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何處不鄉愁
人生何處不鄉愁文字/瑞瑞鄉愁是故鄉的身份證,故鄉是鄉愁的根,是多少遊子魂牽夢繞的地方。不知什麼時候起有了別離,有了遠方,也就有了鄉愁,離家越久遠,鄉愁越濃烈! _______題記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抹鄉愁。離家二十幾載,每次都是匆匆地來,匆匆地去,像一個過客,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故土難離,鄉情難捨。
-
生活隨筆:難忘鄉情山路
足跡和車跡沒有記憶,但能勾起腦海中的回憶,用筆帶著我重走山路,記住鄉情。以字代步,踏著我兒時的足跡重走山路,回羊圈溝老村看看。一道川兩面山是羊圈溝新村地理位置最好的寫照。山坡坡上的那個村子才是老村恰到好處的描繪。叮叮鈴鈴,星期六下午礦子弟學校的放學鈴聲響了,我有些興奮。
-
鄉情散文:留在身上的鄉恩鄉情
說那時我大概四五六歲的樣子,我家就在生產隊的曬場(打穀場)旁邊不遠的地方,住的是別人家的瓦房。每年的秋收以後,生產隊的曬場上是最熱鬧的地方,只要是晴天,幾臺打稻機就會同時開動脫粒。我父親當時是生產大隊的支部書記,那天剛好不在家。當時的我是滿身灰塵,兩腳小腿肚中間滿是水泡,通紅通紅的。原來,母親去勞動後,我的兩個哥哥也出去了玩了,只剩我一個人在灶口玩。直到現在我母親跟我都弄不清那個火是怎麼著起來的大概是我貪玩的緣故,點著了火柴梗。灶口放有火柴盒的。只要稍一用力就可點著。當時農村家家戶戶都是老式柴灶(現在是無處尋找了)。
-
鄉情散文:血液裡的鄉愁
對方回答:看不出你年輕時候真帥!心中不免有點自豪,我年輕時候的照片比父親可是帥多了哈哈哈!奶奶喜歡用一夜的時間,在桌子上擺放上小黑碗,然後開始在碗裡放滿好吃的,但奶奶規定一定不能吃的,要等早上燒香後才能吃……那時奶奶這樣說我越是覺得好奇,而後就偷吃一點,奶奶總會看出來,然後對著紙寫的神位說神仙不記小孩過!初一一大早,滿屋子的香火味會把我燻的難受,但看到屋裡掛的家譜軸有種特別的肅穆親切,我不認識上面寫滿名字的人,但在奶奶燒著香的嘮叨裡覺得和他們很近很近,但卻不明白為什麼?
-
鄉情現代詩:黑豆
黑豆喜歡圍著我撒歡晚自習會到路口等我後來我離家工作再回去時黑豆已不在了父親又養了一條小黃狗再後來我結婚 有了自己的孩子有次出門一隻小黑狗擋在車門口怎麼趕都不走 只好抱回家養著兒子說給它起個名字吧我說就叫黑豆吧一瞬間覺得黑豆又回到了我的身邊
-
終生難忘的鄉愁
鄉愁,是一杯美酒。黯鄉魂,有多少美好的回憶…鄉愁,是一杯苦澀的酒,黯鄉魂,有多少讓人難丟的辛酸淚…記得小時候,爺爺牽著我的手,到田間地頭逮蟈蟈,撲螞蚱,拿蟲兒;記得小時候
-
鄉情散文:寫給冬天
太陽如一位羞澀的少女,久久不敢露臉。「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久違的陽光終於出來了。我埋頭修改科室送給我審核的材料,陽光透過辦公室的窗欞,悄無聲息地洩了進來,溫柔地撫著眉宇,似在提醒我莫埋頭太久,出去走走。有了暖陽,我的心宛如陷入戀愛的少年見到戀人那樣歡喜和雀躍。希望這暖陽再長些再長些。
-
隨筆:鄉愁
朱鍾昕鄉愁,總以眺望的姿勢,在心靈的路上來回丈量著,一條走了千萬回的老路卻從不厭倦今天的月亮,肯定不是老家的月亮,一點都不大氣,扭扭捏捏的,就像鄰居家的小妹,趴在門縫裡往屋裡看,其實她都不知道在瞅啥。難道真的是想老家啦,看那掛在樹梢上彎彎的月牙兒,就像鄰居孩子那樣的嬌氣。十幾年來,孑然一身,把一輪彎月望圓,清晨濺起的晨露,常常打溼眼角。
-
生活隨筆:難忘鄉情我的大哥
當年讀高中最難的是吃飯問題,吃不飽是經常的事。炒麵是家裡給他準備的輔助口糧,每個星期回家背一次,三四十裡的往返路程全憑著步行。讀了兩年的高中,步行往返在學校和家之間,走過多少路,吃了多少苦我想像不出來,大哥也從來沒有敘說過。
-
鄉愁,是兒時植入身體的記憶
寂靜的村莊,瀰漫著濃鬱的煙火味道,從村頭走到村尾,沒有看到一張熟識的面孔,偶爾,傳來幾聲鳥鳴和犬吠,到處都透著久違的氣息,鄉情如此親近,又如此熟悉…踏進故鄉的土地踏進故鄉的土地我的思緒飄飛在一個悠遠的夢裡想起了一個個憨厚樸實的鄉親想起了母親的叮嚀和父親的教誨農家小院既親切又熟悉因為無論在哪裡你身邊總不缺乏忠實者追隨
-
難以忘懷的鄉愁
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一幅畫;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一支歌?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一首詩;鄉愁是什麼?我想說,鄉愁是一種難以忘記的思鄉情懷,思念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思念自己的親人,思念兒時的玩伴。鄉愁就像一張無形的網,深深地罩在你內心的深處,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你魂牽夢繞,不能自拔的眷戀。
-
中秋II老漂族的鄉愁
月是故鄉圓,中秋來臨之際,我多想回老家,和父母、兄弟姐妹團聚,和老朋友們交流,和過去同事敘舊,再品嘗家鄉的荔枝、桂圓、火鍋、葉兒粑、白糕,再遊龍腦橋、胡市古鎮,再請熟悉的髮型師、美容師、浴腳師給我做保健,鄉情實難割捨。鄉愁雖然籠罩著我,但看到子女們因為我們的付出,他們家庭壓力小些,自己也感到欣慰,既來之者安之。遙祝父母一切安好!
-
鄉情是一種血脈,鄉情是一杯喜酒
不算長,二百來米;但很窄,三米左右。也許當初修路時想不到現在農村也會這麼多車吧,家家戶戶小車出入,很難錯位而過。 挖掘機和拉土車都很快把半個身子開進了路旁新挖的淺溝,我的車將將擦著能過。拉土車司機說:技術不錯,等過天擴路工程就完了,你回家更方便了。 不認識司機,但他知道我回家。還談不上什麼葉落歸根,因為自覺還年輕,還沒時間考慮下半輩子怎麼過。
-
鄉情散文:那些年,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
平時家裡客人也不多,很無聊寂靜。所以我和妹妹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去外婆家玩。這樣我們就可以走出那片山坳,看到更廣闊一點的熱鬧的世界。媽媽每次都會帶著我們不走大馬路,選擇抄近路,而那條近路是我們很少走過的。我們都很新奇,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路邊的房屋,看看房前種的花。如果遇到喜歡的花,比如那個時候最常見的夜來香和鳳仙花,如果結了籽,我們就去撿一些成熟了的花籽裝好準備帶回去種。
-
鄉情散文:每當憶起爺爺的蒲扇
爺爺後來每逢講述他當年在部隊的時候,總是搖動他的那把破爛不堪的蒲扇,很自豪地說他曾經在一次戰役中如何打死了三個日本兵,至於他到底總計殲滅了多少日本鬼子,他也是說不清楚的。這個真是如此,記得有一次,乘著爺爺不在,我拿著他的蒲扇在打蚊子,被爺爺看見了,他給了我一個雷霆大怒,對我說:孫兒,爺爺不是說過的嗎?你怎麼動了爺爺的扇子呢?我只好乖乖地給了爺爺。
-
「鄉愁」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無論你身處何方,鄉愁它不聽召喚,自由來去,不經意時,它突然輕輕吹拂你的耳根,告訴你,該回去看看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是一份不老的情結,一個抹不去的記憶。
-
鄉情散文:我家最好的家風
早年時,由於家境困窘,兄弟姐妹多,交不起學費,數理化經常得滿分的他在高三那年也只得輟學,結果與大學無緣,走向人生的另一條路。但是他並沒有氣餒。踏實地留在家裡賺「公分」,後來由於機緣,就去小學當了一名代課老師。再後來結婚後,生下我們姐弟四個,便辭去這份工作,去嘗試更賺錢的工作。
-
鄉情散文:邀你到我家鄉茶園來
記得少年時期,我在家鄉的時候,鄰裡之間喜歡串門,大人串門不外是喝茶聊天。後來,大多數家庭一般都有工夫茶招待,有時人多,但只有四個茶杯,他們就輪流喝。我上了大學後,假期回到家鄉,保留著串門的習慣,加入了喝茶的隊伍,也是輪流著喝,別有一番滋味。
-
鄉愁,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達濃鬱?故鄉藏著我們怎樣的時光
許多人在外漂泊半生,年過50才恍然大悟,故鄉再也回不去了!並不是身體回不到故鄉,而是靈魂再也回不去,兒時的記憶再也尋不到。鄉音不改,鄉愁猶在,但我們往往會因為生活,而漂泊他鄉;身在異地,心靈又得不到安放,這時對故鄉的思念也就愈發不可收拾。「落葉歸根」其實就是中國人對鄉愁的體現,年輕的時候可以漂泊他鄉,但老來時總希望回到自己的家鄉,這往往叫做「老有所終」或是「魂歸故裡」。
-
永遠走不出的是鄉情
原來,在生命的歷程中,你可以無所不至,你也可以無所顧忌;可以放浪形骸,也可以笑傲江湖,但有一種鄉情的東西你卻無法抗拒。有人說比路更長的是腳,比山更高的是人,然而在生活當中,即使你的腳再有毅力,人再有韌性,你都終究無法逃脫鄉情結成的大網。雖然它細得讓人看不見,但它卻會把每個曾經偉大過的人給拉住。因為,鄉情是血,流在你的血管裡;鄉情是草,紮根在你的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