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這3個結局很現實

2020-09-05 可樂可不

小美去年生了二胎,因為夫妻倆都有工作,白天要早起上班,晚上有時候還要加班,照顧二胎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於是小美就和丈夫商量,要不然把鄉下的婆婆接到城裡,幫忙照看一下孩子。但沒想到的是,小美的婆婆用了好幾種理由將夫婦二人的請求給拒絕了。無奈之下,夫婦二人只得去花錢請保姆來照顧孩子。雖然丈夫再三對小美進行開導,說自己的媽媽肯定不是故意不帶孩子的,但是小美嘴上是沒說什麼,可心裡總歸有芥蒂。


01

老人該不該帶娃,晚年生活會印證其重要性

其實關於老人該不該帶娃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是留有爭議的。有些人認為老人晚年生活沒什麼事情,帶帶娃挺好的。有些人會認為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是時候該歇一歇了。但社會是非常現實的,老人晚年的生活質量大部分都會因為有沒有幫忙帶娃受到影響。


02

不帶娃的老人,晚年3種結局如何?

1、兒孫不願意與老人親近

孩子們都是非常有靈性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心裡會明白,也會跟其親近。而如果老人不帶娃,孩子們就會和其有一定的距離感,即使是血濃於水,孩子們也很難去親近老人。而且若是孩子聽到了一些不好的話,例如你小的時候你的爺爺奶奶不想幫忙養你之類的話語,很有可能會&34;,更加不願意親近老人。


2、得不到子女的贍養

很多子女們在老人不肯幫忙帶孩子的情況下,總是會生出一個觀念:你現在不幫我帶小孩,等你老了看誰給你養老。子女們在工作繁忙空不出手的時候,如果家裡的老人能幫忙帶孩子,子女自然會感恩老人的。但如果老人總是萬般推辭,等到老了的時候,子女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拒絕贍養老人。

3、子女覺得無所謂,老人幸福就好

很多子女們會覺得老人帶不帶孫子無所謂。畢竟孩子是自己生下來的,自己就有責任和義務去養育孩子,而不應該將這重擔交給老人。而且老人將自己養育成人也是很不易的了,是時候享享清福了。而且有些年輕人還認為老人會對小孩比較溺愛,年輕人和老一輩的育兒觀念不同,為了避免矛盾的產生,所以年輕人會選擇自己帶小孩。


03

老人這樣做,將來可安享晚年:

1、不多插手、過問子女的事情

很多老人總是喜歡插手、過問子女的事情,雖然可能在老人的眼裡看來,這是對子女的關心。但是畢竟年齡差距在那,老人和年輕一輩思想觀念還是不同的。如果老人強行過問子女的事情,可能會引發家庭矛盾。

老人最該做的事情就是儘量避免參與到孩子家事中去,畢竟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年輕一輩們如果發生矛盾,他們會按自己的方式方法解決的。或者可以等到子女求助時,才去過問。


2、儘可能地幫助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老人們如果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子女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買菜做飯、帶帶孫子等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輕子女們的負擔,而且經常活動身體會讓我們的身體機能不那麼快退化,也就不容易生病了。


總結:老人在身體有餘力而且子女們都工作繁忙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幫子女們帶帶孩子的,減輕子女的精力負擔,又大大地增進了親情。

相關焦點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過得美嗎?這三個老人的回答很招恨
    文|好孕姐現在老人跟孩子之間最大的矛盾,恐怕就數帶娃和養老了。有些媳婦甚至放言:「公婆不幫我帶娃,我就不給他們養老!」對於這個觀點,我們不能說她對,但也不能說她錯。畢竟,百善孝為先,但獨自帶娃的辛酸也只有當事人能體會。所以,我們就先不談媳婦的感受了,還是問問那些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美嗎?然後,我發現身邊這三個老人的回答很招恨。
  • 拒絕給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如何?兩種結局很現實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生完寶寶後,不能完全脫離原生家庭,需要靠著老人提供經濟支持或者分擔生活壓力,久而久之,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老人就該幫兒女帶娃,要是不帶就別指望兒女養老,這種觀念無疑是錯誤的,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最終真的是老無所依嗎?
  • 幫子女帶娃和不帶娃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3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現在社會,年輕人工作忙,壓力大,結婚生了孩子基本上都沒有時間帶,大多都是交給老人。據我所知,對於一部分老人來說,他們為了替子女減輕負擔,樂意幫子女帶孩子,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可還有一部分老人,不喜歡跟子女住在一起,喜歡和老伴享受晚年時光,拒絕幫子女帶娃。那麼,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和不幫忙帶娃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呢?我採訪了3位過來人,聽一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怎樣?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要不要幫自己的兒子帶孫子,成了鄰居王阿姨最近一直困擾的事。相信這也是大部分老人所面臨的困境。帶吧,自己的晚年自由眼看要泡湯,暢想中的重拾愛好、走遍全國就會變成圍著孫子轉;不帶吧,人家都說了「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在這個時候不幫兒子兒媳一把,以後他們不管自己怎麼辦?真是為難。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怎樣?
  • 老人應不應該給兒女「帶娃」?
    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老人表示不願意幫孩子帶娃,因為那樣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這個結局似乎有些讓年輕人失望,因為在他們的眼裡父母是無所不能,願意為了孩子付出一切。01案例小翁和丈夫結婚之後就分開住了,平時與公婆之間很少往來, 就算懷孕了也是自己燒飯做菜洗衣服,婆婆從來沒有分擔過什麼。
  • 經常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將來會是什麼樣?3種結局令人難過
    我們如今外出時,經常能看到老人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玩,這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中普遍的一個現象。父母要上班養家餬口,於是照顧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老人的身上。很多老人為了緩解子女的壓力,都會心甘情願的幫子女帶寶寶,但是有時他們的付出卻未必都能得到子女的理解,甚至連結局也會大不相同。
  • 辛苦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最後結局怎麼樣?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年輕人的壓力都非常大,作為父母看了非常心疼,很多老人就選擇辛苦的幫助子女帶孩子。本意是為了給孩子減輕負擔,但是給子女帶孩子的過程中雙方也更容易產生矛盾。這些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過的怎麼樣呢?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 三位老人自述親身經歷:年輕不願幫子女帶娃,如今晚年過成了這樣
    ,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以至於衍生出了「不帶娃就不養老」的局面,那麼,那些年輕時不幫兒女帶娃的婆婆,晚年生活究竟如何呢?:不幫兒女帶娃的晚年生活究竟如何張大媽,65歲,反而緩解了婆媳矛盾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就在當地找了個姑娘結婚定了居,連忙將我接去城裡孝敬,但畢竟生活環境不同,婆媳之間難免有些矛盾,於是我主動提出回老家。
  • 辛苦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現在過的怎麼樣?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很多老人辛苦忙碌了大半生,退休後不是選擇好好享受生活,而是選擇幫助子女們帶孩子,減少下孩子的生活壓力,只為了他們的生活更加輕鬆一點。這些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過的怎麼樣呢?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陌生人如此,親生父母更是如此,人生在世誰沒有艱難的時候,如果老人在困難的時候選擇伸手幫一把,孩子們是會心懷感恩的。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晚年更多了一層情感保障。
  • 不願意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如今真的幸福嗎?這個結局讓人深思
    之前有人做過一個隨機調查,大部分的老人都不願意幫孩子帶孩子,因為會擾亂自己的生活。可是面對現實又很無奈。不願幫兒子帶孩子,晚年的結局會怎樣?玲玲和老公結婚3年多了,婚後一直沒要孩子,因為玲玲和老公的工作都非常忙,而且收入也比較可觀,如果因為生孩子放棄了就很可惜了。
  • 辛苦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最後逃不過這幾種結局,很現實很無奈
    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港灣,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用心守護的地方。其中,隔輩親在家庭關係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多數老人在退休後都很高興能幫子女帶娃 。但是老人在幫子女帶娃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二、老人的生活習慣與年輕人不同老人的生活習慣是長期積累養成的,他們的經歷與年輕人不同,年輕人喜歡和熱衷的東西,老人不理解。因此,生活中有許多矛盾,但許多年輕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只能帶父母到家裡住。
  • 老人幫不幫子女帶孩子,晚年誰的日子更難捱?幾位老人說出實情
    基本是一天沒閒過。周大媽,現在帶的孩子已經是她退休後帶的第3個孫子了。這個問題,周大媽用自己的經歷也得出了答案:出錢出力,雖說有時候也會和子女慪氣,不過大多時候還是開心快樂的。最起碼在子女們最難的時候,自己伸手拉了一把,子女們更多時候還是會很感激的,而自己也會感覺日子過得很充實。用句高大上的話說就是感覺老人的生命會更加有意義,畢竟閒著也是閒著。
  • 「日子過得再閒,也別幫著子女帶娃」六旬老太發言惹爭議,扎心了
    但也有這麼一部分老人家,開始對帶娃的日子感到厭煩疲倦,甚至說出了「日子過得再閒,也別幫著子女帶娃」的言論,讓不少網友感到震驚。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六旬老太何出此言吧,現實很扎心。「就沒有對我滿意的地方」說完這話,李老太相當委屈,認為自己帶娃吃力不討好,得不到任何來自子女的支持不說,還要時不時跟兒媳作鬥爭,這一切都讓她身心俱疲。
  • 退休後,到大城市幫子女帶娃,到底是享福還是受罪?
    不需要子女在身邊,就和老伴從容老去。但現實中,那些把生活過成詩的老年人,其實都是金錢在支撐著,他們不用幫子女帶娃,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退休金可以給孫子孫女請保姆;不用子女在身邊,因為他們有資金支撐自己的晚年生活。所以也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大部分的一般家庭,老人都是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到城市中去幫子女帶娃,成為「老漂族」。
  • 傾力幫兒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好嗎?3位60歲老人的講述,很戳心
    同時還是有那麼一類婆婆,她們年輕時和自己婆婆的關係過得不那麼順暢,便會把這份怨氣施加到自家兒媳婦身上,即便兒媳願意忍一時風平浪靜,但時間久了也承受不了。其實,將心比心,婆婆對兒媳態度不好,呼來喝去不願相幫,可人總有一老,自己的晚年生活要怎麼過呢?下面聽聽三位六十歲老人年輕時的態度以及如今晚年狀況的自述。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有何不同?差別很大,選錯晚年多「遭罪」
    在幫帶娃這件事上,張先生和王先生都坦言自己選錯了,也正是因為自己做了錯誤的選擇,才導致自己晚年多遭了這麼多的罪。一:幫兒子帶娃的老人多是思想傳統的老人現實生活中兒女雙全的父母選擇幫兒子帶娃,多是因為老人思想觀念比較傳統,還抱有養兒防老的心理。抱有這樣心理的老人,晚年生活自然也不好過,因為現在的孩子成家立業後,能顧得住自己的小家的人很少,又如何給老人養老?老人指望兒子養老,日子過得好不好,主要是看兒媳人品好不好。
  • 那些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過得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結局
    現代社會年輕人不打拼就沒有收入,年輕父母壓力很大,年輕人孩子出生,多數要老人幫忙,可是老人也有很多各種原因,不能幫忙帶娃。那麼那些沒有老人幫忙的家庭,現在過的怎麼樣呢?第一種:你不幫我帶孩子,以後也別指望我幫你養老人都是相互的,這一種情況一般並不是道德綁架。
  • 不想給子女帶娃,如何拒絕才不落埋怨?這幾位老人的方式很高明
    而且,看著身邊一些老人不是跳廣場舞,就是逛街,或者旅遊,她也心裡痒痒,早就想彌補一下年輕時的遺憾,好好出去玩一玩。所以,她想問問大家:不想給子女帶娃,如何拒絕才不落埋怨?我們還是先聽聽過來人的說法吧,以下這幾位老人的方式很高明。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最後都怎樣了?三種結果,說的太現實
    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裡,父母幫自己帶孩子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很多人心裡因為這個和自己的父母鬧翻,說出一些傷害父母的話,如果你們不幫忙帶孩子,等你們老了的時候,也不會給你們養老。那麼那些不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最後都怎麼樣了,可能會面臨著下面三種結果,很現實。1.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 「兒女做不到3點,我決不帶娃,寧可單過」老人的話,得到了讚許
    這些壓力如果全部壓在男人身上,男人就很難吃得消,於是,作為母親,女人往往會輾轉在工作和照顧孩子二者中,感到筋疲力盡。為了緩解壓力,年輕人往往會把照顧孩子的責任轉嫁到父母身上,要求老人給自己帶娃,甚至以給父母養老作為交換條件,迫使老人不得不答應帶孫子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