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老家有個習俗,叫「66吃刀肉」,父親今年66歲,且生日恰逢中秋國慶節,我跟姐姐商量後決定好好給父親過生日。從幾個月前就開始盤算,並早早就把要買的禮物放在購物車,一切都感覺那么正常,但這次生日卻成了我最大的遺憾。
生日當天吃過早飯,一早就開心的由濟南往老家趕,但回到家發現母親有事出去了,父親一個人在房子裡看電視,房子沒有打掃,碗沒有刷,雖然以前每次回來也經常這樣,且大多數時候還需要我在外面買好菜餚,要不然回家可能只能吃大白菜和煎餅了。但看到這我特別生氣,是按捺不住的生氣,覺得這麼重要的日子,父親卻像沒事人一樣,明明知道還有孫子、外甥、外甥女一大幫子小朋友,連個水果也沒準備,就故意埋怨了幾句,結果父親一大堆理由,然後就吵起來了,我一賭氣開車回了濟南。
回濟南的路上,我就特別的自責,好好的日子卻變成這樣,但我賭氣不跟他們說話。第二天,姥姥去世了;又過了一周母親給我打電話說跟父親要來濟南,我簡單答覆說知道了。父母坐大巴來濟南,往往要到下午了,所以上午我們一家人到濟西溼地公園玩,他們來的時候帶了羊肉、排骨、豆角、蘋果、煎餅等農家特產,且一式兩份還有給姐姐的一份。我不知道這麼沉的東西是怎麼倒大巴、倒公交過來的,但相信肯定了一大週摺。
靜下心裡,我發現父親真的老了,突然感覺好心疼,頭髮三個月沒剪了,我帶他去理髮他怎麼也不願意,說家裡理髮才6塊錢,要回去理,執拗不下我找出剃頭刀給他理了發。雖然沒有為此前的事情道歉,但我相信父子倆肯定都釋懷了。
觥籌交錯間,我想到了以前很多事情。母親說,高考結束那年,他去市裡接我,看到很多人在馬路兩邊的電話亭打電話,他也想去打,但是怎麼也打不出去,因為他不知道要投硬幣;現在他看到手機一掃碼就可以支付,就想教他一下也掃碼付錢,但當跟他說必須要智慧型手機,還要聯網綁定銀行卡,其實還是花的自己的錢的時候,他又放棄了;我的第一張火車票是他去售票廳排通宵給我買的,現在每次我外出都問我要不要買票,其實他不知道手機網際網路就可以實現了……似乎父親真的老了,與時代脫節了,而我也理所應當的在接受這種說法。
用了一兩年的智慧型手機,我給了在工廠上班的嶽父,但我沒考慮農村的父親其實也有一顆學習的心,我甚至連嘗試一下都沒有,每次說讓他換智能機他一說不用,我就信以為真,要不然每次他在鄉親那喝酒,但凡有誰會微信他都要跟我視頻。
看似與時代脫節,被網際網路遺忘的父親,其實是像我這樣的兒女在缺位,誤以為他們真的不願接受新事物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不要等真的沒有退路了才後悔,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