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玉珍》,想起我的外婆

2020-07-30 青青竹葉青

1

聽福祿壽的《玉珍》,不可阻擋想起了我的外婆。

只是,外婆叫什麼名字,我不清楚,好像是叫什麼芬。從記事起,她就是媽媽、舅舅,還有小姨口中的媽,我們表兄妹口中的外婆。

外婆姓段,這個是通過和她隔一條河的,她的娘家姓推出來的。有一年,外婆身體不好,在我家住,正好妹妹帶著妞在家,於是有了一張合影照留下--

院子裡,外婆,老媽,妹妹,妞妞,她們笑顏如花,將時光在「咔嚓」中恆久定格。

至今,外婆已經過世三年,偶爾,我會想起那張照片,覺得命運很是奇妙,你看這幾個女人,各自冠著不同的姓,卻有著這個世界上最最親近的血緣,和親情的一脈傳承。

2

小時候,我和外婆親近的機會並不多。老媽這人看起來嚴厲,卻是有著不可思議的慈母心。

在我的記憶裡,她常提起的一件陳年往事,是在我年幼時有一次小姨把我帶到了外婆家,走了不過半天功夫,她在家越想越不對勁,硬是連夜又趕了去,第二天就又接回了家。

這樣,她像老母雞寸步不離護著自己的小雞仔,別人根本很少機會接近,哪怕是她的老母親。

我跟外婆相處的機會是很有限的,縱使有著記憶,也很零星,且多是在過往時光裡轉瞬即逝處打撈而起。

記得外婆的審美很有自己的主見,有次老媽請人做了兩個木質茶几,上漆的時候,很是躊躇,不知道做什麼圖案好,外婆說,畫上簡單的花鳥就行,大紅大綠的圖案不好看。最後,果然參考了她的意見。

3

至於外婆年輕時的事,也只有在老媽的轉述裡重現。早期的,就是她一個從沒出過遠門的人,輾轉坐了好多趟車,去南京看外公。那時,外公在外地工作。也不知道她那樣出了門兩眼一抹黑的人,是怎樣一路打聽一路找去的。很奇怪,我們家的女人們好像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還有一個事兒,是關於外婆和老媽的。外婆脾氣不好,一次尚是小姑娘的老媽不知道做了什麼,惹惱了她,於是,倆人就在村裡上演了你追我趕,邊跑邊罵的戲碼。引得一村人駐足觀看。

多年以後,老媽問外婆還記得把她追著滿村跑的事不,外婆笑了,說,自然記得,沒想到你那麼能跑,還邊跑邊提著名地罵。老媽說,看你要打,能不跑嗎?

這點兒上,我就沒遺傳她倆的火爆脾氣,我大概是隨老爸,很難生氣,覺得都不值得。我也比她們循規蹈矩得多,老媽曾經作勢要打,就乖乖等著,壓根沒動過要反抗的念頭。

根據這,我的總結是一代不如一代。但也只是心裡想想,沒敢跟老媽說。不過我也有跟外婆像的,比如,執拗如她,打定了主意的事,誰再勸也不管用。

4

說到外婆的執拗,就很是讓老媽還有小姨頭疼。在她還能走動路的時候,但凡在我家,或姨家住,都是說想家了拔腿就走,誰也攔不住。

後來走不動了路,動了念,也是一副要掙扎著從床上要起來的動作。很有種爬也要爬回家的氣勢。

更別提不知道有多少次,她在外公去世後,慢慢身體也垮了,覺得自己拖著病體是兒女的累贅,攢了安眠藥吃下,來來回回好幾次。結局當然是每回都及時被發現,送到醫院一番折騰,又迴轉這個塵世受她應受的。

老媽不知多少次說過,如果自己到了那般境地,別救。到了身體不由自己做主的時候,活著也是受罪,還拖累子女。外婆也是如此想的吧。我的觀點也是如此。不過,自己怎樣想是一回事,輪到自己的親人,親情大過天,又怎會忍心主動放棄?

外婆最終算起壽終正寢吧,過了九十歲才離去。最後那一年,是有點兒半糊塗半清醒的,人瘦成一把骨頭,性子還是一如既往。

5

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外婆的小短文,有朋友留言:「生活把一樣樣東西塞給我們,承重,承受,壓榨完全部血肉,然後又一樣樣奪走。只能深植於內心最深處的愛,是奪不走的。」

是啊,如同《玉珍》裡唱的,

你看 你看

所有過往都在這兒呢

大世界 我也會去呀

等著 等著

我走完這段路就來了

她的茉莉花我還在喝著

她聽的歌我還在唱著呢

直到她的苦衷變成了我的

她的仁慈也變成我的了

生命就是一場接力吧,一輩又一輩,把希望,把愛傳遞下去。說到這,突然想起,外婆在已然老了時,還一本正經地說,等我們有孩子了,要給帶孩子呢。

嗨,突然就在這一刻,伊人如昨,往事不如夢。

相關焦點

  • 想起我的外婆(散文)
    無意中看了文友寫的一篇關於自己外婆的文章,這不由讓我也想起了我的外婆。算起來外婆已經去世好多年了,印象中,外婆就是一位走路顫顫巍巍的有著三寸金蓮的農村老太太。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外婆是慈愛的,在我的記憶裡,外婆似乎從沒打罵過我們。我小的時候,3歲以後6歲以前是由外婆帶大的。關於那段生活,我一直是懵懵懂懂的,記憶裡一片混沌。只有一件事,我記得很清楚。五六歲的時候,我常常幫外婆扭稻草把子。故鄉多平原地貌,丘陵不多,山上的柴禾也很少。
  • 87歲外公臨終遺言,戳破相守一生的真相:你忘了我,我也愛你
    「這次別忘記我了啊。」這是他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嘴角滿足的微微翹起。不知天上外婆是否聽到,他們終於可以在另一個世界相會了。擦乾眼角的淚,我想起三毛的那一句詩,「如果有來生,希望每次相遇,都化成永恆。」
  • 原創:想念我的外婆
    前幾天聽我媽說,外婆很想念我,看我最近能不能回去一趟看看。 媽媽還說外婆現在身體很不好,前不久還住了院,不知道能不能熬過今年。我聽著聽著,想起了小時候外婆對我的好,想起了外婆這些年所受的苦,我的心裡難受極了。我真想一下子飛回去,可是,身在他鄉,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
  • 「聽 吧」外婆
    長大後我遠離家鄉,參軍入伍,部隊錘鍊讓我以為我已經變成了一個無比剛強的人。過年時我給外婆打電話,她久久不說話,最後只說了一句,我想你了。我在電話那頭泣不成聲。我想家了,想外婆。第一次入戶,一個建檔立卡戶家裡的老奶奶拄著拐杖遠遠地看著我們,恍惚間我以為那是我的外婆。老奶奶一個人在家,外孫外出務工,家裡就祖孫倆相依為命。我們給老奶奶打掃衛生、宣傳政策、體檢。我問老奶奶:「你身體怎麼樣?」她像我的外婆一樣拉著我的手,跟我絮絮叨叨地說:「我腿疼……我腰疼……我老了,眼晴看不見……我想抽菸……」我們一直在聽她傾訴,好幾次要走被她拉著不停訴說。
  • 我的外公外婆
    時光像貪蛇,一圈一圈無情的的吞噬著歲月,一轉眼又到了新年,想起小時候新年都是去外公外婆家過的,雖然現在他們已經離世多年,可是每次和母親在一起都會想起我的外公外婆。外婆在炸肉丸子的時候不許別人在旁邊,特別是我這樣的淘氣娃娃,每次我一去廚房外婆就拿一個小碗裝上剛炸好的又酥又嫩的肉丸子讓我去外面吃,外公非常疼我,一般寒冷的天氣外公都不讓我出去玩,只有這個時候外公會讓我和隔壁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因為爸爸媽媽要工作,從小我就是外公外婆帶大的,童年最早的回憶就是一個下雨的夜裡,外婆打著傘走在前面,外公背著我穿著雨衣送我去醫院的場景。
  • 外婆,我永遠懷念您!
    下班的路上,看見一位老人手持拐杖,神情安然的坐在其自家門口,注視著眼前的車來人往,那份超然物外的淡定,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在我遙遠的記憶中,一直保留著這樣一幅畫面:我放學回家,外婆坐在黃昏的夕陽裡,戴著老花鏡,做著針線活兒,神情專注安然。每當想起此情此景,我的心裡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和溫暖。從小我就跟外婆一起生活。白天,外婆帶我去地裡割草;晚上,我與外婆同睡一床青色的粗布棉被,我在這頭,外婆在那頭。
  • 守護愛的記憶--記我親愛的外婆
    9月21日,是阿爾茨海默病日,看到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會想起我那親愛的外婆,她在去世之前,就對自己很多事情不記得了,她恍恍惚惚,幸虧有堅強的媽媽在她身邊陪著她,讓她在最後的日子裡活得非常幸福。媽媽惦記著我帶孩子沒有人幫忙,雖然有些擔心越來越年邁的外婆,但還是義不容辭來到我的身邊,幫我一起照顧剛出生的寶寶。外公走得早,舅舅也早就不在了。外婆已經一個人生活很久了。
  • 散文,我的外婆
    外婆郭培林,生於1909年9月28日,卒於1967年9月28日,享年58歲。娘家臨渭區辛市鎮前進村。婆家臨渭區故市鎮周曹村東組。外婆操持家務,做飯洗衣照看孩子。幾十年從不間歇,如此循環。孩子一個個長大成人,她卻早早的離開了人世。外婆一生是平凡的,為兒女為家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外婆情結----懷念我的外公外婆
    姨娘是外婆的最後一個孩子,也是除了我母親以外的另一個女兒,用我小孩子的角度去看當年的外婆,外婆疼姨娘比疼我母親多,小人人的眼光看大人的世界,那種親近疏遠的關係,只會從串門走親戚的表象去猜測:外婆去姨娘家的次數多,而來我家次數多的是外公。 姨娘結婚那天,我在外婆家。迎親的隊伍剛走,我突然聽外婆在房間裡哭,一開始我還以為外婆打了個哈欠,聽聲音不對,我很好奇的問:外婆你怎麼了。
  • 外婆 外婆 外婆
    過去的一天晚上,接到家人打來電話說:外婆去世了!聽到這噩耗,我感到突然,心情沉痛。外婆名叫 何國珍,二○一六年農曆四月初八滿九十五周歲。在外婆去世的日子裡,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思念著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 外婆的愛情
    這是她向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外婆已經去世很多年了,但這個場景還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 1外婆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很少說話,每每看著她時,都是一副微笑的表情,似乎永遠也不會心情不好,永遠也不會生氣。這個情景不由讓我想起了那幅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只不過年齡稍大一點。從我記事起,外婆就一直和舅舅生活在一起。
  • 懷念我的外婆
    在夢中,外婆還是那樣和藹可親、慈祥溫和;還是會像我小時一樣,拉著我的小手,給我戴上她精心為我編制的小手套;還是會時不時地嗔怪我,而眼神中卻總流露出無限的愛憐。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我時常在想,因為外婆,我成了這幸運的人中的一分子。小時候,父親長年累月在外奔波,妹妹出生後,母親又忙於生計,一人無法照顧兩個孩子。因此,母親把我送到了外婆身邊。
  • 郭明坤:我的外婆
    郭明坤|文我的外婆今年88歲了,精神仍舊很好,只是聽力不如從前。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一天中午,一般只有中午她才能擠出時間幹這些「不務正業」的事,涼快了她總有做不完的農活。我幫外婆生火,炎熱的氣溫加上火的炙烤,外婆的額上堆滿汗珠,她不時用手掛一下汗珠,再將汗水甩在地上,不一會兒她的衣服就溼透了,但她似乎不覺得熱和累。
  • 親情散文:慈祥如水——懷念我的外婆
    外婆是個很典型的中國傳統式的老太太----辛勞一生,在兒女到長大成人後,又把她的愛,專注到兒女的兒女身上。我是外婆第一個隔代人,所以,她對我也是格外的寵愛。在我的記憶裡,好像最早記住的,便是外婆----因為父母工作很忙,所以,幾乎是從出生開始,我就生活在外婆的身邊。到了三歲左右,我才對父母有了印象。
  • 懷念我最親愛的外婆
    唯有這首詩能表達我內心深處的痛與自責……每次想起外婆一個人獨自坐在院外的樹下,一坐有時候就是一天,我的心都碎了那時的她該有多孤獨啊。人的一生倏忽急逝,幾十年的光陰一轉眼就過去了。然而,很多人很多事都如煙雲,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已經消散的無影無蹤。但是,有些人有些事,卻值得我們銘記一生,感恩一生。
  • 講述 | 我命苦的外婆,下輩子,我想做外婆的女兒
    「你媽如果不是因為缺少父愛母愛,也不可能老被男人騙,她都不記得你姥爺的樣子,我又粗心,所以,她這輩子都在找爹疼,找媽愛。」「如果也像養你這麼養他們,是不是他們也會像你一樣優秀?」13優秀,這是外婆給我的評價。而「優秀的我」默默聽著外婆的傾訴,一邊給她擦眼淚,一邊給自己抹眼淚。
  • 想念我的外婆
    不知道是不是年齡越大,情感會越細膩,神經會越敏感,內心會越脆弱,以至於剛剛想到外婆的時候還是會流淚。 外婆是十八歲生日那天嫁給外公的,這句話是當時外婆催我結婚的時候告訴我的。外婆說「自打你外公走,我一個人孤零零的,你要有合適的儘快找一個,至少有人陪著你」那一刻我才意識到,雖然四世同堂兒孫滿堂,但是她的內心是孤獨的。因為倔強的外婆不願意給任何人添麻煩,所以堅持獨居在農村的老房子。
  • 我的外婆 (一)
    我和我的外婆我和我外婆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乖寶寶一隻饅頭一塊糕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一隻饅頭一塊糕寶寶閉眼快睡覺醒了以後吃糖糕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吃的寶寶咪咪笑看到這些童謠或聽到街頭音響播放的《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外婆!
  • 此文獻給我的外婆
    我會經常想起外婆,爺爺和奶奶的音容笑貌,我的外公是國民黨軍官,新中國成立前就去了臺灣,所以我沒見過他。中國人一向忌諱談死亡,但是這的確是每個人的終點站,自古以來追求長生不老就變成很多人的夢想。我所理解的永生是精神層面的,朱熹曰,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 我親愛的外婆
    外婆生於公元1918年,去世的時候84歲。在她生命的最後那段日子裡,她住在老舅家,她最小的兒子那裡,她患了腦血栓,不能說話,也不能動,神智有時候也不清醒,但是她能聽的到也能聽的懂我的話,見到我總是流露出欣喜的神色,眼神單純的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