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後一刻,94歲的王效文摸著金光閃閃的紀念章—— 抗戰老兵含笑而去

2021-02-13 都勻消息

都勻消息」由貴州都市報黔南記者站出品。如未特別說明,所有文章均為貴州都市報黔南記者站原創。歡迎撥打黔南新聞報料、求助熱線:13508509292

更詳細內容請關注今日貴州都市報

  本報記者文雋永

  

  9月2日,94歲淞滬抗戰老兵王效文收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當他佩戴金光閃閃的紀念章僅5個小時後,病情突然加重搶救無效離世。

  

  16歲從戎輾轉數省抗日

  

  王效文1921年11月24日生於江蘇常熟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37年8月,「淞滬會戰」打響,年僅16歲的王效文投筆從戎,編入第39軍56師部隊,毅然踏上了抗日之路。是年11月,王效文所在部隊鎮守江蘇常熟,他負責看守彈藥庫,因遭遇敵機轟炸,全團傷亡很重,排長張靜泉就在這次戰鬥中犧牲。「淞滬會戰」後,他們56師原有6個團兵力,會戰結束後僅剩2個團兵力,改編為第4軍59師。

  

  1938年初至1939年6月期間,王效文所在部隊先後參加「南京保衛戰」,「廣州保衛戰」和「武漢保衛戰」。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期間,所在部隊先後參加第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外圍戰,主要是在贛北、湘北、鄂南三個方向邊界地區防禦性牽制、抵抗日軍攻佔長沙,誘敵深入,一舉圍殲日軍。

  

  1944年,王效文隨部隊轉入貴州荔波等地。1945年初,王效文所在26軍部隊在黃平縣重安江駐紮整訓,這段時間,他和當地姑娘陳明珍認識訂下婚約。1945年2月,他隨部隊又到廣西全州作戰。1945年8月,王效文隨部隊到湖南芷江接受日軍投降。此後,王效文來到黃平縣重安江畔結婚成家,並在重安小學任教30多年,至61歲退休。

  

  戴著紀念章含笑而去

  

  9月2日,躺在醫院病床上的王效文老人,收到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王效文當時精神大振,高興地唱了一首革命老歌。

  

  「這枚紀念章對我來說太珍貴了,我盼望了70年,我要佩戴著紀念章,觀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電視直播。」王效文說。

  

  可是,王效文沒有等到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9月2日20時23分,由於王效文病情加重,親屬決定送他回重安江。途經凱裡與黃平交界的小江口橋時,王效文摸著胸前的紀念章,微笑著說快到家了,到家了就好了。話音剛落,他就再也沒有醒來。

  

  此時,離他領到紀念章僅5個小時,距閱兵儀式僅有14個小時。

《貴州都市報▪黔南黔東南城市讀本》是貴州都市報2015年1月27日正式推出的地方新聞版,周一至周五每天8個版見報,是黔南、黔東南人身邊的新聞,具有顯著的貼近性、原創性和服務性。

《貴州都市報▪黔南黔東南城市讀本》主要欄目設置:時政要聞、社會新聞、社區生活、文史薈萃、時尚消費、生態旅遊、商會視界、樓市觀察等。

相關焦點

  • 「這是最高的獎賞」——兩岸老兵樂見部分國民黨老兵將參加抗戰...
    原標題:「這是最高的獎賞」——兩岸老兵樂見部分國民黨老兵將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新華網北京/臺北6月24日電(記者李寒芳、何自力、李慧穎)「這是最高的獎賞,我聽到後非常感動、激動。」國民黨抗戰老兵李熹宗2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山水含笑迎歸客 抗戰英雄文正國老兵榮歸湘潭故裡
    他就是曾參加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天安門廣場閱兵式,並受到習近平主席親自接見的中國遠徵軍抗戰老兵——文正國。2015年9月3日,作為抗戰老兵的代表,文老參加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天安門閱兵儀式。 文老由於戰鬥中腰部嚴重受傷,失去生育能力,沒有親生後代。老伴已於多年前離世,文老獨自生活。在志願者以及龍越慈善的關心下,目前住在一家養老院。文老的外甥女葛玲是嶽陽的志願者,平時給予舅舅悉心的照顧。 文老命運坎坷,一生辛勞。由於長年生活在外地,文老經常思念著家鄉,很想回老家曠家山看看。
  • 尋訪抗戰老兵:生活拮据為生計奔波 視榮譽為生命
    日前,新華社記者奔赴廣西、河南、湖南、北京等地,探訪健在的抗戰老兵。如今,他們安好麼?  不可繞過的詞:「貧困」  生活在廣西柳州市的93歲的黃學文看起來跟其他老人沒有什麼不同。翻開他的回憶錄,才知道老人曾是原國民革命軍第五軍200師師部作戰參謀,參加過中國遠徵軍同古戰役、平滿納戰役和棠吉戰役等。  老人如今家境拮据。
  • 因抗戰而雙目失明,94歲老兵想摸一摸中國坦克,願祖國一切安好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參加抗戰的軍人也都相繼離開了我們,他們之中有的人為國捐軀,有的在戰後選擇隱形埋名過普通生活,而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在抗日戰爭中雙目失明的老兵錢建明。隨後1943年畢業,加入中國遠徵軍隨同部隊一起去了緬甸和日本作戰。1945年在貴州被冷槍打中了下巴,眼睛也被飛濺的玻璃刺傷。因當時醫療條件有限,錢建明最終雙目失明。
  • 漳州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目睹日寇侵略
    原標題:漳州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目睹日寇侵略   「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為新四軍傳遞情報   8 月15 日, 是抗日戰爭勝利 70 周年紀念日, 家住市區防疫中心宿舍的抗戰老兵殷海峰又翻出了綠色的舊軍裝,將一枚枚勳章仔仔細細地別於衣服上
  • 老兵不老,記參加過宜昌戰役的96歲抗戰老兵陶巖林
    後來他如願當上了兵,並在湖北宜昌抗戰,在「平山壩"一戰中,左腳踝曾被彈片擦傷,住了一個月院。 已88歲的他,記憶大不如以前了,講話一下講這,一下講那,但唱起《不當逃兵》歌,記憶力超好,流暢且充滿激情,沒有深刻記憶,那麼多的詞是無法記住的。 因他證件全毀,民政無記錄,無法享受老兵補貼,2015年國務院發的紀念章與抗戰老兵5000元補貼也沒有。
  • 95歲抗戰老兵樓吉康接受省政府頒發的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
    樓吉康的書法作品  浙江在線09月06日訊9月1日,浙江省政府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發放儀式,向抗戰老戰士、老同志代表頒發紀念章。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為老戰士、老同志代表頒發紀念章並講話,省長李強主持發放儀式。  寧波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95歲的樓吉康是這次寧波抗戰老兵的代表。  在樓吉康心中,抗日戰爭存留在腦海中的印象,全是殘酷的記憶:是爆炸的劇烈震蕩,子彈的飛竄呼嘯,是戰士們聲嘶力竭的最後一聲吶喊……  一定要到抗日前線去殺敵!
  • 古藺抗戰老兵劉光明,一路走好!
    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鎮抗戰老兵劉光明,2020年3月26日,因病醫治無效去逝,享年96歲。多年以來,獲得全國各地關愛抗日老兵組織的關懷,2015年9月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 渾江區婦聯傳承好家風家訓之聽「最美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展示「最美老兵」風採 為展現老兵風採,經過宣傳發動、層層推薦、集中評選,共選出4名「最美老兵」,其中三名抗戰老兵,一位是年滿百歲的老兵張奎俊老人,一位是參加過百次戰役的老兵劉長俊老人,一位是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戈元和老人,還有一位新時代老兵,是白山市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趙旭剛同志。
  • 義烏兵樣④丨義烏抗戰老兵邵福榮:102歲抗戰老兵仍騎車帶著老伴去...
    當記者來到他家中,他連忙起身喊孫子拿凳子和飲料,還從灶臺上拿出了剛煮好的玉米,熱情招呼,誰能想到這是一位102歲的抗戰老兵。他是一個百歲老人,耳朵聽力不太好,精神依然矍鑠,提起自己當年的往事,記憶猶新。邵福榮是土生土長的義烏人,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裡。抗戰時期,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年輕的他毅然地加入了義烏抗日武裝金蕭支隊堅勇大隊,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 紅色土地薪火相傳 東南網致敬抗戰老兵系列報導引關注
    2019年,家住廈門市殿前街道興園社區的94歲老兵朱文敬獲得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說起戰火硝煙的過去,老人的話依舊振聾發聵。廈門市湖裡區殿前街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紅色血脈一直在這片熱土上傳承。1949年,解放軍戰士前僕後繼,在炮火中接力,將解放廈門島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插在了殿前街道的神山山頂上。
  • 南京美麗屋|抗戰老兵,向您致敬
    1月23日,南京美麗屋攜手58安居客、魔方公寓、泊寓,一起走進抗戰老兵身邊,為他們送上冬日的溫暖中午12.30分,小夥伴集結完畢,帶著鮮花、微波爐、取暖器、輪椅等年貨,來到南山園護理院、僑馨護理院以及小區人家,看望了3位抗戰老兵。
  • 生前出了名「摳門」的94歲抗戰老兵去世,遺產驚人!
    94歲的他走了 後事安排得簡單樸素 遺體捐獻 不設靈堂 不收花圈
  • 因證人已不在世申請紀念章曾遇困 洛陽87歲抗美援朝老兵元旦前夕收...
    洛陽87歲志願軍老兵,申請紀念章遇困  2020年11月底,姚女士向記者求助,在為自己87歲志願軍老兵父親申請紀念章時遭遇困境。姚女士告訴記者,2020年7月份,姚女士戶籍所在社區南盟社區通知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可以參與申請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紀念章。得知這一消息,姚女士立即到社區了解情況,並為自己的父親準備申請資料。
  • 沉痛悼念四川蓬安抗戰老兵——楊宗仁同志!
    四川省蓬安縣羅家鎮南燕片區百家溝村三組抗戰老兵——楊宗仁同志,因病仙逝,享年94周歲! 楊忠仁,男,一九二五年生,四川蓬安南燕鄉百家溝人! 曾是中國遠徵軍榮譽二師第四團一營機槍手! 1944棄赴緬甸北部對日作戰。
  • 聽97歲抗戰老兵劉克群講述當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
    15歲扛起紅纓槍,20歲加入八路軍,聽97歲抗戰老兵劉克群講述當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歲月流轉 英雄精神屹立不倒解放戰爭時的劉克群(受訪者供圖)劉克群老人正在讀報直播南陽訊 15歲時,他拿起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全力保護鄉親安危。
  • 抗戰老兵葛洪春:日本兵對我說「你好」
    騰訊大蘇網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導——老兵傳奇③【老兵檔案】【老兵故事】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來到抗戰老兵葛洪春所在的養老院。後來葛老轉去當醫兵,成了一名醫務處上士,他說:「部隊不打仗,沒有傷兵,我們就買買藥,就算打也不需要俺打,有別的士兵。」雖然沒有扛槍上過戰場,但葛洪春還是與日本人有過接觸。
  • 大學生走訪南京30位抗戰老兵 拍攝敬軍禮照片(圖)
    團隊負責人袁啟婓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現在南京還沒有專門的抗戰老兵紀錄片,他們將把採集到的視頻資料做成紀錄片,「這些老人年紀最小的89歲,最大的已經100歲,就在我們結束走訪的幾天後,已經有兩位老人先後去世,這些工作還是要趁早做啊!」
  • 平均年齡95歲 四川47名抗戰老兵紀念抗戰勝利
    9月3日,102歲高齡的老兵覃福廷對記者說。他是遠徵軍第6軍新39師115團少尉排長,參加過1994年的松山戰疫。雖然年歲已高,但覃福廷的精神面貌非常不錯。穿著軍裝的他,坐著的時候後背筆直,依然保留著軍人的作風。當天,在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進會的組織下,包括覃福廷在內的自全省47名抗戰老兵聚集在成都,一起紀念抗戰勝利。上午九點,老兵們來到成都人民公園參加祭祀活動。
  • 95歲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終獲國家承認死而無憾
    95歲的老兵宋老夯潸然淚下核心提示 | 將符合條件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保障範圍,回訪老兵聞聽喜訊,抗戰老兵大哭7月4日下午,滎陽高村鄉段坊村,大雨。95歲的抗戰老兵宋老夯正睡覺,兩年前他的視力完全模糊,只能靠耳朵辨別親人。得知是記者前來看望,他執意讓兒媳婦攙扶著他坐到院裡的屋簷下,腰板挺直。記者湊近告訴他關於民政部傳出的消息,老人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