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時期編緒的《增廣賢文》裡有一句話: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暖心的話,可以讓一個心情跌到谷底的人重燃鬥志和希望。
而一句不負責任的狠話,則可以讓一個人瞬間全身負能量,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作為被施言者,心境很容易受到話語好壞的波動,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所以,作為我們每一個施言者,絕不可隨心所欲,脫口而出,不計後果。
而真正會說話的人,不但能體現出自身的涵養,還可以向他人展示博學多才的一面,這種表現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情商。
而那些高情商的人,往往都會有這些特質,他們在各種場合都能遊刃有餘,灑脫自如。
靈魂裡的舞者——有趣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這裡說到有趣的靈魂,又要不得不把演藝界大咖黃渤搬出來了。他一次次快如閃電的回應,思緒縝密的邏輯,言語恰到好處,讓臺下的觀眾拍手叫好。
特別是在幾次的頒獎典禮上,堪稱是教科書式問答。
不得不說,當一個人長相不咋滴,存在都是一種錯誤的時候,能在幾年的時間內事業飛黃騰達,那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記得在頒獎臺上黃渤曾多次被鄭裕玲調侃。
鄭裕玲:「今晚風很大,把你頭髮都吹歪了。」
黃渤:「這是心情的外化表現,大家能看到我的心情有多澎湃。」
鄭裕玲:「你今天穿的是睡衣吧,我五年沒來這裡,所以我穿得很隆重,你看臺下,劉德華,梁朝偉,他們都穿得很隆重。」
黃渤:「他們是客人嘛,客人去別人家,肯定要穿得隆重一點,因為你五年沒有來,而我這五年一直在,把這裡變得像家一樣,回到家肯定要穿得舒服一點。」
當你被他人的話語不時地挑逗,不但沒有正面回擊,還能張縮有度,巧妙化解,贏得眾人傾佩,如果沒有博覽群書和內在的修養,很難把握好尺寸。
縱觀周邊,當他人用刺耳不遜之言對付自己的時候,則會不假思索用同等惡言予以回擊,生怕自己吃半點虧。
而像黃渤這樣的有趣靈魂少之甚少,所以變的無比稀缺而珍貴。
言語中的匕首——刀子嘴
俞敏洪老師曾在《老俞閒話》裡談到:
這個世界上沒有「刀子嘴豆腐心」這種說法,刀子嘴就是刀子心。
凡事不可魯莽,須三思而後行,才不會釀成禍端,言語雖只是輕聲細言,一旦潑出,再想收回,已無悔藥可逆。
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男孩常因小事與他人吵鬧,口不擇言,言語犀利,周圍人都不喜歡與他相處。
父親為了能讓他深刻認識到其中的厲害關係,便給他一袋釘子,告訴他以後每生氣和人爭吵一次,就往後院的牆上釘一枚釘子,等不生氣時,就把釘子拔下來。
男孩聽後照做,不久牆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小洞,父親帶著男孩來到牆前,讓男孩說出牆上第一個洞的來源。男孩卻隻言片語,早忘了與誰何事發生的爭吵。
父親說道:「你早已忘了讓你生氣的事,但是釘子留下的孔洞卻清晰可見,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吵架給人帶來的傷害,往往要花費幾倍的功夫才能彌補。」
有句話叫:「多一朋友勝過多一仇人。」與人相處,坦然面對,也許一時的話語佔了上風,讓自己內心舒暢無比,但從長遠來看,這只是得不償失的一種傻子行為。
而真正高情商的人,在面對對方的出言不遜時,則會坦然面對,淡然一笑了之,在必要之時,抓住內容要點,予以委婉回應,到頭來,反而讓對方面紅耳赤,啞口無言,尷尬萬分,甚至投出敬佩的目光。
話語中的剎車盤——知曉禁忌
記得有一年,公司有一位同事突然請假,一打聽說是家裡有大事,要請上好幾天假,一般公司人員正常急事請假都是一兩天,這突如其來的大事,讓公司的小張為之好奇。
他問了整個公司的同事,得到的都是同一個答案:「不知道!」對於一向好奇的小張來說,這怎能善罷甘休。
終於等到那位請假的同事來上班的日子,一大早見到那位同事,小張立馬就直奔主題:
「怎麼了,臉上這麼憔悴?」
「為什麼突然請上那麼長的假呀?」
「家裡發生什麼大事了,怎麼樣啦?」
這一連串的問題,問的請假同事連連後退,強顏笑臉說:「沒什麼,沒什麼事。」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人不少,也許他們是出於朋友的關心,但別人的事,願意告訴你的自會告訴,不願說的,關心過了頭,就是一種傷害。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禁忌,想傾訴的,自然會找信得過的哥們閨蜜真情吐露,而當對你含糊遮避,簡單言語予以回應時,就應該尊重他人的生活隱私,如果真的關心,可以告訴對方,有什麼能幫的著的隨時電話聯繫。
這樣既保持了一種相處距離,也無形中增加了彼此的信任關係。
閱歷豐富才能話語富足
蔡康永說:「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是什麼樣的人。」
蔡老師這簡單的一句話裡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該有的:品德、善良、眼界、認知。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字是人的第二張臉。」
如果說一個人寫字的能力,能反映出語文素養,那麼說話的能力,則能映託出一個人的高度。
孔子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裡就說過:
「《志》有之,志古之書也言以足志,言以足成其志文以足言,加以文章以足成其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有言而無文章雖行而不遠也……」
其意就是,你所說的話是用來表達你的意願,而文採更能完善語言,你不說話,沒人知道你想幹嘛,但說的話沒有深度,也不能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所以,想讓自己變的豁達,人生變的璀璨,則需要日積月累的飽讀詩書,觀遍世界各處的風土人情,你的人生觀才會站在一個嶄新的高度,這時說出的話才會有份量。
最後給讀者獻上英格蘭著名作家本·瓊森的一句名言: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望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些智慧,少一些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