』,整個過程對我也是鍛鍊。無論導師給不給酬勞,我都願意參與。認識了一些最前沿的專家,聆聽了有見地的見解,訓練了思考能力,即便是打雜也能學到東西。」

  相對於科研項目較少的人文社科專業,理工類專業的研究生為導師打工的現象更為普遍。一般來說,這種支配與僱傭關係以導師手中的科研項目為基礎,而導師的項目經費中也有一部分是專門用於研究人員的支出補助。

  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研究生施娟說:「研究生期間,每人都要從自己導師那裡領取科研課題,導師還會讓你幫忙幹一些他自己承接的活。幹與不幹、做得好與不好,基本上就是你的學業表現了,直接影響到是否能順利畢業。」

  施娟說,幫導師打工累不累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能學到真本事。「但是很久都沒有一次師生見面會,沒有傳道授業解惑,讓我感覺自己更像是廉價勞動力。」

  上海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張燁也感慨:「有段時間幫導師承擔項目,幾乎天天起早貪黑,忙得沒時間寫畢業論文、找工作實習。畢業的時候,當面試官問我具體為這些項目做了哪些貢獻時,我實在不好意思說承擔的都是些瑣碎的事。」

  僱傭關係超過師生情誼?

  雖然自古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但許多學生坦言,如今純粹而真摯的師生情誼越來越難得,更多的時候,導師與學生之間更像是僱傭關係,充斥著利益的味道。

  浙江大學信息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生丁菁汀告訴記者,許多理工科高校的大牌「老闆」(博士生導師)除了國家級科研項目,還會在校外接「私活」,有些甚至自己搞企業、開公司。

  「按照北京、上海等地的勞動力市場價格,技術開發類員工的僱用成本較高。編程、設計調試電路、搭建系統等崗位的勞動報酬每月在7000元左右。而導師讓自己的博士生去做同樣的工作,勞動補償只需支付一半甚至更低。」丁菁汀說,「這些應用操作性的工作,本身就與研究生自己的科研初衷有所背離,對前沿性的科研創新幫助不大。加上知道導師在佔自己的便宜,學生心裡肯定不舒服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高校教師承擔的課題大致分為兩種,一類是國家基金項目或科技攻關項目,被稱為「縱向」課題。這類課題對理論或技術創新要求高,經費由國家提供。另一類是導師從企業拉來的,旨在為企業解決新產品開發、技術攻關之類的難題,經費來自企業,被稱為「橫向」課題。

  華東師範大學分析化學專業研究生姚文俊坦言,只有跟著導師做「縱向」課題,自己才能真正學會研究的方法,獲得思維和學術上的進步。「打個比方,在老師幫助下安心做科研,就像是雕蘿蔔,出的是精品;而為項目打工,就像是天天包同樣的餃子,到最後,無非是包的速度快了不少。」

  問題在於,現行研究生培養模式下,「雕蘿蔔」與「包餃子」的同樣都能拿到「高級廚師證」。不少學生表示,踏上社會之後,用人單位最看重的還是畢業證背後的含金量。長遠來看,導師的不負責會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保障學生利益,建立和諧師生關係

  在不少學生看來,理想的師生關係應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的平等關係。然而,「現實情況是導師權力很大,我們有苦也說不出。」姚文俊說,久而久之,導師覺得利用學生也是理所應當了,這更像是一種利益交易。「你替我幹活,我保你順利畢業並幫你推薦一份不錯的工作。」

  如何才能擺脫研究生「打工仔」或「科研苦力」的身份和命運?首先,導師和學生雙方都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幹雜活本非天經地義,導師應該多關心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復旦大學新聞學研究生劉磊說,對於學生來說,不能以打工賺錢作為讀研的主要目的,否則就本末倒置。如果實在避免不了要幫導師打工,不妨藉機認清自己的水平,摸索自己擅長的科研領域。

  姚文俊也作了自我反思:「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懷著功利的心態來讀研深造,如果是,就不必埋怨高校的功利色彩太濃。對有志於做科研的人來說,研究生期間,沒有人能阻攔你和你青睞的學者交朋友。」

  其次,專家建議,不妨借鑑國外研究生導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模式,用制度維護純潔的師生關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謝晉說:「目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隨意僱傭學生、保障學生利益的措施之一,是借鑑德國、美國等高校做法,在導師的項目研究經費中,明確一部分作為研究生培養費用和人工費用支出,專門支付給助理研究人員。」

  謝晉認為,導師和學生應該多一些相互溝通和理解,許多分歧和誤解源於立場的不同和缺乏溝通。「在現行中國高校評價機制下,科研成績都以課題和項目為導向,導師時常力不從心,只好分配給學生。另一方面,導師沒有課題就沒有招生資格,導師本人也是學術生產機器上的工人,是高校功利主義的受害者。」謝晉說。(《半月談內部版》2013年第3期/記者 俞菀 吳振東)

相關焦點

  • 研究生給導師打工成常態 被比廉價勞力—新聞—科學網
    最近,北京大學一名研究生因抵制「科研苦力」而發聲明的事件引起網絡熱議。熱議背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高校研究生給導師「打工」、「當苦力」已成常態。
  • 導師是「老闆」嗎?看研究生給導師「打工」
    看研究生給導師「打工」 2004年01月12日21:53:31  逸文   剛過元旦,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導師李教授終於出現在實驗室裡小黃讀研的主攻方向是人工智慧,可是在兩年半的時間裡,他只能為了李教授承接的各類與研究課題無關的項目而疲於奔命,現在小黃開始備戰考博,只好冒著得罪導師的風險豁出去了。  像小黃這樣不再甘於給導師「打工」的研究生絕不是個案,近年來隨著高校教授變相「下海」漸成大勢,越來越多的研究生成為賺錢的廉價工具。在網絡上,隨處可見他們發出的「學不對路」的呼聲。
  • 如何看待研究生為導師「打工」現象?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光禮所著的《中國博士質量調查》一書披露,「60%的學生認為,他們承擔了導師課題一半以上的任務。在研究生與導師的多類關係中,存在這麼兩種關係:一種是「放養式」關係,即導師對學生不管不問;另一種是「壓榨式」關係,表面上導師很關心學生成長,想方設法讓其加入自己的科研隊伍,甚至進入公司坐班,而實際上學生成了導師的廉價勞動力。因而,研究生為導師打工,很容易讓人理解成這是導師在「壓榨」學生。
  • 【教育研究】研究生為導師「打工」不要一棍子打死
    有時,程樂迪會開解自己:「跟著老師做項目也是學習」,更多時候她心裡有點兒委屈:「我不是老師的廉價員工。」研究生對導師指導的抱怨,通常有兩種情形。一是如新聞所說,一些研究生成為了導師公司的「員工」,感覺自己成為了「廉價勞動力」。
  • 研究生為導師「打工」很不正常
    研究生為導師「打工」很不正常周國平我在1月15日《新京報》上發表《導師豈能成「老闆」》一文,對現在大學裡導師讓研究生為自己打工的現象提出批評。1月22日,《新京報》刊登李寶元先生《研究生為導師「打工」很正當》一文,對我的觀點表示異議。近幾天我把我的文章貼在新浪博客上,引起較大反響,有許多贊同的,也有一些反對的。
  • 河北某大學碩士生拒為導師公司打工得零分評價,校方紀檢介入
    目前,該大學紀檢監察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將依據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和單位進行責任追究。導師評價得了「零分」小坡目前在北京做建築師,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就讀於河北某大學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小坡介紹,自己就讀研究生期間,原導師是該校園林與旅遊學院副教授王某。
  • 河北某大學碩士生拒為導師公司打工得零分評價 校方紀檢介入
    目前,該大學紀檢監察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將依據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和單位進行責任追究。 導師評價得了「零分」 小坡目前在北京做建築師,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就讀於河北某大學風景園林碩士專業。 小坡介紹,自己就讀研究生期間,原導師是該校園林與旅遊學院副教授王某。
  • 研究生喜訊:終於不用再給導師當廉價勞動力了
    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後,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將成為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訂《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下稱《規範》),並已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
  • 【考研深揭秘】學生:研究生就是導師的廉價勞動力
    這兩起事件的背後都是高校研究生給導師「打工」已成常態的事實。有人不禁要問:如此的研究生培養方式,中國科研創新究竟路在何方?  「我太臊皮了。」3月4日晚,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楊恆明在人人網個人主頁上留言。  2月下旬,楊恆明在人人網個人日誌中貼出《北京大學退學聲明》,聲明中介紹了自己給導師和實驗室做「苦力」的經歷。
  • 教育部對研究生導師進行規範,不得將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
    在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之後,研究生擴招已經成為趨勢,而作為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一環,如何打造高水平研究生導師團隊也成為一個重要議題。教育部也連續出臺多份關於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如:《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和《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 研究生不堪給導師打工欲退學 專家稱機制有問題
    不少人認為,現在研究生學習的氛圍很糟糕,導師忙於找課題、拉經費,學生忙於為導師打工,大家都在忙於交差。一名學生提起一件讓他和同學啼笑皆非的事:在他們學院的網絡主頁上有多位老師的介紹,其中一位老師的研究方向一欄曾註明:how to makemoremoney (如何得到更多經費)……「我們好歹也是985、211學校啊,雖然可能是網站初期沒有做好維護,用的是測試數據,但確實有些過分!」
  • 《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制定中:不得將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後,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將成為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訂《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下稱《規範》),並已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後經過調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報稱,陳小武存在對學生的性騷擾行為,決定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和教師資格。徵求意見稿還規定,導師不得安排研究生從事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將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
  • 研究生的你,還在為導師「打工」嗎?
    現在的研究生學習都是導師負責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老師,老師的研究方向是什麼,你就跟著老師學什麼。研究生的學習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老師授課,同學聽課。在研究生和導師的多類關係中, 有兩種非常的典型。"放養式「,也就是說導師對學生不聞不問,學生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
  • 研究生到底「廉價」在哪?
    當下,在學歷教育越來越普及化的同時,研究生作為國家培養的高層次創新人才,肩負國家向前探索發展的重任,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石。然而,近年來,多起因碩士生導師培養方式等原因出現的不良事件,揭開了研究生培養的陰暗面:流水線培養、導師生活助理、無故拖延畢業等,引起社會對研究生培養方式的巨大輿論。
  • 教育部正研究制訂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不得將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
    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後,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將成為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訂《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下稱《規範》),並已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
  • 交大副校長論壇上指出:研究生不是給導師打工的
    交大副校長論壇上指出:研究生不是給導師打工的
  • 【EE後生活】什麼樣的研究生是打工仔?
    師生關係緊張、惡化是新時代研究生培養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師生矛盾日益突出,表現多面,原因複雜多樣。對導師稱為「老闆」的現象日趨嚴重,研究生認為自己是「打工仔」「打工妹」的心態也日趨普遍。師生關係如果定位在老闆和打工仔的關係,是簡單化了,但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 ——導師和研究生的...
    ——導師和研究生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楊思琪 柯高陽  近日,「寒門博士自殺」事件將「高校師生關係」這一話題帶到公眾視野之中,引發網友熱議。當前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存在什麼問題?又該如何構建健康良性的師生關係?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從「老師」到「老闆」:師生關係變成僱傭關係?
  • 如何看待研究生導師要求自己的研究生每月上交國家補貼的行為?
    讀研究生的我們頂著巨大的壓力,同齡人已經工作賺錢了,而我們領著很低的國家補貼過著日子,如果沒拿到什麼獎學金的話,學費和補貼剛好抵消,生活費就得自己去想辦法,搞搞兼職什麼的也能解決,假如拿到學業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什麼的,研究生的日子就會過的相對的滋潤一些,但大部分的人都過著簡單的生活,家境並不好的是大多數人
  • 研究生如何不成"廉價勞動力"
    研究生如何不成"廉價勞動力" 2005年03月28日10:37:55 解放日報 徐敏 彭薇   上海大學近日制訂《研究生導師教書育人職責(討論稿)》,其中一條引人關注:「導師不得把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