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含笑迎歸客 抗戰英雄文正國老兵榮歸湘潭故裡

2020-12-22 湖南在線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流傳千年的唐詩描述了一位老人回鄉時的情景,場面令人感慨。相似的一幕,昨天就發生在湘潭楊嘉橋鎮,而且,這位老人還是位抗戰英雄。

2017年4月14日,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往日平靜的湘潭縣楊嘉橋鎮曠家山村彩旗高掛、禮炮齊鳴。眾多村民早早地就聚集在村口,翹首以盼,迎接一位尊貴的客人。當老人下車後,大家興高採烈地湧上去,簇擁著,歡迎老人榮歸故裡。他就是曾參加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天安門廣場閱兵式,並受到習近平主席親自接見的中國遠徵軍抗戰老兵——文正國。

文正國老兵1922年生於湘潭縣楊嘉橋鎮曠家山村,於1939年入伍,被國民政府財政部鹽務監察總團學兵團招為學員,在衡陽受訓一個多月就開赴貴州都勻,其後又開往雲南,整編為遠徵軍第五軍新三十八師野戰補充團第二營第四連第二排,參加第一次入緬作戰,在仁安羌大捷中身負重傷,轉往後方醫院治療,1944年退伍返鄉務農。1945年,由於生活所迫,舉家遷往地廣人稀的嶽陽洞庭湖區種地。自此,文老一輩子在嶽陽墾地種菜為生。2015年9月3日,作為抗戰老兵的代表,文老參加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天安門閱兵儀式。

文老由於戰鬥中腰部嚴重受傷,失去生育能力,沒有親生後代。老伴已於多年前離世,文老獨自生活。在志願者以及龍越慈善的關心下,目前住在一家養老院。文老的外甥女葛玲是嶽陽的志願者,平時給予舅舅悉心的照顧。

文老命運坎坷,一生辛勞。由於長年生活在外地,文老經常思念著家鄉,很想回老家曠家山看看。在嶽陽和湘潭兩志願者的努力之下,嶽陽志願者特意安排房車,陪同文老,驅車兩百多公裡,終於促成了文老盼望多年的返鄉之旅。文老家鄉的當地政府部門精心安排,熱烈歡迎遠方遊子歸來。

96歲高齡的文正國老人穿著九三閱兵時的制服,胸前掛著中央軍委、國務院頒發的紀念章,佩戴著當年遠徵軍的番號,精神格外矍鑠,臉上雖然布滿了滄桑,但軍人的氣質猶然而生。文老操著濃重的家鄉話和前來探望的晚輩一一握手,訴說著鄉親的名字和當年熟悉的地名。當前來採訪的記者問到文老當年參加遠徵軍的故事時,文老侃侃而談,念叨著當年戰友和長官的名字,猶如昨日。當年和日寇拼死搏殺的戰鬥場景,仿佛又回到了浴血硝煙的戰場,讓在場的人們對這位活著的抗戰英雄肅然起敬。

家鄉的天是湛藍的,家鄉的空氣是清新的,家鄉的水是碧綠的,家鄉的一切都是美麗的。遠方的遊子終於回到了母親溫暖的懷抱。家鄉的飯菜是最美味的,家鄉人的笑容是最燦爛的,對於在這裡成長的抗日英雄,家鄉人民的敬意是最誠摯的。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文正國老人,以96歲的高齡榮歸故裡,不僅實現了他的返鄉夙願,同時,在他生命的天空中,向人們展示了一抹美麗的夕陽:餘暉脈脈,令人豔羨!文正國老人為國家犧牲了個人,犧牲了家庭,家鄉人們不會忘記他,我們的社會不會忘記他!

湘潭等地誌願者一早在湘潭高速公路出口等待文老 一行

家鄉人民在村裡掛上了歡迎橫幅

當地政府部門特意安排了鼓樂隊歡迎抗戰英雄

既是村裡村裡年齡最大的長輩,又是抗戰英雄,村裡人為此驕傲而激動

過來啦,過來啦,一張大合影,託老人的福,沾英雄的光!

文老去給親人掃墓。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老人百感交集:青山依舊,人生易老。

老兵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最貼心的志願者!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吳福龍有望魂歸故裡[圖]
    1月27日,本報刊發了《90歲抗戰老兵江西尋人 為完成營長犧牲前遺願》的報導,在本報幫助下,90歲安徽抗戰老兵盛孝如終於尋到了江西籍老營長吳福龍的親人,完成了戰友的遺願。  3月4日,從高安市傳來好消息,抗戰老兵吳福龍有望魂歸故裡。本報1月27日對盛孝如尋戰友吳福龍親人事跡的報導。
  • 1207枚湖南抗戰老兵「英雄之手」手印永駐四川建川博物館
    73年後的今天,為紀念這個特殊日子,也為致敬抗戰老兵,《老兵印像》——湖南抗戰老兵手印捐贈儀式在四川建川博物館舉行,1207枚湖南抗戰老兵手印捐贈給建川博物館永久珍藏。 此次活動由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湖南老兵之家、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辦,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員會協辦、建川博物館承辦。
  • 北大蘇氏學子,榮歸」故裡」南安
    北大,榮歸」故裡」 南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 生命最後一刻,94歲的王效文摸著金光閃閃的紀念章—— 抗戰老兵含笑而去
    歡迎撥打黔南新聞報料、求助熱線:13508509292更詳細內容請關注今日貴州都市報  本報記者文雋永    9月2日,94歲淞滬抗戰老兵王效文收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 正商,以1186萬/畝的天價榮歸故裡,加冕南陽地王
    1 正商,終於榮歸故裡 2020年7月14日,對正商而言,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這天,正商終於以1186萬/畝的天價榮歸故裡,刷新南陽地王新高度! 何以「榮歸故裡」?
  • 牽住英雄的手,記住來時的路,1345份抗戰老兵手印背後的故事
    對老魚和志願者們來說,世界上最殘忍的就是時間--他們面對一群平均年齡95歲的抗戰老兵,他們為每一位老兵留下手印,妥善保存;有時,他們反覆尋找艱難確認了老兵住址趕到當地,老兵卻在前一天離世。18歲的陽洪隆參與了雪峰山會戰,英勇負傷;老兵鍾振權的手印只有八個手指,在安徽與日寇作戰時,他的左手食指和中指被炸斷,成為「八指英雄」u2026u2026 ▲志願者在為鍾振全老兵拓印手印。 「湖南老兵之家」的志願者們尋遍三湘四水,就為儘可能多地拓印下老兵手印。
  • 邱虹赴平江走訪慰問抗戰老兵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李璐)11月25日,副市長邱虹、市慈善總會會長陳志剛來到平江,走訪慰問抗戰老兵謝慈友、魯省輝老人,仔細詢問身體狀況、家庭情況,並送上慰問金,表達對抗戰英雄的崇敬和關懷。邱虹叮囑相關部門定期走訪看望,關心老人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讓老兵們安享晚年。據了解,自2013年起,我市就啟動了「關愛抗戰老兵項目」,每年對每位倖存抗戰老兵資助生活費5000元。邱虹還來到平江社會福利中心檢查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實各項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層層壓實責任,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 四川南充抗戰老兵淚灑長沙,祭奠犧牲的戰友
    3月31日上午,在家屬和志願者陪伴下,抗戰老兵們在成都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為抗戰英烈敬獻鮮花。儀式結束後,20名抗戰老兵分別前往雲南滇西的松山、龍陵、騰衝和湖南長沙、衡山、懷化、芷江等地,緬懷長眠在此的戰友。對於這些平均年齡都在93歲以上高齡的抗戰老兵來說,重返昔日戰場,舟車勞頓,實屬不易。
  • 哈佛高分學霸榮歸故裡?粉絲在機場夾道歡迎?視頻中女孩親自出面闢謠
    視頻截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所謂的哈佛女孩榮歸故裡被夾道歡迎的說法是假的,這位女孩其實是北京京劇院的一名京劇演員,網上流傳的是未婚夫在機場向她求婚的視頻。9月15日,這位京劇演員通過自己的個人微博「@畢玉璽小虎牙」發布多條消息進行闢謠:「機場驚魂,雖然頭沒梳臉沒洗的很尷尬,但……還是謝謝你給的一切。往後餘生,能不能消停一些,聽說都給我整成劉海燕了。」
  • 南京祭奠已故抗戰老兵感恩先輩
    4月5日,旨在呼籲公眾銘記歷史的「祭之以誠、安之以禮」2018年清明共祭南京故世抗戰老兵活動,在南京大報恩遺址博物館內的人生軌跡廳舉行,抗戰老兵馮宗堯、盧華和已故抗戰老兵家屬依次焚香、讀祭、獻花、追思,以此重溫歷史,致祭英魂,感恩先輩。 泱波 攝隨著清明節的到來,各地迎來了祭掃高峰。
  • 重溫崢嶸歲月 長沙博大泌尿專科醫院慰問抗戰老兵
    紅網時刻9月3日訊(通訊員 黃玉甜)9月3日上午,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3周年,長沙縣紅十字會志願服務隊及長沙博大泌尿專科醫院愛心志願者來到老兵家中,為老兵們送上了慰問品,慰問關愛抗戰老兵。   長沙博大醫院志願者見到曾鎮國爹爹時,90歲的老人依然認真地在讀著報紙,精神矍鑠。「我們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倖存者。」
  • 走訪抗戰老兵 追尋紅色足跡
    團隊以「探尋老兵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展開調研活動,意在對老兵的生活以及當代青年人的願望進行了解。龔明堂老兵今年九十高壽,但依然精神矍鑠,和藹可親,現同兒女居住在四川樂山井研縣城裡。經過龔明堂老爺爺家人的同意和帶領,記者到達老爺爺家裡拜訪。在記者表明來意後,老人主動介紹了自己過往的戰爭經歷。在20世紀50年代,他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並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任班長一職。
  • 四川抗戰老兵清明節祭祀川軍陣亡將士
    5日上午,10位白髮蒼蒼的川籍抗戰老兵站在成都建川博物館中國壯士群雕廣場前,胸前佩戴勳章,拄著拐杖,努力挺直腰背,緩緩的獻上一束鮮花、一碗白酒、一個標準的軍禮,緬懷犧牲的戰友。  4月5日是一年一度清明節,正是祭掃祖墓時。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四川各地民眾紛紛為抗日陣亡將士送上花圈,脫帽默哀,表達對英雄的無限哀思和紀念。
  • 騰衝滇西抗戰紀念館:慰問抗戰老兵
    近日,滇西抗戰紀念館組成慰問團隊,開展了2020年度慰問中國遠徵軍抗戰老兵的活動。慰問團先後走訪了固東、明光、界頭、北海等鄉鎮,慰問了8位中國遠徵軍抗戰老兵。近年來,在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關懷下,抗戰老兵們的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 勿忘初心 砥礪前行 四川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成立五周年慶典在成都舉行
    30餘位抗戰老兵及家屬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先是新冠疫情,又是洪澇災害等,2020年註定不平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一起隆重慶祝四川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成立五周年!共同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並號召全社會銘記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英雄的國度育就英雄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任何困難和敵人都戰勝不了我們英雄的中華兒女!」
  • 深切悼念陝西省百歲抗戰老兵王蒙芳
    這是陝西法幫網榮譽總編王海安為百歲抗戰老兵王蒙芳「歸隊」撰的輓聯,由我省書法家孔祥海書寫,陝西法幫網總編王潔冰將它與花籃一起敬獻在了王蒙芳老人遺像前。 王蒙芳老人,生於1919年11月18日,生前居住在西安市蓮湖區三民村。他1937年參軍,作戰序列為國民革命軍第96軍177師1058團,在部隊為傳令兵。
  • 長沙威尼斯中英文學校開展系列關愛抗戰老兵活動
    華聲在線10月24日訊(實習生 歐陽旭 記者 龍騰) 抗戰老兵陳忠民聲情並茂地在講述他當年抗戰的故事,下面的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這樣的一幕出現在今天下午的碧桂園威尼斯中英文學校的圖書室裡。
  • 抗戰勝利75周年 | 致敬我們的革命英雄
    環翠區中小學校開展多種形式活動喚醒記憶,鑄就理想用實際行動踐行振興中華,吾輩自強半月灣小學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巧妙進行學科滲透,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探究、演唱等活動,以此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北竹島小學組織學生觀看抗戰老兵講述抗戰故事視頻,教育學生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勤奮學習。
  • 聽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民族精神)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12月13日,各地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抗戰老兵被誤判5年,因不滿判決當庭撕毀判決書,又被追加5年!
    老兵是近幾年出現的高頻詞彙,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表,老兵為中國拋頭顱,灑熱血,創造了一個新天地,但是他們在功成名就之時,卻選擇毅然退出「歷史大舞臺」,過著平淡一生的生活,正因為老兵的高貴品質,老兵的淡泊明志,老兵才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長談,更值得我們銘記。但即便是這些英雄,因為歷史原因,依舊有不少人受到不公平待遇,聶鼎權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