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再發聲:同性婚姻不符合傳統儒家對婚姻的理解

2021-01-08 澎湃新聞
儒家再發聲:同性婚姻不符合傳統儒家對婚姻的理解

方旭東 /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2015-06-28 15:45 來源:澎湃新聞

梁鴻與妻舉案齊眉。劉二剛 圖

       站在傳統儒家的立場,婚姻最現實、最重要的功能是繁衍後代,以求家族生生不息、綿綿不絕。孟子曾提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舜不告而娶的行為做辯護(《孟子-離婁上》)。漢代趙歧對「無後」做了解釋,叫做:「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亦即俗話說的「斷了香火」。        

       同性婚姻不能生育子女,無法擔當起儒家寄托在婚姻一事上的職能:傳宗接代,其為儒家所反對,可想而知。有人說,儒家從來沒有禁止過同性戀,言下之意,似乎儒家不會反對同性婚姻。這是一種混淆。儒家沒有公開譴責同性戀,並不代表儒家就贊成同性婚姻。同性戀與同性婚姻畢竟不同:前者涉及性取向、感情,而後者則關係後代、家族綿延。

       不過,在西方,很多同性伴侶通過收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子嗣問題。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儒家是否還會繼續反對同性婚姻呢?我想,如果繼續反對,一個可能的理由就是,認為同性婚姻、同性家庭對兒童的成長不利。這一點是不是事實呢?1990年代美國夏威夷的「Baehr v. Lewin案」(後演變「Baehr v.Miike案」和「Baehr v.Anderson案」),已經就此問題做過辯論,最終法院認定:就子女成長角度來看,①父母與子女關係的培養,特別是監護的質量和「悉心的照料」,是決定子女快樂、健康地成長、並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的最重要因素。②父母的性傾向本身不能成為判斷其能否擔當父母資格的標準,也不會阻礙他們成為良好的、有愛心的、成功的父母,更不會影響孩子的適應性和成長過程。③同性戀父母和同性戀伴侶有潛力撫養快樂、健康和有良好適應性的子女。如果他們能夠悉心照顧子女,那麼可以允許其收養兒童。他們不但可以為子女的成長提供有益的父母子女關係和家庭環境,也可以和異性戀父母一樣勝任父母的角色。④家庭結構是呈現多元化的。在夏威夷和其他地方,兒童可以被他們的生身父母、單身父母、繼父母、祖父母、養父母、同性戀父母和同性戀伴侶所撫養。⑤雖然在同性戀家庭中生活的子女,由於他們非傳統的家庭結構,會面臨一些壓力和問題,但根據法庭所掌握的科學證據、研究和臨床實踐等資料表明,這些子女可以按照通常的方式適應社會並順利成長。(資料來源:澎湃新聞《何謂現代婚姻,美國花了幾十年才認可同性結婚》一文)。

       即便如此,儒家仍然有理由反對同性婚姻。因為,儒家可以爭辯說:我們要的是本來意義上的婚姻,而不是某種次好品或替代品;我們要的是父母親生的孩子,而不是收養來的;就某對夫婦而言,沒有經歷過結合、懷孕、生產的過程,他們作為結合體的那種體驗會有很大損失。通過收養方式撫養孩子的同性婚姻、家庭將原本自然的一個過程割裂開來了,它在個體心理與社會層面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比如,就社會層面而言,對被收養兒童的大量需求是否會催生出某種黑色的產業鏈?

       當然,儒家反對同性婚姻,並非要求國家法律禁止同性婚姻。尤其是,如果一個社會已經走到同性婚姻合法的地步,儒家更無必要要改變這一現狀。儒家反對同性婚姻,只是將其作為各人的自我選擇:如果你要做一個儒家,你就不應該選擇同性婚姻。毫無疑問,你完全可以選擇不做一個儒家。

       這裡的問題是:一個爭取同性婚姻的同性戀者,就不能是儒家嗎?儒家是要將同性戀這部分人群整體排除在外嗎?對此的回答是:儒家對同性戀人群沒有任何歧視,同性戀者可以有自己的性取向,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但儒家亦強調,身為儒家,就必須擔負起儒家式的義務,包括傳宗接代這樣的事。換言之,作為儒家,對家族的責任要高於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在這個地方,儒家不贊成「任性」的選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同性婚姻,合法,美國,儒家,同性戀

相關推薦

評論(4562)

相關焦點

  • 儒家領袖蔣慶論同性婚姻:人類文明亙古未有的毀滅性挑戰
    蔣慶曰:同性婚姻合法化非同小可,直接威脅到儒家根本義理,不回應會造成儒家義理之坍塌,對當前之儒學復興會帶來極大傷害。  孫湛 澎湃資料近年來,一個幽靈在世界上空徘徊:同性婚姻合法化。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4投票裁定同性婚姻符合憲法,至此,美國進入了全球21個全國範圍內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之列。
  • 佛教與儒家思想影響下,韓國古代婚姻形式有何不同變化?
    結婚的當天晚上再擺一桌宴席,人們聚在一起向新婚的兩人表達祝福,只喝三杯喜酒就散,婚姻也就成了。入贅婚除了這種婚宴形式,當時的婚姻一般都遵循入贅婚,婚後男歸女第,這也是朝鮮半島的傳統習俗之一。《後漢書》有對此的相關記載,其婚姻皆就婦家,生子長大,然後將還。他們結婚之後住在女方的家裡,直到生的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再住到男方家裡。
  • 泰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中國離同性婚姻合法化還有多遠?
    泰國人妖皇后選美現場草案通過後,網上也掀起了一番討論,有恭喜泰國的,也有表示不理解的,更有持強烈反對態度的但最終,矛頭指向了我們國家——為什麼我國同性婚姻仍未合法化?可以明確肯定的是,我國官方對於同性戀,一直是一個不評價不表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同性戀在我國也一直處於邊緣地帶,隨著時代的發展,理解同性婚姻、同性愛情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國的主流思想是否定同性戀,這基於許多方面,下面我將談談為何同性婚姻合法化在我國仍任重道遠。
  • 儒家文化建立的人際關係的內在邏輯,是樹狀的
    儒家文化建立的人際關係的內在邏輯儒家思想培養了很多服從者,是很適合統治的,不過不適合學術科技研究,學術不是你地位高就一定正確的,但很遺憾整個東亞學術圈都是根深蒂固受此文化影響,年輕一代佼佼者不是西遊就是創業了。
  • 香港學者稱東亞流行「軟男」:根源在儒家傳統形象
    日本和韓國的「草食男」和中國的「暖男」都符合這種心細新男人的特徵。香港大學副教授宋耕近日在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刊登題為《東亞流行文化中的男性氣質變化》的文章稱,韓國電視劇《太陽的後裔》講述了一名軍人和一位外科醫生在一個虛構的戰亂國度的愛情故事,再次點燃亞洲各國的韓劇熱。僅在中國,該劇自2月底開播以來,在視頻網站愛奇藝上就吸引了超過24億次觀看。
  • 美國大法官放行同性婚姻時 請了孔子站臺
    [摘要]美國成為全球第21個在全境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社交網站上發帖說,這是向平等邁進的一大步。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結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憲法。至此,美國50個州的同性情侶都將有步入合法婚姻的權利,14個州對同性婚姻的禁令隨之撤銷。美國由此成為全球第21個在全境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社交網站上發帖說,這是向平等邁進的一大步。美國最高法院的長文判詞吸引了全球的眼光。
  • 要提升自己,儒家倡導的這五點,個個發人深省
    關於這一點,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聖人孔子便提出了自己的儒家理論。其中「仁、義、禮」三點,便是其思想的核心部分,後來孟子又加入「智」,董仲舒也加入了「信」,這便形成了儒家學說中最核心的「五常」。想要提升自己,儒家倡導的這五點,個個發人深省。先從「仁」說起,這是孔子以及儒家學說中的最核心部分。
  • 同性婚姻合法化你會同意嗎?看看進行了性取向測試的同學怎麼說!
    據說,同性婚姻合法化投票的連結公開後,參與投票並贊同同性婚姻合法化。只是,如果同性婚姻寫入中國法典,會不會帶來什麼負面社會影響呢?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得到。畢竟,中國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儒家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想挑戰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改變男女在家庭中的社會角色,肯定是有倫理方面的障礙的。而且,婚姻作為人們娶妻生子、傳宗接代的契約化產物,是神聖而高潔的。
  • 美國首席大法官對同性婚姻法案的憤怒:憲法與同性婚姻無關
    因此,法院並不關注法律的智慧或是政策。多數法官今天忽視了司法角色的局限性。他們,在人民還在激烈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把這個問題從人民的手中剝奪了。他們的決定,不是基於憲法的中立原則,而是基於他們自己對於自由是什麼和應當成為什麼的理解。我必須反對他們的意見。       請理解我的反對意見是什麼:這不是有關我是不是認為婚姻應該包括同性伴侶。
  • 讓儒家文化告訴你
    在我們對自己文化血液中的儒家文化思想進行梳理後,就會發現它就藏在我們的儒家典籍中,就蘊含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仁者不憂——品德是幸福的基石子曰:「仁者不憂」「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一個沒有道德修養的人,不能長久過窮困的生活,也不能長久過安樂的生活。顯然,在孔子看來,「仁」是幸福的一項重要指標。
  • 儒家的孝順是什麼意思
    其實儒家的德行,雖然有人反對,但是只要是德,其本身是帶有光芒的。人會不由自主去尊重。比如你們單位兩個年輕人,你是個領導,一個人暫時看起來工作能力強,但是喜歡反對父母,埋怨父母,一個踏實沉默,但孝順父母,你對誰有好感?對了,只要是德行,都會自帶光芒。這就是正氣福報的來源。一個姑娘把傘打給了母親,你會怎麼看他?德行是有光的,而光芒無法被詆毀,積累到一定程度,是遮不住的。
  • 明明是我先來的:儒家學說在南北朝為什麼被稱為「白學」?
    但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在《白色相簿2》及同名電視動畫出現前幾千年的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真正的「白學」,這便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儒家學說。那麼儒家學說在南北朝為什麼一度被稱為「白學」呢?眾所周知,發源於南亞地區的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中國歷史進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大分裂時代,即三國兩晉南北朝。在亂世中苦苦掙扎的黎民百姓需要精神寄託,佛教因此快速發展。
  • 在《活著》坎坷的人生中,我們能從電影福貴中看到什麼儒家
    我們的中國人思想受到儒、道、釋,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對待生死的態度是什麼?主人公福貴是個賭徒,沉迷於賭博,雖然他出生在地主家庭,但很快就被他打敗了,他的父親氣得要死。福貴一家成了貧困戶,後來,由於時局動蕩,他被國軍俘虜,成為壯丁,他參與了國共內戰,其中一些人成了共產黨的戰俘。
  • 我們要把同性婚姻加入民法典
    而按照這個修改頻率,如果現在不發聲,很多同志就將抱憾終生。 2、我們為什麼要參與? 平等結婚的權利是每個成年公民均需顯有的基本權利。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寫明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並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保障性少數人群平等婚姻權符合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
  • 「同性婚姻合法化」是社會的理性選擇嗎?
    ,最起碼現在不是,但這並不表示我不希望,只是還沒有到那個超前的時代,在當前情況下,我只希望能夠理解同志的人群越來越多,縱觀國內,這種趨勢的確在徐徐漸進,但也不要覬覦整個社會會理性選擇同性婚姻合法化,反正我覺得就算再過10年也不大可能。
  • 頭條 同性戀者現身說法 反對同性婚姻
    異端是明顯的錯謬,但是同性婚姻卻是包裹了「人權」糖衣的毒藥,它將對人類社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透過大眾媒體的報導,造成許多人的錯誤觀念與認知,覺得支持同性戀才是符合人權與世界趨勢,甚或覺得同性戀者一定支持同性婚姻,事實卻不然!
  • 【家庭大山】同性戀者現身說法 反對同性婚姻
    異端是明顯的錯謬,但是同性婚姻卻是包裹了「人權」糖衣的毒藥,它將對人類社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透過大眾媒體的報導,造成許多人的錯誤觀念與認知,覺得支持同性戀才是符合人權與世界趨勢,甚或覺得同性戀者一定支持同性婚姻,事實卻不然!
  • 當代婚姻制度只是人類歷史過程中一個短暫的習俗
    所以每每看到一些人士動不動就說同性婚姻合法是「強制改變一個數百萬年來形成人類社會基礎的社會制度」,其中還包括了法學博士,真是對他們的歷史感深表遺憾。除了當代的婚姻制度只是人類歷史中一個短暫的習俗(和整個人類歷史相比),橫向地看,很多地區目前仍舊保留著歷史上另類的婚姻形式。
  • 熊律師說:我國目前法律尚不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
    同性配偶享有已婚丈夫和妻子相同的法律權利,包括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未成年人可登記註冊成為同性配偶,但必須事先徵得其父母、監護人或法院的同意。當完成登記後,未成年同性配偶將同樣被視為成年配偶。同性配偶可以領養子女。當配偶的一方去世,另一方享有與《民商法典》規定的傳統已婚夫婦相同的繼承權。此外,《民商法典》中有關配偶、家庭和子女的規定同樣適用於同性配偶。
  • 法工委回復「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議,我們不止步於此!
    12月20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提議進行了回應。新京報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相關話題短時間內引爆微博。目前新京報建立的話題#有意見建議同性婚姻合法化寫入民法典#截止發稿時已經有4億閱讀量和13.5萬討論,可見這一話題還是引起了不少網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