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念我的姥爺
彈指一揮間,姥爺離開我們已經有十年多的光景了,但姥爺一直活在我們這個大家族每個人的心中。記得2010年5月25日早晨,剛打開手機,看到媽媽發給我的一條信息,姥爺走了,頓時我的眼淚如泉水一樣噴湧了出來,我再也見不到我可敬可愛的姥爺了,那溫和慈祥的目光一直一直都停留在我的心中,姥爺與世長辭時享年78歲。
-
我和我的姥爺
姥爺是在香港回歸的那一年去世的,當時我已經參加工作,時間過的好快呀,已經過去快二十年了。 姥姥是在解放前就嫁給了姥爺,他們是媒人牽線,姥姥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清朝的時候還出過幾位舉人,姥姥從小念私塾,所以可以讀書識字,因為中國馬上就要解放了,姥姥的爸爸就決定將她下嫁給我姥爺,可是媽媽小時候和我說,姥姥自從嫁給姥爺後,他們過的並不幸福,姥姥性格內向做事謹慎,可是有時候會委屈自己,姥爺性格開朗,行事魯莽,為人仗義。他們經常會因為處事觀點不一樣而發生爭執。
-
我的姥爺(原創)
姥爺沒有要走我的小水桶,也沒有被他踹壞。可是這件事,我總也忘不了,還有他從沒有過的嚴肅。姨們還有我們小孩子生病的時候,姥爺就蹲跪在地上,弓著腰打開破舊的兩門柜子,拿出一本老舊老舊的黃紙書,蘸著口水,翻著,翻著。盯住一頁看一會兒,然後把書放回去。有時候拍拍膝蓋上的土,有時候不拍,帶上點兒燒紙就出門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姥爺就回來了,他一回來,親人的病就見輕。我自己不舒服的時候,就期待著姥爺那一套方法,每一次姥爺一回來,我的病似乎真就好了。
-
我記憶中的姥爺
明天要給姥爺姥姥圓墳,那些關於姥爺和姥姥的記憶就不由自主地湧入我的腦海。因為姥姥去世時我才七八歲,年齡比較小,所以我對姥爺的記憶自然多一些。提起我的姥爺,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那張他年輕時期的照片,那個梳著類似與現在板寸的頭髮,帶著黑圓框眼鏡(那個年代照相流行帶個假眼鏡其實並不近視),一副清秀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歷歷在目。 我的姥爺膝下有2子7女,孫子外孫20餘人,是位高壽多子的老人。
-
家事春秋:我的姥爺姥姥(作者 範僅)
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和閱歷後,難免會有些許多感想 懷念及回憶吧 姥爺在俺家忙完後,我母親炒點菜那時也沒啥菜炒,反正多放點豆油,豆芽雞蛋的炒點了,但每次每回我姥爺從不讓我母親多浪費,不讓炒些菜我母親有時還厲聲說他,姥爺只嘿嘿笑說"弄些菜動什麼的,我有點鹽味就行了,油和雞蛋早晚給柱答吃,我有酒就行了"!
-
我和我的姥姥姥爺
我在前院當醫生,我姥爺住在後面的養老院裡。我姥爺房間的窗戶正對著我門診的窗戶,中間隔著長長的院子。我坐在門診朝窗外看,只能看到姥爺房間的窗戶,看不清裡面住著的姥爺。最近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姥爺罵人,罵的時間長了,護理員煩了,就會把我叫過去。我去了他就不罵了,我跟他說不要罵人了,別人會笑話的。我姥爺每次看到我,都是一臉的不高興,他不等我說話,就衝我擺手,讓我離開。
-
51K梁玉||我的姥爺是暖男
7歲以前我一直住在姥爺家,不熟悉的人以為我是姥爺的小女兒。姥爺在遼寧錦州牧校工作,1970年的政策是牧校要到農村去辦學,姥爺一家隨之搬到瀋陽黑山小東鎮,我就是在那裡開始記事兒的。我的姥爺叫肖維清,名字很有民國風韻。我記得姥爺每天早晨把自己收拾得乾淨利落,然後騎車去上班,姥爺的面容俊朗,風度儒雅又不失陽剛;姥爺的性格隨和,為人友善又不失理性。
-
重男輕女的姥爺,是我婚姻的「剋星」
還邀請我去他們老家玩兒,我跟著去去了,這件事很快被我家人知道了,他們怕我跟人跑了,把我騙回老家,給我找了一個對象,並且讓我在一個月之內結婚。那個對象是表哥的小舅子,我姥爺做主讓我嫁過去的。我們家的大事小事都是我姥爺說了算,因為我媽腦子小時候發高燒,燒壞了,不靈光,我爸又特別老實,沒有一點主見,我爸什麼都聽我媽的,我媽什麼都聽我姥爺的。
-
晚上九點,兒子背著我,偷偷塞給姥爺一張零花錢
上周末兒子編程課結課,我帶他和我爸出去吃飯。「我們大錢真是厲害,都會編程了!我聽人說,這東西以後可不得了!今天姥爺請你吃頓好的,先點菜!」「姥爺,我來點,我知道吃什麼!」等服務員走後,他才搓了搓手,怯怯懦懦地說:「現在跟以前真是不一樣了,以前你小時候我們出去下館子,那麼老大一本菜單,看著多舒服。如今走到哪都要用這些『洋玩意兒』,真習慣不來。」
-
那山村,那老屋,我的姥姥姥爺
對於姥姥和姥爺,我一直心懷愧疚,尤其是對姥爺。可是我只有羨慕的份,因為我的母親是姥爺和姥姥唯一的孩子。 長大後,從母親的敘述裡,我知道了姥姥和姥爺生育了好幾個孩子,可是存活下來的只有母親自己,在那個年代,孩子夭折的機率很大,可能只是一場感冒或者發燒,孩子就沒了。可想而知,母親對於姥姥和姥爺來說有多麼重要。 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有多麼愛他們,我的姥姥和姥爺對我母親就有多愛。
-
姥姥姥爺生日
再說說我的姥爺,說說我的童年時和姥爺相處的時光。姥爺樸實的膠東大漢,身高1.77,人高馬大。姥爺年輕時幹了幾十年的老村長,在那個人人都有外號的年代,排行老八的姥爺也有外號:八路!姥爺在我們整個鎮上是第二個共產黨員。所以相當威嚴,據我媽說我姥爺從來沒有抱過自己的所有子女,連我唯一的舅舅,姥爺都不曾沾過一個手指頭,但是卻天天抱著我出去玩,俗話說的站街頭。
-
我和我的姥姥姥爺(二)
每天白天洗衣做飯看孩子,晚上代替我媽去醫院照顧我姥姥,我姥姥得了腦梗,出院後半邊身子不能動。我姥姥出院後先回了自己家,我媽、我倆姨和倆舅輪流照顧。在家住了不到倆月,我媽把我姥姥接到我家。我媽說我姥爺不讓我姥姥在家,嫌我姥姥成了廢人,我姥爺說在家也是你們姐兒幾個照顧,我也不會管她,看到她我倒生氣,不如住在你們姐兒幾個家,這樣你們不用每天跑,還方便。
-
天涯懷姥爺
陰風怒號的寒假裡,待風塵僕僕的送信人呈上所謂「帖子」的時候,全家人即明白事情原委:姥爺他已經不在人間了。那是1999年抑或2000年的冬季。招呼送帖子者喝了點水後,他便忙不迭離去,接著去給其他親友送信。母親已經有淚垂,父親也默然不語,而我卻不曉得該如何面對。
-
姥爺的「故事」
時間就像長河,記憶就是一朵朵浪花,時而平靜,時而翻湧,它奔流不息、蕩滌心靈,當我跨越這條長河時,那留存在記憶深處的情感,溼潤了眼眶,滋養了心靈。我的姥爺曾是一名八路軍戰士,14歲入伍,跟著部隊徒步走過了整個膠東半島,參加過無數場大大小小的戰役。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投身解放戰爭,後來在濰坊市高密縣的戰爭中,雙腿中彈,因為戰時醫療條件有限,只取出了一條腿裡的子彈,另一條腿落下了殘疾。
-
懷念我平凡的老父親
,父親疼愛我的女兒勝過我。我倡導健康養育觀,不讓女兒吃點心零食等,父親慣孩子,總是悄悄給女兒吃零食。不足兩歲的女兒便開始在我和父親間捉迷藏,女兒的小秘密總能被我發現,於是小的哭老的怒,這鬧劇總是上演。時至今日,快七歲的女兒最喜歡的人仍是姥爺,前日問她理想,她堅持最大的理想,就是讓姥爺從天堂回來。父親走時,女兒不足三歲,沒告訴她實情,只說姥爺累了需要上天堂休息。這幾年,女兒常想姥爺想得哭。
-
姥姥、姥爺相濡以沫的愛情
姥姥這次生病,我真的是把姥爺為她所做的一切看在眼裡,當然也有很多是聽我老公和婆婆講的。也有人說讓姥爺去外地和他們一起,他們做生意,姥爺可以幫著做做飯。 我私底下也對我婆婆說,可以讓姥爺去我們家,我和我老公這半年都在家,姥爺來了,還有小寶寶可以玩,也可以消解一下他的寂寞。婆婆把我的意見也向姥爺轉達了,但是姥爺誰的意見都沒有接受,他說他自己想待在家裡,守著姥姥。
-
至已在天堂的姥爺
回歸正題,媽媽的爸爸,我的姥爺上周四去世了,姥爺應該是周三晚上睡夢中走的,那天是2020年7月16日。那天早上在姥爺身邊只有剛剛睡醒的姥姥。我卻遠在美國,因為新冠疫情回不去,家裡人因為擔心也沒有告訴我。後來是從妹妹那裡聽到,說姥爺前幾天去世了。得到消息的我一直在處于震驚中,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
一個讓我懷念的老頭
中元節馬上到了,每次到上墳的日子都會夢到我的姥爺,他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就去世了。快20年了,不是清明就是中元節,要不就是他生日或忌日的時候,我會夢到他。夢中的情境幾乎都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的故事。所以有時候半夜醒來分不清那是想念還是做夢。
-
姥爺,您慢走
其實自己很久以前就有這樣的想法,把自己的家裡人所有的每個人都寫一篇我對他們的認知,和他們的故事,但因為或多或少的各種的原因吧,自己從來沒有寫過他們,只是我記得在小學的時候寫過我的爸爸,我的媽媽,這樣的小文章,但這次寫姥爺的話,我不能不寫,因為他剛剛走這只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對他的回憶記憶猶新,不想因為時間久了而忘卻一些無法改變的回憶。
-
時光筆記 · 姥爺家的柴房
每到放寒假的時候,一群孩子們圍著看姥爺給我們削甘蔗,甘蔗很甜,姥爺總是笑呵呵的看著我們吃甘蔗。我最喜歡的是看著姥爺劈柴,他用一把磨得瓦亮的鐵鎬,一下一下把樹根劈開。有時我也想上前幫姥爺劈上幾鎬,姥爺總是怕我會傷到自己的腳只讓我在旁邊觀看。我對老爺的鐵鎬感興趣了很長一段時間,覺得那是一把具有神力的武器,能開天闢地,能碎石斷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