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辛苦忙碌了大半生,退休後不是選擇好好享受生活,而是選擇幫助子女們帶孩子,減少下孩子的生活壓力,只為了他們的生活更加輕鬆一點。
這些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過的怎麼樣呢?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我的老公很早就去世了,我用微薄的工資養大了一兒一女,女兒出嫁了過的很好不用我操心。兒子和兒媳婦沒有正式工作,起早貪黑的做點小生意養家,日子過的很辛苦,2個孫子也跟著受苦。
沒退休時我就經常趁休息時幫忙帶孩子,退休後我更是成為了孩子的「24小時保姆」。兒媳婦怕我辛苦,嚷嚷著把孩子送去全託,我生氣的罵了他們一頓「你們捨得,我還捨不得!」就這樣我把2個孫子全帶大。
現在我老了,兒子媳婦都很孝順,經常帶孫子來探望,現在沒有什麼心事的我也可以安享晚年了。
有道是錦上添花無人知,雪中送炭暖人心。陌生人如此,親生父母更是如此,人生在世誰沒有艱難的時候,如果老人在困難的時候選擇伸手幫一把,孩子們是會心懷感恩的。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晚年更多了一層情感保障。
當年因為工作性質,我們只生育了一個女兒,從小到大都是想把最好的給她,即使在她成家立業之後。我和老公一退休後,我就主動的擔負起照顧小外孫的任務,學費我們給拿,周一到周五,接送孩子去女兒家,周末把孩子帶回我們的家。
沒想到的是女婿經常嫌棄我們太過於驕縱孩子,女兒也因為教育孩子和女婿產生矛盾。孩子畢竟是他們的,我們還是儘量按照他們的要求管孩子.直到孩子順利進入初中,我們也就放手了,也管不動了。
現在我們老兩口退休工資滿足生活沒問題,有空的時候跳跳廣場舞,鍛鍊鍛鍊身體,不給女兒以後添麻煩.現在女兒經常大包小包的給買東西,只是女婿每次來都說孩子全是讓我們慣壞了,越大越不聽話,讓我傷透了心。
父母給帶孩子是情分,不給帶孩子是本分,這要看老人自己的意願不可強迫。既然把孩子交給老人,就要相信,老人可以把孩子帶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要讓老人出錢出力卻不討好。
老公他們家三代單傳,兒媳婦生下孫子的時候全家人都高興的合不攏嘴,正好我剛剛退休,兒媳婦一上班,我和老伴就幫助他們帶孩子。洗澡,餵奶,一切都從頭學起。晚上為了不影響兒媳婦休息,我們就帶著孩子睡覺,一夜不知道起來多少次。
孩子長的白白胖胖,我和老伴卻一下瘦了十幾斤,不過看著健康可愛的孫子心裡也是高興。後來兒子和媳婦甚至忘了這個孩子是他們的,連生病都是我們帶去醫院,其中的心酸說起來就想哭。
好不容易孩子帶大了,我們也落下一身的病,經常需要打針吃藥。沒想到現在兒媳婦又意外懷上了二胎,說將來還讓我們帶。我和老伴拒絕後,兒媳婦一下子翻了臉,現在大家鬧的很僵。
老人總想為孩子再多做一點,孩子們總是想多索取一點。帶孩子是一個非常勞累的工作,年輕人都吃不消,何況是兩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能生就能養,每個人都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一味的推給老人。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退休後的老人給不給兒女們帶孩子是她們的自由,老人給帶孩子,我們應該心懷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的幫助
如果父母不給帶孩子,我們也要尊重他們的選擇,人到晚年也該過幾天屬於自己就的日子,應該理解和支持。
有很多人說,不給帶孩子,晚年就不孝順老人。這種想法我實在不能認同,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養育成人已經完成了任務.
贍養老人是每個兒女應盡的義務,帶孩子更不應該成為女兒們晚年贍養老人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為兒女活了一輩子的父母也該在晚年為自己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