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討厭自己的父母?

2021-01-14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我不知道我這樣的說法是否符合你提問的具體成因,但是我看到『有沒有人「討厭」自己的父母』這麼一個話題,的確讓我感到不能平靜,所以我想與你深入探討你的「討厭」的由來。我們是否可以從你個人成長發育的各階段裡找到緣由呢?


因為不同階段的「討厭」可能反應出我們成長發育過程中與父母互動關係和教養模式,一般人的「討厭」會呈現出當時發育階段短期的暫時性的「討厭」的想法,這也許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必然經歷的心理歷程,對嗎?


但是如果你的這個「討厭」,現在還在長期、持續的困擾著你,而且無法讓你從「討厭」的情緒中走出來。那我們是不是有必要討論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討厭」自己的父母呢?


是什麼時間,在什麼情況下讓你心理產生了「討厭」這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呢?如果從認知心理和情感來考慮,我們的父母大多數並不是完美的父母。


這有可能在我們當上了父母后,或者系統的學習過心理學及相關的知識後,才可能會更加理解和體會到「討厭」父母的由來和心理的成因吧。


 

我們是否可以從認知和性心理的發育的視角,來理解和詮釋我們各自父母的家庭教養模式,雖然你很「討厭」父母的教養模式中有許多不足和缺失,但是你是否可以引申到父母的行為也是原生家庭習得而來的,對嗎?


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假如:你的父母文化知識相應缺乏、處理事情過於簡單粗暴、有時脾氣會很差、有時也在社交中顯得唯唯諾諾、顯得力不從心、也不會溝通等等諸多的行為與模式。那你是否會與他們溝通嗎?


你想過如何討論這個問題的嗎?是否思考過有可能跟他們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有關呢?既然父母與個人和經歷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結,那麼父母的行為模式是否也在重複他們自己的原生家的庭模式呢?


他們的教養模式是否也是在傳承他們習得這種行為模式呢?如果你不能接受,請問你思考過用什麼方式溝通父母更樂於接受和改變呢?


當我們看到每個人的父母都並不是最完美的現實後,我們有什麼感覺呢?是從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都原發於內心的愛。


雖然他們的管教方法不是十分得當,有時也會激起我們的「討厭」情緒。但是絕大多數人也會認同和所接受父母教養模式的,對嗎?


因為我們的父母在他們生孩子之前,也很少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他們當時也不太知道如何做個好的父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父母他們的觀念、思維模式、教養方法以及人生經歷的傳承,直接受到他們原生家庭的影響。


這會讓我們看到他們的人生,展示出不盡完美和不盡人意的一面。通過對父母教養模式的觀察與反思,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理解父母的教養模式呢?我們需不需要換一種認知、行為去理解和對待他們呢?


過去父母的管教行為和教養模式,真正就是他們的錯嗎?討論中我們是否真的理解到上一代人會影響著下一代人模式呢?


這樣的思考可能對你產生更深啟迪呢?你內心中是如何看待這種傳承的呢?在父母眼裡的子女永遠都是自己的小孩,所以他們愛、操心,管教、甚至責罵,都可以提升到「我是愛你的「視角來詮釋,從這個角度就算你覺得父母「煩「或者「討厭」,但他們卻依然會以自己的教養方式,這並不是容易改變的,對嗎?



有的人可能說:對於每個人來說父母的愛都是最偉大的愛,可自己卻時常感受不到的,對於自己的父愛或母愛找不到暖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在成長發育過程中,沒有深切的體會和感受到父母愛意的內涵呢?


你自己真的覺得自己不配找到父母的真愛呢?還是用「討厭」隔離與他們愛的情感呢?這是否還有另外更深層的「討厭」的含義呢?你是否願意與我們共同回顧你的成長發育過程和你的人生經歷呢?


假如:當時你年齡可能還是很小,或者是處於「青春期」的發育階段。所以存在著自我和叛逆心理,無法感受當下父母的愛意。這會是什麼遮擋住你看不到「愛」的雙眼呢?你是否只看到他們只關心你的學習成績,而不關心你的精神需求,對嗎?


你時常感到父母的壓力,有時對你很霸道、專制的,專門與你過不去,就好像感覺到自己不是親生的一樣,對嗎?你看到自己的父母往往缺少別人家父母「好」,比較別人的父母對子女「好」。


這是否也是激起你抗拒與叛逆自己的父母呢?是什麼具體的原因讓你十分「討厭」父母,真的是他們的嘮叨與管教嗎?這真的可以成為成為你「討厭」的原因嗎?是什麼讓你感到在這個家裡,你就是那麼一個活得最不開心的人呢?是不是你有對父母的積怨和不滿,讓你在心裡早有產生快點離開這個家的想法呢?

 


也許有的人認為父母為什麼生了自己反而沒有好好的養育自己呢?認為父母是不負責任的,也有的人在自我的意識中,經常感覺自己的父愛、母愛是缺失的,父母與自己也是沒有什麼感情交流,父母無法給予到與別人相同的物質支持與保障。


更有甚者是許多大學生也存在這種錯覺,雖然他們的父母生活在鄉村或者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的條件下。認為自己有學識、而父母卻是缺少見識,缺乏主見或各種不足,讓自己無法與同學比,感到很自卑,不希望同學知道到父母的狀況。


假想如果被同學知道自己家庭和父母,自己覺得很沒面子,會自認為讓別人瞧不起的,雖然有的已經參加工作了,但是還存在「自我」的意識中,還是認為父母只會擾亂自己的進步,不會在生活、事業和其他精神、物質等方面給予支持與幫助。


有的甚至懷疑和否定父母的價值感,有了這樣的想法和認知後,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不尊重、不認可、不接受,逐步與父母產生對立的態度,只會站在「自我」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什麼都是父母的錯,認為自己沒有生在一個好家庭,感到無限的煩惱以及前途渺茫的悲觀心理。


出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掙」的心理現象。這會讓我們看到:存在這樣的心理的人,是否跟自己的攀比和自卑心理有關呢?還是在其性心理髮育過程中,遇到過其他心理挫折或創傷呢?



我們是否可以從父母傳承他們原生家庭的視角來討論。父母也都想有良好的教育,讓自己有好的素質,無奈的是他們也沒有選擇自己父母的權利。從這一點來看,你現在用不滿的情緒和對立態度去「討厭」、「嫌棄「他們,是否得當呢?我們是否能從產生你自己「討厭」父母的思維模式的背後看到成因,來尋找解決辦法呢?否則你會被困在怨恨心態中而無法解脫的,對嗎?我看到你願意解脫你的痛苦不堪的,對嗎?雖然你還有很多緣由和起因現在無法表達或者不說……,但是你的父母真的很讓你「討厭」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說:人的出生是沒有選擇權的!對嗎?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總之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人生,一般人認為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就是對自己有莫大的恩德,對嗎?
許多人都認同父母養育我們,父母給了自己健康的生命,這就足夠了,他們時刻懷著「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的樸素心理對待父母,懂得 「羊有跪乳之恩 、烏鴉有反哺之情」這是否也會引起你心中的反思呢?
其實對一般人來說:血濃於水的關係都是認可的。但是就是有的人不能接受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寬容、悅納父母或忘掉父母的不足,對嗎?這可能跟自己的「討厭」的自動思維模式有關,有的對你來說是很難去掉的,對嗎?
你能否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麼真正的原因,讓自己邁不過「討厭」父母的這道坎呢?我看到你雖然內心中也強烈的渴望—渴望被愛、渴望溝通,但是你的努力和嘗試去改變動力在哪裡呢?
如果找尋不不出來,那又如何有動力解脫自己呢?探尋找到那究竟是怎樣的心結在困擾著你,你只有打開心結才能讓自己真正的改變,對嗎?我想我們可以幫助到你,幫助你走出內心「討厭」的陰霾和困境。


張樹波,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籤約心理諮詢師。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公眾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點擊閱讀原文來聽華大心理微課《豐滿羽翼,方可翱翔—— 一個諮詢師關於自我成長的悟與思》






相關焦點

  • 【守護親情 | 討厭自己的父母,我是不是沒良心?】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討厭過自己的父母呢?但阿拯發現:討厭爸媽的孩子,真的很多,也許不會一直討厭,但真的會討厭父母,也討厭過父母。,孩子有沒有資格討厭?>,有資格討厭自己的孩子嗎?說實話,當我看到,有些父母 覺得自己 「應該對孩子充滿愛」,「居然討厭自己的孩子,我是不是有病?
  • 父母討厭自己的孩子,正常嗎?
    在心理學裡面,其實每個父母都有討厭孩子的一面,只不過這個討厭自己的孩子,並不被世俗所接受,所以一般都會壓抑。 當孩子完成父母的期待時候,愛會多一些,而當希望落空的時候,就會出現恨,這個恨有時候就用討厭孩子的方式,來推開孩子。 愛或者喜歡,是拉近孩子,把自己的期待或者未完成的心願放到孩子身上。 恨或者討厭,是推開孩子,表達自己的期待的落空。
  •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特別討厭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都覺得父母對我們有生養之恩,我們應該對我們的父母好一點,要懂得感恩,要孝順,要這要那的。那你有沒有一瞬間特別討厭自己父母的時候呢?我有,小時候沒被養在父母身邊,那個時候總是渴望著父愛母愛,把父親母親想像的特別美好,後來被父母接到身邊,相處越久發現其實很多時候三觀都不太一樣,經常因為一件小事而爭吵,一次又一次,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發現某一個瞬間特別討厭自己的父母。
  • 渴望有自己的天地,很討厭父母操控自己人生的4個星座
    1點星座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決定權在自己手裡。但不排除有很多父母喜歡去操控自己的孩子,從上學到工作無一不是被父母所安排,沒有自由有沒有決定權,這幾個星座女活得很不幸福,渴望有自己的天地,又無法去拒絕父母的好意。她們發自內心的討厭被父母操控。
  • 比起你討厭的父母,也許你更討厭自己
    也許你很討厭你的父母,但你會更討厭和他們相似的自己。
  • 最後,我也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父母的樣子!
    在別人眼中,我的童年不可謂不幸福,生在算是書香之家,父親是教師慈愛有加,母親相夫教子,一大家子其樂融融。但是,說實話,從小到大,除了對這個家的深深眷戀外,我都有一股深深的埋怨,而這股情緒並未隨著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而終結,相反的是,這股埋怨給我的影響越來越深,越來越嚴重。
  • 你不是討厭父母給你的壓力,而是討厭你自己
    本科時他有過一份很好的實習工作,父母說你應該讀研深造一下,於是他放下了實習複習考研;研究生畢業之前,他在考博和工作之間猶豫過,父母說你應該考公務員,穩定,於是他考了公務員,進了人人都羨慕的好系統。他年輕,有能力,工作好,薪水高,在別人看來是黃金單身漢,他卻總是對自己不滿意,覺得被禁錮在體制裡,但又不敢跳出去,父母會失望;在跳出去之前,他連戀愛都懶得談,於是就一直單身。
  • 成年人潛規則:做自己,需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我想,沒有人願意主動去招人討厭,除非他這麼做能從中得到好處。 但是,我們不是人民幣,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我們都必然被人討厭。這不是說我們要主動惹人厭,而是說我們不要懼怕被人討厭。勇敢做自己,需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
  • 有沒有父母跟我一樣,有了老二後,越來越討厭老大了
    他們論述了兩個孩子的各個好處,我總結了下,主要有3點: 一是孩子有個伴,將來孩子有事了,相互直接可以照顧。 二是自己老了,孩子多了可以輪流伺候,假如只有一個的話太累,照顧不了。 三是老二比老大更好,更聰明,更可愛。
  • 你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嗎?靠這!能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係
    你有被討厭的勇氣嗎?這聽起來好像關乎一個人的心理問題。簡單的說,你現在的狀況來自於過去的經歷,來自於你的環境和周圍的其他人。但是從個體心理學角度來看,你的狀況來自於你自己。其實你應該首先考慮的並不是怎麼讓孩子學習,而是應該考慮學不學習這個題,學習這件事是孩子自己的課程,與父母無關,不要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就免不了有各種的衝突。我們必須把自己的課程與別人的課程分別開來。
  • 千萬別把你最討厭父母做的事再延續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爸爸雖然什麼都好,但是小時候的我卻十分討厭他這個舉動。但是我剛剛的行為和我爸爸以前的行為又有什麼區別呢?在若干年後,我把自己最討厭爸爸對我做的事卻重複在了女兒身上。想到這的我,趕緊給了女兒一個大大的擁抱,並誠懇地跟她表示歉意,承諾下次再也不會了,女兒才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 為何有那麼多人討厭自己的父母?看了數萬網友的經歷才明白!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今日話題:為何有那麼多人討厭自己的父母?看看網友是什麼說的:網友A:我的媽媽現在很老了,認為是在自己的子女面前不用注意,在家裡當著我的面到處隨地吐痰,放屁,去衛生間直接把尿撒在裡面,弄得裡面臭氣燻天,所以有時候看見她上衛生間,我就去打開水龍頭,把裡面衝洗乾淨,這樣有一次竟然被她罵,她說我嫌她髒怎麼的,難道我們做子女的就必須得聞父母的尿和屁才認為是孝順嗎?
  • 「人類的本質」:大多數父母都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人!
    「人類的本質」:大多數父母也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人!我和我媽關係一直蠻融洽的,融洽到她有時候會錯把該和閨蜜聊天時分享的日常拿來啟發我。她有次和我分享了某個朋友的女兒努力考上了博士然後嫁給到了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的故事。男朋友也是博士,家境優渥,對女孩很中意,許諾了很多彩禮和盛大的儀式。
  • 我們並不知道,但終究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小時候,最討厭父母上班,因為父母工作原因老是沒有時間陪我,答應我的事情都拖到我忘記了。那時候我在想,我長大了不想成為父母那樣的人。現在長大了,我卻活成了我最討厭的樣子。昨天,看到朋友發的朋友圈,說著「三個月來第一次在天黑之前下班,原來,北京的街道上也能看見落日 」裡面還附帶一張太陽下山前的照片。看到那條消息我突然覺得很難過,不禁在想,為什麼現在人要活得那麼累?如果連感受晨曦日落的權利都變成一種奢侈,那我們到底是在為什麼而奮鬥呢?
  • 【情感求助】非常討厭自己的農村父母,我該怎麼和他們相處?
    因為小時候仇和來了,計劃生育查的嚴,我上小學時候是在親戚家讀書長大的,親戚夫婦都對我很好,而且很有文化很有社會地位,把我教育的也很好。我很感激親戚夫婦,可以說他們改變了我的人生。  說一下我的父母,他們其實對我很好,但我覺得我真的對他們沒有感情,雖然喊著他們爸媽,但我心裡真的沒有任何父親或者母親的感覺。
  • 成年人的世界,討厭的自己,該如何找到內心的平和
    最近有個網友私信我說「我變成了自己都討厭的樣子,我已不再是當年的我了,我成為了當年自己口中討厭的那個人」,他的話讓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勸導他的同時我也請教了很多心理學的朋友,為什麼我們開始學會偽善,為什麼我們不能一直學會做自己呢?和他們探討後我得出了這些結論,今天來跟你們分享一下,希望你們都能找到自己自己內心的平和。
  • 孩子最討厭父母的行為有哪些,排行第一的是什麼?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問題都持批評態度,但反過來,哪些父母的行為方式是孩子不喜歡的呢?這是一個很多家長都沒有考慮過的問題,即使考慮過,也不知道答案。事實上,在孩子的眼裡,父母如果有這四種行為,他們是最討厭的,有了這些做法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了。1整天嘮叨你的孩子。
  • 世代教育大調查:你是否慢慢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父母的樣子?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變成了曾經自己討厭的父母的樣子。短片第一部分是家長接受問卷調查《回想學生時期,你最討厭哪些事》。問卷上的每一個選項讓家長們深有共鳴,「幾乎每一項都要打鉤」。因為有了前面的回憶、宣洩、對自己父母曾經教育方式的不認可,家長們看到這個問題都突然表情凝重,沉默起來。不知這個時候他們是不是意識到自己原來已經變得和自己的父母一樣。在父母沉默的時候,大屏幕上突然出現孩子們提前錄製好的視頻,孩子們也開始像剛才自己的父母一樣,訴說著父母對自己的種種不信任與不理解。
  • 以下類型的父母最讓孩子討厭,有人還未察覺,誤以為自己是好爸媽
    事實也證明,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在任何時候都會愛著自己,恐怕是要失望了。北京市抽樣調查過3千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在「對父母態度」這一欄中,有56.28%的孩子,都表示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有人可能會感覺到不可思議,父母是孩子的血親,對孩子有撫養、教導的恩德,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孩子討厭父母,究竟什麼樣的父母最讓孩子討厭?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一項調研裡找到答案。
  • 沒有人可以寵你一生,但你自己可以
    好好愛自己,你才會感到快樂,而這份快樂會感染他人。你是誰,就會吸引誰,你好好愛自己,就會吸引同樣珍惜愛護你的人。有天下午,我外出辦事,由於忘記了帶手機,一下午都惴惴不安,擔心不能及時回復別人的信息。直到傍晚回家,我打開手機一看,才發現根本沒有人找我。一瞬間如釋重負,但一深思又失落不已。我不斷地反思:是我人緣不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