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大學,我們告別了高中老師手把手的管教、父母的照顧,孤身一人去外地讀書。離開舒適圈的我們的難免會迷失方向、迷失自己。因而,能夠時刻正確認識自己,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無外乎兩點。一是過於放大自己的缺點,看低自己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是。二是過於放大自己的優點,自高自大。
第一類人到了大學後才發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於是平庸甚至自卑便佔據很多大學生的心理,於是他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再努力也不能成功,不是整天窩在寢室裡沉溺於網路遊戲,就是上課走神。像是丟了魂的軀殼行屍走肉。有的時候,人們迷失了自己,只是無法找尋到自己真實的存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而對人生感到迷茫。這個時候,只需要繼續尋找,總能夠找到前進的方向。然而有的人迷失了自己之後,只是一味地消極墮落沉浮,不做出任何改變。在那種時候,人們就很難再找回自己,甚至會走上一條極端的不歸路。
奧託·瓦拉赫是偉大的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你一定認為他在學生時代一定是成績優異,是類似「神童」一類的人吧?其實在他開始讀中學時,他的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絕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會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理解力也不強,在班上成績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讓人難以接受:「你是在繪畫藝術上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而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化學實驗應有的品質,建議他改學化學。於是,瓦拉赫的智慧火花被點燃在了化學領域之中,在同學當中遙遙領先。沿著這條路,他居然成了赫赫有名的化學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的殊榮。面對自己的不足,奧託·瓦拉赫並沒有放棄也沒有自卑沉浮,他只是換了個方向繼續努力。古人云"天生我才必有用"或許你現在不能找到自己的長處,但不要自卑不要墮落,或許換個方向就能成功。
第二類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在於對自己的定位過於高,過於放大自己的優點過於高看自己。這樣不是盲目自信一味朝著錯誤的方向努力,就是覺得自己足夠優秀甘於現狀,於是慢慢喪失學習的能力。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方仲永」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為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後驕傲,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擊敗夫差,夫差求和不成自殺,吳國滅亡。拿破崙因驕傲而兵敗滑鐵盧。因為驕傲自大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自己,不自高自大,謙虛求學這樣才能成功。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呢?正確認識自己就是指一個人對自我的認識要與自我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正確認識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與集體的關係。認識到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自我的人生價值主要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要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局限,有嚴格的自我批評精神。對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唯有勇敢承認,清醒反思,才能推動自身不斷地進步。
最後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理解自己,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缺點。 正確地認識自我並客觀地對待自己,把把「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作為自我認識發展的過程,不斷深化自我認識,促進自己不斷地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我們不能成為像奧託·瓦拉赫那樣成功的人,但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認識了自己,一步一步地成為更好的自己。
熱愛生活就是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收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等到你失落的眼淚滴入心裡的土壤,那就會開出花來。
本文章僅代表筆者觀點,不代表攝影師敖日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