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真實心理性別是什麼?

2021-02-15 廈門美食情報所

壹點靈創作者 :小仙女

劍橋大學的教授研究表明:

並非所有的男性都有一個典型的「男式」大腦。差不多每五個男性中就有一個的大腦是「女式」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男人會喜歡芭蕾勝過足球。

反之,每七個女人中就有一個的大腦是「男式」的:擅長數學,喜歡分析和解決複雜的問題勝過喜歡聊天逛街。

僅從一個人的外表,我們無法了解他的真實屬性。

就像2014年12月,李銀河曾在博客上公開自己和一名女性的戀情。一時之間,許多人誤會李銀河是同性戀。

李銀河與戀人大俠

後來李銀河花了極大氣力向大家解釋,她是異性戀;而她的戀人,是一名女跨男的跨性別男性——生理性別是女性,但心理性別是男性。

李銀河老師的愛情,不是生理性別的匹配,而是心理角色的匹配。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愛情也都是如此,內在男性氣質,在尋找對方內在,與自己匹配的女性氣質;至於誰是主導「男性」,誰是主導「女性」,卻不一定是外在說了算。


你在關係中,是男性角色還是女性角色?

去年,閨蜜談了一個男朋友,從他們的合照來看,182的小夥子形象陽光開朗,158的閨蜜站在旁邊看著小鳥依人,很是般配;

但和他們一起吃飯時,我感受到了一絲詭異。

在點菜時,男生翻來覆去地選,說想吃麻辣小龍蝦,但自己最近上火;想吃點清淡的,但又不知道選哪個。

《羞羞的鐵拳》男女主靈魂互換

後來閨蜜話不多說,拿過菜單快速選定了菜品,告訴男生就選這些別糾結了。

很尋常的小互動,不過他們說什麼、做什麼並不是關鍵。主要是兩人的氛圍,閨蜜乾坤坐定,面不改色,男生一臉嬌羞,大高個一個卻經常性倒向閨蜜;坐在對面的我,恍然覺得閨蜜找了個「女朋友」。

後來過了兩個月,閨蜜開始說,她覺得這段感情太累了,感覺有哪裡不對。

我說,那是因為你沒在戀愛中,感受到被呵護的感覺吧;閨蜜怔了一下,細想之後承認,確實如此。

你的主導氣質,是什麼?

其實閨蜜雖然長得很小女生,但內在一直是個比較有「男子氣概」的人。

大集體裡,她是照顧所有人的那個,但是當自己需要幫助時,她總是自己默默解決,別人提出要幫忙,她也會說,沒關係,我自己可以。

她性情穩重,不會情緒化,或是鬧小脾氣,分析事情邏輯清晰,解決問題理性果斷。以前也有小學妹老開玩笑說,找男朋友就得找她這樣的啊。

但閨蜜就不用享受「女朋友」的待遇嗎?

當然不是。只是她潛意識裡不把自己當女人,所以別人也不把她當女人對待,甚至男友也習慣性依賴這位女性「男朋友」。

我建議她可以偶爾情緒化一下,可以示弱求助男友;她展現出女性溫柔的一面,男友自然也會展現出男性雄偉的一面。後來的她,終於像個戀愛中的小女生了。


相關焦點

  • 你的真實性別角色是怎樣的?
    其實,我們既在外在世界找尋著一個對的人,在心理層面上當我們在自己的原有性別特質上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我們也會發展異性化的性格特質。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中的很多人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轉變,還有些人會刻意壓抑這樣的傾向,可謂是「寧折不彎」。 不過,從大趨勢上看,比起上幾代人,我們在觀念和性格特質上都更趨於中性化。
  • 【測試】你的心理性別是男是女?
    來看看,你的內心是漢子還是妹紙呢~?1、擁有屬於自己的電腦的時候,你會精心挑選?a、顯示器— 2 b、鍵盤— 3c、滑鼠— 42、通常你會什麼時候開始換夏裝?a、等著對方和自己告白—— 5b、單戀對方—— 6c、第一時間主動告白—— 75、你最喜歡什麼材料的衣服?a、絲綢—— 6b、紗料—— 7c、布料—— 86、自己做飯後,通常廚房什麼樣子?
  • 易性揭示生理性別心理性別和性取向的微妙關係
    此外,易裝癖者之所以穿上異性的服裝、模仿異性的舉止,心理動機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易裝,只是人類諸多性別倒錯行為(cross gender behavior)中的一種。  研究人員觀察了易性現象(transs-exuality,又稱性別轉換欲,指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相反)的諸多形式,探討了他們的生物、心理和文化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常常對研究中呈現的個體差異感到震驚。
  • 性格測試:你的心理性別是男是女?
    a、雙腿併攏一起——6 b、雙腿叉開——4 c、蹺二郎腿——5 4、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你會?你是一個不願意大聲說話的人,從性格上講有些軟弱且容易猶豫,對你來說,沒有被完美策劃的事情是不應該進行的。只要有風險和賭運氣的事情,都不是人們應該選擇的。你期待被別人保護,被別人肯定,期待有人可以對你說:「我來負責你的全部」。
  • 簡單聊聊什麼是性別和性取向
    如果你對性、性別方面存在著諸多困惑,這本書絕對能幫助你答疑解惑。下面藉助書中的內容,簡單聊聊性別和性取向。性別的三種理解我們日常習慣了男女的二元區分,以為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了。然而,這其實是僅僅根據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做出的區分。除了從生理角度去理解性別之外,也有從心理角度對性別做出的區分。
  • 性別煩躁是什麼?
    性別煩躁是什麼?什麼是性別煩躁?性別煩躁(Gender Dysphoria),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別認知障礙(Dender Identity Disorder)。性別煩躁是什麼?性別煩躁的影響跨性別的願望的先佔觀念可能在兒童期前2-3年後任何年齡出現,通常妨礙了正常活動。
  • 本人gay transman, 生理性別女,心理性別男,性取向男
    本人gay transman, 生理性別為女,心理性別為男,性取向男
  • 你此時此刻真實的性別是啥?進來就知道了!
    20世紀90年代以後,米歇爾•福柯、朱迪斯•巴特勒、伊芙•科索夫斯基•賽菊寇和麥可•華納等重要理論家陸續向「常態」發起挑戰,向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發起挑戰,形成了一套新的關於性與性別的理論——酷兒理論。酷兒理論認為:人的性取向是流動的,不存在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只存在此一時的同性間的性行為,以及彼一時的異性間的性行為,只存在著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
  • 女人想念你的5句話,驗證的短語,還是發出了美麗性別的真實情感
    可愛的保羅一直以隱藏自己真實情感的技巧而聞名。因此,當涉及到對男人的感情時,要確定女人的熱情程度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有幾個經過時間和經驗驗證的短語,還是發出了美麗性別的真實情感。你不需要靈媒來理清錯綜複雜的女性心理。只需要把文章讀完,訂閱一個頻道。我們什麼時候見面?
  • 女子大學將招跨性別男生 生理是男心理是女
    7月2日,日本國立女子大學宣布開始招收男生,將從2020年4月的新學期起,接收「戶籍性別為男性但心理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男學生。  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
  • 日劇中日益模糊的性別界限
    《我在麻理體內》並沒有讓演員跨性別演出,而是通過大量內心獨白,展現了一個青春期女生對於性別的困惑,這種困惑甚至讓她產生了不同的人格,原本的自我消失,而變成了平時觀察到的一個廢柴大學生,身體是女生,但是心理認定自己為別的男生,進而在和女同學的交往中產生了一種超越女生之間友誼的感情,故事對於心理和性別認識描寫非常深入。
  • 如果和老公互換性別,你最想讓他體驗點什麼?聊天記錄太刺激了
    /老公互換性別你最想讓她/他體驗點什麼?/老公互換性別你最想讓她/他體驗點什麼?/老公互換性別你最想讓她/他體驗點什麼?/老公互換性別你最想讓她/他體驗點什麼?/老公互換性別你最想讓她/他體驗點什麼?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性取向可以被「治癒」嗎?
    有一天,一位醫生走過來,對朱亦吼道「你是男的女的?」「你還不知道自己有病嗎?啊?」持續的指責和斥罵讓朱亦情緒崩潰。  趁大人們不注意,朱亦用手機向朋友發了求助信息,朋友為她發布了求助微博。  從下午到夜幕降臨,朱亦在醫生的羞辱、威脅和恐嚇中度過。當晚,母親在醫院旁邊的賓館開了一個套間,安排朱亦和一個「壯漢」同住一個房間。
  • 你的性別與性取向是什麼?答案可能比你以為的複雜多了
    你是什麼性別,你愛什麼性別,這兩件明擺著的事要深入說下去,還真有點讓人懷疑人生。每當談及『性傾向』,腦中則會響起哥哥唱的那首《我》:「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 分手後男人的真實心理是什麼?
    那麼男生在分手後的真實心理是怎樣的呢? 男生也會痛苦,也會有後悔的情緒,只是男生大多比女生更理性,在情感意志上比女生更堅韌更倔強,並且他們很少衝動分手, 所以男生分手後很難主動複合,並且他們通常不會對外表現出後悔。 所以分手後女生表現得越在意,情緒波動越大,男生也越容易情緒迴避和逃離。
  • 關於性別、性取向、性行為的簡單解釋
    ,跨性別和同性戀有什麼區別。首先要明白三個概念,性別、性取向和性行為。一、性別。每個人都有三個性別,即:社會性別、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社會性別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環境對其性別的認定。在我們的社會中定義了穿裙子、留長髮、化妝等是女性的特徵,所以如果一個生理為男性的人,穿裙子、留長髮、化妝,那麼人們看到後的第一反應為女人,這個外在的「包裝」就是社會性別。
  • 就性別而言,男女最長久的吸引力靠的是什麼
    前幾天她兒媳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時,和她朋友聊起來穿衣服如何好看來著,朋友說,前天我看見你婆婆穿了件新衣服,怪好看的。表姐的兒媳卻說:你看我婆婆的那個邋遢樣兒,她穿什麼衣服也不會好看的。表姐說起這件事時,更是滿眼含淚,一肚子的委屈,尤其這句話從兒媳口中說出,更是讓表姐無法接受。
  • 說說澳洲的「性別」教育
    孩子的成長速度,尤其是心理成長速度,常常快得令我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最近,他幾乎每天放學都要帶回一個靈魂拷問:「媽媽,什麼叫private part(隱私部位)?」「為什麼男生和女生的private part不一樣?」「媽媽,什麼是女朋友?」「媽媽,女朋友就是女的好朋友,可以天天和她一起玩嗎?
  • 性別與愛同行
    早在二十五年前,奧地利著名的精神醫學家法蘭克爾就說過,大多數的婦科專家實際上完全不了解什麼叫作性。從理性角度看,愛屬於一種心理現象。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這樣描述戀愛時人的心理狀態:「戀人是我的骨肉,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對方如果死亡,我的一部分生命也將死亡;對方做了不體面的事,我亦將感到羞恥;對方被侮辱時,我也覺得身臨其境。」兩性之間,無論是否因性別的差異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情愫,追求兩性之愛一直是人類的目標。
  • 跨性別女性:我的身體裡住著一個女人
    像她這樣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屬於另一性別的情況被稱為——跨性別(Transgender)。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跨性別是一個傘式術語,除了包括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的性別指定相反的人(跨性別男性、跨性別女性),它還可能包括不完全歸屬於傳統上的男性或女性的人(比如是性別酷兒者/非常規性別者,雙性別者、泛性別者、流體性別者、無性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