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盞燈,一直亮在我的心裡

2020-08-28 廚娘的詩和遠方

文:寧法東


幾十年來,有一盞燈,一直亮在我的心裡。

——題記


在我的腦海裡,經常出現這樣一副場景:在我的老家那間低矮的廚房裡。晚上,一盞煤油燈下,我趴在炕上學習,母親在紡棉花。母親剛猜過我當天在學校學到的謎語,然後說:「我也給你出一個吧?」接著說:「一個老婆一隻眼,旮旮旯旯都看見。你猜猜是個啥?」


我猜不到。母親笑著說:「就是燈啊。你看,這燈就這一個燈頭,不是一隻眼嗎?這屋裡,它哪兒都能照到。」母親一經說破,立刻令我心悅誠服。那雖然不大但卻明亮的燈頭,不正像一隻老人的眼?那落滿灰塵的煤油燈,也正像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衣衫破舊的老人,真是形象生動!


煤油燈,就是這樣的煤油燈,正是當時千千萬萬的農村,千千萬萬的家庭晚上照明的工具。千千萬萬的農村,千千萬萬的家庭的人間煙火,標誌著千千萬萬農村家庭的親情、溫暖和希望。也正是我家裡一盞這樣的燈,在我心裡,從那時起,幾十年,一直亮到現在。


那是我上小學時候讀書的燈。它的主體好像是一個比墨水瓶細一些、又比墨水瓶高一些、像是止咳糖漿瓶一樣的褐色小玻璃藥瓶。裡邊裝著一個用很新的白鐵皮裹得很規矩的、普通蘆葦杆粗細、二三寸長的小鐵筒和一個銅錢狀的圓盤子焊接得很結實的燈芯。這種燈的核心部件其實就是一個燈芯,就像現在的手機晶片,燈芯的好壞決定著燈的質量。而這個燈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自己做不成。我這盞燈的燈芯是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母親特意趕會花錢(花了大概兩毛錢。當時一個雞蛋五分錢)買的。燈雖不大,但它那紅撲撲的火苗,卻一直像火炬一樣照亮著我的心室。


我的小學時代是六十年代初。那時小學生晚上也是有作業的。記得我三年級時的作業好像有算術題,生字,毛筆小字抄課文。那時不像現在這樣,家家都有規規矩矩的桌凳,明亮的電燈。那時我們國家還很落後,不知道國家產不產石油,會不會造火柴,反正大人們都把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煤油燈叫「洋燈」,鐵釘叫「洋釘」。


最初用的好像還不是「洋燈」,因為買「洋油」要花錢,用的好像是棉油燈。就是用一個小玻璃瓶子,倒進去一些黑棉油,再撕一片棉花套,用手捻結實,在油裡浸透,然後放進瓶子,把上邊一頭點燃。這種燈使用起來很不穩定,隨著燈捻的燃燒,燈頭會忽大忽小,燈捻吸油不好還容易滅。甚至弄不好燈捻還會掉進瓶子裡。我們常常會因為收拾燈弄得兩手油,既髒,又影響學習。


後來情況好轉一點,就逐步地改用洋燈了。「洋燈」用的是鐵製的燈芯和「洋油」(後來知道叫煤油)。開始使用的鐵製燈芯往往是自製的(因為要省錢。那時人們是不會輕易花錢買東西的,一分錢也捨不得花。因為,有時家裡確實一分錢也沒有)。自製的燈芯是自己用鐵皮卷個細筒子,在瓶口位置套上個銅錢。這樣的燈芯,由於上邊的盤子和芯筒不是一個整體,所以燈捻在燃燒的過程中,在瓶子裡總是東倒西歪,燈光忽明忽暗,很不好用,需要不斷地收拾,常常弄得人急頭怪腦。


那時哥哥已經上了高年級,晚自習出村在學校上。我上三年級,在本村,學校條件差,晚自習在家上。很多時候,都是母親陪著我。我學習,母親在一邊悠悠地紡棉花。我每次收拾燈的時候,母親都會停下手裡的紡車看著,替我著急,有時還幫我收拾。好像有時因為耽誤時間,做不完作業,還把我氣得哭。後來實在不行了,母親就發狠地說:「這燈忒耽擱事了,不中,說啥得給你買個燈芯。」於是,湊著一次趕會,就果斷地花了兩毛錢(一個雞蛋當時是五分錢),買了一個。


買了燈芯,就是買了一盞新燈。這盞燈,捻一個綿紙燈捻串在鐵製燈芯裡,添上油,在桌子上一放,端端正正,火苗正直向上,不搖不閃,把桌子,不,把整個屋子都照亮了,就是怎麼剪燈花(油燈的燈捻燃的時間長了,結成的固體的東西),燈芯也不歪不扭。使我心情特別舒暢!


這盞新燈,解除了我晚自習的煩惱,給我的學習提供了很大方便,我的作業總能順利做完。


看我作業做完了,母親也很高興,她就一邊紡線,一邊伴隨著紡線的節奏,悠悠地給我講一些她在姥姥家的時候聽到的和我們家族裡的,好像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


母親沒文化,不識字,但姥爺舅舅都識字。特別是大舅,還特別愛讀一些史書,愛講故事。


母親雖然沒有文化,但她自幼聰慧,在家裡耳濡目染,受環境薰陶,心裡嚮往文化,歸屬於文化,性格中有一種自然的文化氣息,對這些故事很感興趣。


她愛聽故事,聽舅舅他們講了很多故事,都記在了心裡。她不但知道周文王、殷紂王、姜子牙、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還知道孫康映雪、匡衡鑿壁偷光、李白小時逃學;知道嶽飛,嶽母刺字,精忠報國,老包鍘陳世美,鍘包免;知道瓦崗寨,程咬金;知道趙匡胤,八賢王,楊家將;還知道朱元璋的一些故事,知道諸葛亮下轉劉伯溫。


她還知道我們長垣的李化龍,知道「一拉三進士」,「滿朝文武半江西,小小長垣七尚書」,說那時候長垣農村背籮頭拾糞的老頭兒身上都帶著書,等等。但是她畢竟不識字,是聽來的,知道得不準確,不完整。知道鑿壁偷光,但不知道是匡衡;知道古人借著雪光讀書,但不知道是孫康映雪。還把姜子牙,諸葛亮,李白都說成是我們這一帶的人。李白逃學的版本也和我們學的不一樣,我們學的是,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她說的是:鋼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但這都沒什麼關係,並不影響她的意思的表達。


此外,她還知道我們家族中的一些前輩文化人的故事。比如我的嫡親大爺,上過國子監,是個秀才,在很多地方教過私塾;大爺的兩個兒子,就是我的兩個堂伯父,都在哪裡工作,怎麼有學問;我本家的四爺,怎麼自學成才、知識淵博,成為名醫等等。講起他們的故事如數家珍,都是一套一套的。母親說話聲音不高不快,很和藹,講起故事來,更像一個知書達理的人。


母親無論無心還是有意地講的這些故事,都潤物無聲地滋潤了我的心田,或為我樹立了學習榜樣,或燃起了我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了我學習的動力。


這盞燈伴我走過本村小學的三四年級,高小出村上學的五六年級,一直走過小學時光。這盞燈和母親陪伴我學習,給我講故事的場景不知什麼時候、不知怎麼,在我的意識裡竟然融為了一體。

它不但幫助我完成了學業,增長了知識,還培養了我珍惜光陰,惜時如金,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幫我扣好了人生第一粒鈕扣。


雖然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先後上了初中、高中、師範、大學,照明的燈具也不斷變幻,由煤油燈變為罩燈、汽燈、馬燈、蠟燭、電燈,照明條件越來越好,但這些燈具燈光,在我腦子裡都如浮光掠影,沒留下什麼痕跡;唯獨那一盞小小的煤油燈、那盞煤油燈紅紅的質感的光亮、母親講故事那娓娓道來的安詳的形象,以及那些美好的故事,都定格在我的腦子裡。它們一起匯聚成一束強烈的光,一直亮在我的心中,照耀著我前行的路!


母親去世二十六年了,這盞燈的光亮並沒有因為母親的遠去而變得微弱,而是越來越清晰,越明亮!


(來源:廚娘的詩和遠方 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晚歸時,有沒有人為你留下一盞燈?
    無一例外的是,每個人都會被貼上一個個的標籤。久而久之,每個人也就生活在這個標籤之下,或者戴著面具生活而不自知。因為有了各種欲望,人就有了努力和奮鬥的方向。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社會階層和職業、不同的性格等,每個人都在為實現自己心中的某一目標在努力、在前行。
  • 一束光,一盞燈,一個家
    「我挺喜歡看家門前的那一束光。」「之前你在家的時候我也會經常看我們家門前那束光是什麼時候消失的,我知道光消失的時間就是你睡覺的時間,有時候你十一點睡覺,有時候十點半,有時候你十點就睡覺了。」跟妹妹聊天中途,她突然提起這個我沒有預料到的話題。
  • 愛,是一盞燈,照亮男人回家的路
    兩人搬到了新居,她卻不捨得扔掉那一盞燈,小心地用紙包好,收藏起來。不久,他辭職下海,在商場中搏殺一番後贏得千萬財富。像所有有錢的男人一樣,他先是招聘了一個漂亮的女秘書,很快女秘書就成了他的情人。他開始以各種藉口外出,後來乾脆無須解釋就夜不歸宿了。她勸他,以各種方式挽留他,均無濟於事。這一天是他的生日,妻子告訴他無論如何也要回家過生日。他答應著,卻想起漂亮情人的要求。
  • 感謝你為夜歸的人留一盞燈
    感謝你為夜歸的人留一盞燈。親,感謝你為夜歸的我留一盞小燈。我很感動。每次進門,我都會看著那溫馨的小燈,對她說,有你真好,有你們真好。很遺憾,我是不會告訴你我這個舉動的。那會很丟人。但我會一直埋在心裡,滋養我的靈魂。你沒想到這麼簡單隨意的一個舉動卻能給我帶來那麼大的影響吧。誰說不是呢?葉落知秋,一滴水也能映照太陽的光輝,微不足道也能產生的大能量。
  • 希望就是心中的一盞燈
    人活著,一定要有希望。有些人,總希望成功,又不願意從小事做起。那些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為什麼總不能成功?我在這裡告訴大家,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與一般人一樣,從幹那些小事情開始。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成功者與一般人想的不一樣,他們不會認為做的是小事,他們心裡明白,只要一步一步向著夢想走,就會成就偉大的事業。
  • 28個感性句子,願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盞燈!
    車水馬龍和燈紅酒綠,沒有一盞燈是我的熱鬧。 只有在熬夜的時候,在全世界漆黑得只剩下一盞燈一部手機的時候,這個世界才肯對我施以溫柔。人生的路上會有無數盞燈在前方佇立著,每一盞燈之間都有一段距離,而你所抵達的每一盞都會隨時光暗去。經過這盞,在到達下一盞之前會有一段黑暗的路,穿越它才有可能被下一盞的光芒照亮。我想寫一封信給你,但你漂泊天涯。
  • 一盞燈,兩個人,守護著一群陌生人
    這個夜宵攤我不知道在這裡擺了多久了,反正我來這個廠上班的時候就有了。因為上班的緣故,我也不知道他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擺攤,什麼時候收攤。只知道不管颳風下雨,他們都在。從周邊的環境來看,他們的生意應該不會有多好。巷子這邊的幼兒園,一到晚上就一片漆黑了。在這巷口來往的主要是我們廠的人,而我們廠上班的時間是早八點晚八點兩班倒的。
  • 給愛一些寬恕,為愛留一盞燈。
    請為愛留一盞燈,讓彼此看清來時的路,不要讓黑暗侵蝕著孤獨。至少那一絲的光亮,能憶起曾經的擁有,撫慰你離去的心痛。請為愛留一盞燈。讓背影重歸來時的路,不再讓悲傷染紅了眼睛。至少留一絲的溫熱,輕煮著歲月的老酒,沉醉中喚你的名字。
  • 抖音給失眠的夜晚留一盞燈是什麼歌誰唱的 歌詞介紹
    抖音給失眠的夜晚留一盞燈是什麼歌據悉,這首歌的歌名記就叫做《給失眠的夜晚留一盞燈》,由馬珍珍演唱。歌曲介紹:每個失眠的夜晚我們可能因為一件事去想,因為一個人去想,在很多個夜晚都想著詩和遠方。歌詞介紹作曲 : 馬珍珍/龐曉宏作詞 : 陳可心/馬珍珍和聲:馬珍珍錄音:趙冠亞他穿越山海飄搖來到遙遠的南方依然在眺望著觸不可及的他鄉和少年一樣含情守望著詩中遠方漸行漸遠啟程一個個未知的流浪給失眠的夜晚留一盞燈(和聲
  • 峽谷裡那盞燈(感人肺腑的中國故事⑤)
    熟悉她的人知道,她一沒家庭,二沒財產,三沒有健康的身體。這位63歲的「老太太」叫張桂梅,是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為什麼要辦免費女高?張老師講了兩個故事。華坪兒童福利院有個男孩,媽媽生他時大出血。婆婆說這不吉利,至死沒讓她見丈夫一面。此後丈夫變了,沉默寡言,借酒消愁。沒過幾年,這個男人犁田時,死在田裡。兩個月後,老人去世,留下小男孩成了孤兒。
  • 出門一把鎖,回來一盞燈
    結婚有幾個目的,一是為愛情而結婚,二是傳宗接代,三是為年老時尋求一個保障。 人在年輕的時候,身體上有點不健康去醫院看看就行,吃穿住用行都可以靠自己,單獨一個人雖然孤獨一些,不過生活沒有什麼問題。但到老的時候,總免不了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一不小心骨折,一不小心又感冒發熱。
  • 男嘉賓上場23盞燈被滅後,展示唱歌實力,孟非:女嘉賓後悔了吧
    男嘉賓上場23盞燈被滅後,展示唱歌實力,孟非:女嘉賓後悔了吧哈嘍,大家好,你們的娛樂小編又來了,大家有沒有很想念小編我呢,反正小編非常想念大家的,說起《非誠勿擾》這檔大型相親類節目,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很陌生。
  • 怒斥:showmaker一直亮圖標太噁心!我真想揍他
    事情是這樣的,微笑直播復盤TES和SN比賽的時候,因為SN拿到了最後的勝利和DWG會師決賽,所以微笑也說了一下自己對於決賽的預測,他表示決賽他覺得SN真的夠嗆,煥烽和sofm失誤少一點才行,雖然很希望SN贏,但是自己心裡是沒有底氣的,因為他們和TES的BO5中失誤太多了。
  • 光棍兒老趙: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說替別人養著媳婦兒
    一,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老趙就是個光棍兒,今年年近四十,還沒結過婚沒娶媳婦兒。但老趙與其他光棍兒不同,老趙不願意破罐子破摔,也從不說自己是光棍兒。用老趙的話說,自己只是不願意降低擇偶標準、不願意將就,可不是找不到媳婦兒的光棍兒。每每這時候,便有人笑問老趙說那你不叫光棍兒叫啥?
  • 舊時鄉村貧窮人家,真的捨不得點燃一盞燈嗎?
    那時我們村裡有一個老人叫老節儉,他是我們本家的一個老爺爺。老節儉是村子裡出了名的節儉,一眼看上去,他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壯實漢子。誰也不能想像他竟是一個摳門的節儉。四間房子掛了一盞十二度的小燈泡,在黑黑的瓦房裡像一隻小小的螢火蟲。每次,我們走進他家院落裡一片漆黑。腳下是石頭鋪出來的路,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他的家中拜年。那隻小小的燈泡,怎麼看也像是沒有睡醒一般。
  • 點亮心中的那盞燈
    點亮心中的那盞燈我站在窗邊,默默地望著天空。
  • 光棍兒老趙: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說自己替別人養著媳婦兒
    一,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老趙就是個光棍兒,今年年近四十,還沒結過婚沒娶媳婦兒。但老趙與其他光棍兒不同,老趙不願意破罐子破摔,也從不說自己是光棍兒。用老趙的話說,自己只是不願意降低擇偶標準、不願意將就,可不是找不到媳婦兒的光棍兒。每每這時候,便有人笑問老趙說那你不叫光棍兒叫啥?
  • 二婚男人深夜流著淚給前妻發信息,現在才知道我失去了什麼
    天下所有情侶在結為夫妻時,想的都是一生一世一雙人,可是造化弄人,總有一些夫妻在半路上走著走著就走散了,愛人變成了路人。而那些在離婚以後男人,通常沒多長時間又會重新組建家庭,只是二婚家庭有許多都跟初婚家庭不一樣,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夫妻之間更多的是一種搭夥過日子的心態。
  • 那盞明亮的燈,始終為我留著,一直照亮我回家的路
    多年前,我時常需要加夜班,夜晚十點下班是常事。我家先生總是在我快下班時,還騎著車帶女兒一起來接我。每當看見這父女倆在單位門口等我,我是又高興又擔心,高興回家的路有倆位最親的人陪伴,擔心的是孩子才五六歲,晚上需要早睡才能長得更健壯。因此,我上班前總是告訴先生不要帶孩子來接我,你晚上哄她早點睡覺。可先生總強調:「不是我要接你!是妞妞晚上非吵著帶她帶接你!」
  • 2019年湖北荊門中考滿分作文:她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盞燈
    我屬於前者,對於這次考試我已蓄勢待發,有十分的把握。     看著一張張的試卷派入同學們的手中,我的緊張也加深了一層,只見語文科代表朝我走來,我屏氣斂息,當時的心吊到了嗓子眼,他說:「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我點頭道是。「啪」他把我的試卷拍在了桌上,我的目光迫不及待地撲向期待已久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