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的女人,通俗的一生:莫泊桑《女人的一生》

2021-01-15 呆呆的周林

《女人的一生》(Unevie)改編自法國知名作家莫泊桑的同名小說,再度是一部翻拍經典的電影。雖然稱之為「經典」,但其實也不必過於嚴肅,因為這部小說的情節無非是一出通俗劇:外遇、私生子、情殺、私奔,八點檔的固定套路可謂應有盡有。莫泊桑的著作本來即以「通俗」著稱,無論是文字風格還是題材內容都顯得平易近人。《女人的一生》更是當時書店架上的暢銷書,據聞八個月內即銷售兩萬五千本,可謂雅俗共賞。時至今日,莫泊桑卻被視為嚴肅文學的大師,而這種稱譽反而與他的作品不盡然貼切。

這部《女人的一生》敘述了女主角的一生。身為貴族千金的珍娜天性浪漫,一心嚮往愛情,終與英俊的朱利安子爵結為夫妻。但婚姻並未帶來當初許諾的幸福,反而造就了無盡的欺騙。朱利安先是與貼身女僕長期私通,又勾結上鄰家的公爵夫人,而兩次的情婦竟都是珍娜的知心好友。產下私生子的女僕後來被趕出家門,而朱利安與情婦也被知情的公爵憤而殺害,留下珍娜與獨子保爾相依為命。然而,保爾卻在長大成人後與情人私奔,從此不再回到家鄉,只在經濟困難的關頭才寄信索財。隨著歲月的流逝,珍娜耗光了家族的資產,餘生心願僅是再見兒子一面。儘管保爾始終沒有現身,卻在最後送來了一個嬰孩,原來珍娜已經有了孫女。抱著剛出世的孩子,珍娜終於在生命的盡頭領悟了人生的意義……

這部小說的情節無非是一出通俗劇:外遇、私生子、情殺、私奔……八點檔的固定套路可謂應有盡有。

乍看之下,除了結局好像有點哲理之外,上述情節確實像是不無狗血的電視劇。老實說,結尾處對於人生意義的哲思也是含混至極。那句臺詞是這樣的:「生命從來不是那麼美好,也沒有想像中的糟。」這句話什麼也沒說明,畢竟生命若非美好,便只能是糟糕,而此處甚至避免選擇一邊。這種事事折中的態度預示了日後中產階級的平庸,而貴族階級至此已經徹底沉淪。的確,這句臺詞的出現時機正是珍娜喪盡家產,不得不寄居女僕家中的悲哀時刻。而我們知道,莫泊桑本人也是沒落的貴族階級,儘管他成功翻身成了廣受大眾歡迎的作家。

事實上,比起通俗易懂的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毋寧顯得「嚴肅」許多。不妨以直觀的視覺圖像作為說明。當時出版的小說附上了一些插圖,其中一幅描繪了珍娜發現丈夫偷腥的橋段。震驚的珍娜此刻只想擺脫身後的丈夫,於是不顧衣裳單薄便跑出家門,最終病倒在寒夜的原野上。在這幅畫中,珍娜躺臥在野外的地上,胸乳畢露,反而比起外遇的場景(當然,也成了一張插圖)更顯挑逗。相形之下,電影卻是以遠景鏡頭拍攝這一幕,由此拉開了觀眾與事件的距離。只見珍娜與朱利安在廣闊的原野上追逐,卻成了移動遲緩的兩個小點;在上帝一般的俯視視角下,女性面對外遇的巨大悲痛只能顯得渺小,由此削弱了戲劇張力。更別提捉姦在床的過程根本沒被拍出來。

珍娜不顧衣裳單薄便跑出家門,最終病倒在寒夜的原野上。

如此,雖然兩者都是同段小說文字的可視化嘗試,卻呈現出兩種截然相反的策略:當時的插圖力求渲染偷腥事件的想像,而當代的電影卻以疏離的態度處理這場風暴。這種「通俗」/「嚴肅」的差異正好對應於莫泊桑作品的經典化,而兩者再現女性的方式也因此顯得不同。

而這部電影的敘事也有意引進歐洲的繪畫傳統。我們看到,珍娜住宅的大廳牆上正掛著一幅女性肖像。而珍娜更是時常作畫:先是少女時期素描教師的模樣自娛,成為母親後又頻頻為兒子作肖像畫,甚至將成品裱框紀念。然而,當珍娜用畫筆捕捉周遭人們的外貌時,她本人卻也正在被電影鏡頭所描繪。事實上,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已經是一幅典型的女性肖像畫。海報上,扮演珍娜的演員看向右方,只露出半個側臉。她的臉上帶著一抹微笑,顯得相當從容而自由,雖然作為肖像畫的模特兒當然必須強顏歡笑。

重要的是,這張海報預示了電影中的運鏡特徵:畫面中的珍娜永遠只能露出半張側臉。這種側臉的肖像構圖必須追溯到歐洲的早期繪畫。唯有到了文藝復興之後,肖像畫才轉而描繪人臉的正面,而直視畫外觀眾的模特兒正彰顯了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然而,儘管有著《蒙娜麗莎的微笑》作為先鋒,許多女性肖像其實仍然採取側臉的傳統構圖。如果說,臉部正面的描繪意味著畫中人物的自由與自主,那麼側臉無疑代表著相反的特質,顯示出畫中女性的不由自主。在側面的角度之下,轉過臉的女主角只能任人觀看、鑑賞,卻無法反過來看向觀眾。而無論是在繪畫或電影中,一旦失去了觀看的能力,便意味著個人的主體性遭到剝奪。如此,這種鏡頭設計便呈現出珍娜身為女人的限制與悲哀。

然而,為了呈現出一個遭到物化的女性形象,電影本身也將因此與觀眾疏離。由於女主角很少面對鏡頭,總是避免與觀眾的四目交接,因此使得觀眾難以認同角色。但這種效果顯然也是刻意營造的,正如先前提及的遠景鏡頭帶來的距離感。總歸而言,這部電影無疑是一部高蹈的藝術電影,標示著閒人勿進。倘若《女人的一生》的原著小說誕生於大眾文化的興起,那麼,這部改編電影可以說是貴族品味的復興,同步於通俗作家莫泊桑的經典化。

相關焦點

  • 莫泊桑用《一生》告訴所有女人:你的一生,不能這樣過
    ——馬基雅弗利如果說餘華的《活著》是百米衝刺式的悲劇,那莫泊桑的《一生》就是馬拉松式的悲劇。《活著》中,同百米衝刺一般,毫無休息的餘地,慘劇排著隊向福貴拍打而來,根本不給他喘息的機會。讀者邊讀邊感慨「真慘」、「活著還有什麼勁啊?」很多人在讀《活著》的時候,會同情福貴的遭遇,慨嘆命運的無情,但由於福貴的經歷過於沉重,他們難以將福貴的人生同自己的經歷聯繫在一起。
  • 莫泊桑《一生》:女人的一生,從嫁給錯的人開始!
    《一生》這部作品是莫泊桑的處女作,這本書講訴了一個女人不幸的一生,她生活在一個貴族的家庭,卻痛苦地過著這一生。如同莎士比亞所說:不幸啊!你的名字叫女人!她生活的不幸,一部分來自家庭,但大部分還是她自己造成的。那麼下面我們不妨看看,雅娜是如何在造成這種悲劇的吧!1.
  • 莫泊桑誕辰170周年|漂亮朋友一生:戰爭、愛情和金錢種種
    作於青年時代的《欲望》一詩,在某種程度上便是莫泊桑一生的寫照。他將自己塑造成拉丁文藝界的典型,崇高、放縱,而這個文藝界也在他逝世後於一次次危機中瓦解。託爾斯泰對此做了蓋棺論定,「在培育莫泊桑成長的那個圈子,對女性的美和愛情的描寫是十分嚴肅的,這種描寫也早已被那些淵博的智者和學者所確認和承認,並且曾經被認為,現在也仍然被認為是最崇高的藝術的真正任務」。
  • 莫泊桑《一生》:婚姻裡的善良,並不是放縱與盲目
    ————莫泊桑莫泊桑是著名的短篇小說家,除了寫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外,其實也寫了不少的長篇小說。而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生》更是被推舉為女性必看的成長書,且因和福樓拜的師徒關係,是在老師福樓拜的催促和指導下寫成的,所以不少人會把莫泊桑的《一生》與師傅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相比,然而莫泊桑《一生》筆下的約娜,在塑造其形象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包法利夫人》的愛瑪是追求幻想而不可得,《一生》的約娜是追求現實而不可得。
  • 莫泊桑《一生》:人的一生,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
    《一生》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莫泊桑優秀、最有生命力的小說。小說以樸實細膩的筆調,描寫一位出身破落貴族的純潔天真、對生活充滿美好憧憬的少女進入人生旅程後,遭遇丈夫背叛、父母去世、獨子離家出走等一系列變故,在失望中逐漸衰老的過程,概括出了人們生活的一種基本狀態:人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麼好,也不像想的那麼壞。
  • 品讀:莫泊桑《一生》
    品讀:莫泊桑《一生》「人生從來不像意想中那麼好,也不像意想中那麼壞。」閱讀《一生》,其實就是在了解一個人真實生活的軌跡,並從中得到人生的感悟。這是一個非常悽美的故事。人性的善良,始終支撐著她直面生活,並原諒著周圍的一切。
  • 莫泊桑《一生》:人生不好也不壞
    莫泊桑以短篇小說聞名世界,《羊脂球》早已成為不朽的經典。而莫泊桑還創作有好幾部長篇小說,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漂亮的朋友》,還有就是《一生》。《一生》的篇幅並不算長,主要講的是女主人公約娜悲慘而不幸的一生。
  • 莫泊桑《一生》——推薦給即將步入婚姻的你們
    前不久跟朋友聊天時說起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一生》。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雅娜的法國姑娘她嚮往的是一個鍾情體貼的丈夫、一種相親相愛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這是一個純真少女最正當、最現實的渴望。然而,她入世所抱的純情的理想,在遇到於連這個被淫慾橫流的男人後她所嚮往的一切最後成了一場悲劇的故事。
  • 《一生》莫泊桑六部小說之一,概括出了人們生活的一種基本狀態
    創作過程莫泊桑很有可能根據切身經驗去塑造這個形象:他的母親因丈夫浪蕩,很早兩人就分居,然後離婚。無疑,莫泊桑的母親的經歷啟迪了他塑造出雅娜的形象。莫泊桑在恩師福樓拜的敦促和關懷下,開始第一部長篇小說的準備,它後被定名為《一生》。
  • 小說巨匠莫泊桑,一生與300多個女子交往卻沒有結婚,還染上了病
    有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稱的莫泊桑,是十九世紀末期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羊脂球》、《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等等。他一生共寫出了3部遊記,359篇中短篇小說,以及6部長篇小說,是法國文學歷史上創作數量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 莫泊桑《一生》:沉溺於愛情陷阱中的女孩子,便一生懺悔一生悲苦
    心碎的女人讀莫泊桑的著作《一生》後,你會發現女主角雅娜在感情中作出的種種錯誤選擇,都是為自己悲劇的人生更悲劇「添磚加瓦」。莫泊桑寫道,雅娜與子爵第一次短暫約會後,回到自己的臥室狀態。「她還沒有體驗過周身騷動不安的這種激情、這種如痴如醉的陶醉、這種她以為是熾熱愛情的內心衝動」。墜入愛情又沒有戀愛經驗的雅娜自然是不會明白自己已經失去了理性與判斷力,在對子爵沒有深刻了解的前提下,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愛情最開始總是純潔無瑕的,只要兩個人心生情愫就認為愛是永恆不可磨滅的。
  • 莫泊桑《修軟墊椅的女人》:一生只愛一個人的卑微愛情故事
    有一天女人在男人的房子外,看到他挽著一個年輕女人的手出來。他結婚了。失望透頂的女人跳進池塘,被人救起後送到男人的藥房。男人為她治療,語氣生硬地說:您真是瘋了,別再這麼傻了!女人快樂極了,因為他終於對她開口說話了,這句話足以治癒她的病痛。此後女人的一生,一邊維持逝去父母的行當,一邊想念著男人。她常常去他店裡買一些藥,以此靠近心上人、和他說話、還能給他些錢。
  • 《一生》:莫泊桑,一生沒想像中那麼好,但也沒想像中那麼壞
    《一生》:莫泊桑,一生沒想像中那麼好,但也沒想像中那麼壞雖然莫泊桑不自稱為自然主義者,但當他剖析人的時候,卻是受了自然主義的影響。人身上的強大的動物本性驅使人類走向自我毀滅,這在小說中體現得十分明顯。作者帶著我們經歷了約娜的一生,以圖求索出生活的意義,小說中,莫泊桑很喜歡把兩個人物放到一起,有意無意地作一番對比,藉此揭示人生無常。第一對這樣的人物是約娜和她的母親。約娜剛從戒備森嚴的修道院裡出來,因此對她來說,就如第一次誕生,是新生活的開端。她青春、浪漫,滿懷憧憬地投入到生活中,與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母親呢?她一出場就已經在走下坡路,為病魔所侵襲。
  • 莫泊桑《一生》:假如生活欺騙了我們,請微笑抱著希望去反擊回去
    ————莫泊桑《一生》是莫泊桑首次嘗試的長篇小說,講述一個貴族少女坎坷的一生,從無憂無慮的家境,到憧憬未來,以為自己遇到幸福,不想是失落、欺騙,緬懷的婚姻,最終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有人曾經說過,莫泊桑的《一生》,有受到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形象,都在講述女性婚姻的悲劇小說。
  • 莫泊桑的《一生》:淺析女主人公悲慘的三個階段,給現代女性啟迪
    ——莫泊桑《一生》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它是茅盾推薦中國讀者要讀的37部世界名著之一。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衰落貴族家的17歲純真少女雅娜從修道院出來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渴望浪漫的愛情順著海風來到自己身邊,但實際進入成年人的旅途以後,她卻經歷了對愛情的失望、丈夫的背叛、父母離世以及孩子的不辭而別的一系列變故。
  • 害怕丟醜、很愛面子的人,讀完莫泊桑的語錄,會讓你改變一生!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是害怕丟醜、很愛面子的人,讀完莫泊桑的語錄,會讓你改變一生!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文字如下:不要偽裝,呈現自己的真實——這是勇氣,更是一種魅力。學會去看自己行為可笑的一面,便會慢慢獲得自尊。
  • 莫泊桑《一生》: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波折,總會有險阻
    法國作家莫泊桑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不過他的長篇作品中也有驚才豔豔之作,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長篇小說《一生》。這是一個追求幸福的貴族女子,面對社會對女性的壓迫以及人性的醜惡,不斷向命運抗爭的悲劇故事。女主角約娜是一個天真浪漫的貴族少女,在對高大英俊的子爵一見傾心、託付終生之後,卻發現自己的丈夫盡然是一個刻薄、自私的花花公子,而之前的一切都只是偽裝。
  • 13歲開始寫詩,一生完成近400部小說,他就是偉大的莫泊桑
    提到莫泊桑,喜歡短篇小說的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莫泊桑與契訶夫、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的代表作《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可以說在短篇小說領域中無人可敵。169年前的今天,莫泊桑出生在法國一個小貴族家庭,13歲時他便開始創作詩集,18歲時得到小說家福樓拜的指導和幫助,為他今後的創作之路奠定了基礎。20歲參加普法戰爭,這個經歷成為他寫作的重要素材之一。之後陸續發表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若干部,均造成不小的轟動和影響。在他30歲左右時,身體開始出現疾病,精神狀況也很糟糕。42歲時試圖隔斷喉嚨自殺,被送到精神病院醫治。
  • 讀完莫泊桑的《一生》,我明白了關於婚姻的3個真相
    文/若水希言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在《一生》中寫道:一生要怎麼過,一生又是怎麼過來的,這是擺在女人面前的真正的終身大事。如果不清楚這一點,很有可能會走上一條悲慘的人生路。天真浪漫的女主人公雅娜正是如此,她生於一個溫馨、其樂融融的貴族之家。母親多愁善感,父親生性溫厚誠樸,樂善好施,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田野和樹林。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女人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作者史蒂芬.茨威格,是奧地利傑出的短篇作家,與四大短篇巨匠莫泊桑,歐.亨利,契訶夫,馬克·吐溫齊名。以下簡稱《來信》。一個多世紀前,史蒂芬·茨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一個富裕的家庭。很小就展現出驚人的寫作天賦,他16歲就發表了第一首詩,20歲出版第一本詩集,次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後來遊歷各國,結識了弗洛伊德、羅丹等名人,受他們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