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2020-08-10 我是田喵喵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有人說,這世上所有不願委屈孩子的父母,都在委屈自己。

鄰居張嬸便是這樣,原本退休後在小城和老伴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兒子一個電話,就捲起行李穿越千山萬水,從青島來到南方兒子所在的這座城市。

住了不到半年,張嬸和兒子大吵一架,坐在沙發上委屈得淚眼模糊。

張嬸嫁給孩子他爸三十多年,從來沒有兩地分居過,如今一把年紀為了照顧孫子遠離家鄉,遠離老伴,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一線城市,本來就很不適應。

原以為只要兒子兒媳能輕鬆一點,自己辛苦一些沒關係,可是小兩口總是一口一個「這不行,那不行」的,對張嬸的做事方式挑三揀四,嫌這嫌那。

那天,張嬸終於繃不住了,帶孫子、做家務的勞累,兒子兒媳的不理解,對家鄉和老伴的思念,一股腦全哭著說了出來。

兒子兒媳聽後才低著頭上前安慰,說著自己錯了,以後一定注意改正之類的話,求讓張嬸不要賭氣回老家,再幫幫他們小兩口看兩年孩子。

都說,中國式父母是天底下最隱忍的生物,很多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在心甘情願之餘,又有多少的迫不得已?

據統計,在中國,像張嬸這樣的「老漂族」總共有1800萬,他們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為了盡力幫助孩子減輕負擔,放棄了悠閒的晚年生活,不遠萬裡,踏上這風塵僕僕的徵程。

原以為,生孩子養孩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不知從何時起,「隔代養娃」卻成了「潛規則」一般的存在,成了老人與子女之間必須跨越的一條「鴻溝」,成了一件老人不得不「扛下來」的事情。

那麼,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以下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暴露了四種殘酷又心酸的結局。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人即使自己苦點累點,也依然堅持幫兒女帶大孫輩的原因吧。

第一種結局:「你不幫我帶娃,也別指望我給你養老。」

聰明且有能力的女人,都知道婆媳相處「保持距離」是最好的家庭和諧之道,因此會選擇在公婆還能生活自理的時候分開住,也不指望老人來照顧自己或是照顧孩子。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兒媳不僅在「帶孩子」這個問題上格外依賴公婆,甚至會在老人提出不願意幫忙時,以「養老」為要挾,直言如果現在不幫忙帶娃,以後也不會給他們養老。

29歲的新手媽媽玲瓏的婆婆身體不是很好,又沒有離開過老家,便不願意來照顧玲瓏月子和帶孫子的,玲瓏去了月子中心,並辭職做了全職媽媽。

一路走下來,玲瓏發現,沒有婆婆幫忙,也並沒有多麼艱難,生活也還過得下去,只是,對於婆婆「不幫忙」這件事,玲瓏心裡一直有個疙瘩。

每次玲瓏老公說要給婆婆買什麼,玲瓏都會扯上坐月子帶娃這件事,反覆告訴老公:「媽在我最難的時候不願意幫我,以後也別想我給她養老,我是不會給她養老的。」

玲瓏的老公也不敢多說什麼,畢竟老婆的難他看在眼裡,母親媽媽的自由他也不好干涉。

第二種結局:「沒人幫忙帶孩子,打死也不會生二胎。」

職場媽媽江羽,25歲的時候生了一個女兒,如今女兒已經四歲上幼兒園了,每次回到老家,婆婆和家裡的親戚都會一個勁地催生二胎。

江羽的婆婆是老公的後媽,表面對江羽客客氣氣的,但是原則問題上,比如「幫忙帶娃」是絕不可能的。江羽的女兒,都是她親媽看不下去幫忙帶了兩年帶大的。

如今親媽身體不好,婆婆不幫忙,江羽更不可能為了二胎放棄自己好幾年的事業和前途,畢竟女人一旦沒有了經濟收入,不僅家庭生活質量會降低,在婚姻生活中也會變得被動。

因此,江羽跟老公說:「沒人幫忙帶孩子,打死我也不會生二胎。」

所謂「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在江羽看來,生孩子不難,難的是生下來後需要花費的十幾年的心思、精力和金錢。

既然沒人幫忙帶娃,那不如就好好培養女兒。

第三種結局:兒媳辭職做全職媽媽,家庭經濟壓力大.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說:「一個單身的女人當然比家庭主婦漂亮,因為她把照顧男人的時間拿來照顧自己了。」

可見,單是照顧男人就需要耗費掉女人許多的精力,何況是照顧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呢?

孩子的出生,無疑給生孩子的女人帶來了太多「負面」的東西,全天候伺候嬰兒的吃喝拉撒,晚上起夜餵奶,沒有整覺睡,孩子哭鬧不停的時候,哄得人都沒有耐心。

倘若這個時候,再不被理解和關心,再沒有人分擔一些壓力,可能產後抑鬱症都來了。

馬上就要奔三的許穎,因為婆婆還在開店做生意,沒空幫忙帶娃,生娃後便辭職做了全職媽媽。原本老公的收入只夠還房貸車貸,許穎的工資還可以拿來支付一些生活開銷。

現在倒好,「碎鈔機」一樣的孩子每個月都要花不少錢,許穎又沒有了工作,雖說婆婆每個月有給小家庭補貼一點,但遠遠不夠,老公的工作在收入上也沒什麼進步空間。

許穎說,再這樣下去,我可能要崩潰了,總不可能一直靠借錢過日子吧?

第四種結局:婆媳之間互不幹涉,貌合神離,各過各的。

婆婆幫忙帶孩子,兩代人朝夕相處,在一些生活習慣上,特別是在帶孩子的問題上,難免會產生分歧,或在一定程度上激化家庭矛盾。

比如媳婦總覺得婆婆什麼都管,婆婆總認為媳婦什麼都不弄;婆婆覺得老婆可以再娶,母親不難再換;老婆覺得自己才是陪丈夫過一輩子的,而不是婆婆。

如今養育著一兒一女的小鑫,因為老公的收入不錯,這幾年一直堅持自己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雖然辛苦點,但是自己全身心教育孩子總歸好一些,也能避免婆媳矛盾。

在小鑫看來,婆媳之間最好的結局就是互不幹涉,各過各的。

就算貌合神離,但只要兩代人心平氣和,誰都不要有什麼理所當然的想法,也就沒有什麼怨言,兩代人各過各的,相安無事,是比較理想的家庭關係。

其實,只要丈夫給力,夫妻齊心,就不怕老人不幫忙。

其實人老了也蠻難的,幫忙帶孫子吧,累的是自己;不幫忙帶吧,兒子兒媳又難免有怨言。

所謂小家庭,說的就是每一位已婚人士都得自己對自己的小家庭和兒女負責,以「養老」為要挾,其實對老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只要夫妻倆有商有量,讓丈夫也參與到陪伴孩子成長、分擔家務等一系列的家庭活動中來,那麼老人是否幫忙帶孩子,也許就沒那麼重要了。

正如一位如今兒子一歲多,一直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母親所說,她對婆媳關係的理解是:

1、婆婆不是親媽,不要求和婆婆關係多麼親切,只求和睦相處就好。

2、婆婆沒有義務給我看孩子,給看是福分,要珍惜,不給看,我們作為子女也有孝順老人的義務。

3、婆媳相處,有時候多擔待些沒有什麼不好,多一點溝通少一點猜忌,多一點體諒少一些要求,多一分付出少要求回報,那麼,婆媳關係就會變得很簡單。

你覺得呢?

希望每一個家庭,無論老人是否幫忙帶娃,都能平安順遂,和和氣氣,越來越好!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關注我,進我主頁看看,和我一起探討人生!

相關焦點

  • 老人不幫帶娃,家庭關係怎麼相處,3位媽媽說了肺腑之言
    在很多家庭關係中,父母幫忙孩子照看子女,才能夠讓子女安心的去上班,在中國家庭中,大多數老人退休了都是在家幫忙帶孫子。但孩子比自己上班還累,但年輕人壓力大,老人家只能捨棄自己的退休生活給年輕人搭把手。所以,有人說這世上所有不願委屈孩子的父母,都在委屈自己。劉阿姨就是這樣一個寧願苦著自己也不願意給孩子添麻煩的老人家。
  • 不幫帶娃的婆婆,你會為她養老嗎?
    看到同事神色不爽,老公忐忑地在一旁為婆婆解釋,最後提出讓同事的親媽來照顧。可是,之前買房子裝修,坐月子來照顧我三個月,都是我親媽來幫忙,要是在幫忙帶娃,真的很過意不去,但事到如今也沒辦法,請保姆又不放心,最後還是親媽過來了。
  • 有老人帶娃和沒老人幫帶的家庭,差距有多大?過來人的話很現實
    如果這個時候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無疑是對寶媽和寶爸最大的安慰,大大的為家庭減輕了很多負擔。其次,老人帶娃可以幫家庭增加資產。如果放不下工作,但是另一頭還有孩子,這時候又應該怎麼辦?有的人會覺得請保姆心裡多多少少有點不放心。那麼這時候如果有老人來幫忙,完全可以把月嫂和保姆的錢省下來,所以實際上有老人幫忙帶娃也是為家庭省錢的一種方式,大大減輕了這個家庭的經濟負擔。
  • 「沒幫帶孩子,以後兒媳會給我養老嗎?」來聽聽三位媳婦的心裡話
    老人自己有退休金,但不多,除去看病所用剩不了多少,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幫襯兒子一家,她說在孫子身上是「既沒出錢又沒出力」,心有餘而力不足讓她很內疚。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來聽聽三位媳婦的想法吧。 劉女士 孩子2歲 生了孩子才知道「家裡有一老勝似一寶」的重要性,真的很羨慕那些有老人幫帶孩子的家庭。我也是命苦,我老公他大哥家的二寶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出生,婆婆說得幫著大哥家看孩子,看不了我家的。
  • 到底要不要老人幫帶娃,這真是個難題,看看我表姐家的實例
    表姐的準婆婆最後急的放話:你倆不結婚也行,要不先給我生個娃吧,我抱上孫子孫女了,你倆愛結不結了。從這也看出表姐的準婆婆實在是著急抱孫子。  耐不住兩邊家長的催促,也加上兩個人確實是感情穩定,水到渠成就結婚了。  可婚後對於生娃的事小兩口也不積極,表姐表示,真的還沒做好照顧撫養一個娃的心理準備,這麼草率的生娃是對娃不負責任。
  • 「老人幫帶孩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65歲婆婆聽信這句話後悔了
    65歲的王阿姨育有一兒一女,孫子今年7歲了,她從來沒幫忙帶過一下,女兒的孩子,人家婆婆幫忙帶,也不需要她操心。,而自己永遠是最後一個,每次見到媽媽都是哭的不行。,當媽媽的應該伸手幫忙的,可我竟然傷了你們的心,媽錯了。」
  • 不幫兒女帶娃的婆婆,晚年如何?3位老人的哭訴說出實情,很扎心
    但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兩人水火不容,婆婆就連自己的親孫子孫女都不願意幫忙帶。那麼這些不願意帶娃老人的晚年如何?三位老人道出真相。「都是媳婦過來的,還能有啥不能解開的疙瘩?現在媳婦對我可好了」今年68歲的張奶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子骨也不像之前那麼精神了,自從前年老伴去以後,張奶奶更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 那些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過得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結局
    現代社會年輕人不打拼就沒有收入,年輕父母壓力很大,年輕人孩子出生,多數要老人幫忙,可是老人也有很多各種原因,不能幫忙帶娃。那麼那些沒有老人幫忙的家庭,現在過的怎麼樣呢?第一種:你不幫我帶孩子,以後也別指望我幫你養老人都是相互的,這一種情況一般並不是道德綁架。
  • 4位已婚女士實話實說,很扎心
    以下,就結婚後要不要和公婆住一起這個問題,五位已婚女士實話實說,很扎心。跟公婆同住是苦不堪言還是掉進蜜罐?可能對於不同的家庭而言,情況也許不同。我不可能放棄自己的事業,就把公公婆婆接來幫忙帶娃。公公婆婆是農村的,而我們在城市生活多年,無論是生活習慣和消費觀念自然也都不一樣,公公婆婆看不慣我花錢大手大腳的,每次買東西回來,第一個問的就是花了多少錢。
  • 「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幫女兒帶娃」老人說的話讓人心酸又扎心
    疑惑:小姨不是給表妹帶娃去了嗎?怎麼突然有空來我家住了?後來,才聽我小姨說,她給女兒帶了半年娃,就待不下去了,說什麼也要回來。而且,小姨還頗為傷感地說道:「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幫女兒帶娃。」聽一個60多歲的老人說這樣的話,真是讓人心酸又扎心。不過,仔細聽她說完原因,我也就理解了。
  • 故事:公婆幫帶娃,2年後他們索要5萬辛苦費,我拒絕:帶娃還要給錢?
    公婆幫帶娃,2年後他們索要5萬辛苦費,我拒絕:帶娃還要給錢?現在的生活成本越來越大了,尤其有孩子後,許多年輕夫妻感覺壓力越來越大了。在家庭和工作之間,許多人為了生計不得不選擇工作,即便有孩子了,他只能將孩子託付給父母,讓他們幫忙照顧,或許這就是生活的無奈,除了適應還能說什麼呢?
  • 「婆婆不幫帶娃,等她老了你會伺候嗎?」三位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不同的婆婆有不同的性格,但是如今,婆婆是否幫忙帶娃,成了媳婦衡量將來養老的標準,不幫忙帶娃的婆婆,老了以後還會伺候婆婆嗎?三位媳婦給出了答案。人與人之間的好是相互的,雖然兒子和媽媽之間存在親子和血緣關係,兒子應該無條件照顧母親,但是媳婦不一樣,畢竟是嫁進來的人。
  • 4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然而,就在這懷孕到坐月子的過渡期間,有很多女人卻慢慢對婚姻、對家庭死了心我採訪了4位老人,她們說出的實情,很扎心。她覺得家庭地位越來越低我老伴前幾年走了以後,我眼睛有白內障就一直跟著兒子住了,這兩年我明顯感覺到,我沒有人撐腰了,兒子也是偏心向媳婦的。
  • 3位82歲老人的心裡話,心酸又扎心
    很多人都很好奇,什麼現在的老人,不喜歡去養老院,不想依靠子女呢。其實老人去養老院是因為不想拖累子女,而自己又有退休金,像那些農村的老人沒錢沒存款,只能讓自己的子女養老。還有的人說,要想子女養老,就必須,必須要看兒媳或者女婿。要是他們不答應為老人養老,就算自己的子女再孝順也沒用。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要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老了之後,兒媳和女婿哪個能依靠?一起聽聽3個82歲老人的答案,很扎心。
  • 兒媳讓公公幫帶娃,發現公公抱孩子睡覺從不哭,兒媳怒:不要臉
    小麗嫁給了一個農村的男人,她的丈夫不錯,但是卻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也就是說,她老公沒有了母親以後生孩子,她要自己帶了,而且小麗當初嫁給老公的時候,就是看中了沒有婆婆以後生活才不會被婆婆打壓,過了門就自己能夠當家作主,可是沒想到孩子會爬的時候真的特別煩,老兩口為了生活奔波勞碌還得要帶孩子,這時候小麗想著如果有個婆婆幫照顧孩子就好了,不過好在丈夫沒有了,母親卻還有一個公公在,於是小麗就想把孩子送去公公那裡讓他們幫帶
  • 幫兒女帶娃,要怎樣做才能不受氣,60歲退休老人說出了答案
    一般情況下,孩子就只能由老人照顧。老人的家庭責任感重,也很心疼子女,都會幫忙照顧小孩。可是畢竟兩代人的觀念不一樣,特別在育兒方面肯定會有很多矛盾,有些老人就害怕這樣會導致衝突,甚至是自己辛苦幫帶娃,結果也落不了一句好,反而被埋怨。
  • 老人不幫帶孩子,該恨她嗎
    現如今,年輕人生完小孩大多數都是讓老人幫忙帶,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但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願意幫忙帶孩子,而作為新手媽媽,長期的睡眠不夠,與社會脫節,經濟低糜導致媳婦出現怨恨的心理,同樣是女人,別人可以光鮮亮麗的出去工作,和老公二人世界,和姐妹淘約會,自己只有每天圍著孩子,灶臺轉,能不恨嗎?
  • 雙胞胎姐妹,一個19歲生娃一個29歲生娃,多年後兩人差距明顯
    兩姐妹的母親李阿姨告訴我,妹妹小時候比較調皮,不愛學習,當時省吃儉用供兩姐妹上高中。而調皮的妹妹不僅不好好學習,還與校外的打工男友偷偷談戀愛,最後由於兩人「偷嘗禁果」而懷孕,家裡人才得知妹妹的情況。正是因為這樣,雙胞胎兩姐妹的命運從此發生巨變,妹妹19歲就生了孩子,而姐姐則是繼續努力求學,最後考上心儀的大學,23歲時順利畢業,姐姐的新生活到了這裡才剛剛開始,而妹妹已是4歲娃娃的母親了。
  • 有婆婆帶娃和沒婆婆帶娃的家庭,有什麼區別?這3個女人說出實情
    導語生了孩子後,家裡有婆婆帶娃和沒有婆婆帶娃有什麼差別?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忙於事業,根本就沒空帶孩子,如果請保姆,她們又怕。如果家裡有公婆幫忙帶孩子,那也能在外安心工作,也可以去做一些喜歡的事情,給老人帶孩子根本就不用擔心,因為老人是過來人,什麼都懂。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三個女人說出了答案。
  • 爺爺奶奶不幫帶娃難道是不愛孫子嗎?原因很現實
    在現代社會,有很多家庭的公公婆婆不願意幫兒子兒媳帶娃了,難道他們都老了不怕孤獨嗎?不想跟兒子孫子們培養感情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說的不錯每個家庭都有它的難處。人人都嚮往的和諧家庭沒有那麼容易。等她生了小孩後就不一樣了。她本以為婆婆會幫忙帶孩子還會繼續照顧她,卻沒想到婆婆他們都不願意幫忙了,自己生的是個男孩啊難道他們也不喜歡嗎?他們是怎麼回事啊?她跟老公訴苦老公也很無奈沒有辦法只能親自照顧她和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