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7年的我終於關閉了朋友圈

2020-08-10 遠嫁的生活vlog

來自南方小城的我因為工作來到了大西北,23歲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今年都32了,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個6歲,一個一歲10個月了。說實話,以前樂觀自信的我,真的沒有想到會有今天的局面,如此的不自信,敏感,多疑!

因為高考沒考好,最終去了一個很普通的大專,21歲開始上班,在深圳度過了快樂的忙碌的2年時間,那段時間也是提升最快的時候,學東西就像一塊海綿,盡情吸收!23歲調到大西北銀川做公司分點負責人,近距離接觸客戶,能力和收入蹭蹭蹭往上漲,也就是25歲前支持家裡買房,自己在老家市裡面按揭了一套房子後嫁給了老公。現在想來,一開始的發展還是不錯的,不過後面的幾年幾乎沒有什麼進展,在西安與銀川兩地跑業務,加上大寶出生後沒人帶,娘家一直幫忙帶,就一直忙忙碌碌找方向和突破口的感覺,銷售傷不起啊,一直要為業績發愁,4年後意外有了二寶……再一次當媽,真的更忙了,基本工作加休產假,也沒有停止工作,一直到2019年過年,都覺得一切正常,因為每年都回娘家過年,沒有感覺過遠嫁,直到2018年生老二,孩子太小,不好折騰,沒有回老家,在北方過了最冷清的一個年,我就無比的想念家裡...這些都是小事了,總之2019年,兩年沒有回家,不像以前小半年肯定回去一次了,這次真的很久,久到一切都陌生了,很難融入了,我才意識到,我真的遠嫁了。我帶孩子,感覺兩年很快,事實兩年真的很久……

遠嫁怎麼說呢,雖然我在北方上班,但是工作單一,下班後要帶娃,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交朋友,不過這個是藉口了,我現在總感覺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就很難交到朋友了...好在後面也交到了幾個,就是沒有了那種敢說敢做敢笑敢鬧的氛圍了,嗨不起來了,和年齡大了有關,地域有關!融入不了本地,每天的時間幾乎都是工作和帶娃,時間久了,越來越感覺到單一,不自信了,哪哪都不對,安逸卻迷茫……細想還是和工作沒有什麼進展,一年比一年難做有關,特別是今年,疫情後越來越難了,我是做電子產品銷售的。

在說說老家吧,為什麼選擇關閉朋友圈了呢,其實老家的同學在一開始微信流行的時候就有加微信的,後面聯繫的越來越少了,包括結婚生子辦酒席,都沒有參與,嫁太遠……互相都沒有參與,近兩年在一看關係,已經不是一個圈的了,點讚有其他同學的份沒有我的,我評論的不回我的,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大家已經不熟了,每天工作等雜事也很多,不會去留意一個遠嫁的人,挺正常的,可能是自己太在意了,但我也後悔,沒有在該珍惜這些友情的時候珍惜,基本也在忙自己的事,有些關係的模糊就是在一兩年不聯繫,重要時刻沒有參與,一點點淡,淡淡的,直到沒有。

各自安好吧!今天開始,關閉朋友圈,不用在耿耿於懷了,去練舞吧!除了工作,總是要有點愛好的,孤單的感覺真的難受,但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多掙錢,爭取恢復到小半年領上孩子回去一次老家吧,父母親人,最重要的,其他的就不要想太多了!希望不聯繫的朋友同學身體健康,一切順利!沒有煽情,沒有狗血,只是對自己做個小總結,多多體諒他人,每個人都不容易,打倒不自信,多多愛自己愛家人,其他的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你有屬於你自己的朋友圈,加油!

相關焦點

  • 關閉朋友圈是種怎樣的體驗
    花盡心思發一條朋友圈,不久後又刪掉,明明發的東西是最想要和別人分享的,但在發出去不久後,突然又沒有那種迫切想和別人分享的心情了。回頭看看沒被刪掉的朋友圈,也是些不痛不癢的內容。如此反反覆覆,我越來越厭惡這樣的自己。於是,我關閉了朋友圈。
  • 那些關閉微信朋友圈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剛開始風靡朋友圈的時候,我也狠狠地秀了一把。平均一天發2,3次朋友圈,有曬娃的,有遊山玩水的,有上圖書館看書的,有秀恩愛的。發完朋友圈後,會頻繁的打開手機微信看看,朋友們是不是點讚了,發評論了,都評論了哪些內容。看到有回覆了,滿心歡喜手舞足蹈,趕緊也回復下。沒有回覆時,有些悵然若失,那種心情,就跟談戀愛差不多,你給暗戀的人兒發條簡訊,然後時不時地打開手機看一下。
  • 關閉朋友圈是什麼體驗?
    關閉朋友圈是什麼體驗?我時不時就會停用朋友圈,每周只打開看一次。打開朋友圈時,會屏蔽掉無意義的內容。這樣即使攢了一周的朋友圈內容,看起來還是很快。而且發現,一個禮拜不看並未錯過朋友們的精彩生活,反而因為篩選讓朋友圈變得更有意思了。
  • 高層次的人,早就關閉了朋友圈
    這種擾亂生物鐘的生活,真的是很難平衡,但有的人不一樣,他們早早的就關閉了朋友圈。高層次的人,早就關閉了朋友圈。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早就遠離了。真正高層次的人,早就關閉了朋友圈真正高層次的人,早就關閉了朋友圈,對他們來說,做其他的事情更有意義。
  • 遠嫁7年,寫下千篇日記:遠嫁很苦,青春很貴,輸了再難重來
    我卻想說,父母在,不遠嫁!這一嫁,是遠嫁,從廣東垮了幾個省,嫁到了四川。擺酒席當天,她給我發了幾張現場的照片和她匆匆忙忙拍的幾張婚紗照,看著她天真的臉上洋溢著幸福,本來想把親表姐遠嫁後的悲劇告訴她,卻不忍再開口。如果時間可以倒回7年前,我會冒著和她絕交的風險阻攔她,告訴她,遠嫁十有九輸。可時光不復返,人生已不能重來。
  • 「這一次,我是真的想關閉朋友圈了」
    朋友Z曾經發了一個朋友圈,告知大家,他將關閉朋友圈功能。可沒過幾天,他又打開了這個功能。前幾天和Z見面,Z說道:「刷朋友圈讓我太焦慮了,可我又很難離開它。」某種程度上,朋友圈已成為「真善美」大賽。人們往出曬的都是讓自己有面子的東西。同事小美在朋友圈曬出了剛買的新裙子;朋友小林周末又出去旅遊了;樓上的李阿姨把小孫子拿獎照片發到了朋友圈。
  • 把男朋友相關的朋友圈關閉,因此吵架,是我的錯?
    把男朋友相關的朋友圈關閉了,因為這個男朋友跟我吵架,真的是我做錯了嗎?
  • 關閉了兩年朋友圈的女孩活成了什麼樣子?
    01 前幾個月,終於和我的好友vicky見面。差不多三年了,我和她的聯繫基於簡訊、微信,以及斷斷續續地道聽途說,保持著記憶的完整性。 不得不承認,在某一段時間裡,我很少記得她,說自己忙也好,說自己薄情也罷。只是情深處,還是依舊能很確定地告訴別人:這姑娘,就是我的好朋友。 當然,她也是。
  • 那個自律的人,悄悄關閉了朋友圈
    熬夜、追劇、刷朋友圈,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的業餘時間,已經被這三件事佔滿了。看似獨立的三件事,實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為刷朋友圈,從而知曉了大家都在追哪部劇,因為要追劇,所以要熬夜。當然,這只是一種「排列組合」,打亂順序,隨便一拼湊,似乎都能找到三者「相輔相成」的關係。
  • 「遠嫁7年,我不配回娘家過年」
    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除夕夜和年初一,必須在婆家過,年初二才能回娘家。小方說,年初二回娘家也算好的了。她嫁得也不遠,但丈夫的家族實在太龐大,每年都有好多親戚要來往,丈夫和婆婆都讓她走完親戚再回娘家。我聽過太多遠嫁姑娘的嘆息:
  • 「遠嫁5年,我後悔了」:遠嫁,沒有歸路,只有去路
    她遠嫁了5年,母親給她打了5年。自從嫁到東北後,她就再也沒有吃過家鄉的熱乾麵——她哭著掛了電話,跟老公大吵了一架。今年,無論如何,她都要回家看看,再吃一碗媽媽做的香噴噴的熱乾麵。每年過年前,我都會收到很多遠嫁到不同地方的姑娘來信。
  • 默默消化自己的情緒,關閉微信朋友圈,是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最可怕的是,登入長久不用的QQ需要驗證,忘記密碼需要回答問題,比如「我的夢想是什麼」、「我最喜歡的人叫什麼名字」,自己設置的題目,居然不知道答案,你說可悲嗎?為什麼成年人都不在空間、朋友圈發狀態了呢?還有一次我在朋友圈,貼了一張吃剩的菜的照片,媽媽馬上打電話問我是不是過得不好,飯吃不飽。於是我每發一條朋友圈,我都要設置分組,有些不想給父母看見,有些不想給領導同事看見。字斟句酌、小心謹慎,我漸漸地活在了別人的目光裡,害怕出錯,害怕被人看穿,於是我索性關閉了朋友圈。
  • 2019刷爆朋友圈的感人故事:「58年,我終於找到了家人」
    2019刷爆朋友圈的感人故事:「58年,我終於找到了家人」這條尋親之路,跨越了三代人。肖家要找的人,是肖琳的曾祖父——革命烈士肖永貴。肖琳對曾祖父的全部了解,僅來源於一張《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這張紙已經破損泛黃,但對於肖家格外珍貴,紙上正反兩面不過200字,「肖永貴同志於1929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任團政治委員,不幸於1933年5月26日,在四川省洪口鎮光榮犧牲……」年齡和遺物兩欄,均是空白。2019刷爆朋友圈的感人故事:「58年,我終於找到了家人」▲ 肖永貴《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1954年,證明書被轉交給肖琳的爺爺肖子三。
  • 是時候關閉你的朋友圈了
    平常喜歡在朋友圈轉發一些公眾號的學術及時政文章。我經常在半夜收到他連續幾條轉發文章。有時一起吃飯,除了聊聊彼此單位的狗血事件,常驚嘆於他對社會某些「非主流」觀點的執著和認真。一次,他很驚奇地跟我說:好奇怪啊,為什麼我轉的那些那麼好的文章都沒人看,而偶爾發自己居家生活的有趣照片,瞬間就幾十個人點讚和留言?
  • 欠錢的人是否可以關閉朋友圈?答案很簡單,應該這樣做
    撰文 | 青鏡臺昨天晚上臨睡之前翻了翻朋友圈,發現河南漯河一個好久不聯繫的朋友發了一條信息:等我還清帳,也關閉朋友圈,每天喝喝茶,跑跑步,健身。如果河南漯河這個朋友真的欠有外債,假如有一天他還清了債務,真的會關閉朋友圈,不發布任何信息,每天就喝喝茶,跑跑步,健健身嗎?未必,因為有太多的負債的朋友今年已經很少發朋友圈了,不是他們還清了債務,而是沒有心情發朋友圈了。筆者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為了便於敘述,暫且稱這個朋友為宋總吧。
  • 一位遠嫁姑娘離婚後感慨:「終於活著離開婆家了,我終於解脫了」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對遠嫁表示肯定的人,要麼是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很幸福;要麼身邊有現成的成功遠嫁案例,都很幸福。對遠嫁表示否定的人,則與之相反,要麼自己遠嫁之後換來不幸,要麼自己聽過見過因為遠嫁而悲劇的人。
  • 一個女人的傾訴:遠嫁7年之後,才明白自己到底失去了什麼
    我是芸兒,你有故事,你說,我聽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文/柒芸兒導語太多的年輕姑娘盲目的相信了愛情,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於是拿著自己最美好的十幾年青春去賭了一場沒有辦法贏得了的豪賭02剛結婚的那2/3年,我生活過得特別的好
  • 遠嫁7年,只回過娘家一次:對父母的愧疚,與日俱增
    倒是我的家人們,開始擔憂起來了,害怕我步了姑姑的後塵,成為遠嫁的傻女子。為了愛情不顧一切,有種飛蛾撲火的壯烈。我清楚的記得,在我上大學出門的前晚,我媽跟我促膝長談,她對我唯一的要求,不要遠嫁,要找本地或同省的人。我當時點頭如搗蒜,可如今卻背叛了當初的承諾,我還是遠嫁了。
  • 關閉朋友圈後我才懂得:原來愛自己,才是重點
    關閉微信朋友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很少看微信,感覺生活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以前發條心情,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論,關心有多少點讚,會時不時地拿起手機看動態。 讓那些以前以為很在乎的東西都沉入大海,不用再看,別人的是是非非也不用去理會。
  • 遠嫁的媽媽,在懦弱了35年後,終於有了自己的一點自由和天地
    我小的時候寫作文,但凡寫媽媽,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媽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是的,地地道道,農村、婦女,三個關鍵詞,三十多年未變。但如今,再寫媽媽,其他關鍵詞依然不變,但在所有關鍵詞之前,我想再加幾個字:遠嫁,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