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奶奶最後的「財產」。那個年代,日子不好過,奶奶沒有錢。過年的壓歲錢她也給得不多,記得有一年是一人5分錢。奶奶走後,四奶奶把這個交給我,「你奶奶說你的褂子破了,她只有這四塊錢了,留給你,讓你娘給你做個新短袖褂子。」接過這四個沉甸甸的鋼鏰,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當時的心情。心酸、疑惑,百感交集。
一、我不是奶奶最喜歡的孩子,奶奶最後為什麼對我這麼好?
四奶奶說,人到最後都變脾氣。反而會疏遠她最在意的人,省得他會想她。奶奶就不怕我想她嗎?她和大多數老人們一樣,最疼她的大孫子,可我到底也陪伴她那麼多。我穿過她做的一腳蹬的花棉鞋,我小時候肯定也穿過她做的五毒兜肚。奶奶手巧,我常看她給別人做。五毒兜兜、老虎頭鞋,樣子精美。我一個同村的老師回憶起來,還說我們沒保存一兩件太可惜,我奶奶的手藝堪稱藝術品。耳濡目染,她做鞋,我就玩她剩下的夾祉(舊棉布一層層重疊糊成的做鞋的原材料)。有樣學樣,我還做過一雙一寸長的雙臉老頭兒鞋。娘還拿著跟人顯擺,「這是我們十來歲的小丫頭做的。」
因為貪戀奶奶家的收音機,我周末常去奶奶家。奶奶或在窗前的炕上做針線,或抓給我一把花生、幾塊糖「我逗(到)外頭,你看家!」說完就扶著牆,奓剎著三寸金蓮出去找老太太們聊天去了。還記得她梳著疙瘩鬏,穿著斜大襟黑色或靠(淺灰藍)色的斜大襟褂子。白褲腰的黑色大緬襠褲。緬襠褲又肥又大,奶奶每次雙手一拎一折,然後往下一撮就好啦。不用腰帶。那時小小的我,時常會暗暗擔心,她會不會忽然掉了褲子。
奶奶還給過我一對老式銀耳環和兩個簪子,可惜搬家時耳環丟了一個。這也算奶奶給我的一點念想吧。這件事,大姐還有一點嫉妒。畢竟看起來他倆更受寵,她是女孩,可是家裡第一個孩子。不像我,排行、性別都不佔優勢。其實奶奶也沒剩下什麼首飾了。她說早年間有個唱戲的班子,借了她的一包首飾去,就再也沒還回來。裡邊還有點翠的。給我這個,大概也是我守著她最多的緣故吧。
娘說,奶奶最後的私房錢給了我,大約是覺得有點虧欠我。畢竟弟弟才是他最在意的、唯一的大孫子。她一雙小腳,走路都困難,竟然背著弟弟到了五歲。常記得她在飛跑的弟弟後面追「等著我,不等著我,我就去跳大坑(池塘)!」就這一句才能叫住弟弟。
奶奶眼裡的弟弟簡直就是花兒一樣,連我和大姐屢次笑話他的「獠豬牙」(他有兩顆小尖牙)也被奶奶說成「帝王牙」!弟弟上學後,她走很遠去學校偷聽,生怕老師嚇壞她的大寶貝。有次差點犯心臟病,坐老師辦公室的門檻上緩了半天。我和姐姐也沾過光,給我倆捎了一個點了紅點的大白饅頭,一咬一口白茬,在玉米面為主食的年代,那就叫奢侈。
弟弟感冒咳嗽一聲,奶奶就懷揣著罐頭大老遠地過來了「我孫子就是饞了,吃個罐頭就好啦!」我生病了沒胃口,娘問我想吃啥?我說想吃山楂罐頭,娘就去奶奶家給我要了。結果,沒有。可能是真沒有吧。畢竟物質潰乏,走親戚的來了,才有一點好吃的。
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娘覺得奶奶不夠喜歡我,最後的時刻就想彌補一下。不管怎樣,她都是我的奶奶,陪奶奶做針線的日子,在奶奶的炕頭聽著收音機,看著窗外斜射來的太陽光束裡飛舞的細小灰塵發呆的日子,佔去了我小時候很多的閒暇時光。我的手型跟奶奶一模一樣,所以我也手巧。還有我的臉型與大腦門,也跟奶奶有幾分相似。不過,她那副圓圓小小的水晶銅邊眼鏡,我真心戴不了。也真不敢戴,戴出去會被小夥伴笑掉大牙!哈哈
二、奶奶的疼愛。
奶奶重男輕女,會有些偏心。但奶奶也會照顧弱勢的孩子。她的子女裡,大姑的日子過得最背累。孩子多,姑父又懶。每次大姑回娘家,總是午後等爸和娘他們下地勞動了才走。奶奶總會偷偷塞給大姑一些吃的,有時是一個肘子,有時是一些別的。我是小孩兒,她們不避著我。
這還不算,奶奶總會指使著爸爸和叔叔,套著大車,給大姑送糧送柴火。還會指揮著爺爺「老頭子,到大閨女家看看!到二閨女家看看!」其實二姑家也沒家底,只是二姑夫婦更勤儉,日子過得就不顯得那麼艱難。
過年的時候,大姑家就打二斤肉,吃完了就把幾個孩子送到姥姥家過年。奶奶惦記大姑,可不喜歡這些外孫,外孫女。我們都沒跟奶奶睡過,他們更別想。超不過一天,一頓卷(罵),就把他們哄到我們家。他們幾個都淘氣。可娘是刀子嘴豆腐心,一直伺候著他們吃喝住,還得擔心他們別磕著碰著。
在奶奶的心目中,還是我們最親。我們最懂事最規矩,不像那幾個「小崽子」,一身壞毛病!
每次去奶奶家,奶奶總會翻翻柜子裡,給我們找點好吃的。不像爺爺,不會疼人。捨不得買零食,總買些搓堆賣的處理水果。我們過去他也會說「案板上有瓜,去吃吧!」我們過去一看,半個西瓜,中間的心兒早被爺爺吃啦!叔叔會打抱不平,「去西屋抽屜裡拿!你爺爺藏了蘋果!」
奶奶走的那天晚上,爸媽要在那邊守著,爺爺過來跟我們作伴兒。朦朧中,我聽見門帘「啪嗒」一聲輕響,仿佛有人挑門帘進來了。第二天跟娘說起,娘說, 奶奶這是不放心爺爺,也來跟我們告個別!
不管怎樣,我覺得奶奶還是愛我的。我還記得她給我們講過的故事,還蓋著她給我的花棉被。蓋了20多年了,捨不得扔,換了新棉花接著用。舒服熨帖。她晚年最喜歡買花布,爺爺賣花賺了錢,她就買一塊兒。逐漸淘汰了家裡老舊的粗布棉被。我念舊,奶奶給的,娘給的,婆婆給新做的棉被,我都留著。並不是捨不得買羽絨的、蠶絲的,就是喜歡棉被的感覺。貪戀那種親膚的,帶了陽光味道的,帶著絲絲溫情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