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經典的「3句話」,道出了人生真諦,令人佩服!

2021-01-18 阿昊談古今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呂覺 不二篇》漢高誘注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

《道德經》全書不過五千餘字,其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老子的《道德經》,流傳了千年,一直被人誦讀學習,那麼這其中必是有內涵的。一個人,如果讀懂了老子的這3句話,福報自然深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顏色太多讓人眼花繚亂,聲音太多讓人耳朵分辨不出,味道太多讓人感覺失調。縱情打獵讓人身心張揚發狂,稀奇的寶貝,常常讓人為了得到而不擇手段。

簡單的人,想的事少,有選擇性地取捨,對待一件事、一個人更專心,不會搞彎彎繞繞。

簡單的人懂得以簡馭繁,反而在複雜的世界裡保持內心的安寧。做最簡單的人,吃最簡單的飯,過最簡單的日子。

真正的好生活都是簡單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活的本意,就在詩酒田園間。生活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本心、回歸本心。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作為一個人,最高的境界便是像水一樣,至善至美,福澤萬物卻並不爭一時之長短。

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祿;多少人,一生都在迎合他人,毫無自己的主見與選擇;多少人,在紛紛雜雜的人世間漸漸迷失了自我,丟掉了那顆善心。

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納大。作為一個至高境界的人,便是要像海水一般,寬容大度,容納萬物。

許多時候,其實不必與他人太過計較,也不必為了一些本來微不足道的瑣事,而淡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大度的人,往往更加容易獲得他人的尊重與欽佩。

當然隨和不是無原則的妥協,老子講:「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和諧不是靜態的和諧,和諧是競爭之中的平衡狀態。

原則性的問題就要據理力爭,不當牆頭草,不能和稀泥。

這,才是真正的隨和。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世人因為「寵」、「辱」或高興,或失落,一顆心隨著外界影響而變來變去,得不多片刻安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喜怒無常,悲歡不定,就像生了大病一樣。

其實人們有這種心理因素還是在於太高看自己了,任何事物,如錢財、名譽、地位等,每天執著於這些,內心得不到自由,其實到頭來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不值得我們過多重視。

我認為諸子百家中,老子對我們今天的意義是最大的,因為這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選擇非常多樣的時代,人心都比較浮躁,在這種浮躁的心態之下我們需要修心,要開智慧。

《道德經》就是教我們怎麼修心,教我們怎麼開智的。

魯迅先生曾言: 」不讀《道德經》,不懂人生真諦「,五千言精簡洗鍊,意蘊豐富,深藏哲理與妙趣。

《道德經》,本身就是一本集文學、邏輯、思想之美為一體的國學經典,可以陶冶情操,鍛鍊強大的思辨能力,」上善若水「、」寵辱不驚「,養成上好的品性。它是方法書、智慧書,更是一盞明燈。

我今天給你推薦的這個版本的《道德經》,是翻譯得最接近原版意思的道德經了,因為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

而且每一篇都一個小故事,結合故事可以更好地幫助你理解老子的意思,同時還可以擴展你的知識面。

恰逢新年大促,這套書僅需要59塊錢,也就是幾包煙錢,就可以讓你領悟大智慧,收穫成功的人生,是非常不錯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面的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經典語錄丨《道德經》中的7大人生哲理,不讀《道德經》,不懂人生真諦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其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 一本5000多字的《道德經》:讀懂經典4句話,才知人生真諦
    在家已有3個月之久,但3個月來,我絲毫不感覺空虛與焦慮。理由無他,只因看了這本《道德經》,看完才知它實在是妙極了。年少初識,還是在金庸武俠的絕世神功《九陰真經》,開篇第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就出自《道德經》。不明覺厲!
  • 《道德經》10個經典名句,道盡人生真諦!
    《道德經》這部經典,雖然字數不多,但字字珠璣,句句經典,兩千年來,廣為流傳,經久不衰。今天挑選其中的10個名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簡釋:狂風不會刮上一個上午,暴雨也不會下上一個整天。來勢兇猛的事物,往往不能長久;在修行路上過於勇猛精進,往往也不能持久。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海賊王:最經典的六條語錄,雷利詮釋人生,最後一條道出死亡真諦
    海賊王是一部非常令人熱血沸騰的動漫,只要看過海賊王的人,都會被裡面炫酷的打鬥場面所吸引,路飛一樣是為了戰鬥而生的一位角色,從小到大,他一直都在通過戰鬥提升自己的能力,從最初的橡膠果實進化到二檔三檔四檔,後續或許還會有五檔,這也是沒什麼奇怪的,路飛主角光環是最強的。
  • 悟透《道德經》第28章中的3句話,你就明白了
    琢磨君專欄——解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分享人生智慧!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現代人常愛說「低調奢華有內涵」,還說「低調才是王道」。那麼,什麼是真正的低調呢?其實,很多人是嘴上喊著低調,內心和行為一點也不低調,甚至截然相反。
  • 人到中年,仍心有不甘,道德經3句話讓你豁然開朗
    人到中年,仍心有不甘,道德經3句話讓你豁然開朗。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老子《道德經》大意:老子認為世間福與禍都是共同存在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即是這個道理。人到中年,再多的不甘心也可以化為以下3句話:1、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大意:有力量的人並非強者,老子認為戰勝別人只代表你是有力量的,但未必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人弱你強,你的強只是「不弱」而已,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建立在別人身上,那樣的你太被動,跟隨著他人腳步匆匆前行,而失去了自我,只是甘願做一個有力量的人而已。
  • 泰戈爾很經典的愛情語錄,將表白的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佩服!
    我們不妨先讀一下泰戈爾很經典的愛情語錄,將表白的境界寫到了極致,令人佩服!文字如下: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它的天空。——泰戈爾《園丁集》這句話很多人倘若只看表面,那真有時候看出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不過細細想一下,就想到了這是一句很想被對方擁抱,在對方的愛下自由飛翔。
  • 《道德經》:老子在裡面到底說了什麼?分享10句話為你講解大概
    但是這玄而又玄的《道德經》,又讓很多人對道德經摸不著頭腦,不明白老子在書裡面說了什麼。今天給大家分享10句話,看完你就大概明白,道德經在講什麼內容了。第一句話:《道德經》的來龍去脈《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分上下兩篇。《道經》在前,計三十七章,《德經》在後,計四十四章。
  • 經典|《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到底在講什麼呢?
    提起道教經典,以三洞四輔十二類作為分類方法的整部《道藏》卷帙浩繁,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難以入手。如果並非是教內人士,而又僅僅只是想對道教的思想做個興趣了解,那麼筆者在推薦人們閱讀的時候,必然會告知其應該先去閱讀道祖的五千真文,《道德經》。作為道教的首要聖典,《道德經》不論是在教內,還是在傳統哲學流派中,亦或者是在中華文化的整體概念中,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 群經之首的《易經》,寫出了人生哲學道理的五句話!
    《易經》是群經聖經中的第一本,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可傳承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易經》分為兩部分:《經》和《傳》。傳說是由周文王姬昌寫的。《易經》作為中國經典著作的傑作,它對中國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學和日曆具有重要影響。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道德經81字真經道出玄機,足以奉為圭臬!
    #國學經典推薦#文/瀟湘莫大南宋大名人辛棄疾先生有首詞,名叫《賀新郎·用前韻再賦》,裡面有個經典名句,叫做:「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後人方嶽先生在這個基礎上,又說了一句讓人更悲傷的話:「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 牢記這3句道德經真言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中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就是告訴大家,福和禍並不是絕對的,他們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不知道下一個是幸福還是災難。當我們人生遇到不順時,應該怎麼辦呢,如何才能將「禍事變成福氣」,早日走出困境?其中的關鍵就是心態的調整和改變!《道德經》裡說過:人到中年事業還沒有起色,牢記這3句話,好運自然會來 。
  • 從「觀」字解讀老子《道德經》,體會審美意蘊與永恆魅力
    因此,要想要對「觀」字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必須體察老子《道德經》中「觀」字的文化內涵、審美要求以及對現世的生命意義與審美價值 據統計,《道德經》中「觀」,在《道經》中出現過四次,分別在第一章、第十六章、二十六章;下篇《德經》中「觀」出現在五十四章。
  • 《道德經》:到底要怎樣做,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道境界?
    很多人得知《道德經》能指導一個人修道,但是這個道,到底要如何修?他是不清楚的。一來是因為《道德經》是古文,裡面所講的內容,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修道要如何對待外界的事物,不大清楚;再一個是沒有人指導,對於一個人要如何修道,甚至到底要怎樣做,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是不清楚的。關於一個人具體要如何提升自己的修道境界,在《道德經》中也有所提及。
  • 《道德經》:有這三種性格和德行的人,福氣好,你佔幾種
    3種性格命最好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性格通過影響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進而對人的命運產生重要影響。一個人性格好,命也不會差。【微信公號:國學生活】1、隨和我們都知道「上善若水」,水雖柔,但能包容萬物。我們常說「百鍊鋼不如繞指柔」,《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隨和的人就像水,看上去柔軟,卻隱藏著無窮的力量。
  • 王陽明的經典語錄,句句堪稱經典,道出人生真諦
    王陽明的這些經典語句句句堪稱經典,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深思,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1. 大凡朋友須箴規指謫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這句話所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我們在和朋友相處時,應該少一些指責和批評,多一些鼓勵和激勵,這樣做才是正確的。沒有人喜歡被批評,就算是再好的朋友我們也不要總是對他進行指責和規勸。
  • 《道德經》15條經典金句,句句入心,總有一句打動你,一起分享
    《道德經》常讀常新,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收穫,值得反覆品味。由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很多人都無法全文去品味經典。所以,筆者精心選取了《道德經》經典的15條金句與大家分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享受經典大餐吧!金句1: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是全書的開篇,也是所有閱讀《道德經》的人最難以理解的一句話。
  • 對「美」的感悟——源自《道德經》
    今天讀了幾章《道德經》,認真思緒後,理解到了更深層次的「美」。以前我認為T臺上的模特非常美,尤其是看過「維多利亞的秘密SHOW」後,覺得這些天使們無論是身材還是臉蛋真是美得毫無瑕疵。最近看過了「三生三世枕上書」後,發現劇中的東華帝君(非指演員高偉光)也好美。T臺模特和東華帝君同樣都是美,有什麼不同呢?哪個才是真正的美呢?
  • 《道德經》:最厲害的人,不是能戰勝他人,而是能戰勝自己!
    在人們的印象中,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每個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他能逢山開山,遇水搭橋。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事,可以難倒他。或者有這樣的人,你就認為他在你的這群人中,是最厲害的。但是,流傳千古的名著《道德經》卻告訴我們,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能戰勝他人的人。一個能戰勝他人的人,雖然厲害,卻比不上另一種人。是哪種人呢?我們來看看《道德經》中是怎麼說的。
  • 《齊善鴻講道德經》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離真正的道,還有多遠?
    提到《道德經》,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部道家的經典。是道教的祖師爺老子所創,一部《道德經》是每一個悟道之人必備的讀物。有一首歌唱出了道心,也唱出了道德經在修道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對,這首歌就叫做《道心》。歸納起來,道德經的智慧並不是晦澀難懂,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字:上善若水,大道至簡!齊善鴻研究道德經,寫出了一本《齊善鴻講道德經》,他把道德經裡的八十一句話,分為八十一章,進行精講,拆解了老子的智慧,從讀懂到會用,並用之解答現代管理、教育理念以及日常生活的困惑。很多人認為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和我們老百姓沒有關係,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本道德經,已經走出了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