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誇獎、讚美這些給予正面反饋的溝通,都相對容易將正能量存進情感帳戶。
但是,有的溝通註定是充滿負能量的。例如,你要對同一組組員的工作提出批評和改進建議,或者對團隊成員的工作方法提出異議,這些溝通的目標雖然都是正能量的,但都需要你先傳遞負能量的信息。
這樣的溝通,我們通常稱為艱難對話(Hard Conversation)。之所以艱難,是因為既讓對方得到負面反饋,又不讓彼此產生對立,這需要非常高效的溝通技巧。通常,能掌握並廣泛使用這種溝通方法的人,都是溝通高手或者情商專家。他們能夠運用方法獲得更好的溝通結果,從而提高自己和團隊的工作效率。
因此,掌握正確的反饋方法,對你來說,是一項必須學會的技能。
正確的反饋在很多理論中分為七個步驟,但是這些步驟過於繁複和理論化。綜合多種理論,我將正確的反饋總結為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提出優點。這是軟啟動的一種方式,先肯定談話對象做得好的地方,將對方的心態置於積極的位置。
第二,客觀描述。客觀描述你看到/聽到的事情,並給予確認,但是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評判。
第三,提出缺點。委婉地提出這次事情可能產生的負面後果,最好聯繫實際場景讓對方感同身受。
第四,提出建議。提出往哪個方向改進有利於解決現有的問題,以獲得對方的認同。
請一定記住這四個步驟,因為在工作裡,你會經常遇到需要反饋的場景。如果處理不當,可能不僅解決不了現有問題,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比如,某一天晚上,你要向經理提交一份市場調查報告。他檢查這份報告後,第二天還需要向CEO匯報。但時間已經接近晚上10點了,你的同事還沒有整理好市場調研的數據。這時的你一定十分著急,很可能氣急敗壞地打電話給負責數據的同事。
「Wilson,老闆明天要給CEO匯報市場調查結果。我正在給他做準備資料。你怎麼搞的?不是早就給你說了今天下班前就給我數據,你看都10點了,還讓不讓人睡覺啊?」
如果你給出了這樣的負面反饋,那麼事情很可能發展成下面這樣。
Wilson會說:「我又不是故意不給你,是因為……」然後他會帶著怨氣低效率的工作。
假如Wilson是一個脾氣同樣暴躁的人,他可能幹脆回應你:「你算老幾啊,我大半夜地加班工作,你還站著說話不腰疼。」
但是,如果你按照我們之前提到的步驟來溝通這個問題,情形會大有不同,請看下面的展示。
第一步,軟啟動,提出優點。你可以在打電話時這樣說:「Wilson,都晚上10點了,你還在忙著幫我做數據,真的太辛苦了。你總是這麼認真負責。」這個從正面肯定開始的對話,會讓對方感覺到你非常承認他的工作,理解他的辛苦,從而讓他處於一種比較願意聽你繼續講話的狀態。
第二步,客觀描述,講述你看到/聽到的事實,而不是批判。「但是現在我還沒拿到數據,其他報告資料都好了,就差這個數據。」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引入任何主觀評價。例如,都怪你太慢,為什麼別人做好了你還沒做好,這點小事都搞不定……因為可能Wilson遇到了某些意外狀況,導致工作沒有及時完成,他可能也在著急地解決。
第三步,提出缺點,談事情的後果。「如果老闆的報告做不好,CEO明天肯定會生氣,他回來肯定對咱們也沒好氣,以後的日子可能不好過啊。」
第四步,提出意見。「你看你能不能先給我一個基礎版本,我先放進報告裡,然後你有更好的版本後再發我一次,我再更新。這樣咱們明天早上之前就能把報告做好」。
無論何時,如果遇到了溝通不暢的問題,請一定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反饋,因為溝通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問題更加糟糕。
溝通的反饋方法,從理論和案例來看,都很容易。但事實上當你置身於真實的溝通情境中時,你常常會忘記使用。這就像看別人遊泳,貌似很簡單,滑水、抬頭、換氣,只有三個動作。但實際上,你需要經過數百次的反覆練習,才能熟練掌握泳姿,而不會沉到水底。
因此,反覆練習,是掌握正確的反饋方法、改善溝通能力的唯一途徑。從今天起,就開始努力練習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職場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