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他們是怎麼想的?聽聽三個老人的心聲

2020-11-08 結綠談情

老話說隔代親,很多爺爺奶奶都是特別疼愛孫輩的,有什麼好東西或好事,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孫子孫女。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這也是一種幸福。

一個人年輕時撫養自己的孩子,要工作掙錢,要做家事,要照顧老人等,根本沒多少精力來享受孩子給予父母的天倫之樂。等到自己把很多事情處理好,可以騰出時間來多和孩子在一起時,卻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

這種時候孫子孫女到來了,爺爺奶奶就把對孩子的那份愛傾注都孫子孫女身上了。而且這時候爺爺奶奶的負擔也輕了,有時間來和孫子孫女在一起了,所以會特別疼愛孫子孫女,自然願意幫忙帶孫子孫女了。

但也有些老人會不願意帶孫子孫女,那他們是怎麼想的呢?下面我們來聽聽三個老人的心聲,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會讓他們不願意幫子女帶孩子。

葛奶奶:66歲,我辛苦了一輩子,晚年也該享享福了

我這輩子吃過很多苦,我的父母是特別重男輕女的人,所以我在娘家沒過過好日子,我就像一棵草一樣長大的。後來嫁人了,因為沒有嫁妝,又沒有娘家人給我撐腰,所以婆家很看不起我,婆婆總是百般為難我。

我有了孩子後,婆婆也不幫我帶,兩個孩子都是我自己帶大的。那時要工作,要去地裡幹活,要照顧家裡的一大攤事,還要帶孩子,我忙得團團轉。我老公在私人工廠裡上班,他除了上班之外,其他什麼都不做了。

現在我老了,身體也不好,我就不想給兒子兒媳帶孩子了。我的孩子是我自己帶的,他們的孩子也應該由他們自己帶,我也想輕鬆幾天。該我得到的年齡我沒得到,該我奉獻的年齡卻要我無限奉獻,我又不是太陽!

對於我不帶孫子,兒媳是很有意見的,好在我們不住在一起,眼不見心不煩。我也不指望他們為我做什麼,我這輩子什麼都是靠自己的,到老了也一樣。所以我也想對自己好一點,不想被孩子所累,想晚年過得輕鬆些。

王爺爺:61歲,我是想帶孫女的,可我不會帶

兒子兒媳結婚那年,我老伴突發腦梗去世了。第二年兒媳生下了小孫女,小孫女肉嘟嘟的,特別可愛,我喜歡得不得了。但兒子兒媳不放心我帶,說我一個大老粗,帶孩子是細活,肯定帶不了的。

也的確,我真不會帶孩子,當年兒子小時候都是我老伴帶的,我一天都沒帶過。因為沒人帶孩子,兒媳就辭職了幾年。我跟他們不住在一起,他們經常會帶孩子來看我,我有時也會去看孩子。

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兒媳開了一家童裝店,這樣便於接送孩子。我在村裡給人家種樹,每天有30多塊錢收入,我每月有1500塊養老金,這些錢足夠我花了,我還攢出一些錢來給孫女買東西。

如果老伴還在世的話,那肯定是老伴幫兒子家帶孩子的,我就在旁邊輔助她。但老伴去世了,要我一個人帶孩子,我真不行,兒子兒媳也不放心。所以我不是不想帶孩子,是我能力有限,不會帶孩子。

宋奶奶;64歲,兒媳對我不好,我不幫她帶孩子

我兒媳是外地的,當初她跟我兒子談戀愛時我就很反對。以我家的條件,完全可以找一個各方面都比她好的兒媳,可她把我兒子迷昏了頭,我兒子就非要娶她。

我阻止不了兒子,只能給兒子操辦了婚事。兒媳進門後,我看她什麼都不順眼,她就是那種窮地方出來的人,什麼都小家子氣。兒媳對我也不好,總是什麼事都跟我對著幹,還挑撥我們母子感情,我兒子是個「妻管嚴」。

我和兒媳三天兩頭吵架,後來我和老頭子又買了一套小房子,就從大房子裡搬出來住了。因為和兒媳關係不好,所以兒媳生下孩子後,我就不願意給他們帶孩子,他們生的,他們自己帶。

我自己生的、自己養大的兒子,都對我不好,更別提孫子了。所以我不想帶孫子,覺得沒意思,與其去帶孩子,我還不如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因為我不帶孫子,兒子兒媳就對我更不好了,我對兒子是沒什麼指望了。

結語:

那些不願意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大多是跟子女有矛盾,或者是有其他特殊的情況。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老人都是願意幫子女帶孩子的,雖說帶孩子辛苦,但也有天倫之樂,這是千金難買的樂趣。

人到老了時,看見一個稚嫩的小生命蓬勃生長,感受生命的力量,這是非常美好的事。人類的愛就像流水一樣自上而下,一代呵護一代。父母愛子女,看見子女負擔重,就自然而然想幫子女減輕負擔。

父母想幫子女減輕負擔,就很自然地幫忙帶孩子了。很多老人覺得,自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孩子也是應該的,否則「爺爺奶奶」就白叫了?

對於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老人要不要幫子女帶孩子?這也沒什麼定論,各家有各家的情況,清官難斷家務事。老人願意帶孩子,這挺好;如果老人不願意帶,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總會長大的。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老人的真心話:不想幫子女帶孩子,也不想和他們一起住
    婆婆的好友劉阿姨,她家有兩個兒子,年齡又相差沒多少,所以劉阿姨家的兩個兒子幾乎也是同一時間結婚,同一時間有了孩子。前段時間劉阿姨兒媳歇了年假,劉阿姨就回來了幾天。這中間,劉阿姨和婆婆她們幾位老朋友小聚,劉阿姨說到幫兒子帶孩子這段時間的事情,老人直言:自己的真心話就是不想幫子女帶孩子,也不想和他們一起住。
  • 老人幫不幫子女帶孩子,晚年誰的日子更難捱?幾位老人說出實情
    現在身邊不少朋友,三四十歲的年紀已經開始在為養老做準備了,說是未雨綢繆。而身邊那些上了歲數的七姑八姨們聚一起,他們所談論的話題,有一半也都是和養老有關的,畢竟自己就正在經歷或馬上就要經歷。說到養老這個話題,不少人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幫子女帶孩子」,畢竟現在的老人,大部分都是退休後就開始投入新的副業「照顧孫子外孫」。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有什麼不同?聽聽兩位過來人的心聲
    走不盡的廚房路,幹不完的家庭活。伴著星星,備下了二代的早餐,迎著朝陽,給三代穿上折騰的衣裳。孫子是老人的希望,孫子是老人的未來,有的老人想帶孫子,也有的老人因為種種原因,不想帶孫子。那麼那些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了晚年有什麼區別?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怎樣?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要不要幫自己的兒子帶孫子,成了鄰居王阿姨最近一直困擾的事。相信這也是大部分老人所面臨的困境。帶吧,自己的晚年自由眼看要泡湯,暢想中的重拾愛好、走遍全國就會變成圍著孫子轉;不帶吧,人家都說了「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在這個時候不幫兒子兒媳一把,以後他們不管自己怎麼辦?真是為難。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怎樣?
  • 面對孫子和外孫,老人的心裡會怎麼想?聽聽三個老人的真心話
    現在面對孫子和外孫,老人的心裡又會怎麼想呢?下面我們來聽聽三個老人的真心話。,當初女兒找對象時,我和老伴是想給她招個上門女婿的。可女兒不願意,非要嫁給我現在這個女婿,女婿是家裡的獨子,當然是不願意來我家做上門女婿的。女兒出嫁後,生了個女孩,女孩是跟女婿姓的。我和老伴很想照顧這個孩子,可親家夫妻倆不放,說孩子是跟他們家姓的,是他們家的人,得由他們爺爺奶奶來照顧。
  • 幫子女帶孩子,怎樣才能不受氣?58歲老人的忠告,很實用
    很多老人看到子女這麼辛苦,大部分都不會拒絕子女的要求,雖然他們內心也許是不願意的,因為害怕住在一起和子女有摩擦產生矛盾,可畢竟子女有困難,老人怎麼忍心說不幫忙呢?其實小打小鬧也就算了,畢竟哪有不吵架的家庭呢,可是就怕這樣的矛盾越來越多,導致大家互相看著厭惡,最後老人好心好意來幫年輕人帶孩子,變成了吃力不討好。
  • 辛苦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最後結局怎麼樣?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年輕人的壓力都非常大,作為父母看了非常心疼,很多老人就選擇辛苦的幫助子女帶孩子。本意是為了給孩子減輕負擔,但是給子女帶孩子的過程中雙方也更容易產生矛盾。這些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過的怎麼樣呢?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 辛苦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現在過的怎麼樣?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很多老人辛苦忙碌了大半生,退休後不是選擇好好享受生活,而是選擇幫助子女們帶孩子,減少下孩子的生活壓力,只為了他們的生活更加輕鬆一點。這些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晚年過的怎麼樣呢?3個女人說出了心裡話。陌生人如此,親生父母更是如此,人生在世誰沒有艱難的時候,如果老人在困難的時候選擇伸手幫一把,孩子們是會心懷感恩的。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晚年更多了一層情感保障。
  • 「幫子女帶孩子,怎樣做才能家庭和睦?」聽聽這位七旬老人的忠告
    女人想出去工作,和丈夫一起努力,誠然是好的,那麼孩子誰來帶呢?這個時候很多老人就走進了子女的家庭,義不容辭的幫忙洗衣做飯看孩子,無論多苦多累都願意。於是我就給兒子和兒媳婦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告訴他們這個家是你們小兩口的,我來就是幫你們帶帶孩子,時間來得及我肯定會洗洗涮涮的,但是你們也不能做甩手掌柜的,下班沒事的時候就做做家務,都指望著我肯定不行,如果我累到了孩子都沒人幫帶了。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過得美嗎?這三個老人的回答很招恨
    文|好孕姐現在老人跟孩子之間最大的矛盾,恐怕就數帶娃和養老了。有些媳婦甚至放言:「公婆不幫我帶娃,我就不給他們養老!」對於這個觀點,我們不能說她對,但也不能說她錯。畢竟,百善孝為先,但獨自帶娃的辛酸也只有當事人能體會。所以,我們就先不談媳婦的感受了,還是問問那些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美嗎?然後,我發現身邊這三個老人的回答很招恨。
  • 不願意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現如今確實幸福快樂嗎?結果非人所思
    以前有些人做了一個任意調研,絕大多數的老人都不願意幫孩子帶孩子,由於會攪亂自身的日常生活。但是接受現實又很無奈。不肯幫孩子帶孩子,晚年時期的結果會如何?倩倩和丈夫完婚三年多了,結婚後一直沒要孩子,由於倩倩和丈夫的工作中都十分忙,並且收益也較為豐厚,假如由於生孩子放棄了就很可惜了。家中老人心急抱小孫子,就和倩倩說生孩子後幫著帶。倩倩聽後安心的備孕生孩子。但是直到孩子出世後,家婆以自身身體不好帶不動為由不幫倩倩。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最後都怎樣了?三種結果,說的太現實
    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裡,父母幫自己帶孩子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很多人心裡因為這個和自己的父母鬧翻,說出一些傷害父母的話,如果你們不幫忙帶孩子,等你們老了的時候,也不會給你們養老。我們知道父母沒有義務給子女撫養孩子,父母已經為子女操勞了半輩子。所以對於他們來說,給不給子女帶孩子完全是靠自己的意願。
  • 那些沒幫子女帶下一代的老人,晚年過得怎樣了?來聽聽他們的說法
    人老了,本該頤養天年的時候,可是由於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照顧下一代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到了老年人的肩上,似乎幫兒女帶孩子是個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坎兒。 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有那麼一部分老年人,因為各種原因,不想再去帶下一代,用他們的話說,我只負責帶大自己的孩子,沒有義務再去撫養他們的孩子。
  • 七旬老人被五個子女輪番安排相親,看似子女開明,實則讓人心酸
    文\文兒前兩天看了一個新聞,說是一位七旬的老太太,被自己五個子女輪番勸說找老伴。這位老太太的丈夫21年前就去世了,她一個人帶著五個孩子,想著孩子們都結婚生子了,自己晚年就有指望了。但是,現在五個子女卻一致要給老母親找個老伴,輪番勸說安排她去相親,理由是希望母親晚年能幸福。
  • 幫子女帶娃和不帶娃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3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現在社會,年輕人工作忙,壓力大,結婚生了孩子基本上都沒有時間帶,大多都是交給老人。據我所知,對於一部分老人來說,他們為了替子女減輕負擔,樂意幫子女帶孩子,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可還有一部分老人,不喜歡跟子女住在一起,喜歡和老伴享受晚年時光,拒絕幫子女帶娃。那麼,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和不幫忙帶娃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呢?我採訪了3位過來人,聽一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 老人在子女家帶孩子,退休金全部存起來,你怎麼看?
    ,她的公婆從老家來到他們工作的城市,幫著帶孩子。家和家之間各不相同,人和人之間也各不相同。正可謂:觀念不一樣,心態就不一樣。心態不一樣,做出的事情就不一樣。有些人,針對老人帶孩子的辛苦,總是會憤憤不平。
  • 在城裡的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一邊幫子女帶孩子,一邊打工掙錢
    他們養花遛鳥、打牌閒逛,即使幫子女看孩子,也不用擔心經濟上的困窘,因為每月按時放發的養老金,是他們最堅實的經濟後盾。 但還有一類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樣是五六十歲的年紀,卻要在城裡幫子女照看孩子,還會不失時機的尋找一切掙錢的機會。因為這些人沒有退休金,他們要為子女減輕負擔,也要努力為以後的養老早做打算。
  • 幫兒女帶孩子怎麼才能不受氣?62歲老人告訴你答案
    有時既想自己好好在一旁生活,享受一下晚年。無奈還有兒女需要老人的幫襯,又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自由。其實老人和兒女在一起居住,無論怎樣他們其實過的都不太自在。但為了下一代,為了讓兒女能後顧無憂好好打拼,老人只好親自去帶小孩。可是小孩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帶,往往費力不討好,最後兒女不滿意老人可能還覺得委屈。那究竟老人怎麼做,才能大家都高興呢?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這3個結局很現實
    1、兒孫不願意與老人親近孩子們都是非常有靈性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心裡會明白,也會跟其親近。而如果老人不帶娃,孩子們就會和其有一定的距離感,即使是血濃於水,孩子們也很難去親近老人。而且若是孩子聽到了一些不好的話,例如你小的時候你的爺爺奶奶不想幫忙養你之類的話語,很有可能會&34;,更加不願意親近老人。
  • 婆婆幫忙帶孩子,應該自掏腰包麼?聽聽這三個老人怎麼說
    有的年輕夫妻,會主動給老人錢;而有的,卻像什麼事沒有一樣。那老年人幫忙帶孩子、做飯等等,自己應該出錢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身在其中的三個老人,真實的心理感受。(為方便敘述,全文採用第一人稱)我今年58歲,幫忙帶孫子已有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裡,我除了照顧孩子,還要洗衣、做飯、幹家務。鄰居的大姐也問我,你做那麼多,兒媳婦一個月給你多錢?關於錢的問題,在我剛來的時候,兒媳婦跟我客氣過,給我1000塊錢讓我買菜。但是我覺得孩子的家,就是我自己的家,我樂意給他們帶孩子,怎麼能要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