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靈性修煉:覺知覺察

2020-09-03 活出天人合一生命品質

大部分人活不出自己的出廠設置,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在不知不覺的生活中失去了一項重要的能力:覺知力!

覺知覺察是超出自我,跳到空中俯瞰自己的能力,就像裝一個想像的攝像頭對自己的一言一行攝像,慢鏡頭回放!這時的你跳脫了頭腦的主觀,變得客觀,就像看另一個自己一樣!

「覺知」的功夫,就是「省察」。

覺知,覺是主體,是真正的自己,客體包括自己,也包括相關的人、事、物。

「覺知」是致良知的基本功夫。

真相的學習,致良知的修行,都從「覺知」開始。

「知」的反面,是「不知」,是喪失或缺乏省察自己的意識,是隨波逐流,是盲目、任性、隨意。

我們在走路時,如果很清楚的知道並隨時提醒自己現在在哪裡、要到哪裡去、還有哪些路要走,這是「知」;如果任由著自己往前走,不去考慮現在在哪裡、要到哪裡去、還有哪些路要走,這是「不知」。

與人爭吵時,內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爭論什麼,為什麼爭,自己要什麼結果,分歧在哪裡,這是「知」;

如果只知你來言我去語,沒完沒了的吵,這就是「不知」。

從不知不覺到覺知,是一條修行的路!透過它,你可以實現轉變!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靈性修煉:把情緒當作進化的跳板
    昨天晚上帶女兒出去玩,碰見女兒的同學和家長,家長見女兒跳繩跳的好,她女兒笨笨的不會跳,就開始有了情緒,他說早晨的時候,見女兒吃早餐慢悠悠,還把食物弄在校服上,立刻就氣炸了,還打了女兒兩個巴掌,到學校,女兒的臉上還有青色印痕,打完後,自己又很後悔,很心疼---- 我們很多人會任憑自己的性子發脾氣,動輒上火,怒氣衝天,或是抱怨、沮喪、失望等等,情緒在我們生活中
  • 生活中的靈性功課:怎樣保持內在的平和與淡定
    在人際互動中修煉自己的情緒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在世界上生存生活,離不開與人互動,這也是人類設計的初衷,大部分人的天賦才華通道都是半截通,留下另一半是空白的,這些空白的通道就像伸出的一隻手,是友誼之手,專門與人產生互動連接的火花之手。
  • 生活中的靈性功課:徹底原諒自己和他人
    徹底原諒自己和他人是必修的功課所有的空白能量中心,都是你的學校,是你來到地球上要修煉的主題如果不能原諒,就永遠無法取得靈性上的進化!原諒是必需的!如果不能原諒(首先是原諒自己,其次是原諒他人),就永遠無法了解聖愛的某些面向。
  • 靈性 | 帶著覺知活著,人生才開始變得有深度
    王陽明什麼是「心」——王陽明答:「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視聽,手足之知痛癢,此知覺便是心也。」而在意識療法中,自我療愈的三個步驟就是:從心身合一、到知行合一、再到天人合一。簡單來說,是從意識到覺知,再到觀照!
  • 靈性覺醒篇28:覺知是什麼,怎樣獲得覺知,它有什麼好處
    今天來說一下靈性成長中期一個必不可少的概念:覺知。它往往在人重新獲得勇氣,敢於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才會對人起到作用。覺知的意思如字意所現,察覺與知道。察覺的本意是察覺自身還存在著什麼問題,知道是了解問題背後所包含的根本原因。一個人如果沒能走過前面的小循環療愈階段,獲得相信自己的勇氣,是無法真正走到覺知這步的。覺知是一種主動面對問題的態度,主動察覺自身的問題並糾正。
  • 預見,方能遇見,在靜坐冥想中提升你的覺知力
    我覺得,習練瑜伽,靜坐冥想,提升自己的覺知力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瑜伽經》中說:瑜伽是學會控制意識的轉變。這樣,知覺者便能還其本來面目。否則,我們便會認同於那些轉變。那些轉變有五種,痛苦的與不痛苦的:知識、謬誤、幻想、睡眠和記憶。知覺、推論與親證都是知識。
  • 靈性覺醒篇19:覺醒後,我們會經歷哪些階段,哪個階段最困難?
    而這個靈性成長的道路分為很多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在改變著你過往對世界的認知。這個新世界裡有太多顛覆人類過往認知的事情,尤其是現代發展科學,去除封建迷信,導致人們過於的相信科學證明的一切。似乎只要科學無法證實的事都是假的,人們相信科學證實的事就是真,不能被科學手段證實的就為假。而靈性世界的很多體驗都是一種個人體驗,每種類型的體驗都存在個體差異,很難用特定的方法察驗。
  • 《大日靈性課堂》:我對事業、感情以及生活的態度
    有位紅塵高手說,「凡成大事者,痴迷於事業,萬念一心,到一定時期就會生出經營事業的大智慧,此乃老闆此生修煉最核心的法門。」另一位紅塵高手說,「老闆以事業為通道,借事練心並與宇宙實相連結,獲得智慧,讓一切解脫,成就人生,成就眾生。」
  • 心是提升靈性意識的寶藏
    如果面對外在不確定的變化,我們很無奈、無助,我們還可以修心、提升自己的靈性意識。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安靜獨處、打坐、冥想、站樁、瑜伽、學習,觀照自己的內心,與我們的心多連結,與心在一起,穩定我們的內心,心不亂,便能找回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和與生俱來的智慧,應對我們的煩惱、困惑、恐懼、問題。
  • 《SOUL》:靈性視角下的時空架構
    在靈性世界中,我們有很多種途徑回到「源頭」。比如,夢境、出體、冥想,或其他靈性法門。02生之來處:星際靈魂中轉站喬伊在逃離生之彼岸時,意外掉落到了「生之來處」,又稱為「心靈學院」。那裡縹緲、淡雅、柔和、輕盈、無限且美好,是沒有人體五感和實體形態的意識世界。在影片中,生之來處照管著許多即將投入地球生活的新生代靈魂。
  • 《心靈點滴》| 淨化身心的靈性電影
    生命就應該是一個歡笑的過程,無論你處在怎樣的狀態中,因為只有歡笑才能讓你開悟,才能讓你明白生命的真諦、回歸生命的本初。這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靈性大片。解答你的疑惑:宗教本質、命運、財富、企業經營、身心修煉↓ 點擊下方購買《德道經》正本清源解讀實體書
  • 生活就是: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
    有品生活、一路風景一路歌、圍爐夜讀佛教講:「禪心清淨境,無心萬事寬。」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就會遇到一些是非,這時我們就要靜下心來,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迅速走出陰影。修煉自己的內心,時間會沉澱出最真的東西。一個人生活在紅塵中,不可能十全十美。
  • 靈性成長的自然周期,順勢而為
    四季的變化有其美感,重視人生的周期就會發現其內的優美,靈性修行也是如此。我們如果能了解何時適合隱修,何時適合旅行,何時適合安定、紮根,何時適合成家、養兒育女,就能擁有平衡的靈性修行。若能欣賞這些周期,就能欣賞宇宙的自然法則,也就是生活中的道或法。
  • 人為什麼放任靈性枯竭?不知道靈性的存在
    想要獲得更好的生活,有沒有想過,你的工作是不是應該更有效率?現在整個社會的經濟層面,並不是通貨膨脹、物價下跌、所得減少,而是人民所得一直增加,物價也一直上漲,這時實際所得並沒有比較多,但卻造成人性的腐化。膨脹所得一直增加,大家看似心理感覺良好,但是人性卻不斷枯竭。  所以,人們開始有一種感覺,好像被掏空了?你更累,你的人性更枯竭。
  • 靈性意識淺談
    心靈意識的交流,靈性波傳遞到大腦,大腦顯現出畫面,在這一過程中,會有出現偏差的情況,第一就是心靈的意識磁場波雖然有,但傳遞不到腦了裡面,接不上腦電波的磁場,雖然是連貫性,但就是接不上信號源,還會有接錯線情況,那就是人的三維思維去臆測出畫面,繼續延伸出來的內容其實也就是腦子臆測出來的,並非心靈意識給的信號畫面,這種情況就是人的身體陰陽失衡造成的(雖說有障礙在擋,但有時候身體的氣不足也是會有這種現象
  • 開啟了靈性修行,什麼時候可以「升官發財」?
    自從開啟了靈性修行,別人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太好了,哪你現在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升官發財了嗎?」會這樣問的朋友,未必就是「物質至上」。至少他願意接受、願意聽你分享靈性智慧。要知道,九成以上的朋友根本難以接受所謂靈性知識。
  • 有福之人身上這3個特質 值得我們慢慢修煉
    如果沒有的話,那不妨從現在就開始慢慢修煉吧,這樣,你也能成為青雲直上的那個人。如果沒有的話,那不妨從現在就開始慢慢修煉吧,這樣,你也能成為青雲直上的那個人。心有多寬,福有多厚。寬容,給別人留福,其實是給自己留路。不爭,看似吃了虧,其實是在為自己積福。放下執念,與自己和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事事較真,錙銖必較,最終難為的還是自己。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狹窄;越寬容,越寬闊。
  • 了解一個人:視,觀,察(真透徹)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不過是一句話,就講出了一個聰明人,在做事了解別人的過程中,重要的三個方法。03察其所安兩個人不斷了解的過程,在有了初識的印象之後
  • 認知與覺知
    許多人無法分清「認知」與「覺知」的區別,簡單來說:認知就是頭腦對事物的了解所形成的虛幻概念,而覺知就是通過身體接觸事物時所產生的真實覺受。比如:當你看到桌面擺放著一些蘋果時,心理產生了「蘋果很甜」的念頭。此時的「甜」只是你頭腦的概念,概念就是你的認知。於是,你拿起桌面上的蘋果吃了起來,此時體驗的「甜」是覺知到的。
  • 男人為什麼愛靈性高的女子?
    記得曾經討論過大叔到底喜歡什麼類型的女人,我的答案是要不然乖巧如兔子般單純可愛的女孩子,要不然做靈性極高聰敏智慧的女子。前者讓大叔覺得自己很有面子,很有安全感可以掌握,後者讓他感覺到心曠神怡,在一起就舒服得如春風拂面。可是一直沒搞清楚到底靈性高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