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和需求",真的是夫妻親密關係的潤滑劑?其實此話很有道理

2020-09-03 陳一北cyb

01

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清華大學的講座裡提到:

過去婚姻的七年之癢,到如今,來離婚的夫妻,大多都沒有熬過三年。

在從七年到三年,從甜蜜到平淡,從平淡到矛盾重重,家庭瑣事、感情不和或許並不是夫妻矛盾的根本原因。

經營一段好的婚姻,也是一門學問。

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克裡斯多福在他的著作《親密關係》裡寫下這樣一段話:

親密關係的過程,一開始是互相吸引,然後一步步發展出浪漫的火花。人一旦墜入情網,難免會有過高的期望,以致最後掉入幻滅的深淵。在夢想幻滅之後,人會開始懷疑親密關係的真正價值。

這段話裡包括了一段親密關係兩個最重要的階段:

1、月暈階段:這一階段的男女,看到了對方身上吸引自己的某一個點,對這段關係充滿了憧憬。

2、幻滅階段: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的真正動機,其實來自於自己潛意識裡的需求,當需求很多次不被滿足的時候,他們也開始衡量這段親密關係真正的價值。

02

吸引之後就開始有幻想,幻想就有所期待,期待沒有辦法實現就會變成失望,失望的累積,最後就會變成絕望。

這就是一段婚姻和愛情從「月暈」走到「幻滅」的心理變化過程,怎樣才能經營好婚姻生活呢?

克裡斯多福·孟 說:

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一段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真自我的過程。

我們生活中大多數夫妻的婚姻總會時好時壞,有時陷入僵局有時和好如初呢?

其實夫妻之間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需求能否被滿足的心理訴求。

當然,需求能否被滿足,更是很多夫妻狀態的直接影響因素

簡言之:當兩個人在一段關係當中,獲得足夠的&34;和&34;時,夫妻關係才能和睦且持續。

「期望」和「利潤」被稱為夫妻關係的潤滑劑,一點不為過!

那怎樣才能經營好一段婚姻呢?

03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夫妻親密關係的本質,是兩人之間的相處生活的&34;。

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聽到&34;,&34;諸如此類的話。

可是我們仔細想來,衡量愛和不愛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上面已經說道,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

​通常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所謂的愛,事實上是由於伴侶的行為所帶來的滿足感,或對於重要感與歸屬感的需求 。

衡量他/她愛你的標準,是他/她是否滿足了你對他/她的&34;​。

這個期望可能是情人節的一捧花,結婚紀念日的一個蛋糕,甚至是早晨起來的早安抱。

也可能是朝夕相處裡,漸漸被放大的缺點,​​發現他/她越來越不像初識時那樣對自己百依百順。

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他/她越來越和自己期望的,想讓對方成為的,理想伴侶的樣子背道而馳。

期望不能被滿足,就越對這段關係感到失望,積攢了太多的失望,就會有離開的準備。

然而,他/她不知道的是,這一段關係的破碎​,其實都是自己的期望不能被滿足的結果。

大千世界,誰能一直滿足我們的需求呢,在親人,夫妻,朋友​​,兒女這四種親密關係裡,能一直滿足自己的需求的人數,幾乎為0。

一段關係,真正的目的,不是給予或者接受彼此的愛。

而是在前期給予和接受的過程中,找到真正能夠滿足自己期望的東西。

然後自己去尋找,去創造,去得到,而不是把自己的期望寄於伴侶

我是本文的作者 歡迎大家關注我,每天一篇優質好文,期待和您一路同行!

本文為原創作品,請勿抄襲

相關焦點

  • 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真的嗎?
    在《親密關係》一書中,說到:「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真是這樣的嗎?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麼一些時刻:在看見某些人時,你會不自覺地想要靠近?覺得他的人生很有意思,你想要走進他的生活?然後,出動出擊,去跟他打招呼,聊天,添加彼此的社交方式。
  • 《親密關係》:偏差行為、爭吵和受害者牢籠都是追求個人需求所致
    雖然在親密關係當中可能會暴露我們脆弱的部分,但克裡斯多福仍然將親密關係看作是一種完美的設計:親密關係當中的所有部分都是重要的,即便是令人不悅的衝突和不適情境,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克裡斯多福認為,親密關係中痛苦的浮現是好事,不管你認為伴侶是世界上最棒的大聖人還是最差勁的渾球,你自己就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
  • 《親密關係》:防止從"月暈"到"幻滅",就是放下需求和期望
    克裡斯多福.孟:婚姻和親密關係的真正目的,是讓你踏上尋找真實自我的旅程。《親密關係》是克裡斯多福.孟在1999年撰寫的,目的是希望提供給人們一張路線圖,引領人們穿越親密關係的複雜景致,並主要著眼於親密的伴侶與婚姻關係。
  • 你真的了解親密關係嗎?親密關係其實是人腦最大的幻象
    前兩天微博有一個話題衝上了熱搜,「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的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張九宮格圖片裡有身患絕症的妻子穿上婚紗後丈夫眼中的寵溺,也有相守多年的老夫妻在重症監護室的深情凝視,有孩子靜坐在哭泣母親身旁的守護,也有追憶童年時母親陪伴上學的關懷。
  • 有「心機」的女人不同老公講這些話,夫妻關係越親密!
    圖片來自網絡「至親至疏夫妻」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的關係真是恰到好處,也意味著夫妻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形同路人。這種「心機」不是指老謀深算,而是指讓對方和自己都愉快的「方法」,讓夫妻關係更加親密的潤滑劑。很多女人在婚姻裡是一個實在人,認為夫妻之間可以無話不談,但最後收穫的卻是失望。往往懂得用點「心機」的女人,在婚姻裡越容易收穫幸福。一個有「心機」的女人,更懂得分寸,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對人生更有規劃,也更有主宰自己人生的能力。
  • 保持婚姻熱度,看夫妻的情感需求
    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並非都是平等的,但是對於大多數夫妻而言,一段婚姻中只要需要滿足了一些特定的情感需求,就使得夫妻關係和睦,婚姻蓬勃發展。所有婚姻關係中,無論是否浪漫,這都是需要建立在情感上的,這些情感需求可能只是極為基礎的,但往往只需要某一、兩個點的滿足,就能讓另一半堅守婚姻。舉個例子,一對夫妻,丈夫可能是一無是處,但他很顧家,可能僅僅這一點,就讓妻子感到幸福。
  • 夫妻情感就是潤滑劑和胡說八道
    為什麼很多夫婦在結婚前,你和我都流入情網,結婚後又流血了?非常簡單,因為婚前有很多垃圾,看著對方多一點,有缺點也包裝起來,婚後就慢慢消失了這種垃圾潤滑劑,看著對方的缺點,優點也看不見。你(天父)給了我和我住在一起的女人(一般稱呼),她給了我那棵樹的果實,我吃了。現在也一樣,男孩在結婚前對女孩說:我愛你。因為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同樣,女孩對男孩說:你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沒有你,一生不結婚。那個女孩說:你不討厭我臉上有大黑志嗎?少年說:這是美人志。那個男孩對女孩說:我有點懶,不能洗衣服。女孩說:以後洗衣服自己包。
  • 親子關係/親密關係其實是 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不管是親子關係或者親密關係也好,其實就是你和你自己的關係。當你懂得自己,愛自己,給自己自由時你才會成熟,然後才會懂他人,懂愛人,懂孩子,甚至給他們自由。那麼真正成熟的人是怎麼處理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的呢? 進入成年人社會,最重要的要領之一是拋開受害者心態,充分對自己的遭遇負責,懂得愛自己,接納自己。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也是同樣,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
  • 親密關係最吸引人的是「需求」
    近日閱讀《親密關係》一文中有關,吸引磁場的章節。發現需求一詞,是我們降生那一刻開始就產生了。可以說需求就是我們的本能。孩童時代的我們,還無法用精準的語言,進行表達我們要什麼的時候。通常我們會選擇用手指向某一物體。
  • 好的親密關係,不是靠忍,而是用廢話聊出來的
    哎,說句心裡話,你現在是不是除了家裡事務、孩子功課外,已經找不到話題再和另一半分享了? 你是不是會解釋說,這就是夫妻常態? 那還記得當年談戀愛的你嗎?有無數的話想和對方24小時聊個沒完,什麼路上看到一隻貓咪在舔爪,一天三餐吃了什麼,都要事無巨細說個半天? 想起來了是吧,很奇怪對不對?
  • 真正懂得療愈親密關係的高手,都懂得放下情緒,表達需求
    沒有人不想走出婚姻中遇到的困境,修築親密關係。如何做呢?心理導師張德芬老師所著《好的愛情,要有敢要的底氣》告訴我們,療愈親密關係,需要三點:接納情緒,控制行為,分享需求。親密關係本意是指不限性別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現在大多指夫妻。
  • 保持親密的夫妻關係,真的很難嗎?
    夫妻是世界上最親密且相互之間最依賴的一種關係,相較於父母陪伴、孩子陪伴,夫妻關係也是你一生最長的一次的陪伴。而夫妻關係的維護主要依賴於愛情這個元素,當愛情消失後,夫妻關係也就存在著一定的危險。當夫妻雙方都漸漸沒有了愛意和容納的時分,終究只會讓愛情決裂。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懂得夫妻之間的問題,可是總也解決不好,或者說不會解決。如何保持夫妻之間的愛情和親密,如何保持婚姻穩定和幸福的基礎呢?
  • 意淫生活之兩性關係中的潤滑劑
    愛情就像是你養的寵物狗,需要你投入全部的心血來培養感情,中間你要花費時間來陪伴,花費金錢來幫助它成長和給它打扮,也許你投入了很多它在某一天還是和你分道揚鑣,離你而去。愛情和生活中常見的很多物質的東西其實是一樣的,例如房子和車子,房子你要定期打掃維護,車子你要時常保養,而愛情就需要保鮮,需要讓它充滿活力。
  • 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三項是指什麼,此話有道理麼?
    不管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很多俗語都是十分有道理和現實意義的,這些恰似口頭禪的俗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某個特殊時期人們的一些思想價值觀取向,對於我們研究歷史文化十分有用,同時這些俗語中蘊藏的哲學道理,又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
  • 錯亂的親密關係——《夫妻之間》
    夫妻之道,說簡單很簡單,兩個人相互幫襯著,走過一生,同時完成傳宗接代的人類使命。但是,說複雜也複雜。兩個人,時不時地就會發生各種矛盾,而且還會延伸到彼此的朋友和親屬當中。從而引發一系列豐富多彩、甚至匪夷所思的故事和糾紛。於是,就有了那些不斷出入於民政部門和法院的情侶與夫妻。婚姻之路,到底難在哪裡?
  • 親密關係產生了衝突怎麼辦?
    很多諮詢婚姻情感方面的來訪者表示,雖然愛著對方,可是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恨著對方,感到厭煩,衝突一刻也沒有少過。無論是結婚了多少年的夫妻,一路走過來總是那樣磕磕絆絆爭爭吵吵,親密關係產生衝突的三種常見的心理因素:觀點差異、逃避責任、缺乏安全感。
  • 《親密關係》:良好的親密關係,是因為雙方都懂得寬恕和認錯
    不管你承不承認,對於婚姻裡的女人來說,幾乎都想要跟伴侶建立優質的親密關係,在需要的時候,渴望擁有對方的慰藉與陪伴。《親密關係》這本書告訴我們,沒有人能永遠活在熱情、浪漫的親密關係之中,在這場漫長的婚姻旅途中,我們應該學會穿透自我障礙,懂得用愛釀造幸福的秘方。
  • 親密關係——如何在爭吵中聽懂彼此的需求?
    以及只要在爭吵的三個關鍵時刻,拉住自己的情緒、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認真傾聽對方,是避免感情不被爭吵破壞的關鍵。其實,在這裡面,爭吵時,做到認真傾聽對方是比較難和有技巧的。在學習傾聽技巧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下什麼是無效傾聽。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混淆了【傾聽】和【聽見】,從而做了很多無效傾聽。以下3種傾聽,就是無效的傾聽。
  • 在婚姻關係裡,經常說「廢話」,是婚姻關係的保鮮良策
    ,實際的生活中,男女的溝通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1,男人比較追求權力,女人比較追求情感,男人更多關注公平,女人比較喜歡溝通親密話題的過程因此,女人更多關注的是愛的感覺和人際關係裡的舒適度,這些都是通過「廢話」去實現夫妻之間,男人跟女人吵架永遠吵不贏的,而且,也吵不明白的,女人會數落出很多的細節,男人無法招架男人若對女人說:你講不講道理呀
  • 人類需要親密關係,3種行為導致親密關係破裂,有你嗎?
    我們想要的親密關係是什麼?被喜歡的人撫摸。被喜歡的人注視。被喜歡的人欣賞。和喜歡的人一起歡笑。感到安全。感到有人真正擁有你。這才是我們渴望的。但沒有書籍、音樂、電影,沒有希望,沒有親密關係,我們還是可以活著的,然而沒有了這一切,活著也未免太蒼白了吧。羅弗巧樂卡:我們到底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呢?因為我們需要一個人形成情感上的聯結,滿足彼此的安全感和情感需求,讓彼此體驗到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