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某種原因,我辭職了。在蘇州宅了將近一年,我選擇回農村姥姥家。
下了火車轉了三四趟車,幾經波折,回到街上的家。
前天又告別家,搭車來到姥姥家,是打算長期隱居的。姥姥姥爺住小四合院,和村裡其它住戶有點遠,很清淨。
下面說下真實感受,昨天是第一天,說實話,很不適應。原打算住村裡姨媽的空房子,畢竟洗浴方便,有WIFI。
但天太熱,姥姥執意挽留,她家在半山腰,涼快。就留下了。反正農村,閒屋多的是。
半晚上,姥爺幫我房間點了蚊香,入睡很安穩,一覺睡到天亮,迷迷糊糊聽見姥姥姥爺起床,說是去掰玉米。
我六點起的床,坐在窗戶邊畫畫。
姥姥姥爺跑兩趟玉米地,姥爺說餓,姥姥讓他泡一包方便麵吃。
接下來,姥姥去廚房燒飯,我聞到熟悉的乾柴燃燒的香氣,很好聞。
早晨吃的是菜園子現摘的豇豆莧菜,自家醃的鹹鴨蛋。又在挑著擔走街串巷的人那裡買了幾樣涼菜。配上小米粥,吃著舒心。
吃罷早飯,太陽毒辣,大家都不出去了,坐在堂屋吹空調聊天。
圖片裡有姥姥養的烏雞,等到過年,小雞長大了,大雞就能殺吃掉。
另一方面,感覺村裡各種氣味都有,人和動物攪在一起,蒼蠅、蚊子,蟈蟈、鳥叫,打雷、下雨。
在城市,我們躲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空間,與自然界的接觸很少。回到鄉下,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大自然,真的相當不適應。
姥姥愛養雞,姥爺愛種花。
姥爺怕姥姥的雞啄他的花,到處拉屎,就給雞們做了攔網。
姥姥心疼她的雞,一輩子只能活在狹小的地方,晚上偷偷放雞出來吹吹風。
這群雞出世才十幾天,羽毛有些硬了。姥姥說它們都是翹尾巴雀兒,是一隻母雞下的蛋。
她和姥爺七月去的杭州,住了二十多天。回來時,這隻老母雞也領著一群小雞回了。
蛋是趁他們不在偷偷孵的,藏在雞棚下面。
姥姥笑,真有玩意兒,去年她和姥爺去杭州,臨走幾隻雞交給鄰居餵食,回來時鄰居說丟了一隻雞,正傷心。
聽到外面雞咯咯咯的叫。當時她在廚房洗碗,聽聲音就知道是自家的雞,跑出去一看,不止丟了的那隻雞回了,後面還跟著一群小雞。
反正,我分辨不出這隻雞和那隻雞。
只是有點羨慕姥姥姥爺的生活狀態。
姥姥大字不識一個,強勢,不講理;姥爺是讀書人,凡事講究,有股書生氣。
兩人性格不合,爭爭吵吵了一輩子,終於找到各自舒服的狀態。
想想,我也該找自己的生活了。
隱居並非消極避世,而是停下來,聽聽靈魂深處發出的聲音。
聽父輩說,吃大鍋飯時,當地人虛報糧食產量,收成被調到其它省支援饑荒。這裡的人幾乎餓死一半。
當時,祖爺爺看形勢不好,就攜全家搬到大山深處,挖野菜,逮兔子,過得逍遙自在。
饑荒過去後,他們又搬回來。
而姥姥這邊則是人間地獄,身邊親人多是餓死的。
我並不想評判孰是孰非,爺爺搬進大山去,奶奶因此逃荒跑了。他藏了大半輩子心事,最終在癌症的折磨中痛苦離世。
姥姥姥爺日子雖過得清苦,卻把苦日子熬出了頭,漸漸嘗到甜滋味了。
今天聽到一些不大好的話,心裡有些鬱悶,但是想想,沒關係,我過我的,不管別人背後說什麼。
剛回來時還很不安、焦慮、心慌,感謝吧友們的支持與肯定,現在的我已不再迷茫了。
其實,決定隱居源於上班摸魚,逛貼吧,知道有一群和我抱有同樣想法的人,內心堅定了。
辭職,窮遊,隱居,我不知道意義何在,但求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