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充滿酸甜苦辣,生命充滿悲歡離合。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為缺憾,因為悲苦,所以快樂來得尤為珍貴,讓人倍感珍惜。
人有一種趨樂避苦的本能。所以我們會無意識的迴避身邊那些常常帶來負能量的人,而接近那些讓我們感覺舒服、愉快的人,也就是給我們帶來正能量的人。
可是身邊總會有一些人讓你退無可退,無可迴避,比如你愛的人、愛你的人、家人、親人,身邊人……避不開,也逃不掉。那我們怎麼辦呢?兩個字——轉化。
我們經常說「來言不好回言重」。言下之意就是,你不給我好言好語,我也不會給你好顏色。我們還有一句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都進行負向的循環,什麼時候才能叫停?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進行轉化。無論我們接收到的是什麼樣的言行,好也罷,壞也罷,都需要我們轉化成好言好語,再進行回饋。當然這個難度很大,需要強大的心理做支撐。這時候就需要使用我們的「快樂三寶」——說好話、做好事、想快樂的念頭。
如果你心存善念,心懷感恩,那麼你給別人的回饋總是善言喜語,所以腦海裡的念頭尤為重要,是喜還是憂?你的「外顯」(言行)會出賣你的「內隱」(想法)。
即便我們不能把負向的言行轉化成正向的回饋,至少我們可以做到不回饋惡言惡語,不向外界傳遞負能量,這樣世界至少可以少一點負能量,也算沒有給世界「抹黑」了,呵呵呵。
如果我們心裡想的都是陰暗的東西,又怎麼能給別人好言好語呢?所以「想快樂的念頭」才能「說好話」、「做好事」。
快樂的念頭從哪裡來呢?方法很多,我們可以為自己製作一個「快樂箱」,把所有的快樂都裝進去,可以是照片、視頻、實物……,反正是能夠讓自己快樂的所有東西,實的、虛的都可,全都可以放進去。覺得需要的時候,就看看、或想想「快樂箱」裡的東西,心情自然大好。(悄悄地說一句,我經常這麼幹,效果很好,屢試不爽,呵呵呵!)
「快樂方程式」,你會玩了嗎?希望你時常「說好話」,「做好事」,「想快樂的念頭」,讓自己時常處於愉悅的心理狀態!
2020.9.8.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