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二婚,沒有退休金的老大爺生活愜意,他是如何養老的呢?

2020-08-13 高聰潔

現在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養老成為社會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難題。

有退休金的老人可以靠退休金生活,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如何養老呢?

下邊我們來聽一位70歲的老大爺如何說:

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孝順老人的意識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會經常給他講孝敬老人的故事。

村裡看到或發生了什麼孝敬老人的事情我在吃飯或聊天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的跟老婆聊天說起,孩子從小就聽到了很多這樣的事情。

以身作則,孝順自己的父母

我會以身作則孝順我自己的父母,有好吃的東西都先拿到父母跟前讓父母先用。

看到父母身體不舒服會及時帶父母去醫院看病。

父母生病的時候會請假陪在父母身邊照看,自己沒時間也會跟妻子商量讓妻子去照看父母。周末也會帶孩子去醫院照看老人。

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抗壓能力。彩禮,婚房都讓他自己去奮鬥,你可以借他錢,決不能給。

孩子自己能幹的事情,我不會幫他辦。在家他也需要幫大人幹力所能及的家務。

他走上社會,我就沒有再給過他錢花。

買房,彩禮,裝修都是他自己賺的錢。沒錢他可以跟我們借,但是我不會白給他。

所以他一直很獨立,也很有責任和擔當。

一直堅持幹活鍛鍊身體

很多人覺得老了就該養老,好好享受生活。什麼也不幹了。

我卻一直堅持種菜園。

幫別人看個果園,剪枝,除草這些不趕時間的工作。

一來鍛鍊身體,二來也可以攢些養老錢。

不要心疼錢,該吃的,身體需要的營養不能因為顧及錢就不吃。

孩子長大後我就沒有給他再花過錢,也沒有花過他的錢,所以我有一些積蓄,雖然不足以讓我過完這輩子,但是在吃上我沒有節省過。

該吃的肉,蛋,奶。我並沒有因為我一個人住,沒有老伴我就不吃。

我做不了的我會買回來吃,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足夠的營養,身體會出問題的。

不要害怕吃藥,有些小問題,一定要及時治療。

有的老人小病就不看,不放在心上。小病一定要治,自己能去醫院,自己去,自己去不了,打電話給兒子讓他帶你去看。

不要害怕給兒子添麻煩,孩子越用越有責任感,抗壓能力越好。

我孩子也不是那種不愁錢的。

他也是35歲才結的婚。婚後都靠他自己我沒有管過。

現在兒子每個月給我贍養費,我不願意跟兒子一起生活,自己一個人生活更舒服,自在。

兒子雖然負債,但是每個月給我的贍養費沒有斷過。

心態一定要好,要善待自己,懂得愛自己

我兒子說我很愛自己,他覺得我自私,二婚後沒有管過他,讓他一個人在社會上打拼。但是我們當年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孩子該承擔的責任我們不要替他扛。

自己的身體和心態最重要。把孩子的責任扛到自己身上,累壞了自己身體,老了身體不好,不但自己受罪,孩子也跟著更累不是。

現在的中國父母把很多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扛在自己的肩上,累壞了自己的身體,老了還不一定會受到兒女的照看。

倒不如多看重自己身體,照看好自己,才是給兒女更好的減負。

大家覺得呢 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晚年養老指望誰?70歲老大爺說出大實話,句句在理
    今年已經70歲的呂大爺,在和朋友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得不說,老大爺的觀點也說出了他們那個年齡段老人的心聲,句句在理。這樣凡事靠自己靠老伴,就是難一些最起碼也做到了「自力更生」了,倆人一起,身體也尚可,這樣的晚年生活也算是自由自在,在他看來也是最好的一種養老狀態。當然,老人也是有「附加條件」的,那就是和子女們住的不要太遠,子女包括孫子輩的,誰有空誰回來看看他們二老,這樣彼此牽掛,卻不互相打擾太多才最好。
  • 70歲老人的哭訴:退休後在兒子家養老,卻做了9年免費保姆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孝道,當父母老了之後,兒女給他們養老是義務,也是責任。所以很多人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沒有工作了,就開始住進兒女的家中,頤養天年。但是老人退休之後的生活真的能如此愜意嗎?一個70歲的老人就曾哭訴,她退休之後住進兒子家,結果卻做了9年的免費保姆,生活過得很不快樂。
  • 有70萬積蓄70多歲老人,月退休金8000元,有必要理財嗎?
    70多歲的老人手握70萬,而且每個月退休金還有8000元,完全可以過上非常幸福的養老生活,完全沒有必要去理財了,好好享受生活最重要。首先分享一個我身邊的案例,我有一個同學他爺爺,原先是煤礦工人,大半輩子在煤礦工作上班,隨著年老退休了,每個月還有近5000元的退休工資,已經足夠他養老生活。
  • 70歲卻過上「寄人籬下」生活:把退休金給孩子,是對還是錯?
    如果只是得過且過,又或者認為年紀大了,就只能依靠子女兒孫養老,完全不給自己留點後路、多準備一種養老方案,那有可能最終會面對的現狀,將是非常悽涼的!一位老人的悲嘆:「70歲,卻過上「寄人籬下」生活:把退休金給孩子,是對還是錯?
  • 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退休金,老了如何安度晚年才更好,過來人告訴你
    農村的老人大部分是沒有養老金的,那當他們沒有能力養活自己的時候,都是靠子女支付他們的生活費,要麼就一起生活,但每個家庭和每個老人的想法不一樣,所以老年生活不一樣。周奶奶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在農村一般養老問題責任是兒子多些,但周奶奶三個兒子都不在同一個地方,按照我們老家的風俗,三個兒子輪流照顧。可都不在一個地方也沒法輪流,如果只在一兒子家生活,那也不妥當。她也覺得這樣不公平。
  • 70歲阿姨:人到七十不好活,沒有退休金誰也不拿你當成佛
    喜歡情感話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人到七十不好活,沒有退休金誰也不拿你當成佛!嘆息呀!就算不被當足球踢來踢去,也真難呢!生兒育女是為了什麼?有人會說為了養老,因為人老了之後行動不便也只能靠子女生活。那些年輕時有工作,老了之後有退休金的人會好一些,不僅不會成為拖累,反而能分擔一些兒女的壓力。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老人沒有退休金,他們晚年依靠子女生活,可他們會幸福嗎?這位70歲阿姨說出了心裡話。
  • 70歲,為什麼活的地位不如狗,原來竟然是自己的錯
    正是需要人養老孝順之時,然而76歲的老人竟沒享受到應有的孝順。老人拖著羸弱多病的身子,每天忙裡忙外為兒子做著飯,操持著家務。老人活的就如家裡的老媽子一樣,地位還不如他們家的那條狗。老大媽生有一男兩女,兩個女子都遠嫁在外地,老伴兒在她50多歲的時候,因為急病離開了她,老大媽和兒子生活在一起。此兒子最是讓她不省心的。
  • 70歲女人的悲苦:有5千多退休金,卻活成每天靠撿拾廢品過日子
    可現實生活裡,有的老人即使自己有不少的退休金,可到了晚年卻過得不如人意,甚至淪落到靠每天早起撿拾廢品紙箱過日子的地步。究竟這樣的老人是怎麼一步一步成為這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70歲趙大媽的悲苦。傾訴人:70歲趙大媽我今年70歲了,年輕時因為身體因素
  • 存款五十萬,現在六十歲,有退休金,為什麼養老仍然沒有安全感
    存款五十萬,現在六十歲,有退休金,為什麼養老仍然沒有安全感?他們的基本情況是:年齡是60歲,有50萬元的存款,有穩定的退休金。但是,他們對養老在心理上仍然存在著不安全感。所以,她不知道是用這50萬元錢給自己買套小房子,還是留著養老。她不知道這些錢是否能給自己的養老帶來安逸的環境,舒適的生活狀態。(3)老齊。
  • 我和老伴70歲了,女兒40歲了,在國外工作,我們該如何養老?
    important}我和老伴兒已經70歲了,自己的女兒只有一個,並且還是在國外工作,今年40周歲。那麼我們未來該如何選擇養老呢?這個問題很明顯,那麼養兒防老幾乎是靠不住的。因為自己的獨生女離自己太遠了,他在國外工作,他不可能放棄他的工作回國來,照顧你們二老的養老問題,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
  • 人老了,沒有退休金靠兒女生活是什麼體驗?聽聽這些老人的心裡話
    可同時,也有不少的老人由於種種原因享受不到領取退休金的待遇。他們在年老不能工作後,也就沒有了收入,只能依賴自己的兒女生活。而這種年紀大了,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在我們的身邊並不少見,他們的生活似乎有些與眾不同。那麼人老了,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的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呢?一起聽聽下面這些老人的心裡話。
  • 6旬老大爺的苦楚:即使我退休金高達6千元,老了還要找人借錢
    前言在我們現在如此美好的社會中,幾乎人人都有退休金,所以說很多老人的生活也能夠自給自足,安享晚年。並且很多時候,老人們光靠領取退休金,都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並且有的老人還有多餘的錢去幫助兒女。然而並不是誰都是如此的,因為很多事情都會有個別的例子,即使是他每個月都可以領取非常多的的退休金,然而生活卻並不是能夠舒適的度過。並且即使老了還要開口向別人借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位6旬老大爺的痛苦經歷。
  • 70歲大爺的心酸:我每月8000退休金,卻餐餐吃青菜
    導語一般來說,老年人只要手裡有積蓄和退休金,基本上不用擔心生活上的事情,甚至還有老人退休金達到上萬塊錢,那麼他的生活一定很豐富,自己一個人吃都吃不完。可是都會出現例外,有的人就算再多的退休金,日子過得很拮据,天天吃青菜,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去看看李大爺的經歷吧。
  • 「人活到70歲,最需要的不是子女,而是這2樣東西!」
    之前我就曾經和在社區裡打太極的一位7旬老大爺聊過這個話題,這幾位老大爺平時都是約好了在同一個時間打太極,每天也過得是非常的開心。本來大家還以為這位老大爺的子女都陪伴在身邊呢,但是那天我和他聊天的過程當中才知道,老大爺有三個孩子,兩個去了外地生活,還有一個就在本市,但是平時回家的次數也不多。
  • 67歲大爺退休金七千,全部給二婚老伴,生病卻要找親兒子要錢
    下文中這位67歲的老人家本應該有著優渥的生活,然而如今卻因為二婚而使得自己落的身無分文。王大爺是一家國企退休的技術人員,退休金每個月有7000多塊錢,這對於老人來說生活是足夠的然而他的瀟灑自在的小日子卻因為二婚而改變了。他遇到比自己小十幾歲的情人之後一見鍾情,不顧一切的與她走在了一起。再婚之後,他的二婚妻老伴要求他把所有的錢都交給自己來保管。但是王大爺吃藥看病仍然需要自己的子女來掏錢。就使得王大爺自己非常鬱悶,他的子女也怨聲載道。
  • 70歲的老大爺賣掉房子,把錢全部給兒子,沒想到卻落得這般下場
    如今重男輕女的還是隨處可見,人們始終認為兒子為自己養老送終的最佳人選。然而,現實總是和想法有很大的差異,部分重男輕女的家庭反應,從小好吃好喝卻養了白眼狼,反倒不受待見的女兒不嫌棄自己。這種老觀念早就應該杜絕掉了,不管男孩女孩,哪個不是自己的孩子呢?
  • 過了60歲,兒女再孝順老人也要給自己留好退路,晚年生活才愜意
    這話雖不假,不過站在老人的立場,過了60歲,即便是子女們再孝順也該給自己的養老留好退路了。這樣就是遭遇一些突然變故,自己的晚年生活才不至於受太多影響。人過六十,下面提到的這些事,自己一定要想通。這樣晚年生活才能過得愜意。
  • 70歲老人忠告:50歲,是存錢養老最好的十年
    導語:一位70歲老人,用自身的經歷,切身的體會告訴你,50歲到60歲之間,存錢對於晚年生活有多麼重要。登上長城的那天,正好是我五十歲生日。站在長城八達嶺,我振臂歡呼:「生日快樂!」那時候,我和老伴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著憧憬。畢竟我才剛滿50歲,還有掙錢的能力。我們準備打算在今後的日子好好存上一筆錢,為今後的養老作準備。
  • 70歲老人找了個二婚老伴,結婚十年,一分未出,臥病才知被騙
    但是吧,老伴也是不容易找的,就像小編身邊的一位老人一樣,這位老人已經70歲了,老伴也在很多年前離他遠去了,然後他就又找過了一位老伴,新老伴和自己相處也有十年了,可是老人從未感覺到新老伴融入過自己的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尋找一下原因吧。
  • 70後的我們,如何面對和規劃自己的養老生活
    只要把孩子拖大,自己就靠孩子養老了。遇到孩子們孝順,條件還好的,幾個養老人肯定沒問題的。即使個別孩子不孝,影響還是不大。總有孩子會吃點虧,給老人養老。老人的生活,生病住院的費用,以及照顧老人,幾個孩子,一個分擔點,基本沒啥問題。我們身為70後,也不知不覺年過半百。現在的我們,面對的只有一個孩子。這一代獨身子女,將面對幾個老人,高房價,以及養孩子的高成本,生活壓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