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沒能力22歲女孩被判撫養2歲弟弟,面對重男輕女,拒當扶弟魔

2021-01-17 正義女王觀娛情

22歲,對於普通人來說,剛剛畢業踏入社會,對於有志於科研學術的有志青年來說,更是衝刺進入高校或者科研院所追求更高層次教育薰陶,這個充滿奮鬥和美好的年齡。

不過近日,一個22歲的女孩,卻是直接被宣判了她可能錯失人生中的許多美好,請注意,這裡不是修辭手法,而是實實在在的宣判:

近日某資訊平臺爆料,一名22歲尚處於之年的女孩,卻是不得不擔負起撫養一個2歲男童的重擔。男童,是女孩的弟弟,原因在於靠低保維持生活的父母親,在生完了二胎之後身體狀態不好、經濟上也無法改善,因而要求22歲的女兒撫養2歲的弟弟。

姐姐沒有同意這個要求,而父母則是將這件事情訴諸於法庭,最終法庭宣判22歲的女孩將要承擔起原本屬於其父母的重擔——撫養弟弟。

律師觀點:

律師表示:根據我們國家的婚姻法和即將生效的《民法典》的規定,如果父母對於孩子沒有撫養能力,這種情況下,兄弟姐妹是有撫養義務的。那麼對於這個只有兩歲的孩子來講,姐姐的撫養義務是不可以拒絕的

法律雖然有規定,但這對女孩公平嗎?

這是一個特例,不過卻是反映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重男輕女。是因為這一對父母的做法的確是太特別了,自己明明拿著低保過活卻是管不住自己,還要追求兒女雙全。

特例的原因是這對父母已經淪落到了貧困的地步,不是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上,反而是將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

雖然描述中並未提及當時女孩是否已經大學畢業,不過從這個可以將自己的女兒告上法庭、來替自己分擔其分內義務的父母表現來看,這個22歲的可憐姐姐,應當是從小就沒有得到好的照顧。

雖然這的確是一個特例不具有代表性,不過特例也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事情,22歲的姐姐將要承擔的也將會是只知道年輕貌美的同齡女孩們,所無法理解的負擔。但是,想必上法庭這件事情發生之後,相信女孩會因此對人生產生些許失望,不是因為她要負擔起弟弟的贍養義務,而是因為她有了這麼一對不在乎自己的父母。

面對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女人們該怎麼辦?

實際上,從上述那個特例,也可以引出一群女孩的命運。雖然不至於像特例這麼極端,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女孩子都在忍受著重男輕女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傷害。

對於家裡面有哥哥弟弟的家庭,女孩子們最有可能受到的待遇,便是一切都補貼家中兄弟。正常的可能是每年將工資拿出來一部分給父母,最終用在兄弟身上。更過分的的家庭,則是會在兄弟買房或者結婚時,要求女人們掏出來她的絕大部分的積蓄。

其實,這樣的父母親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索求,原因在於他們覺得女兒長大成才自己付出了許多,相對來說兒子沒有女兒過得好,那么女兒就理所應當地通過經濟補貼、拿錢倒貼來感恩父母親的養育培養恩情。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女孩子主動還是被動,都被稱為扶弟魔。只是生活究竟到何種程度才能算好?補貼多少才算是夠呢?如果父母不懂得控制索要的度、兄弟也不沒有上進奮鬥之心的話,相信再溫柔、賢良的女兒,最終也是會被逼得不得不爆發的。

另外一種,家庭裡沒有兄弟的,即便是長大成人之後,還是會受到重男輕女的這一封建思想的影響。在成長之中,無論是爺爺奶奶輩的隻言片語,還是父母親在某些特別時刻的落寞神情,其實都容易讓家中僅有的女兒們為之苦惱乃至是自怨自艾。

即便是成家立業之後,父母們對於女兒能夠生出兒子來也是充滿了期待,所以對於這樣的家庭,父母期望有更多的孩子尤其是生出一個兒子來,是他們的共性。而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情,因為自己心中可能存在的那種本不應當屬於自己的虧欠感,因此女人哪怕極不情願,不過多半會讓步。

還有,那就是如果家中只有女兒,父母親可能更熱衷於家族事務、關心堂、表兄弟的人生大事和未來。實際上說白了,這還是數千年來的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在暗自作祟,實際上女兒同樣是傳宗接代為父母養老,外孫女和外孫子同樣會孝敬老人。對於在這方面執迷不悟的老人家,或許在經歷了數次家族事務、被那些看起來所謂「正常」的家庭嫌棄乃至是排斥過幾次之後,或許就能活的明白了。

因為家中的哥哥弟弟,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怎麼辦?

如果是被迫做了扶弟魔,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逼迫的情況下,女人應當如何還擊?實際上眾所紛紜,被父母親傷透了心的女人們,有兩種極端的做法,要麼是與父母親斷絕父女、母女關係,要與生活中的噩夢一刀兩斷;要麼就是決定終生不嫁不要孩子,徹底淪為父母疼愛兄弟的工具人、徹底沉淪。

實際上,以上兩種做法都是太過於極端。斷絕關係的做法,其實大可不必。不過,如果真的是父母親對哥哥弟弟太過於偏愛、寵溺,心理上卻是要有與自己的父母保持距離的想法。

何謂保持距離,那就是不要再繼續心裏面想著父母親是最親的人,要適當地從情感角度降低父母在個人心目中的地位,當然,這種降低的程度,實則也應當是在一般的親友之上的。儘自己應盡的義務,幫力所能及的幫襯,如果因此再受到道德綁架的話,那麼再適度調整父母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總而言之,要讓一心執迷於兄弟身上的父母,看到你反抗的行為和態度。

對於另外一種,為了父母的意願和兄弟的未來家庭,放棄自己的完整人生和幸福,更是愚蠢之至。父母的確是賦予了女人生命,也在你成長中付出了很多很多。不過請記住,如果因此就決定忽略一切人生的美好,所有的一切都以所謂的「娘家」為重,那麼這樣的女人,是又可憐又可悲的。

他們生的兒子,他們自己不養讓你掏錢;他們教育不好的兒子,希望你幫著扶上牆。那么女人,你不再是女人了,你就已經在當媽媽了。既然已經做了在盡媽媽的義務,那就做自己孩子的媽媽,不要自己付出了時間、錢財甚至於自己的青春年華,最後還被人嫌棄。那這樣的人生,何來快樂之說呢?

所以,最後的最後,對於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孩、女人們,你們要做並且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讓自己變得強大。強大到可以不再因為父母的過分而傷心難過,強大到自己可以包容父母的行為而自己不受到影響,強大到,即便是要兼顧事業和家庭,你也具備相應的謀生能力。

否則,你的人生過的可能真的如同你心裏面一直嫌棄的那句話,雖然沒有當個傳宗接代的工具,卻是被父母傷成了感情上毫無知覺的工具人。

相關焦點

  • 爛透的原生家庭:我才22歲,憑什麼要撫養2歲的弟弟
    原因是:22歲尚未立足社會的你,拒絕撫養自己2歲的弟弟。20歲,父母也已經年邁,女孩不僅要承擔起養老的責任,還至少要幫養弟弟16年直到成年。歲撫養2歲弟弟勝訴的案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只是這次剛好引發了比較多的關注。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
    結果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父母讓她撫養弟弟。麗麗因為這件事和家裡吵了一架,當時她直接對父母說:「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 22歲女孩被父母要求照顧兩歲的弟弟
    一對農村父母,靠低保生活,還不管不顧的生下二胎。他們是連自己都照顧不暇,就這還有膽量生下二胎,他們生下二胎的底氣在哪裡?因為他們有一個22歲的女兒,他們希望22歲的女兒幫他們撫養他們的兒子。他們為什麼要生下這個兒子?是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希望女兒有個弟弟妹妹,以後有人陪伴呢?
  • 22歲姐姐變身「法定扶弟魔」,撫養2歲弟弟,生二胎要三思
    我看到了一個「熱點」:22歲姐姐因拒絕撫養2歲弟弟被父母狀告,父母贏了這場官司,法院判決姐姐撫養弟弟。最終父母一氣之下真的告了,結果還真告贏了!父母有理有據,法院判決由女兒撫養弟弟。這個官司是有依據的,新出的《民法典》有解釋, 在父母無力撫養子女的情況下,年長且有能力的兄弟姐妹有責任與義務代父母撫養兄弟姐妹。
  • 「22歲姐姐拒撫養2歲弟弟,被告了」:愚蠢的父母,害苦女兒
    畢業後,麗麗剛剛開始工作,結果她父母就要求她以後得撫養年幼的弟弟,父母給出的理由是什麼?他們已經沒有能力撫養。我覺得挺可笑的,麗麗的父母很自私,你沒有能力撫養,難不成你剛畢業工作的女兒就有能力撫養嗎?像麗麗父母這樣的,完全沒有為自己的女兒考慮過。
  • 22 歲姐姐拒養 2 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
    22 歲姐姐拒養 2 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法庭判決她必須養,大家怎麼看?主人公是麗麗,她從小家境貧寒,上了大學以後靠獎學金和助學金生活,22歲這一年終於要畢業工作了卻被父母告上法庭。原來是父母生了弟弟,但是靠低保養不活孩子,想要剛畢業的麗麗撫養2歲的弟弟,但麗麗不同意被老兩口告上了法庭。這個事情看起來真是雪上加霜。有朋友說:「可憐大女兒才22歲,還在讀大學,當然不肯。還未踏入社會,先遭到來自生活的毒打,還沒談過戀愛,先實習給人當媽,這人生也太悲催了。」
  • 22歲姐姐扶養2歲弟弟的新聞翻轉了,你怎麼看
    而這起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22歲姐姐撫養2歲弟弟」的新聞最近也出現了翻轉。原來,真相帝發現,這起上了熱搜的新聞是一起三無新聞,無時間,地點和人物的新聞三要素。而法制君從法律層面來分析新聞不合理之處,也就是那對低保父母首先應該要求22歲的女大學生給自己贍養費,而不是二胎養育費。而更多的目光關注這起三無新聞上熱搜的奇怪現象。
  • 「扶弟魔」火遍網絡,重男輕女的家庭怎麼樣了
    最近,「扶弟魔」一詞快速席捲網絡,何為「扶弟魔」?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解釋的:扶弟魔是一個網絡用語,意思是指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響,會對自己的弟弟不計成本地奉獻,四捨五入就是弟弟的第二個媽。也有很多的影視劇將「扶弟魔」這一現象演繹得深入人心。
  • 22歲姐姐被父母要求,撫養2歲弟弟,有多少子女毀在父母手裡
    22歲的麗麗剛大學畢業,還沒在社會站穩腳跟,就被父母要求撫養2歲的弟弟。一個未婚的大姑娘,知道家裡條件不好,大學期間依靠自己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完成學業,正準備到社會上好好闖蕩一番時,父母卻給她找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撫養2歲的弟弟。
  • 女孩被迫成為「扶弟魔」:打工6年攢20萬,母親拿走給弟弟買房
    我倒是知道很多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兒出嫁後,不管過得如何,只要家裡的哥哥或者弟弟出了什麼狀況,父母都會第一時間找嫁出去的女兒出錢出力。原來現在他們被稱為了「扶弟魔」。女兒給父母錢,是希望父母可以安度晚年、養老,而不是供養家裡那個只會啃老的弟弟。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面對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弟弟,是沒有義務贍養的。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姐姐是否有撫養義務?
    結果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父母讓她撫養弟弟。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姐姐能不能拒絕撫養弟弟?  律師:我很同情姐姐的遭遇,她才22歲還很年輕。
  • 女子40歲仍單身,要求男方給弟弟買房。網友:別結婚了和你弟過
    01「不給弟弟買房的男人我不嫁」我偶然在網上刷到了一個視頻:有個40歲的單身女子,當問到結婚條件時,她說:「我家庭條件一般,沒啥要求,能給弟弟買房,讓他娶上媳婦就行!」據她說,20多歲時談過一次戀愛,但是因為彩禮達不到要求,就分手了。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
    結果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父母讓她撫養弟弟。麗麗因為這件事和家裡吵了一架,當時她直接對父母說: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 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女孩看似吃香,最後卻成「扶弟魔」!
    每當看到網友們講述自己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時,忍不住心疼這些家庭的孩子,因為他們平時不受父母的待見。雖說現在提倡人人平等,男女平等,重男輕女思想有所改變,但又衍生出另一種「重男輕女」,相較於封建思想的重男輕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詞「扶弟魔」,含義不言而喻,長大成人或已經成家後還需要照顧原生家庭的一群人。
  • 最美袖珍女孩,棄治病北漂供弟上學,年入百萬卻拒做「扶弟魔」
    小小的身軀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成為年入百萬的大老闆,但成為大老闆後,她卻背上了六親不認的罪名,更是因為拒養2歲的弟弟被父母告上了法庭。,於是將自己的女兒告上了法庭,但卻敗訴,法院認為父母健在,兒子已經有自我生存的的能力,姐姐沒有義務去養。
  • 做了12年「扶弟魔」,雙十一拒絕借8千給弟弟,我媽不讓回娘家
    但對於女人而言,也很怕遇到重男輕女的父母。在偏心的父母面前,做女兒的大多時候是很痛苦的。《都挺好》電視劇裡,像蘇明玉那樣能幹的姑娘,一直想和對自己不公平的家庭劃清界線,始終都無法割捨,何況現實生活中的女兒們,沒有幾個能做到不在乎父母的。縱然時常被父母無理由索取金錢,心裡感到不平衡,甚至憤怒,但依然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滿足父母的需求。
  • 做了12年「扶弟魔」,雙十一拒絕借8千給弟弟,我媽不讓回娘家
    但對於女人而言,也很怕遇到重男輕女的父母。在偏心的父母面前,做女兒的大多時候是很痛苦的。《都挺好》電視劇裡,像蘇明玉那樣能幹的姑娘,一直想和對自己不公平的家庭劃清界線,始終都無法割捨,何況現實生活中的女兒們,沒有幾個能做到不在乎父母的。縱然時常被父母無理由索取金錢,心裡感到不平衡,甚至憤怒,但依然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滿足父母的需求。
  • 「扶弟魔」是病態,遇到了何去何從?
    所謂「扶弟魔」,通常指姐姐不惜一切代價扶持自己的弟弟,不管是未婚還是已婚,都是義無反顧地傾囊相授。在當今社會這種「扶弟魔」大有人在,已經接近一種病態的扶持弟弟,眼中除了弟弟幾乎誰也沒有,那麼作為已婚「扶弟魔」女人的丈夫應該如何面對?或者遇到這種情況何去何從呢?
  • 「老公,我弟弟一家三口去旅遊借2萬」無底線「扶弟魔」傷了婚姻
    關雨晴是一個非常注重家庭的姑娘,在面對父親重男輕女,一味偏袒弟弟的時候,她心裡縱然有諸多不滿,但是依然沒能杜絕自己做扶弟魔。 哪怕弟弟為了結婚把父母趕出家門,哪怕弟弟私自把她的車給賣掉,最後惹出大麻煩,她也不得不管,就因為那份親情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