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的情緒總被他人左右?

2020-08-28 職場賦能師盼盼

你有沒有經常碰到令你抓狂的事?

早上鬧鐘響了,孩子還是磨磨蹭蹭不肯起床。你著急忙慌地催促他穿衣服和吃早飯,他卻慢吞吞的,完全不在線?

下雨天你好不容易打到了一輛車,司機卻遲到了,讓你在風雨中多等了10分鐘?

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覺得自己幹得挺不錯,但年終升職加薪,老闆卻給了團隊裡的其他人?

碰到這些事情,你會不會產生焦急,憤怒,遺憾等情緒? 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引發了你的情緒? 是那個慢吞吞的孩子,不公正的老闆,不守約的司機嗎?


是什麼導致了你的情緒?

著名的心理學家,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創始人Albert Ellis認為,引發這些負面情緒的,不是這些不好的事件。而是人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人的情緒伴隨思維產生,情緒上的困擾是非理性的思維所造成的。對此,他提出了一個ABC理論:



  • A:Activating events 代表我們日常遇見的具體的人或事(誘發性事件)
    • 重大危機
    • 一些日常的煩心事、無可奈何的感覺、擔心、麻煩、決定和難相處的人
  • C: Consequences 代表兩件事:在A處發生的具體情形裡,你的感覺和你的行為。
  • B: Beliefs 是針對A處的人和事,你的信念


Albert認為,即使面對同樣的事件A,如果用不同的信念或思維方式,我們的行為就會很不一樣。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面對孩子早上起床拖拉這件事。我和我老公的處理方式就很不一樣。

我的老公一旦發現孩子沒有按時起床,會立馬去把孩子搖醒。孩子有很大起床氣,會很生氣地大叫,甚至會踢我老公,這會導致我老公火冒三丈。

當我發現孩子沒有按時起床,我會先把窗戶打開,開一些音樂,讓孩子自然醒。如果她還是沒有醒,我會打電話給老師,提前告知,今天孩子會遲到。

為什麼我和我老公的處理方式完全不一樣?情緒反應也完全不一樣?因為我和他的B,即對這件事的看法不一樣。

  • 我老公的信念:孩子一定要早起,養成早早到學校的好習慣。
  • 我的信念;這個年紀的孩子,偶爾遲到沒問題,睡眠充足才是重要的。

兩種截然不同的信念,碰到同一個事件時,產生的情緒和行為也完全不一樣。




常見的非理性的思維方式

Alber認為,理性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反應;而非理性的信念則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有三種常見的病態思維方式:

  1. 災難性思維

把不是災難的事情看成災難。

比如你在外面的辦公室等待一場重要的面試,你的腦海中會冒出很多想法:萬一我答不出他們的問題怎麼辦?萬一我的經歷不夠要求怎麼辦?萬一他們不喜歡我怎麼辦?萬一我的話不中聽怎麼辦?萬一我沒得到這份工作怎麼辦?這太可怕了!」帶著這種思想去面試,你早已精神崩潰,不戰而敗。

青春期的孩子最善於用災難性思維方式想問題:萬一考砸了怎麼辦?萬一跟那幫人合不來怎麼辦?萬一不受歡迎怎麼辦?萬一他們認為我是書呆子怎麼辦?萬一我這件衣服很過時,怎麼辦?我難堪極了,我會去死!

有些成年人在感情生活中也會誤用災難性思維方式:萬一我將孤獨終老怎麼辦?萬一他不改變,我們一生都不幸福怎麼辦?萬一我們老是吵個不停怎麼辦?

把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想成災難。這會讓我們沮喪無比,陷入狼狽,悽慘的狀態。

  1. 絕對論思維

大腦被「我應該「和「你應該「 佔據了,整天把「應該「掛在嘴邊。

有這個思維的人會被這些想法支配:我必須獲得成功。我應該思路更清楚一點。我應該更有吸引力、更聰明、更機智、更受歡迎、更具有行動力。我應該更堅定一點。我不應該那麼咄咄逼人。

腦子裡都是「我應該「的人,經常也會說「你應該」: 你應該對弟弟好一點,你不應該自私。在學校,你應該做一個好學生。你應該聽爺爺奶奶的話。大家應該對我好一點。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你在長大過程中,有沒有被念過「你應該」經。

產生這種思維的原因,是因為養育環境,社會環境和廣告等不斷地灌輸我們「應該」信息。這種信息進入大腦,進而控制我們的思維。

絕對論思維,會讓我們自己糾結不已,過分自責。也會讓我們陷入過分煩躁和生氣的情緒。

  1. 合理化思維

對發生的事情否認或不當一回事。

比如有些人沒有得到晉升,他們會說:「誰在乎呢?多大的事兒啊。不選我,是他們的損失。說真的,我都不怎麼喜歡這份工作。」

這是將得不到的東西合理化-酸葡萄心理。

比如父母發現孩子很難管教,有時候他們會這樣想:「我受夠了!他要自暴自棄就讓他去吧!我無所謂了!我不管了!」

這是將自己的不作為合理化。

當我們合理化時,我們不去感覺,只試圖否定這件事。也不去想合理的方式,去應對問題。




如何應對非理性的思維方式

首先,我們要接納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在被養育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被輸入或建構出非理性的思維模式。我們無需自責或抨擊自己,而是學會引導和控制它們,不要被它們牽著鼻子走。

克制這些非理性的思維方式,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更好的思維方式去代替他們。這個方式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難,需要不斷的刻意聯繫。

舉個例子,很多人對於公眾演講很恐懼。 演講之前,腦子裡會開始恐怖化:萬一我講得很糟糕怎麼辦?萬一大家聽不下去開始互相聊天怎麼辦?萬一聽眾的問題我答不出來怎麼辦?萬一沒人來怎麼辦?萬一我無話可說了怎麼辦?

焦慮的時候,腦子也會進入應該化思維:我學過演講,我應該可以完成的。我不應該為這種事煩惱,我真是太幼稚了!如果我連這種事都做不來,我會一事無成的!

這時候,自我的否定和指責,會讓我們開始用合理化來掩飾和安慰自己:那又怎樣?誰在乎?好像多大的事似的!如果聽眾不喜歡我的演講,我也不會在乎。他們不會欣賞,那是他們的問題!

當我們發現自己在把事情恐怖化、應該化和合理化時,我們要一遍又一遍地用更佳之選來替代:「我希望這群人喜歡我,從我的演講中受益。我想幹好,我會盡力,但如果沒幹好,也不是什麼可怕和恐怖的事。我會遺憾,會失望,但我也會發現自己有待改進的地方,下一次做得更好。好的,現在把我的演講目的和價值點再回顧一遍!」

靠給自己輸入這樣的思維,我們可以對正在產生的非理性念頭髮起攻擊,並用切實可行的想法來替代它們。

發現沒有,這裡面的要點,不是說服自己會做得很好,也不是要求自己「應該幹好「,也不要求聽眾「應該喜歡我「,而是用更佳之選「我想要」,「我希望「,「如果沒有達到,也沒關係,我可以做的是什麼」來替代。

這樣做,我們的焦慮感會大幅降低,而且馬上會用積極合理的行為來面對現狀。



要學會用理性信念來代替非理性信念,最關鍵是,我們要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刻意練習!

我給大家提供了十大最常見的非理性想法,供大家練習。一旦你產生這樣的想法,不妨挑戰一下自己,用更佳之選來克制,看看效果如何。

十大最常見的非理性信條

(1)過分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

(2)我決不能在重大任務上失敗,失敗是可怕的,我決計受不了。

(3)低耐挫性:無論是人還是事,最後結果必須是我想要的。如果不是,那就太糟糕、太可怕、太恐怖,太不公平了。

(4)如果上面的事情,我總要找人罵罵。

(5)如果我對未來之事及別人對我的真實看法有揮之不去的憂慮,最終結果定會更好。

(6)每個問題都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必須立即找到。

(7)逃避困境和責任比面對要容易。

(8)如果我萬事都不投入,只保持若即若離的關注,我不會不幸福。

(9)我的過去、小時候、最近戀情、最近在工作中發生的可怕事情導致我現在的感覺和行為方式。

(10)壞人壞事不應該出現,真出現了,我只能是無所適從。


只要你堅持練習,相信會越來越熟練地掌握克制非理性想法的法門哦!

相關焦點

  •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
    我們如何不被他人左右,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白天辛辛苦苦忙了一天,終於在快下班的時候寫完了方案。可是,當你把方案拿給領導批閱時,卻被領導從頭到尾批了個遍。晚上回到家,孩子還在寫作業,心不在蔫、東張西望,問幾個知識點,也都沒學會。這時,你是不是有種火冒三丈的感覺?的確,生活中總有些煩心事弄得我們情緒失控。
  • 我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掌控自己,掌控人生,get這個方法
    01談到情緒被人左右,我想,很多人都深有感觸。只要我們活著,就會有情緒,就有被情緒左右的可能性。小到他人對自己不禮貌、被人誤解,大到親人去世、和愛人分手、工作遭受重創,我們都有可能情緒失控。上周,我讀了一本書:《我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該書作者是阿爾伯特.埃利斯。
  •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能控制自己的人,才能掌控好人生
    於是,你開啟了恐怖化思維:壓力好大,我該怎麼著手處理,如果完不成,就會被扣除績效獎金,調換工作崗位,甚至被炒魷魚,房貸、車貸、保姆、孩子、父母怎麼辦……於是你越想壓力越大,直至陷入一種思維的惡性循環。我們常說,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主宰命運首先要學會掌控情緒。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異常困難。
  • 「別人的一句話,讓我整晚睡不著」: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
    情緒容易被他人左右的人,就像被操縱的提線木偶,一舉一動都失去了自我;情緒容易被他人左右的人,會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會太在意自己不夠完美;情緒容易被他人左右的人,會活得很心累,因為擾亂自己思緒的人和事,隨時都會出現。
  • 你的情緒是否被他人左右過,你有想過嗎?
    ,情緒的幾個主要表現為如下。如果過分煩躁,沮喪,鬱悶,就會被某人某事牽著鼻子走,這時就會受制於人和事;2.如果過分緊張,脾氣一觸即發,就很有可能把事情搞砸,表現為情緒失控,行為失常;3.如果過分抑鬱,無精打採,也許就會一事無成;4.如果過分內疚,悔恨,也許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 為什麼你的情緒總被他人所左右?
    如何能掌控好你的情緒?怎麼樣不讓自己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決定了大家人生的幸福指數我們每個人都有4種不良的情緒反應:1.過分的煩躁:比如你一開門進到家裡面,看到小孩在玩玩具,雜亂的東西遍地都是,被搞得一塌糊塗。然後你心中就有一股無名怒火就燃燒了。
  • 情緒總是被他人左右的人,是因為這3種病態思維
    相信每個看到消息的人都有替那些鮮活無辜的生命抱不平的想法,然而悲劇已經釀成,再多的責罵與悔恨也無法回到完好之前,我們更多的是應該警示自己,不要讓他人的情緒影響到自己,說出做出一些衝動的言行,如果這樣,我們和那對吵架夫妻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我們的情緒和行為都受到了他人的影響。換句話說,如果每個人都學會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因為別人的衝動言行而受到傷害。
  • 如何避免情緒被他人操控?
    ·埃利斯(1914-2007)在其經典作品《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一書就剖析指出,誘因往往是出錯的事件(可能是運氣所致,可能是別人出錯,也可能是自己犯錯),而這與人們就此得出的感受、表現出的反應之間存在一個橋梁,即人們對誘因的認知。
  • 身邊親密的人總是能夠左右我的情緒。如何不受他人情緒幹擾控制?
    在家的時候,小李是一個非常容易被自己母親左右情緒的人,一旦母親的情緒不好,小李也會變得情緒暴躁,一家人都是看著母親的臉色生活。若是母親今天陰著臉,全家就噤若寒蟬。如果小李在母親不開心的時候笑鬧,母親就會批評她,說她不懂事。
  • 不再被他人左右情緒!15堂情緒「斷舍離」課,和壞心情說拜拜
    其實他們兩人感情出現裂痕早有預言,她和老公平時各自忙孩子、忙工作,老公總當甩手掌柜。但現在大家都不上班,老公依然癱在沙發上玩遊戲,對家務和她毫不關心。就像我和閨蜜安妮說的, 你別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影響自己情緒的老公身上,你摔碗、摔手機,這些都可以用錢買到,但是如果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就把婚姻生活搞得烏煙瘴氣,就不值當了。
  • 情緒不是他人造成的,《關鍵對話》告訴你,情緒可以選擇
    我們總會說「你讓我心情不好」,「你讓我難過」,「你讓我生氣」,認為自己是情緒是對方造成的,但是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的,情緒是自己創造的。情緒並不是籠罩在你周身的一層薄霧,它們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不管你多麼振振有詞地指責別人,實際上其他人是無法讓你陷入某種情緒的,是你製造了自己的情緒,是你讓自己感到害怕、煩惱或氣憤。讓你產生情緒的只能而且永遠是你自己。——《關鍵對話》這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明明是對方做了不好事,讓自己不開心了,情緒怎麼可能不是對方造成的呢?下面我將用《關鍵對話》這本書的部分內容,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 我們都壯烈犧牲在情緒上,而不自知
    不會發火,就是不會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遇到事情,我可以自己一個人內化,甚至不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去發洩心中的不滿。有一本書叫《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估計很多人沒有看過。死在情緒上。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真正能夠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他也就開始學會領導他人,開始學會控制金錢了。每個人實際上都會情緒波動,當情緒開始嚴重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影響到自己健康的時候,那就一定要重視起來。
  • 別被不好情緒左右,做自己的主人。
    ----------人的一生十分漫長,總會被不同的情緒影響,願你也能不忘初心,做最真實的自己。貧窮孟子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什麼意思,意思說的就是,當自己真正處於窮困潦倒不得志的時候,一定要管好自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而在得志,飛黃騰達的時候,也要努力讓天下更多的人都能夠得到好處。
  • 情感自修課:建立你的情緒界限——擺脫情緒勒索的方法
    在交集內,大家相互交流,但是在交集外,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不應該讓他人做主,不應該將交集中的情緒當成是你自己的情緒,不能讓別人的情緒左右你的思想。,指的是:我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不為他人的情緒負責。但是如果對方喋喋不休,謾罵侮辱這個人,甚至動手毆打這個人,這就是對方的情緒,是對方的責任。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不能被對方的情緒左右,自己也情緒升級,而是應該冷靜處理,避免將一場事故演化成更大的矛盾衝突。
  • 小心,情緒正左右著生活...
    老闆過去常說阿剛這人什麼都好,就是脾氣差,還說他所謂的直性子,其實就是為自己的情緒找藉口,這樣會吃苦頭的,情緒管不好,會出大事的。我同學反應快,手往回收,人往後一跳,躲過了一劫,大叫,「你砍人啊!」古人所說的盛怒,就是情緒上來的時候,盛怒之下不答人書,就是怕你情緒不對時,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會做出一些超常理之事。想想同事阿剛的辭職之事,同學與瓜老闆的事情也不正是因為盛怒之中的事情嗎? 生活當中有誰沒情緒?
  • 被情緒左右的人,好運氣擦肩而過;不輸給情緒的人,福氣不請自來
    人的一生情緒波動很大,高興是覺得自己要上天了,看什麼都是美好的;生氣時做什麼都不順利,看誰都一肚子氣。情緒是一把雙刃劍,情緒好時能助你攀上人生高峰,情緒低落時能把你拉向人生低谷。成功的人,從來都不輸給情緒;而失敗的人,往往怨天怨地,被情緒所左右,都做出過分的言行,結果是運氣越來越差,自毀前程。
  • 鬼谷子的智慧:做人要外圓內方,要有分寸,不被情緒左右
    太過心軟的人會忽略自己的自身情況而去幫助他人,成為我們所說的老好人。成為老好人之後,就會非常的痛苦,即便幫別人做了許多事情,也無法得到讚揚。鬼谷子就這個問題說過三句話,牢記這三句話,人生將迎來新的轉機。
  • 為何女生總被忽冷忽熱著迷?
    為何女生總被忽冷忽熱著迷?我們來看看,姐妹們是怎麼被男人的忽冷忽熱忽近忽遠吊著,然後投入很多的情緒價值寶貝們,你們這些小心思小琢磨小嘀咕就是被男人牽著鼻子走的開始,不自覺的進行著情緒投入,甚至有可能男人還沒出手,就自己把自己吊起來了,男人忽冷忽熱忽近忽遠,你就越投入心思嘀咕,越來越情緒投入,情緒的投入是被吊著的第一步,也是淪陷的第一步,後面你完全會被自己的沉沒成本帶進男人的圈套裡的。
  • 別讓情緒綁架你
    衝動、憤怒、生氣、抱怨、計較、報復、自卑等負面情緒與不良心態,不僅會毀壞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也會傷害了一個人的外部世界。沒有可控的內心世界,就會失去美好的未來。先來看看本舵身邊發生的幾件事。早幾天,本舵的一個大學同學,在北京混了10多年後,兩手空空地打道回府了。她很落寞,不明白為何會落得這般田地。
  • 管好我的情緒小怪獸 II 我的情緒我做主
    狼書今日共讀書目《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第一步:反思我為什麼會有不良的情緒出現。1)過分煩躁,包括緊張、沮喪、惱火、擔驚受怕。比如,你會因為準備一個重要的工作的面試而感覺極度緊張,或者因為孩子最近的表現感到惱火。如果你有這類的情緒,就說明你已經受制於他人或者受控於那件事。2)過分生氣,包括戒備、被激怒、氣得發瘋、感覺到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