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我們專注於中老年人的情感和健康問題,大家可以點擊右下方的訂閱按鈕免費訂閱我們的頻道,希望我們的影片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示。今天,志恆在網上看到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王老太房子拆遷後分得360萬,給兒子300萬,女兒60萬,現在兒女都不贍養。為什麼?對此網上的回答也是各執一詞,不過,和大部分網友不太一致的是,志老人著實不該把生前所有的家底有多少分多少給子女,自己千萬要留一手,接下來看看不同朋友們的意見吧。如果您有什麼自己的想法,直接下方評論,留言和廣大中老年朋友在線交流。第一個觀點,不是錢的問題,首先不是錢不錢的問題,是教育思想上的問題,有沒有拆遷款,他們不想養還是不會養你。你把他們當兒子當女兒,他們卻從來沒把你當做父母來看待,就像寄生蟲一樣寄生在你身上。當你沒有營養可供給的時候,就會被遺棄。有點良知的會把你送到養老院,沒有良心的你的死活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其次,現如今社會的風氣,以前人們雖然很窮,溫飽都是問題的時候,溫暖卻到處皆是。現在每天大魚大肉寒心的事情卻歷歷在目。遇到事情總想著去逃避去推卸責任,像這樣的事情才剛開始發生。有許多的話也不知道怎麼說出來,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心裡就很難受。如今的社會究竟怎麼了?為什麼有些人窮死了不偷別人一個麵包,有些人明明什麼都不缺,卻要去貪圖一點點小便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規矩大家為什麼不去遵守,闖紅燈,碰瓷,涉黑路霸,說到底還是教育不到位,太缺乏思想教育了,我太希望這世間到處充滿著愛,充滿著感動。
第二個觀點公平問題,王老太拿到補償款首先就做錯了一件事,一碗水沒有端平。給兒子300萬,女兒只給60萬,偏袒兒子,就是因為偏袒才造成女兒心裡生氣,所以造成沒人伺候她、沒人養她,一碗水得端平,不患寡而不換軍。舉例說明,一、我奶奶87歲了,在錢的方面就很機智,她堅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無論是我家買房,叔叔買房還是孫子,孫女出生壓歲錢都給大家大致相同。用奶奶的話說,一碗水得端平,雖然內心可能端不平,表面上謙和,禮金的事情上一定要盡力公平,因為奶奶見過太多子女家庭,因為父母偏心,財產分配不均,導致最後沒有一個子女贍養的悽涼下場,得到多的是被偏愛、被溺愛的,這種子女大多沒出息,吸血鬼、啃老族、指望他們養老,怎麼可能。他們已經習慣了索取,得到少的,甚至得不到的任何事,不被父母喜歡的那一方讓他們贍養,很多子女是咽不下這口氣的。有些人終其一生就想求個公平,被父母不待見,還盡力養老的人是大部分人,但也有因此而不贍養老人的。就比如提問中的女兒。提問中,拆遷戶王老太給兒子三百萬拆遷款,給女兒六十萬其實都不少了,但是比例懸殊,讓女兒只拿到了兒子的五分之一。女兒覺得不公平,兒子覺得家產都是他應得的,可能還嫌少。這樣的做法兒子也不幹,女兒也不滿意,子女心中都不滿意。
王老太錢花光了沒撈到好,這就為以後埋下了禍根。兒子覺得你不是給女兒錢了嗎?她養你,女兒覺得老太太很不公平,應該由兒子贍養。還是那句話,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是不能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別說360萬給了60萬,就是一分不給這個女兒,該贍養也得贍養,而且一點義務也不能耽擱。這是法之規定,容不得你任性。老人的拆遷款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如何處理是她自己的事,他們就是扔到大街上,誰也不管,誰也不能去左右他們的支配權。實際上,類似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父母在分配家庭財產時往往都偏向於兒子,把女兒視為外人。在分配家產時,好一點的會象徵性的給一些,不好的就直接不考慮女兒。但是有些父母在贍養的時候卻要求兒女們一視同仁,所以這種分配上的不公也導致了很多家庭的矛盾。從情理上來講,父母的這種分配是不公的,雖然自己的錢財可以任性,但作為父母來講,在對待子女上還是應當一碗水端平。不管是兒是女,那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為什麼非要分個厚此薄彼呢?這種偏向的分配方式不但會讓子女記恨父母,心裡疙疙瘩瘩,還會影響到子女之間的和諧。所以說,一個好的聰明的父母在這方面應該是公正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兒子,女兒都是親。第三個觀點,自私點,應該留一手。王老太拿到補償款時,應該把三百萬大頭自己留著養老,六十萬給兒女各分三十萬。
王老太應該把親戚朋友請到家裡,當著大家兒女的面講清楚,剩下三百萬留著養老,將來誰對自己好自己就跟誰過,如果死後剩錢,誰對自己好錢就全部分給誰,誰對自己不好一分都不給。要是兒女都孝順,平均分這筆錢。最後,當著親戚朋友的面立個字據。老人善良仁慈,心想把錢都分給兒女,兒女將來肯定贍養她,錯就錯在一分沒了,大錯特錯分錢不公平,偏袒兒子。這也是要和大家說的,之前志恆也在很多篇文章中提醒廣大中老年朋友們,千萬要留一手,在健康上留一手。人活著就是得活的健康,因為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少給家人子女添麻煩。健康的身體沒有,名利金錢等統統都是零。如果失去了一次,其他都等於零毫無意義。所以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的活著。老本上留一手,都說子承父業,很多老人覺得自己的房子財產遲早是子女的,所以就想著早點轉給子女,另一方面也換得子女的專心贍養。可現實生活中有不少老人最後差點無家可歸。所以在老本上最好還是留一手,有了自己的老窩,才住得踏實,活得自在。經濟上留一手,俗話說人老西子,人到老年,往往把赤子之心傾注在對兒女經濟的幫助上,但還是留一手好,讓自己保持經濟獨立。老年有足夠的積蓄,任何時候才有底氣,不靠別人也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明智的父母都不會在活著的時候把財產全部分配給子女,要給自己留下後路,子女再孝順,手上有錢辦事不難,也不用看子女臉色求贍養,大不了自己花錢請保姆護工。
分配不均更是父母財產分配大忌,一碗水得端平,不患寡而不換軍。對於這個問題,您是怎麼看的呢?本期節目就分享到這裡,如果您覺得這個影片不錯的話,請給我們點讚轉發,同時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您的看法,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