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有人提問:「什麼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質?」
有個高贊回答是:「遇到事情靠得住,責任面前有擔當,信用永遠是第一。」
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靠譜。
生活中,時常能見到這樣的人:愛談天說地,哪怕是天文地理,也能說出個名堂來,但他們做起事來卻虎頭蛇尾,丟七落八。
而有一些人舉止憨態,不善言辭,但他們辦事會讓人很放心,他們不但能有條有理的完成每一件事,而且常常有超出預想的效果,讓人驚喜不已。
正如巴菲特所言:「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
深以為然,漂亮話誰都會說,可漂亮事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世界從不缺聰明的人,缺的是為人處事靠譜踏實之人。
靠譜,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也是最高級的聰明。
有句話總結得好:「所謂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看一個人靠不靠譜,首先要看他是否遵守承諾,事事有擔當、有始有終。
在電視劇《遇見幸福》裡,有一段劇情讓人印象深刻。
女主角甄開放去面試主持人,不巧,遇上了沙塵暴,出行極度困難。由於之前跟人約好了,所以她還是去了,而且沒有遲到。
當她到達面試的公司時,已經非常狼狽,嘴裡,頭髮上,衣服上,全部都是沙子,灰頭土臉的坐在應聘座位上。
她看著自己狼狽的樣子,心想應該沒戲了,因為儀容不過關。可看完她的簡歷,面試官就告訴她,你被錄取了。
看著她臉上錯愕的神情,面試官徐徐地說:「因為今天沙塵暴,只有你一人來了,我們相信,這樣的人,正是媒體人應有的素養。」
人心浮躁的社會裡,不少的人把爽約當做一種生活技巧,把敷衍當成小聰明,殊不知守時、守信一直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潛規則。
作家池莉說:「靠譜,說起來簡單,落下去複雜,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
一個靠譜的人,知道什麼有所為、有所不為,恪守自己的原則,守住做人的底線。
他們做事有首尾,做人有擔當。即使出現意外情況,事情沒能完成,也會及時給人反饋。與他們相處,能由衷的感到被尊重和安全感,自然就會左右逢源。
其實,每一次靠譜的表現,是在展示自己的個人形象,積累自己的社交信用,是最值錢的名片。
比起聰明,人們更願意與靠譜的人接觸、合作。靠譜的人,走到哪裡都會有好福氣。
記得以前遇到過一個大男孩,他負責把純淨水送到別人的家裡面,每次他都很快樂地跟別人打招呼,
我觀察到,他把水桶放到飲水機上以後,會把貼有他們公司標誌的一面轉到正面,讓喝水的人都能看到。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他們公司規定的工作流程,但透過他的那樣一個細節動作,在沒有人監督檢查的情況下,那樣認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是敬業到位的習慣。
因為這個小動作,我對他印象很深刻,前不久聽家裡的長輩提起,他早已自己創業,在附近一帶都享受很好的聲譽,生意也紅紅火火。
看一個人是否靠譜,不是看做出了多麼驚天動地的成績,也不是聽他多麼口若懸河,而是兢兢業業地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夠了。
凡事認真,一開始的確很累,但能讓人感受到那份為人處世的誠意與責任心,當靠譜的人品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便能越活越輕鬆,人生路也因此越走越寬。
很喜歡一句話:「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傳奇,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人們將心意化作了行動而已。」
俗話也講:「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世上哪有那麼多的天賜良機,不過是那些普通人,踏實、靠譜的做好每一件事,勤勤懇懇,謹言慎行,恪守自己的原則底線,,一步一個腳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