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關閉你的朋友圈了

2020-09-22 大望樓

01

朋友X,是某行政單位下轄的刊物編審。平常喜歡在朋友圈轉發一些公眾號的學術及時政文章。我經常在半夜收到他連續幾條轉發文章。

有時一起吃飯,除了聊聊彼此單位的狗血事件,常驚嘆於他對社會某些「非主流」觀點的執著和認真。

一次,他很驚奇地跟我說:好奇怪啊,為什麼我轉的那些那麼好的文章都沒人看,而偶爾發自己居家生活的有趣照片,瞬間就幾十個人點讚和留言?

我告訴他,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朋友圈是私隱窺探器,相對於你發的那些學術文章,人們更關心你的真實生活。


他驚奇地說:我發的那些文章也是真實的啊,至少代表我的態度啊?

我不置可否。

武漢新冠狀肺炎病毒肆虐期間,他一直跟蹤社會抗疫動態,前後給我轉發了不下數十條的有關文章。

時間久了我就勸他,除非你覺得非發不可,否則微信朋友圈最好不要發東西,因為裡面魚龍混雜,不一定都和你志同道合。不客氣地說,發朋友圈其實有百害而無一利。

他當然不以為然,覺得我太偏激,勸說自然無效。

問題來了,最近他在朋友圈轉了一篇某著名學者關於防疫的《不要把XX當成一場戰爭》的批評文章,與所屬單位的黨員同事Y掐起來了。

Y在其朋友圈「氣勢洶洶」留言,什麼「五原則,三堅持」之類神神叨叨的話,質疑朋友的立場,批評他不該亂轉東西。

朋友當然一句也聽不懂,但Y的架勢可把他嚇壞了。朋友反駁說自己不是黨員,而且批評難道就是不愛嗎?

兩人的扞格升級,朋友一氣之下把Y從微信朋友中刪除了。

事情還沒完。一日,朋友的上司突然找他談話,說X已將你告到上面去了,雖然我不同意他的做法,但你要小心。你是不是在單位待傻了,現在不管是黨員還是非黨員,只要是公職人員,都不能亂說話,尤其不能在朋友圈亂轉東西。

你永遠也想像不到朋友聽到這個消息時震驚的程度,他整個人都傻了。呆立許久,默默地掏出手機,刪掉了之前轉的朋友圈的所有文章。

這件事本身給我帶來的觀感,遠未達到如他一般的震撼程度。但對於Y的心理,我是很好奇的。

剛開始Y在同事轉發的文章下留言反駁如果是為了他篤信的主義而商榷的話,那麼後來的告狀則是節操碎了一地的下三濫手段了。

也許你要告訴我,有沒有人真的相信他所相信的東西,我想是有的,我也親眼見過。剛開始也是這麼善意地揣測X的。之前對其有所耳聞,曾經在不只一人的口中聽到他敢於「仗義執言」,替人說話不怕得罪人的評價,可謂印象不錯。

但他的告狀無情地將這種印象摔得粉碎。

客觀地說,他也未必是不信那一套。但我寧願相信他之前的所謂「仗義執言」,所謂「敢說真話」,不過是刻意製造的某種人設而已。這個人設的作用無他,乃是為了將之與周圍的人區別開來。

要知道,要在那個食槽裡脫穎而出,不顯示點與眾不同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真的只是篤信某種主義那麼簡單的話,眼見同事的這種意見的表達,他大可與之探討,與之爭論,甚至爭吵,相持不下也大可擱置,或和而不同,或從此形同陌路,相互不待見。

但去告密是我等萬萬做不出來的。一個如此這般告密的人,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卯足了勁扮演爪牙和鷹犬的人設待價而沽,要麼就是已經搞不清公私分別的「現代紅袖章」,走火入魔了。

朋友說從此不發朋友圈了,我苦笑著調侃,我勸再多也沒用,凡事還是得經歷了才明白,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02

我不看朋友圈,不發朋友圈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一是你發的東西其實根本沒人看。現在人們包括我自己有一種通病是異常自戀,太把自己當回事了。那些你不怎麼熟的人,別以為人家需要靠你發的東西來了解世界大事和最新信息。因為隨著媒體平民化,網絡信息的爆炸程度超乎你我想像,你發的那些除非是自己寫的或你是當事人,否則難免是轉了無數次的二手貨。

對,你會說你初衷是好的,但我告訴你,經常發的這些東西對身邊人來說很可能是垃圾。因為可能已經妨礙到人家了。也許人家在心裡罵你呢,只不過表面上不好意思開口罷了。

二是製造人設不一定非得上朋友圈。

要表達觀點吧,你得承認朋友圈並不是表達觀點的理想之所。因為這很可能落入向同事朋友談工作不滿,向親戚朋友述說生活孤獨的尬聊境地。

相較而言,其他社交平臺如各種社群、知乎、微博、頭條、豆瓣等都各有專攻,比它強多了。

除了做生意搞推銷,你犯不著製造這樣的人設,否則想通過朋友圈表達某種態度宣傳某種理念那是白搭。

因為一,外來的和尚才會念經。你身邊的親戚朋友才不會把你當回事呢,你算哪根蔥。退一萬步,他們關心的只是你的生活,而不是你的理想。

有人說屏蔽朋友圈如設置為僅三天可見,會把真正關心自己的剛學會上朋友圈的姥姥拒之門外。這或許說得對,但你有發朋友圈的閒工夫,不如親自多去看看老人家。

至於筆者,說點您可能不愛聽的話,除了工作群要上微信沒辦法,否則不要說朋友圈,連微信都早就卸載了。玩微信朋友圈純粹是浪費時間。

有人說朋友圈的內容百分之九十是垃圾我覺得並不過分,你在朋友圈看到的文章很可能是15塊錢買來的。那些粗製濫造雞湯和不厭其煩販賣焦慮的自媒體已經算好的了,造謠甚至詐騙的我想你不是沒見過吧?

三是朋友圈不值得你看。

反過來,歲月如白駒過隙,人生太短啦。因此我們要看就要看最好的,那麼多好的東西你都看了嗎?那些躺在你書架上的古今中外的大經大典;豆瓣評分高於8分的那成千上萬部好電影;光這些你這一輩子就看不過來了,更別提你還有那麼多專業的技術性的資料要看,還有那麼多未來應付裁員不至於讓自己淪為廢物的能力要培養。 這些東西你都看了嗎?

說得更極端一點,現在對許多大咖來說,甚至看書都是一種奢侈了。我的意思不是沒時間看書,而是他們認為讀書看文章妨礙思考……

非誠勿擾節目裡有一期主持人孟非問一個在國外做程序猿的清華學霸,你最近在讀什麼書。學霸的回答亮了,「記不起來了,已經好久沒看書了。」

華人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公開說自己十多年沒看書了。一時之間社會輿論譁然,認為這是對當今的青年是一種誤導,不好。

我卻不這麼看。從《佃農理論》到《經濟解釋》,我看過張五常先生的幾乎每一部書,跟蹤過他博客的幾乎所有動態,因此略微理解他上述的話的意思。

他習慣每個月由海外的弟子及同事廣為搜羅後,擇其一二給他發來一兩篇近日發表的論文了解領域動態和世界大勢。他這個層次的人,在經濟學的領域內,已經很難有什麼書能夠入他的法眼,更不用說那些胡說八道的狗屁文章了。

你或許要問,現在形勢一日千裡,不看網絡的這些東西,要怎麼隨時了解身邊的大事?有的,一如上述張五常的例子,專業的除了看相關領域最新的發在權威雜誌的論文或時評,二也是張老強調的,親入市場去調查,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

所以,是時候關閉你的朋友圈了。

相關焦點

  • 高層次的人,早就關閉了朋友圈
    白天的時候,沒精打採,一到晚上,沉迷網絡無法自拔。這種擾亂生物鐘的生活,真的是很難平衡,但有的人不一樣,他們早早的就關閉了朋友圈。高層次的人,早就關閉了朋友圈。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早就遠離了。為什麼現在的人,不喜歡點讚別人了,那是因為你在別人心目中,已經沒那麼重要。已經成了普通再普通不過的朋友了,兩個人之間早就沒了當初的感情。特別是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想向朋友圈的人求助的時候,你才發現,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你。
  • 關閉朋友圈是種怎樣的體驗
    花盡心思發一條朋友圈,不久後又刪掉,明明發的東西是最想要和別人分享的,但在發出去不久後,突然又沒有那種迫切想和別人分享的心情了。回頭看看沒被刪掉的朋友圈,也是些不痛不癢的內容。如此反反覆覆,我越來越厭惡這樣的自己。於是,我關閉了朋友圈。
  • 關閉朋友圈是什麼體驗?
    當你真正下定決定捨棄的時候,會發現其實你並沒有那麼需要。甚至在捨棄之後,會疑惑自己當初戀戀不捨的到底是什麼。01. 關閉朋友圈是什麼體驗?我時不時就會停用朋友圈,每周只打開看一次。打開朋友圈時,會屏蔽掉無意義的內容。這樣即使攢了一周的朋友圈內容,看起來還是很快。
  • 那些關閉微信朋友圈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剛開始風靡朋友圈的時候,我也狠狠地秀了一把。平均一天發2,3次朋友圈,有曬娃的,有遊山玩水的,有上圖書館看書的,有秀恩愛的。發完朋友圈後,會頻繁的打開手機微信看看,朋友們是不是點讚了,發評論了,都評論了哪些內容。看到有回覆了,滿心歡喜手舞足蹈,趕緊也回復下。沒有回覆時,有些悵然若失,那種心情,就跟談戀愛差不多,你給暗戀的人兒發條簡訊,然後時不時地打開手機看一下。
  • 那個自律的人,悄悄關閉了朋友圈
    可身邊也不乏有一股股清流,那個自律的人,已經悄悄關閉了朋友圈,轉而把精力用在了真正要用的地方。換個角度來看,朋友圈裡,你來我往,相互留言點讚,彼此捧場,更多是出於禮尚往來、出於舉手之勞。為什麼有的人漸漸地不再給你點讚了,哪怕你發出的「重磅消息」也不會留下片言隻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你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一旦遇到挫折,想要在「萬能的朋友圈求助」,或許,能伸出援手的人,也不會如你想像得那麼多。
  • 「這一次,我是真的想關閉朋友圈了」
    朋友Z曾經發了一個朋友圈,告知大家,他將關閉朋友圈功能。可沒過幾天,他又打開了這個功能。前幾天和Z見面,Z說道:「刷朋友圈讓我太焦慮了,可我又很難離開它。」其實,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情況: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刷朋友圈;工作中,還時不時的偷偷瞄一眼朋友圈,看看大家都做了哪些事;下班後,更是倒在床上,一刷好幾個小時,捨不得放下。
  • 遠嫁7年的我終於關閉了朋友圈
    因為高考沒考好,最終去了一個很普通的大專,21歲開始上班,在深圳度過了快樂的忙碌的2年時間,那段時間也是提升最快的時候,學東西就像一塊海綿,盡情吸收!23歲調到大西北銀川做公司分點負責人,近距離接觸客戶,能力和收入蹭蹭蹭往上漲,也就是25歲前支持家裡買房,自己在老家市裡面按揭了一套房子後嫁給了老公。
  • 默默消化自己的情緒,關閉微信朋友圈,是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愛發朋友圈,點開好友的朋友圈顯示的是一道槓。似乎不發朋友圈已經成了成年人最後的體面。發朋友圈只是為了抒發情緒,有時感慨一下人生,有時發幾句牢騷,貼幾張喜歡的照片,但是朋友圈不乏不明就裡的人,總能對你的文章做過分解讀。特別是你沒有分組的時候,你的朋友、同事、領導、家人會過分猜疑,你的話是不是說給他們聽的。
  • 把男朋友相關的朋友圈關閉,因此吵架,是我的錯?
    把男朋友相關的朋友圈關閉了,因為這個男朋友跟我吵架,真的是我做錯了嗎?
  • 欠錢的人是否可以關閉朋友圈?答案很簡單,應該這樣做
    撰文 | 青鏡臺昨天晚上臨睡之前翻了翻朋友圈,發現河南漯河一個好久不聯繫的朋友發了一條信息:等我還清帳,也關閉朋友圈,每天喝喝茶,跑跑步,健身。如果河南漯河這個朋友真的欠有外債,假如有一天他還清了債務,真的會關閉朋友圈,不發布任何信息,每天就喝喝茶,跑跑步,健健身嗎?未必,因為有太多的負債的朋友今年已經很少發朋友圈了,不是他們還清了債務,而是沒有心情發朋友圈了。筆者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為了便於敘述,暫且稱這個朋友為宋總吧。
  • 關閉了兩年朋友圈的女孩活成了什麼樣子?
    自然而然聊到的,就是她沒發朋友圈的兩年裡,她去了什麼地方。 她說,你把朋友圈看太重要了。日子照過,只是遠離了人群的日子,發現也沒有什麼不自在。 她說得輕描淡寫。那些年,我們在人人網活絡,也流竄在QQ空間,去過微博互相@,而最後的最後,她選擇了最原始的社交,而我依然緊緊和別人有所關聯。 早上的時候,騎車上班。
  • 教你一招,關閉微信監聽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在刪除好友聊天數據的時候,通過一些方式也能恢復聊天記錄。或者有些人在朋友圈,群聊發布不良言論,傳播錯誤的信息等等,結果立馬就被封號處理。還有一些微信用戶反饋,自己和朋友在聊結婚定婚紗的時候,結果微信朋友圈就出現了婚紗拍攝的廣告。
  • 怎樣徹底關閉朋友圈廣告?只需簡單一步,跟朋友圈廣告說拜拜
    但是微信也有一個煩人的地方,就是朋友圈廣告了,今天晨曦教大家徹底關閉朋友圈廣告,只需簡單一步,跟朋友圈廣告說拜拜。好了,不多說了,讓我們看看是什麼吧。其實方法很簡單,首先我們點擊我。然後進入設置。進入設置後,點擊關於微信。進入後我們拉到下面可以看到隱私保護,點擊它。進入後,我們點擊第四條我們如何使用信息。
  • 《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D6|關閉朋友圈兩年 再次打開的感受
    因為辭職回家,我希望能給自己更多看世界的窗戶,於是打開了朋友圈,又因為想做自己的個人品牌,所以開始主動發一些朋友圈。這個過程不是那麼容易,分享、轉發這麼簡單的事情,對兩個多月前的我來說,是一種負擔。關閉朋友圈,一方面關閉了自己分享的通道,另一方面也切斷了和朋友交流的主要通道,自己變得越來越封閉,也很少主動聯繫老朋友。
  • 被老公逼著關閉了朋友圈,沒有炫耀和攀比的生活會更好嗎?
    「你最近控制一下你自己」老公一進家門就指著玲玲吼道。「怎麼啦,吃火藥啦」。玲玲頭也不抬,繼續刷著手機。「每天都在發朋友圈,你不發會死啊。這麼喜歡別人看你,怎麼不撩起裙底風光給別人看一下。玲玲蹭地一下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也指著老公說「你再說一遍試試。」「家裡發生點什麼事都要全世界周知嗎?要不要把我和你的那點事也發到朋友圈上?
  • 關閉朋友圈後我才懂得:原來愛自己,才是重點
    把期待降低,把依賴減少,你就會過得更好。 關閉微信朋友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很少看微信,感覺生活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以前發條心情,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論,關心有多少點讚,會時不時地拿起手機看動態。 別人怎麼看你,別人怎麼樣,都與自己無關。 你有你的風花雪月,我有我的星辰大海。
  • 關閉了愛情的心門
    我已經關閉了愛情的心門!世界上痴情女孩裡,不會再有我!我已經放下了世間的情緣!因為心已死,愛情夢已碎,世間情為何物?我已不再乎。
  • 發現螞蟻"套路",關閉花唄?央行這一抉擇,或給用戶更多選擇!
    曾幾何時花唄、借唄額度都是在朋友圈炫耀的截圖,可隨著被曝光的利率要高於多數信用卡,以及用百倍槓桿來撬動資金的模式使得不少網友開始退出花唄、借唄。但實話講,花唄、借唄在很多時候確實解了一些人的燃眉之急,尤其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兜裡沒錢,花唄、借唄確實好使,但每個月拆東牆補西牆也讓很多人反感起來,而近期有媒體爆料央行的一個決定,如果實行改革的話,或許對用戶來說也是一個選擇。
  • 她為什麼逃離微信朋友圈?
    最近發現,關閉微信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一個朋友關閉了朋友圈,我問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問題,比如失戀、事業不順。我竟然還自以為是地給她下了「診斷」——逃避現實。然而並沒有,她說生活不只是朋友圈那點事兒,生活是鮮活的、實在的,她只是把自己的生活遷移出了朋友圈。偶爾她會給我發幾張烘焙的美食或幾張旅行的照片。日復一日,我看到她快樂依舊。一段時間後,她告訴我朋友圈裡的朋友對她關閉朋友圈的反應。有的人把她刪了,她猜測可能對方認為看不到她的朋友圈了,以為被她刪除了。有的人對她設置了朋友圈不可見,有的人發私信質問。
  • 劉宇寧數據站關閉,慘遭網友嘲笑,其實這是件好事
    劉宇寧數據站關閉的消息相信關注他的朋友已經知道了,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網上有明星數據站關閉的消息,而且每次數據站關閉都是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要麼是明星犯了很嚴重的錯誤導致的粉絲脫粉,要麼就是明星過氣了沒有什麼粉絲了……反正只要是關於關閉數據站的消息就沒有一個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