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來了,那麼問題來了:正準備離職看機會的求職者,在應聘的時候如何回答面試官奪命一問:「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來爭取在面試中充分地展現自我,獲得面試官的青睞呢?
本期小編將與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你如下方面的幫助:
1、做好主動回答面試官「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
2、知道面試官問這一問題的目的和考察點;
3、快速對面試官進行歸類和心理分析;
4、應對這個問題的十二字心得和回答技巧
5、如何、針對性回答面試官這一問題;
6、教你如何避免回答雷區;
7、總結。
我們知道面試是雙向選擇的過程,是偏弱勢的求職者拿Offer的敲門磚,裡面的溝通藝術無法用幾篇文章描述。面試者不能忽略了這個機會,抓住這個面試官給你的提問機會,你可以了解這個公司,同時也能清楚自己存在的不足!
1、前期準備
包括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心理準備包括:
第一、我們應該具有主動問答面試官最後這一問的反映和覺悟,即使面試官在面試結束時忘記了問你這個問題,我們也需要主動回答!
第二、對應聘流程的把握,以及應聘失敗和成功的心理預期,不至於搞不清楚情況就稀裡糊塗的pass或者offer了,明白自己的價值和賣點在哪裡!
第三、良好的應聘心態,即使offer也不要驕傲,我們也需要多方面考察企業真的適不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失敗了也不要氣餒,我們是打不垮的小強,市場的機會多的是,總有更好的等著我們!
第四、求職者積極的好奇心和樂觀的面部表情,清晰準確的聲音!
因此,我們在接受面對面應聘的時候就要有這樣的準備,放低姿態,準好上舞臺跟「敵人」鬥爭的準備。可以冷靜一下,也可以用筆寫出來,深呼吸一下,暗自給自己打氣、加油!
知識準備包括:
第一、公司組織架構、發展史、公司業務等方面的了解;
第二、對部門以及職位職責的了解,以及任職條件的熟悉;
第三、對自己跳槽的原因至少能自圓其說, 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能忽悠得了自己和別人;
第四、對自己簡歷和可能遇到的空白求職申請表內容填寫的熟悉。
2、知道面試官問這一問題的目的和考察點
站在面試官的角度我們可以分析他們的心理,絕對不是無緣無故、浪費時間地走形式問你這個問題地。面試官問出該問題同時也意味著面試即將結束,面試官向你提問表示尊重。
同時,這個問題也可以考察:
(1)求職者對公司、職位的了解;
(2)求職者有沒有來應聘和接受Offer的心理準備;
(3)求職者有沒有自己的思考和職業規劃(規劃能力);
(4)求職者的應變能力、好奇心及思維能力;
(5)求職者所講是否屬實,沒有沒說謊和矛盾的地方。
從《孫子兵法》觀點的角度來講,這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因為你既然來面試了,至少損失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機會成本:
第一、花費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弄得我們慌裡慌張、沒了脾氣;
第二、浪費了路費、列印費,這是直接的金錢損失;
第三、放棄了面試其他公司的機會,可能更好的機會就此跑了。
3、快速對面試官進行歸類和心理分析
(1)面試官的來源歸類
A類:他們來自HR,可能是招聘專員、招聘主管、經理;
B類:來自業務部門的主管、經理;
C類:業務部門負責人、領導;
D類:人力資源總監、公司BOSS。
(2)心理分析
A類:一般在初面會遇到,不用緊張,只要你的簡歷條件過硬(基本符合崗位職責描述), 面試積極樂觀就沒有問題,該輪面試著重考察應聘者求職的態度和前期的心理和心理準備,也是HR匯總你的資料,補充考察細節信息的地方。
B類:一般在HR初面過後,HR會推薦你的簡歷給業務部門面試,也包括筆試、測驗等環節, 著重考察你的專業知識儲備和運用情況,以便知道你是否能儘快上手,以及詢問和補全你的工作經驗履歷,以便及時推薦你給他們的領導。
C類:業務部門負責人、領導掌握你80%面試成功的決定權,他們著重了解你的學歷、工作 履歷的重點和亮點,以及過往業績,以便判斷你的發展潛力;也通過簡單、輕鬆的溝通了解你的工作方式、家庭和生活情況,為了判斷你是否適應部門團隊和長期發展。
D類:在大公司一般是人力資源總監就能決定中層以下員工的錄用,他們著重考察你的人品、誠信和價值觀是否與企業文化符合;小公司很可能是總經理負責拍板,還有可能了解 你的過往業績和目前工作上手後的業績表現預期;也有一些公司內部流程和分工完善,基 層職位招聘,一般經理就能決定,手續簡單、決定及時。
4、應對這個問題的十二字心得和回答技巧
我們在準備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切記這八個字:慌、急、失信、誇、怨、輕敵。做到「不慌、不亂、誠信、感人、賦能、謹慎」這十二個字的面試心得,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面試官的尊重,再加上前期的準備工作,基本就可以所向無敵了!
針對面試官拋出的最後一問,請記住以下幾點回答技巧:
(1)直接回答,直面問題是真實、勇敢的表現;
(2)不再去揣摩對方的意思,不要多想,及時、清晰回答即可;
(3)快速作答,如果思考的時間超過10秒,氛圍就會很尷尬。
如果以上技巧能夠起作用的話,也是我們前期的心理、知識準備,以及對面試官的歸類和分析的基礎之上得到的了,看似沒有準備、聽從心的指引,實則早已「暗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問題就是東風!
5、有的放矢回答面試官這個問題
我們一定要記住:不是問什麼問題都是OK的,也不要盲目的去提問或者死記硬背一些問題,因為這不但不會有加分項,更有可能把面試上半部分的好印象也都抵消了。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據面試具體情況和氛圍,靈活、快速、真誠的提問。這裡簡單總結下面試官最想聽到的問題,僅供大範圍參考,需要你面試的時候靈活把控!
(1)工作體驗類
A. 請問您在貴公司工作多久了,您覺得在這裡的工作開心嗎,為什麼?
B. 您能簡單描述下這個崗位一天的工作情況嘛?
提問的側重點:拉進距離,讓交流更加輕鬆及人性化,同時能了解到在該公司工作的優缺點。
(2)工作內容類
A. 您希望我在短期內上手會遇到哪些問題?
B. 您希望我崗位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哪些問題?
提問的側重點:從面試官角度考慮,我們是來創造價值、做貢獻的;從求職者的角度考慮,增加共同語言和爭取工作夥伴!
(3)工作潛力類
A.請問該崗位要經歷哪些培訓呢?
B. 您對這個崗位三到五年職業規劃的建議是什麼呢?
提問的側重點:了解該崗位的人才培養投入情況,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晉升空間,還能通過此問題判斷面試的成功率。如果面試官非常詳細地為你解答職業規劃的建議、 分享以前在這個崗位上的同事的發展,那說明面試官對你是很滿意的。
(4)團隊氛圍類
A. 能帶我看一下辦公區域嗎?
B. 您認為,最能代表你們公司文化的員工是怎樣的?
提問的側重點:能增強與面試官的互動,了解公司文化和團隊氛圍以及公司硬體設施。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當面試官問你 「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的嗎?」的時候,一定要體現自己是有備而來的。能提出問題表示你對這份工作很有興趣,這還給了你一個機會展示一下你對這個職位以及這個行業的熟悉程度。最重要的是,這給你機會來強調為什麼你是最佳求職者。
6、應聘者如何避免回答雷區
根據我以往HR和獵頭工作經驗,建議應聘者絕對不要問這麼愚蠢的問題,盤點如下:
(1)請問此職位的工資待遇以及福利是怎樣的?
關心歸關心,但卻不適合在「最後一問 」中提出,也不是面試官希望你在這裡問的重點問題。時候到了,面試官會在面試中透露給你;時候沒到,會顯得你只是為了工資來的,對職位本身其實沒興趣。
(2)請問公司有多久的帶薪年假?
不適合在「最後一問 」中提出,因為薪水這些在其他環節一定會討論到,建議大家不要主動提及薪水、福利、休假以及上下班時間,午餐補助,年假制度,加班費用等等問題。我們應聘的時候招聘簡章應該有寫這些內容,是公司的亮點他們基本會寫進招聘JD裡面,不用再提及,因為可能你關心的不是公司的優勢,就會很尷尬!
(3)請問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
這類問題明顯顯示自己沒有對公司有任何的了解和準備,有時候面試中面試官會返過來問你,了解你對公司的了解,直接公開的渠道比如公司官網或者百度有沒有主動去了解過,能看出你的求職誠意和心態。比如公司主營業務、人員規模、行業地位、營收狀況等我們了解多少是多少,不了解的等他們主動告訴你就行,可以在面試官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詢問一些細節問題,但切不可在「最後一問 」中問這麼空又大範圍的概念。如果面試官對你有興趣,在面試環節中後期會主動告訴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4)我想了解下你們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
不是應聘高管,就不要提出那些連面試官都難以招架的問題。所謂「在其位,謀其職」,面試官考量的是應聘者的關注點和興趣是否適合應聘崗位。太過高深的問題,不僅不能讓你從中獲益,甚至會讓面試官認為你好高騖遠,引起反感。
7、總結
以上是求職者該如何回答面試官「最後一問」的所有答案,切記不可回答:「沒有問題」。小編以前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在面試中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回答的也不好,加上我是應屆生沒有工作經驗,PASS感覺都是理所應當,不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