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
「我一直認為,除了傻子,人在智力上差別不大,不同的只是熱情和努力。」---查爾斯.達爾文
10000小時法則,我是在去年參加一次李踐老師的一名學生講授的行動計劃課程裡面第一次聽到過。然後開始對這個法則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相信這個法則的背後肯定存在有一種很深刻的理論支持。
正好,我偶然瀏覽到圖書館有《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欣喜之下,借來看了之後,做了以下一些整理。
其實遺傳的作用小於我們的想像。
「任何領域的任何專家都要經過10000小時專心致志的練習」。---心理學家埃裡克森
20世紀70年代的心理學家們提出10000小時法則。
他們認為所有的世界級專家都需要經歷10000小時(一般超過10年,每天至少3個小時)的精深練習,無論你是誰,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例外。
精深練習需要敢於犯錯。
我剛開始上心理學培訓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犯錯其實並不代表失敗,犯錯代表的是一種信息反饋。當時有一種腦洞大開的體驗,錯誤的信息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告訴我們方向錯了,需要我們重新調整方向,僅此而已。
德國的小孩從小也受到這樣的教育:「如果你想變聰明,請犯錯。」
所以有些短期看上去是障礙的東西,比如我們所遇到的過錯,挫折,磨難,長期來看,其實對我們來說是有很深刻的價值的。
我們歷史上三國時期最後的贏家司馬懿就是一個十足懂得犯錯,敢於犯錯,不怕犯錯的人,所以他才能笑到最後,笑得最得意。
精深練習的簡單奧秘:
精細練習就是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掙扎前進,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不斷犯錯,然後在不斷的犯錯中變得更加聰明,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行業內的專業性人才。
如果我們一旦掌握任何一項技能,就會感到收放自如,仿佛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還是那句老掉牙的名言「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只有堅持重複,用心做下去,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
以前被教育過無數次這樣的老話,但是還是沒有理解那麼深刻。但是這本書中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堅持重複的神經學原因,我終於徹底搞明白了。
因為科學發現有一種叫做髓鞘質的神經絕緣體,特別鍾情堅持重複。
當我們通過不斷的試錯,找到並開啟正確方式的神經迴路的時候,髓鞘質就會給神經迴路包裹上絕緣體。髓鞘質越厚,絕緣性越強,我們的動作和思維越精準和敏捷。
這應該是我們為什麼要不斷堅持重複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條路,我們才能最終到達目的地,其他的所有路都是不可能到達。
不斷練習,加強體驗就可以觸發我們自然而然的激情,它是一股天然的動力原料,讓我們的精深練習和堅持重複有著更多的能源繼續支持下去。
因為我們想要獲取才能需要精深練習,不斷重複,同時也需要充分的能量支持,這就是激情。
寫在最後:
這個法則說明,如果我們想要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就必須走上這條路:
最大化的使用和發揮出我們的生命潛能,就需要不斷堅持重複做精細練習,不斷加強體驗,補充無限的激情支撐下去,直到10000小時以上,如果能夠有幸遇到伯樂,效果會更好。
只要找準方向,不斷努力,願我們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完結———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望親點讚,歡迎關注今日頭條作者:夢嫻君,我們一起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