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病老人的心酸:醫藥費3萬,兒子兒媳卻讓我掏出兩萬養老金

2020-08-05 七夏不語


一位生病老人的心酸:醫藥費3萬,兒子兒媳卻讓我掏出兩萬養老金

文|七夏

01

俗話說,養兒防老,有了兒子,父母的晚年生活就能得到保障。可真的是養兒防老嗎?父母為了兒女辛勞了大半輩子,年紀大了,原本應該安享晚年,而不是為了養老到處奔波。

可有些時候,父母不能對孩子有過多過高的期望。兒子再有錢,不如自己手裡有錢。父母手裡有錢了,才能更好更從容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至於因為一點小事,而被兒子兒媳嫌棄。


一位生病老人的心酸:醫藥費3萬,兒子兒媳卻讓我掏出兩萬養老金


02

沈大媽今年70歲了,她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是老大,在好幾年前就遠嫁外地了,一兩年才能回來一次。不過女兒也會偶爾打來電話,寄回來一些錢。

兒子去年結婚,兒媳婦是獨生女,雖然漂亮,但性格比較強勢,說一不二,不允許任何反駁她。

兒子帶兒媳婦回家時,沈大媽是不太同意的。因為她覺得他們這樣的家庭,需要的是賢惠勤快懂事的兒媳婦,而不是只會在家指手畫腳,使喚人做事的兒媳婦。

可無奈兒子喜歡,沈大媽再多的抱怨和不滿,都只能埋在心底裡,深怕兒媳跟兒子鬧離婚。


一位生病老人的心酸:醫藥費3萬,兒子兒媳卻讓我掏出兩萬養老金


03

兒子結婚時,沈大媽掏出了全部積蓄,也只能給兒子付首付買房。至於房貸和彩禮,她則無能為力了。為此,兒媳沒少抱怨她,覺得沈大媽藏私,就一個兒子,還不捨得為兒子兒媳花錢。正因此,後來婆媳相處時,兒媳沒少跟沈大媽鬧矛盾。

沈大媽沒辦法,最後自己又搬離了兒子的新房,自己和老伴回了老房子住。兒子十天半個月才來看一次,兒媳卻基本很少來過問。

沈大媽原以為日子就這樣過下去,可誰知道有一天沈大媽自己突發疾病,急需住院。老伴打了急救電話,兒子兒媳稍後才跟著過來的。


一位生病老人的心酸:醫藥費3萬,兒子兒媳卻讓我掏出兩萬養老金


04

去到醫院,沈大媽被安排去做檢查,兒子去辦住院手續。等沈大媽病情稍微穩定一些後,兒媳就開口了,讓沈大媽拿出自己的銀行卡,說住院費他們先墊付了五千塊,剩餘的錢,讓沈大媽自己掏,畢竟他們有兩萬養老金。

當時沈大媽還在病中,並沒有太在意這件事。直到出院後,沈大媽前後花了3萬塊錢,而兒子兒媳就一直緊追著不放,非讓沈大媽拿出自己的2萬養老金。

可醫藥費才花了3萬,報銷下來1萬,相當於就花了2萬塊錢。如今兒子要沈大媽的2萬養老金,兒子就不用出一分錢了。


一位生病老人的心酸:醫藥費3萬,兒子兒媳卻讓我掏出兩萬養老金


05

沈大媽心裡很不是滋味,這2萬塊錢,是她和老伴攢了許久才攢下來的,是留著給自己養老用的。兒媳婦不歡迎他們去自己家養老,沈大媽也不想去求兒媳婦,只能自己和老伴在老家住。

2萬雖然不多,但卻是她和老伴全部的積蓄了。如果給出去,那以後他們的養老可怎麼辦?

而且兒子兒媳也指望不上,要是手裡再沒有錢,那沈大媽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想到自己為兒子付出了那麼多,如今讓他們出3萬醫藥費,也是他們應該盡的義務。


一位生病老人的心酸:醫藥費3萬,兒子兒媳卻讓我掏出兩萬養老金


06

可兒子兒媳不依不饒,也不照顧。最後還是遠嫁的女兒得知後,給了兒子一萬塊錢,算是兩姐弟平攤了醫藥費。兒子兒媳這才稍微好一些。

沈大媽心裡挺難受的,她沒想到,養兒防老,可最近養老指望不上,就連生病出錢也指望不上。而遠嫁的女兒,自小沒得到過他們過多的寵愛,卻還是心甘情願和兒子負擔贍養義務。

沈大媽覺得自己錯了,當初就不該為兒子掏心掏肺花光積蓄,如今也不至於為了3萬塊錢醫藥費,鬧得母子不和。對此,大家如何看待?

相關焦點

  • 養老金五千幫兒子還四千房貸,老伴生病兒媳出三千,老人抱頭痛哭
    只是他們的苦衷,兒子雖然懂得,卻沒有強烈反對兒媳過分的要求。宋大媽心疼兒子,也想著兒子在大城市發展更有前途,也就和老伴商量著,咬牙把家裡值錢的東西全都賣了,還把自己多年的養老金全都掏空。宋大媽心疼兒子,也只好從老兩口每月五千的養老金裡,拿出四千幫兒子還房貸,企圖減輕兒子的負擔。雖然錢不算多,但好歹是他們做父母能盡一份力。
  • 單身沒再嫁,兒子兒媳要50萬養老金買房,母親給20萬兒媳:藏私心
    半夏解語| 專注情感剖析以我手寫你心,點關注,不迷路!尤其是養兒子的,在兒子成年要結婚時,更是面臨著買房娶媳婦的老大難問題。如果你有50萬養老金,你會願意拿出來,給兒子兒媳買房嗎?這50萬養老金,是你這輩子攢下來的全部家產。只是錢拿不拿出來,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這裡面牽扯到養老。你全部拿出來,自己年紀又大了,兒子兒媳未必可靠。可不拿出來,心裡又過意不去,畢竟看著兒子受苦你心裡也難受。
  • 一位婆婆的心酸:對兒媳太好,是對自己的「災難」
    這個關係,其實是因人而異的,主要在於婆婆和兒媳自身的水平和態度。70歲的王大媽有一個寶貝兒子,當初兒子結婚後,王大媽為了處好婆媳關係,可以說拿出了自己的一顆真心。然而,她卻道出了一位婆婆的心酸:對兒媳太好,是對自己的「災難」。
  • 60歲老人把養老金給兒子後,寫了這樣一封信...
    我有一個兒子今年35歲,一個閨女今年33歲。他們很少回家,兒媳嫌老家房子破舊,沒有暖氣和空調,沒有乾淨的衛生間。也就只有除夕回來,初二就急火火的又回去省城走娘家。我幹了一輩子瓦工,以前在農村種地,幫人蓋房子。後來兒子和閨女相繼考上大學,我就一直去縣城給人家貼瓷磚賺錢。
  • 每月養老金15000的老人,晚年生活是怎麼樣的?3個老人說出答案
    很多人都感覺,老人年紀大了以後,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不僅沒有多少存款,身體帶有一些疾病,還會連累自己的兒女。但這些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年人,有的老年人退休後,每個月養老金都有1萬多元,甚至有的老年人每月的養老金,比兒女上班的月收入都高。那有豐厚養老金退休的老年人,他們的退休後的生活過得如何?能感覺到幸福快樂嗎?
  • 老人瞞著兒媳用養老金貼補女兒,被發現後兒媳的做法讓人淚目
    本文的主人翁王姨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王姨今年60多歲了,自從退休以後就搬到兒子家住了。因為王姨的性格比較溫和,和兒媳相處起來也算比較融洽,幾年下來,兩個人基本上沒有紅過臉。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王姨每次和兒媳說話,心裡都覺得愧疚,因為她偷偷瞞著兒媳用養老金貼補女兒。按理說,養老金屬於王姨自己的錢,她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但在王姨心裡總覺得自己應該一碗水端平,可是王姨一想到自己女兒生活得很苦,她心裡就很難過。
  • 婆婆養老金有一萬,兒媳為何不肯為婆婆養老?這個兒媳說出了答案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老人,他們的經濟條件相當不錯,並且退休後還有一筆優厚的養老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是為什麼,有的婆婆她們的兒媳不給她們養老呢?最近我們單位有一個女同事,和我們講述了她和她婆婆之間的故事,現在我和讀者朋友們分享一下。
  • 「你嶽母生病,你出一半醫藥費」「財產全給了小舅子,你們找他」
    在法律的層面上說,女婿沒有義務贍養嶽父母,這就跟兒媳沒有義務贍養公婆一樣。如果女婿願意贍養,要麼是女婿心善有孝心,體諒嶽父母養育女兒二十多年不容易。如果女婿不願意贍養,嶽父母也沒辦法道德綁架他。畢竟你們自己還有兒子。尤其是一些嶽父母,明著把家產全都給了兒子,卻要女兒女婿承擔起養老的責任。這樣的行為,無疑會讓女婿反感。
  • 嶽母生病我拿3萬,無意聽到小姨子和嶽母的話,醫藥費我全出
    不過,小姨子嫁的人雖然有錢,卻是捨不得拿一分錢回娘家,她自己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包,但是每次還想著從娘家順走一點東西,丈母娘也從來不說什麼,前一段時間,我丈母娘生病住院,需要交6萬元的手術費,當時我就拿了3萬,想著我們和小姨子一家出一半
  • 「生病住院10天,才知道女兒和兒媳的差別」,老人的話讓人心酸
    殊不知,正如一位在醫院工作過的護士所說:「看過那麼多生病住院的老人,往往老人們最疼愛和喜歡的那個孩子,都不是最孝順的。」末了,又補上一句:「媽,您是我婆婆,況且你教育了一個這麼優秀的兒子,給了我孩子這麼好的一個爸爸,平時沒什麼方式表達我對您的感激,您生病了,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的。」
  • 「我爸生病要20萬醫藥費,嶽父母卻拿閒錢買車,我要離婚嗎?」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的帖子,他說:「我爸生病要20萬醫藥費,嶽父母卻拿閒錢買車,我要離婚嗎?」這句話,激怒了老婆,因為作為一個男人,自己父親生病住院,他不想辦法,卻逼著老婆去找爸媽要錢。她老婆說:「平時錢不夠花,都是我爸媽給的,我沒臉再問他們要了。」所以,老婆就賭氣回娘家了。然後,這位網友就煩躁地翻看朋友圈,結果看到嶽父發的照片,說買了一輛新車。所以,他一下子就怒了,立馬打電話給老婆說:「我爸生病住院,你爸媽還有閒錢買車,太沒良心了,你趕緊讓他們給我送錢來,否則離婚!」
  • 老公生病兒媳不願救治,臨走兒子給我一袋爛水果,裡面有兩萬塊錢
    我和老公結婚也有三十多年了,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兒子,要說我們這輩人,那也多少都有些重男輕女的,尤其是當年我公婆,更是特別的重男輕女,不過好在在我結婚後,我生下了兒子,因為兒子,我覺得我在婆婆家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也因為生下的是兒子,所以我和老公就沒有再要二胎,這些年,我一直都和老公特別的疼兒子。
  • 故事:我生病住院,兒子兒媳讓我拿養老錢看病,老公給了兒子一巴掌
    我生病住院,兒子兒媳讓我拿養老錢看病,老公給了兒子一巴掌有些老人重男輕女,他們固執的認為養老靠兒子,可現實生活中往往女兒比兒子更孝順。前陣子我生病住院,前後花了5萬,兒子,兒媳的做法讓我感到憤怒,老公為給了兒子一巴掌,如今我和老伴打算在女婿家養老。當年我和老伴把兒子寵在手心,生怕他受到委屈,對女兒非常冷落,少了許多關心。
  • 60歲老人生病後的感悟:女兒只能是女兒,但兒媳不只是兒媳
    導語:老人到了晚年才知道誰才是對自己好的人,有些老人到了晚年生一次病之後才能看清楚身邊子女和兒媳的為人,下面這位劉大媽在晚年時生了一場病看清了女兒和兒媳的為人,劉大娘的女兒好呢?還是兒媳好呢?過後我跟我女兒提起這件事想要他們努力掙錢把錢還給我,畢竟那是我自己的養老金,女兒卻說「我是你女兒那點錢,我們會還給你的」後來時間久了我也沒有再提,他們也沒有打算還給我的意思。我兒媳就不一樣從她進門那一刻起她自己就認定自己是我們家的人了,跟我兒子結婚之後,就一個人照顧我的生活起居。
  • 「兒媳,生孩子花2萬醫藥費,咱兩家平攤」丈夫的做法婆婆真打臉
    沒結婚之前有人就跟我說,婆媳之間的關係向來都是很難相處的,其實我一直都不怎麼能夠理解,因為在我看來,婆婆和兒媳同樣身為女人,何必要為難彼此呢?要知道每個婆婆都是兒媳熬過來的,既然她們知道婆媳的關係微妙,那為什麼不能夠和諧相處呢?
  • 花光養老金幫兒子買新房,小兩口搬新房兒子:媽,你還是租房住
    ,兒子娶了兒媳,卻開始嫌棄自己。可隨著給兒子買了婚房後,這一切都成為了幻想。宋阿姨把自己所有的養老金都拿出來,又跟朋友借了一些錢,這才終於給兒子買了他們看中的三房兩廳的房子。兒子兒媳高興地連聲感謝宋阿姨的付出。看著兒子兒媳的笑臉,宋阿姨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了。畢竟就這麼一個兒子,只要兒子過得好,自己為他做牛做馬也心甘情願。
  • 老人旅遊花光50萬積蓄,兒子:有錢這樣花,以後別指著我養老
    50萬,兒子大怒:錢這麼花了,就別指著我養老年輕的時候於阿姨與愛人做了一點小買賣,因為收益不錯,在年輕的時候也家攢下了一點「家底」,而且家裡面就一個兒子,從小就讓兒子過著好的物質生活,比上不足但是比下也有餘。
  • 兒媳和女婿養老,誰更靠譜?3位82歲老人的心裡話,心酸又扎心
    導語有一位老太太說,到了晚年之後,她想去養老院,他有個獨生女,但她不想和女兒住在一起,要是和女兒住在一起,只會拖累女婿,所以她打算到了晚年後,她就去養老院。還有一位奶奶說,他有一個兒子,但是兒媳靠不住,可惜根本就不可能會為她養老,本身她和兒媳關係就不怎麼好,總是吵架,所以她覺得老了之後去養老院安心一點。
  • 公婆養老金八千,每月補助小兒子,生病只讓老大出錢:你們條件好
    小潔逼問老公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婆婆心疼小兒子每個月還房貸壓力大,每個月養老金都補貼給小叔子了。有一次,婆婆生病住院,這一開銷下來也要好幾萬,婆婆指著要讓大兒子把醫藥費付了。小潔心裡很不答應,就跟婆婆理論起來,說:「每個月那麼高的養老金都給小叔子,你應該讓小叔子來負責。」婆婆卻說:「你們的條件好一些,平時給你們做飯、帶孩子都無怨無悔,你們不出,誰來出?」
  • 55歲大媽哭訴:沒房沒養老金再婚難,這條路是我唯一的選擇
    別人在退休前都一次性地繳納社保,這樣到50周歲退休的時候,可以領養老金。可是大媽手裡一直沒閒錢,一下子拿出9萬,對她來說就是一筆巨款,大媽就這樣錯過了最後一次性繳納社保的機會。兒子處女朋友了,大媽給女方湊了2萬彩禮,準兒媳不嫌少,還同意結婚和她一起住,大媽覺得很幸運,兒子遇到不物質的女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