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解語|專注情感剖析
以我手寫你心,點關注,不迷路!
結婚,是結兩姓之好,是兩個家庭的優勢互補。結婚,不單單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家人的結合。只有兩家人,三觀一致,彼此才能更好相處。
但凡有一方,打著算計的目的,這段婚姻,都不會得到幸福。更多時候,還會適得其反。尤其以親情為名,行道德綁架之事,更會讓對方隔閡不斷。
以往是獨生子女啃父母啃老,可現在二胎開放了,也有了另類的父母,那就是父母一把年紀養二胎,開始了別樣啃大兒子。
這樣的婆家,與其說拎不清,還不如說自作自受。明明過得好好地,卻非要折騰自己的兒子兒媳。這樣的父母,實在是沒辦法讓人尊重起來。
在剛開放二胎時,48歲的婆婆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婆婆在21歲就生了老公,但後來就沒有辦法再要二胎。這麼多年來,他們一直渴望有個二胎女兒。
於是在兒子兒媳還沒要孩子的時候,婆婆就坐上了二胎的末班車。等趙靜和老公發現時,婆婆懷二胎已經三個月了。打不是留不是,最終公婆堅持留下二胎,說不管男女,他們自己來養。
趙靜哭笑不得,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公婆夫妻的私事,她一個兒媳婦不能干涉。只是婆婆畢竟是高齡產婦,雖然平日保養得好,不顯老,可身體素質明顯跟不上二三十歲的孕婦。
婆婆懷孕後,身體經常不舒服,隔三差五就得跑醫院。而公公不會開車,擠車不安全,只好每次都讓老公接送。
而老公因為長期請假,全勤獎沒了,還被扣款,另外老闆臉色也不好看,總是言裡言外,讓老公別有事沒事就請假。
婆婆熬了九個多月,終於生下了二胎,卻是個兒子。晚年得子,雖然不是期望中的女兒,但公婆還是笑得合不攏嘴。家裡沒條件請保姆,最終還是趙靜請假伺候婆婆月子。
有時趙靜也覺得很可笑,自己和老公還沒孩子呢,就要先伺候婆婆月子,這說出去,更是讓人啼笑皆非,尷尬不已。
而婆婆四十多,公公也才五十出頭,但他們一直以來就沒什麼穩定的工作。這些年,靠著老公每月給的生活費過日子,如今多了個二胎兒子,這不是給他們養的,純屬是給大兒子兒媳養的。
畢竟多了個孩子,孩子的撫養費用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尿不溼、奶粉以及將來的教育,都是一大筆開支。婆婆自己帶了三個月,就被孩子折騰得憔悴了好幾歲。
婆婆體力交瘁,她跟大兒子和趙靜提出要求,你們還沒孩子,就把弟弟當兒子養吧,也算是幫他們盡孝了。老公站在一邊,一句話不說。而趙靜自然不願意把小叔子當兒子養,她又不是不能生育。
她拒絕了,讓公婆誰生的兒子誰就養。他們做兒子兒媳的,有義務贍養父母,但卻沒義務贍養小叔子,而且還是那麼小的小叔子。這其中需要耗費的心血,不比自己養一個孩子少。
只是婆婆有些氣憤地說,「你不養小叔子就離婚,我兒子有這個義務養弟弟。」趙靜看著老公,老公卻只是沉默點了點頭。
最終趙靜收拾東西回了娘家,她可以接受公婆啃兒子,卻無法接受公婆這樣花樣啃兒子。父母都勸她離婚,可她和老公感情很好,如果沒有小叔子這件事,他們都準備要自己的孩子了。
只是如今,她也不敢再鬆口要孩子。公婆啃兒子已經啃成了習慣,趙靜的反對,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相反,還會讓老公認為趙靜不近人情,自私自利。
她是愛老公,可如果這樣的愛,需要背負他背後沉重的原生家庭,趙靜就打起了退堂鼓。這樣的小叔子和公婆,誰養誰都會一把辛酸淚。
這樣拎不清的老公和婆家,趙靜除了敬而遠之,別無它法。對此,大家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