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消息」由貴州都市報黔南記者站出品。如未特別說明,所有文章均為貴州都市報黔南記者站原創。歡迎撥打黔南新聞報料、求助熱線:13508509292
更詳細內容請關注今日貴州都市報
本報記者文雋永
9月2日,94歲淞滬抗戰老兵王效文收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當他佩戴金光閃閃的紀念章僅5個小時後,病情突然加重搶救無效離世。
16歲從戎輾轉數省抗日
王效文1921年11月24日生於江蘇常熟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37年8月,「淞滬會戰」打響,年僅16歲的王效文投筆從戎,編入第39軍56師部隊,毅然踏上了抗日之路。是年11月,王效文所在部隊鎮守江蘇常熟,他負責看守彈藥庫,因遭遇敵機轟炸,全團傷亡很重,排長張靜泉就在這次戰鬥中犧牲。「淞滬會戰」後,他們56師原有6個團兵力,會戰結束後僅剩2個團兵力,改編為第4軍59師。
1938年初至1939年6月期間,王效文所在部隊先後參加「南京保衛戰」,「廣州保衛戰」和「武漢保衛戰」。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期間,所在部隊先後參加第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外圍戰,主要是在贛北、湘北、鄂南三個方向邊界地區防禦性牽制、抵抗日軍攻佔長沙,誘敵深入,一舉圍殲日軍。
1944年,王效文隨部隊轉入貴州荔波等地。1945年初,王效文所在26軍部隊在黃平縣重安江駐紮整訓,這段時間,他和當地姑娘陳明珍認識訂下婚約。1945年2月,他隨部隊又到廣西全州作戰。1945年8月,王效文隨部隊到湖南芷江接受日軍投降。此後,王效文來到黃平縣重安江畔結婚成家,並在重安小學任教30多年,至61歲退休。
戴著紀念章含笑而去
9月2日,躺在醫院病床上的王效文老人,收到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王效文當時精神大振,高興地唱了一首革命老歌。
「這枚紀念章對我來說太珍貴了,我盼望了70年,我要佩戴著紀念章,觀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電視直播。」王效文說。
可是,王效文沒有等到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9月2日20時23分,由於王效文病情加重,親屬決定送他回重安江。途經凱裡與黃平交界的小江口橋時,王效文摸著胸前的紀念章,微笑著說快到家了,到家了就好了。話音剛落,他就再也沒有醒來。
此時,離他領到紀念章僅5個小時,距閱兵儀式僅有14個小時。
《貴州都市報▪黔南黔東南城市讀本》是貴州都市報2015年1月27日正式推出的地方新聞版,周一至周五每天8個版見報,是黔南、黔東南人身邊的新聞,具有顯著的貼近性、原創性和服務性。
《貴州都市報▪黔南黔東南城市讀本》主要欄目設置:時政要聞、社會新聞、社區生活、文史薈萃、時尚消費、生態旅遊、商會視界、樓市觀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