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你們覺得,想要過好晚年,需要什麼條件?
按照人們的普遍想法,有錢身體又健康,這就足夠了。身體健康能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有錢有存款則能滿足退休後的精神需求,比如以興趣會友、旅遊攝影等。如果子女不需要自己帶娃,那就更好了,真是無事一身輕,淨等享受了。
但我想說的是,想要過好晚年還要再翻過一座大山才行,這座山製造的障礙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來自子女和存款。
建國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也相應增長,如今百歲老人並不罕見,老人們普遍能活到將近八十歲。如今退休年齡男60歲女55歲,這就表明,退休後的老人還處在「上有老」的狀態。而退休人士將近80歲的父母親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退休子女的晚年生活質量。
鄰居大媽以前是當教師的,55歲退休後她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平時和姐妹們組織著遊山玩水,晚上回家則去跳跳廣場舞,跟著學些新的舞蹈動作,過得很愜意。兒女都在大城市定居了,平時也不需要她帶娃,自己退休金又不低,老伴身體也好,看起來會一直這麼幸福下去。
但前段時間回家,卻發現她臉上沒了往日的神採,滄桑了許多,精神頭也一下子沒了。聽我媽說,她家老太太前段時間突然中風,今後只能臥床了。她還有個姐姐,正在給兒媳婦帶娃走不開,照顧老人的擔子就落在她身上了。
雖然她也孝順,每天給自己七十多歲的老母親端茶送水、洗澡擦身子,但架不住這麼一天天地「熬」啊。老太太脾氣上來了會對她罵話,她也只能生受著。我媽說她曾悄悄抹淚,跟我媽說自從老母親生病,她一下子感覺人生特別灰暗,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其實不只是大媽一人,我發現身邊六十來歲的長輩們,家家都有難念的經。能自在地享受退休生活的,很少很少。
有的要照顧下一代,不僅要離開老家去兒子兒媳所在的城市帶娃,還要為一些家長裡短或者帶娃理念跟兒子兒媳生氣。還有的要照顧自己的老父親老母親,畢竟七八十歲的老人身體機能退化,血壓血糖都開始升高,生病住院成了常事。
退休生活想要過好,需要有錢還有閒。即便退休工資高並且早年間攢下不少積蓄,也只能滿足「有錢」這個硬性條件。而「有閒」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子女不用幫忙帶娃,雙親身體好不需多加照顧,這些都可遇不可求。
這麼一想,頓覺人生灰暗。不過,人在哪個階段不是「負重前行」呢。中年階段有中年的壓力,老來也有老來的顧慮,不如苦中作樂,抓住當下,用心過好每一天吧。就算得伺候病床上的老母親,看到她的笑臉,也是一種幸福。
【話題討論:你離退休還有多遠?有想過退休後如何過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