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都表現在臉上,懂得人可以一眼看穿,我們的身邊,每一千個人當中就有三個人天生就能讀懂這些微表情語言,1967年,保羅·艾克曼發現了一個原始的部落,可以不用語言,只用眼神和肢體動作表達出非常複雜的意思,於是,保羅跟著部落的長老學會了這些微表情的學問!
三年後,保羅從原始部落回到了美國,開始和國防部傳達自己的理論,這個理論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在人們不經意間做出的微表情中,觀察當事人內心的真實情況,接著,美國國防部就讓保羅執行了一個秘密的任務,這個任務主要包括三件事情
第一,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些天生就能讀懂微表情的人
第二,開發一套面部動作編碼系統和培訓系統
第三,幫美國國防部培訓了一千多名會"讀心"的警探和特工
這聽起來是不是難以置信呢?保羅的事跡,在2009年的時候還被改編成了美劇,《Lie to me》
在警方的審訊室,一個犯罪分子與警方僵持了4個小時,警方確定他在某個教堂裡埋了炸彈,無奈之下,他們請來了微表情研究專家卡爾·萊特曼博士,探員告訴他這個傢伙不會開口的,卡爾表示沒有關係,因為別人說的話他幾乎不相信,人們每隔十分鐘就要撒三次謊,何況那些投放了炸彈的犯罪分子呢?卡爾僅僅問了三個問題就找到了炸彈的準確位置
卡爾對罪犯說:警方正在搜索全城最大的兩個教堂,罪犯沒有回答
他們可能搞錯了,也許你的目標是市郊的一個小教堂,罪犯依然沒有回答
那就讓警方去羅頓那邊的教堂看看怎麼樣?罪犯依舊什麼都沒有說
然後卡爾走出了審訊室,跟警方說炸彈就在羅頓的教堂裡,果然一個小時後警方找到了炸彈,此前警方還認為卡爾的推測毫無依據,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罪犯的表情已經透露了一切
這是卡爾在一個警方的培訓會上所舉的案例,在罪犯聽到卡爾所說的第一個目標時,他的臉上出現了僅僅1/5秒喜悅的表情,證明這個猜測是錯誤的
然而在卡爾更改目標地點時,他突然出現了單肩抖動的動作,這是不自信的表現
而他最終判定目標在羅頓,是因為對方做了一個擠鼻子的動作,那是他被人洞悉計劃後才會有的反應
這時候有警員提問,如果罪犯表現出吃驚的表情,你如何知道他是假裝的,卡爾突然將杯子摔了出去
然後告訴他,你現在的表情就是真的吃驚,任何超過一秒的表情,那就是在說謊,微表情轉瞬即逝,是來自於內心,是沒有辦法說謊的,警員又問道,不同的人微表情是否又會有差異呢?於是卡爾列舉了無數人物,在相同情緒下的表情
手扶住眉骨,微微鄒眉,這是羞愧
眉毛往中心擠,這是內心的恐懼
說話時眼睛不眨動,這是虛情假意
說話時快速眨眼,這是正在隱瞞一些事情
說話時移開眼神,這是迴避
眉毛上揚,嘴巴微張,這是內心的驚訝
眉毛向下往中間擠,上眼瞼抬高,這是憎惡,內心充滿了暴力
直視著對方的眼睛說話,這是在撒謊
眼睛看著你,手指著另一邊,這是正在快速的編織謊言
揉眼睛,這是不情願
單肩抖動,這是不自信
手摸向脖子,這是準備說謊
說話時眉毛向上揚,這是明知故問
笑的時候眼睛沒有皺紋,這是假笑
握手時,手冰涼且僵硬,這是不想和你說話或者想逃避你的問題
說話時揉鼻子,這是想隱瞞一些事情
抿嘴,這是沒有信心的表現
等等等等,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名人,這些微表情全球通用,人類有相同的情感,真相就寫在我們臉上,所以說請你不要撒謊,你的微表情會出賣你的
若大家有更多見解,歡迎評論區給我留言
我是曉妤,關注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