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沒義務帶孫子,但你有義務給我養老」,媳婦這樣反駁很霸氣
我問是怎麼回事,閨蜜猛喝了幾口水之後才拍拍心口告訴我實情。原來,她周末帶孩子回老家,婆婆帶著孩子在小區門口玩,小區鄰居們都打趣婆婆「看你多享福,孫子一天沒帶就長這麼大了。不過你不帶孫子,等你老了你媳婦會饒過你?」閨蜜在一邊聽到這個話,心想還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正準備表態以後不會不管婆婆呢,誰知道婆婆趾高氣揚地回答「按法律規定,我沒義務帶孫子,但她有義務給我養老。
-
奶奶有沒義務帶自己的孫子?這是我見過最有利於家庭幸福的答案
人們不自覺都遵守這原則,對自己未必那麼喜歡、未必那麼尊重的人,互不幹涉,對自己愛的人,互惠互利。還有就是,雖然剛開始,建立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時,是自願的,但當發現自己選錯了的時候,卻不願意承擔錯誤,反而去責怪對方。
-
婆婆,你們自己的孫子自己帶,我沒有義務幫你們養,你們帶走吧
我覺得我和老公的婚姻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和老公結婚六年了,有一個五歲大的女兒,兒子現在上幼兒園,我為了接送兒子方便,就在附近的一家商場裡找了份導購的工作。老公自己做了一點小生意,每年大概能收入十多萬,但是最近幾年生意也不是很好做。
-
老人不給帶孫子真的有錯嗎?
我們院裡有位獨居老人,老伴前幾年去世了,老人養育了四個子女,但是老人不想給子女找麻煩,雖然已經是古稀之年,但還是儘量自己照顧自己,可是去年的時候,她的小兒子生了二胎,於是和媳婦兩人以養老的名義將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可是沒過兩個月,老人就自己打車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對此,其小兒媳幾次登門表示不滿,並且公開說明,如果老人現在不幫忙照看孫子,那麼將來他們也不會贍養老人。
-
「你是奶奶,憑什麼不帶孫子!」帶孩子真的是老年人的義務嗎
他有一段失敗的婚姻,和前兒媳結婚沒兩年就離婚了,給我留下一個孫子。 當時前兒媳把孫子帶到一歲左右,離婚後孫子跟著爸爸,我兒子哪有時間照顧他?所以大部分時間孩子都是跟著我在店裡,由我照看。 因為前兒媳是老師,為了更好的教導孩子學習,在孫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前兒媳就將孩子接過去了,說為了上小學做準備。
-
九個兄弟姐妹,就我一人床前盡孝,看到癱瘓在床的父親,我很痛心
董老二,今年五十多歲了,性格老實憨厚,從不喜歡計較得失,他的大姐都快七十歲了,自己的兒子還為家裡生下了重孫,董老二的父親在八十九歲的高壽,等到了四世同堂。董婆婆去世後,董爺爺的生活起居是由四個兒媳婦輪流照顧的,就是送飯洗衣服,其他的不需要管。但董爺爺癱瘓在床後,只有老二和媳婦過來照顧董爺爺,伺候董爺爺的日常,其他三個兒子和媳婦,都不願意來照顧癱瘓在床的董爺爺,女兒們更是有理由不來照顧了。
-
「我沒義務帶孫子,誰生的誰帶」,兒媳笑著回應婆婆:正合我意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阿湛就是個把婆媳關係經營得很好的男人,而且他不是等到結婚以後才開始經營婆媳關係,而是在結婚之前,甚至在跟妻子小怡戀愛之前,就已經開始經營婆媳關係了。很早之前就有「先見之明」的他,從別人的婚姻中吸取教訓之後,開始衡量自己的母親將來做了婆婆,會不會是好婆婆。
-
60歲婆婆的不滿:帶孫子,什麼時候變成了婆婆的義務?
在她們的心目當中,好像孩子不是為自己生的,而是為婆家人生的,孩子將來不是給自己養老,而是給公公婆婆養老,所以她們總覺得,帶孫子是公公婆婆的義務。仔細想想,現實生活當中的確有這樣的兒媳婦存在,她們的思維邏輯非常奇怪,在她們的心目當中,孩子因為跟著老公姓,所以就是屬於婆家的,公公婆婆就應該為此而付出。
-
退休阿姨痛哭:不但要帶孫子還伺候長壽老人,老人真的太難了
我剛退休的時候,我兒媳正好生了孫子,因為兒媳不想帶孩子,想自己去創業,想讓自己的事業有一番成就,然後就把孩子丟給我帶,但是我不願意的,可是兒子一直哀求,無奈之下,我只好答應。,也就是我媽,我媽今年95歲,我孫子剛好上幼兒園,她就直接癱瘓了,無時無刻都要有人照顧,作為她的女兒,我不得不盡到我的責任去照顧她,為了不讓兒媳生氣,我和她說,孫子的學費我出,生活費我出,讓她自己接送孩子,因為我要回去照顧我的媽媽,我也知道兒子兒媳壓力特別大,所以我也想幫他們分擔。
-
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孫子?幫忙帶孫子該不該收取報酬?我是這樣想的
社會發展要求女性必須走出家門工作打拼;專家提倡母乳餵養;幼兒園、學校要求家長配合教育;新時代父母不願意帶孫子;或者父母不能退休帶不了孫子;家務活不能甩手不幹;不生二胎還會被指責,等等,年輕人真的太難了。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主要原因,繼續這樣下去,人口出生率很難提高。如果老人能幫忙帶帶孫輩、乾乾家務,年輕的小家庭能減少一半精神的壓力。
-
"我沒義務帶孩子,但你要贍養我",遇到這樣的婆婆怎麼辦?
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老人幫忙帶孩子,這個去幼兒園門口看一下就知道了,接孩子的幾乎都是老人,對此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也有一些老人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那麼當寶媽遇到這樣的婆婆時應該怎麼辦呢?當年我的婆婆就是這樣對我說的,說把自己的兒子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也完成了自己的義務,幫忙照看孫子並不是她的責任。
-
看孫子是老人的義務?當帶孫子成了換取養老的籌碼,親情就變了味
有人說看孫子是親情的延續,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也有人說看孫子是老年人的義務,如果不聞不問,換來的必定是晚景悽涼。看孫子是不是老年人的義務?當帶孫子成了換取養老的籌碼,親情還是原來的味道嗎?下面聽聽網友們的看法。
-
身為一個奶奶,我一點都不想帶自己的孫子
於是生了女兒的父母就垂頭喪氣,甚至有點抬不起頭來,生了兒子的就喜笑顏開,幻想著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幾十年後的今天,很多老年人依然秉承著舊時的思想,幫著兒子帶孫子,滿足於自己「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但是這背後到底是經濟條件的「不得已而為之」,還是親情上的甘願付出,我想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
「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有義務給我養老」,兒媳回應後老人不淡定
表妹剛生完孩子,生孩子之前她婆婆催生的時候,表示孩子出生後表妹就不用管了,她負責照顧。可孩子出生後,表妹婆婆壓根不再提幫她照顧孩子的事情。眼看著表妹產假就要結束了,孩子這邊還找不到人照顧,而婆婆又閒著,她身體什麼的也都很好,可老人就是不開口。前幾天說到這事,沒想到表妹婆婆竟然說「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卻有義務給我養老」。
-
我不贊成爺爺奶奶帶孫子
現在中國社會有個「怪」現象,父母必須要給孩子帶孩子,尤其是帶孫子,國人都有傳宗接代的「封建殘餘思想」,老年人和孫輩都「隔輩親」,一天不見都想的慌,但我認為,爺爺奶奶沒必要帶孫子。下午孩子睡著了,老人還得換班看護,生怕他從床上滾下來,他爸媽回來沒法交代。老人的各種愛好也堅持不下去了,書法好久都沒練了,廣場舞也沒勁去跳了,小姐妹天天來電話催。
-
「我媽沒義務幫你帶孩子,誰生誰帶」,丈夫護母,妻子霸氣回擊
小芳便是這樣的家庭,雖說生了孩子,但是小芳也想賺點零錢補貼給家裡,每次到了自己值班的時候,小芳便會拜託婆婆照顧一下孩子。沒想到丈夫對自己是一點也不體貼,還對此心生不滿。小芳的丈夫認為,是小芳生的孩子便理應是小芳照顧,自己的媽媽已經年老,不適合照顧孩子。
-
我老了,要過自己的生活,你們別找我!婆婆到底該不該幫忙帶孫子
即使在媳婦有了孩子以後,她們也不會幫著帶孫子或孫女,她們的理由很簡單,我大半生都給了你們,現在我要過我自己的生活去了,你們有事自己解決,別來找我,我以前也是自己一個人這樣過來的。並且婆婆認為自己沒有義務幫兒媳帶孩子,這是她們自己的孩子,應該自己帶,自己能幫著帶是情分,不幫著帶是本分,沒有哪條法律法規說婆婆必須幫著兒子媳帶孫子孫女的。
-
婆婆有義務帶孫子嗎?老了可以不養她嗎?
當今社會好多婆婆都不給兒媳婦帶孩子,她們覺得帶孩子不關自己的事情。她們也不想帶,想提早的安度晚年。提早享受天倫之樂。那麼我們的問題就來了,婆婆不給帶孩子,我們是不是可以沒有義務去養她,老了也不去管她可以嗎?
-
「帶孫子不是義務,辭職更是妄想,」工資給你一半,放過我吧
對於普通家庭的人來說,經濟壓力比較大,雖然婆婆都是希望早一點抱上孫子,可真當孫子降臨時,誰來帶孩子又成了一個大難題,往往這個階段分歧與矛盾接踵而至。 人到了人生的後半程,理想的生活狀態是,子女有自己的家庭,經濟能力足夠用,住在孩子附近,有事情隨時有個照應,有自己的退休金,利用空閒的時間,享享天倫之樂。
-
60歲再婚女人哭訴:再婚10年,才知道老伴娶我,是圖我帶孫子
那時候她一個人撐起一個家,孩子自己帶,大公婆自己伺候。男人卻整天去玩,沒錢了就伸手向劉阿姨要。那種苦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也許上天要懲罰壞人,前夫在一次喝醉酒之後一個跟頭摔下了樓梯,滾了兩層樓,就沒有救過來。當時的劉阿姨不知不知道是因丈夫的離去心痛還是因為終於得到解脫,哭得稀裡糊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