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逃避愛情,是現代人精神空虛的一個徵兆

2020-10-16 草木本無心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


泰戈爾在詩中寫道:

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年少的時候,每個人都對愛情充滿了期待;覺得這一生若是沒有一份驚天動地的愛情,就是虛度了人生。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結婚;後來竟然變得越來越不想戀愛了。寧願為電視劇裡虛構的愛情,流光眼淚,也不想在現實中為誰牽腸掛肚。


現代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戀愛了,他們為什麼逃避愛情?

有人說是現實把人們逼的不會談戀愛了。誰沒有情竇初開過,誰沒有飛蛾撲火過,誰沒有無可救藥地愛過一個不愛自己的人過。但是最後愛情的幻滅,現實的阻隔,互相的傷害和辜負,讓很多人慢慢明白愛情是個奢侈品,求而不得已經是人生常態。

現實的殘酷告訴我們,愛情不僅僅是奢侈品,也是易碎品。每個人開始一段愛情的時候,都是衝著餘生去的;每個人投入一段愛情的時候,都是毫無保留的;但是最後的結果往往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是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長大了,經歷的多了,曾經鮮活的內心被傷害了過後,終於結出厚厚的疤痕,再不會輕易試探,不會輕易付出了。



我問我的好友木木,為什麼不談戀愛,難道還對前任念念不忘嗎?

她說:剛分手的時候很難過,後來慢慢已經習慣單身了;單身久了,甚至上癮了;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更好的自己。再說,越來越覺得,賺錢真的比愛情靠譜多了。

木木說出了很多單身女孩的心聲,也幾乎代表了現在很多主流媒體倡導的生活方式。既然遇不到那個能讓自己快樂幸福的人,低質量的戀愛真的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但是,為什麼現在的愛情都變成了低質量的戀愛了呢?是因為渣男渣女越來越多了嗎?

我覺得不是,一直很喜歡一句話:沒有誰是天生的渣男渣女,很多時候,只是兩個人不懂得互相體諒,反而得寸進尺,互相碾壓,最後把對方都碾成了渣。

所以每一段愛情的結束,大多數情況下,其實雙方都是傷害者,都讓人們越來越不相信愛情,不渴望愛情,甚至開始逃避愛情。

因為曾經的掏心挖肺最後只換來撕心裂肺,所以再來一次的時候,不如開始就淺嘗輒止,帶著「周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心情,還能避免很多傷害。


單身的久了,發現最後戀愛的煩惱遠遠多於單身的快樂。兩人聊天可能因為沒有秒回而爆發爭吵,還不如自娛自樂看一部電影;兩個人在一起可能因為行程不統一而錯過各地的美景;還不如一個人說走就走,看看世界。

所以現在的流行語是:為什麼要談戀愛,是遊戲不好玩,還是電影不好看,是賺錢不香,還是健身不好?

正如周國平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書中說:

也許現代人真的活得太累了,所以不願意再給著急加上愛情的重負,而寧願把兩性關係保留在一個輕鬆娛樂的園地。

但是愛情是什麼呢?它對一個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愛情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呼喚和共鳴,讓一個人在這個世間不至於孤苦伶仃的,四處漂泊,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活動之一。

每個人都是孑然一身的到來,最後再孤獨的離去,這短暫的一生是否有一個彼此懂得人相依相偎,共度一生,其實對一個人有重大的意義。

我們可以寬慰自己,有錢的人生很豐富,有地位的人生很風光;但渴望溫暖,渴望被理解,渴望靈魂的溝通,是不變的需求。


周國平先生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書中說:

愛情原是靈肉兩方面的相悅,而在普遍的物慾躁動中,人們尚且無暇關注自己的靈魂,又怎能懷有珍愛的情意去發現和欣賞另一顆靈魂呢?

人的一生尋尋覓覓那個重要的伴侶,跌跌撞撞的受了不少傷害,對愛情的付出是巨大的,也常常因為找錯了人而血本無歸,看起來確實沒有學習、賺錢更有現實的意義,有付出就有收穫。

但是逃避愛情的代價更大,它相當於放棄了生命中一場精彩的旅行,放棄了一個靈魂與另一個靈魂溝通、陪伴的機會;放棄了一種任何形式的精神活動都無法取代的精神交流;沒有愛情的生命終究是不完整的。


​所以周國平先生指出了,逃避愛情已然成為了現代人精神空虛的一種徵兆。為了逃避愛情,逃避未知的傷害,避免愛情裡的患得患失;很多人選擇了用物質構建自己堅強的堡壘,把越來越多的時間用在物質追求上,慢慢的淡化這種獨特的精神享受。

但其實,哪怕是沒有完美結局的愛情,在靈魂之間的不斷碰撞之間,所有一起經歷的歡樂和痛苦,都是對精神和靈魂的獨特滋養,是任何物質活動都無法替代的收穫。那些愛過、痛過的旅程都會成為漫長人生中最難忘最值得品味的時光。

end


相關焦點

  • 專訪周國平:讀名著像給一個人的精神「打底子」
    專訪周國平:讀名著像給一個人的精神「打底子」 2015-11-13 00:10: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周國平:獨處是一種能力
    每一種能力都很重要,但是有沒有那麼一天,當你經過了忙碌和高壓的工作之後,突然有一個難得的假期,或者在某個深夜,你不知道該如何與自己相處。你覺得自己雖然擁有很多,內心卻十分空虛。 就像上半年的疫情期間,很多人一下子有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假期,原本應該是一個讓人歡欣雀躍的事情。
  • 《愛情的容量》周國平散文系列
    《愛情的容量》 周國平 著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譯林出版社 定價:23.80元  內容簡介  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 周國平:一個靈活的閱讀者
    寫自傳的超越精神在出版自傳的時候,周國平就曾敬告讀者與媒體,不要以娛樂的角度來讀這本書。在這個一切都被娛樂化的年代,他的這個要求是否能對讀者發生作用?《歲月與性情》出版之後,一些讀者在網上發表觀點,有的人是從道德的角度進行評論,有的則從獲取歷史信息的角度進行解讀。爭論最大的也許是關於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的死因的披露。
  • 周國平幸福哲學:寫最好的作品在最窮的時候
    錢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副產品。所以我們對住房的要求不妨低一點,對車的要求也不妨低一點,不要為錢所累。」周國平透露,自己最好的作品《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就是在最窮的時候寫出來的,「那時我研究生剛剛畢業,還沒有分配住房,住在6平方米的地下室,在那裡寫作,非常快樂。物質可以看得淡一些,精神的豐富很重要,幸福不幸福,取決於你的精神。」
  • 讀《願生命從容》這本書,靜享周國平散文精華
    《願生命從容》共分成八輯,囊括了人生觀、價值觀、孤獨與安靜、愛情與婚姻、孩子與教育、懷念友人、閱讀感想及回歸心靈家園八個方面內容,周國平親筆作序白金紀念版。周國平說,我寫作從來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我是為自己寫作,所思所寫大多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實話。讀者的反饋表明,許多人與我面臨著相似的問題,所以發生了共鳴,我對此感到欣慰。
  • 周國平:愛情不風流
    愛情不風流文:周國平     主播:保羅大叔調情是輕鬆的,愛情是沉重的。
  • 情感裡,精神空虛比物質匱乏,更讓人難以忍受
    生活中,精神上的空虛比物質匱乏,更讓人難以忍受,特別是夫妻間情感裡,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在精神上與自己保持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生活才有目標,才有奔頭,精神上才可能正能量滿滿。然而,在日常夫妻生活裡,大家更多在乎的是物質上的滿足,不是說,物質滿足不重要,而是勿忘精神空虛比物質匱乏,更讓人難以忍受,每個人都是有靈魂的人,特別是正常家庭裡的夫妻倆,精神上的滿足尤為重要,一旦精神出現空虛,那麼一個家庭就會隨時出現危機,就像一對經常吵架的夫妻比一對經常夫唱婦隨的夫妻離婚概率要大的多。
  • 周國平:給愛情劃界時不妨寬容一些
    我想幾乎每個戀愛的女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不斷的在網上搜索「一個男人愛上你的幾個跡象」,「男人變心的幾個徵兆」,甚至一度迷戀過星座和塔羅牌,只為了佔卜一個男人的愛情。 這樣的結果,足以讓人痛徹心扉;但是其實有沒有想過,你們的愛情不應該是他一個人的定義,更應該是自己的結論,是你自己價值觀的體現。 我很喜歡周國平先生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一書中的觀念: 給愛情劃界的時候不妨寬容一點,以便為人生種種美好的遭遇保留懷念的權利。
  • 如何克服物質不足,情感缺乏,精神空虛對我們幸福生活的影響?
    幸福的生活,無非就是物質充足,情感順利,精神滿足。不幸福無非就是缺乏其中的一個或者一些!而我們每個社會人處於不同的情況,有的物質匱乏,有的情感缺失,有的精神空虛,那麼不同情況的你怎麼做可以最大化感受到幸福呢?
  • 把命照看好 把心安頓好:讀周國平《把心安頓好》
    作為國內著名的哲學家,周國平的隨筆注重哲理性,很富靈性,毫無心靈雞湯似地粗俗與膚淺,而是由淺入深之間,通過富於靈性的文字直抵人們的內心世界。  《把心安頓好》這本最新出版的散文集延續了周國平散文所慣有的理性特點,細細品讀,同樣能給人帶來諸多啟發。這本最新散文集優中選優地收錄了作者2006年到2010年的一些隨感心跡,從不同的人生側面,對生命和靈魂的本真作了富有深度的思考。
  • 人生正能量三部曲 ——讀《周國平親選精品散文集》
    周國平一直虔誠地探索現代人的精神風貌,他擅長以敏銳的洞察力透視物化表象,來挖掘生活的真諦,又習慣以文學來闡釋哲學的深邃,以思辨來推動文學的內涵,對生與死、性與愛、靈魂與信仰等問題,有著辯證、獨到的見地。
  • 男人不能不讀王小波 女人不能不讀周國平?
    直到今天,周國平仍然有大量的讀者受眾,他們喜歡周國平文章中的小哲理,甚至摘抄和背誦周國平語錄。儘管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周國平因譯介尼採而在哲學界知名,但他真正被大眾熟知,則是在上世紀90年代出版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之後。這本書贏得了不少讀者的眼淚,風靡一時,至今仍在不斷再版。除此之外,周國平散文集、周國平精選集、周國平語錄……各式出版物仍在源源不斷地推向圖書市場。
  • 周國平:做好了這兩件事,人生就算是圓滿
    文章作者:琢磨君主持人樊登問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先生:「人生到底有意義嗎?」周國平先生思索了一會,面帶微笑,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說道:「沒有!」緊接著,周國平先生向眾人解釋道:「一個人就是一團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以後就無聊。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當中擺動。人生本來是沒有意義的。」
  • 周國平:年輕人可選擇做另類
    所以從孩子身上,從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生命本身是很重要的,它是一個基本的東西。社會性的追求不應該損害它,我講生命的覺醒實際上就是提醒每個人都是個生命,都要傾聽生命本身的需要,去滿足它的需要。這種滿足是一種很平凡的幸福,但它是幸福的一個基本成分,是不能缺少的成分。這樣一種覺醒,我覺得對現代人來說特別重要。
  • 周國平:用閱讀喚醒完整的自我
    在周國平看來,這句話很對,但要辨清改變什麼,改變的不是人生的外觀和表象,而是人生的格調、氣象、境界。歷史上有許多偉大人物,在他們眾所周知的聲譽背後,往往有一個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終身讀者。一個民族也是如此,文化競爭力取決於國民的整體精神素質,文化大國必是閱讀大國,「人生價值歸根結底取決於精神生活的品質,即精神素質,而閱讀是提高精神素質的主要途徑。閱讀讓人充實、讓人高貴、讓人優秀。」
  • 名家散文 | 周國平《真性情》
    半卷詩書一窗月  每天七點,為你讀詩  詩詞曲賦,名著散文    作者:周國平  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而開闢了一塊自己的園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許多美麗的花木,為它們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當他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他心理非常踏實。無論他走到哪裡,他也都會牽掛著那些花木,如同母親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活得很充實。  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園地,不管他當多大的官,做多大的買賣,他本質上是空虛的。
  • 「夜讀」周國平:相貌和心靈
    相貌和心靈文丨周國平對於一個成年人的外貌,我們一般不會對其物理性方面例如五官的構造、皮膚的質地給予高度評價,而是更加看重其所顯現的精神內涵。更加難以掩飾的是眼神,一個內心空虛的人絕對裝不出睿智的目光。我們大約都遇見過那樣的人,他們的粗俗一望而知,仿佛就寫在他們的臉上。同樣,當我們面對愛因斯坦的肖像時,即使沒有讀過他的著作,我們從他的寬容、幽默、略帶憂傷的神情就能判斷他是一位智者。
  • 周國平:最強烈的愛都根源於絕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於愛
    周國平寫道:「最強烈的愛都根源於絕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於愛。 幸福是難的。也許,潛藏在真正的愛情背後的是深沉的憂傷,潛藏在現代式的尋歡作樂背後的是空虛。」誠然,親愛的,這位先生寫的都是真實的、充滿憂傷的、我和你的愛情。
  • 周國平:我的作品不是心靈雞湯
    幸福之外,周國平還談及了「幸福的哲學」,在於靈魂的覺醒與心靈的豐富。「我們的生活中,需要有靈魂在場。幸福的生活中,人們的靈魂應該是醒著的,而不是麻木地為物質,為追求,為攀比而生活。思考和追問人文精神、幸福的哲學,能讓一個人想明白自己該怎麼活,不再糊裡糊塗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