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老媽,我家也有同款」
「像極了我媽嫌棄我的樣子」
&34;
......
追劇彈幕堪稱一部調侃大戲。中失去自我的齊明月的媽媽,以愛之名的言語,口吻,具體的行為不斷調動大家的牴觸情緒。
做孩子的主,做老公的主,齊明月媽媽成了家裡的總指揮,沒有人可以改變她的決定,為了不起衝突,孩子和老公都選擇了逃避問題,而齊明月的媽媽則把家人的逃避當成了戰利品。形成了家人越是逃避,她越得寸進尺。沾沾自喜的模樣卻不知自己身處險境。
月亮媽媽劇中被叫:「老佛爺」、「月亮媽媽」,卑微的都沒有人記得她的名字。瞧,這就是生完孩子後,漸漸把自己「活死」的寫照。一心鋪在家庭上。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老公只需要負責工作,每天進家門都有熱騰騰的飯菜,家裡老人統統照料得當。人情來往也不需要任何人操心。女兒的學習也大包大攬。讀高中了還是不辭辛苦的每天接送。孩子成年了,還要追到女兒的出租房,定期幫忙打掃和監督...
明明是付出最多的一方,卻被老公要求離婚。理由是沒有自由。明明是傾注所有心血培養孩子,卻遭到孩子的叛逆和牴觸。齊明月的媽媽真的做錯了嗎?當齊明月確定爸爸要離婚時,月亮媽不解的反問:我到底做錯什麼?
小時候月亮喜歡爸爸,因為面對父母的兩極分化,爸爸放養式教育沒有任何要求。長大後才知道齊明月應該感謝媽媽。因為甩手掌柜教育出來的孩子不可能和優秀沾邊。
父母的離婚現場,齊明月第一次選擇站在媽媽的立場直言:
&34;
「選擇隱忍和逃避,是因為怕麻煩,習慣不爭取」
「媽媽也有工作,但是家務,老人,孩子...事無巨細都是她操持」......
的確,在許許多多的普通家庭走出來的孩子,真的很優秀。但是人們常常忘記了優秀的背後都有默默付出不受待見母親。
與許許多多還沒負起責任的男人一樣,月亮爸爸習慣了逃避,不正面溝通成了最大的屏障。極少付出的男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沒有自由,沒有話語權,活的憋屈」,這些都是站在男人自己的角度出發。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樣子叫月亮媽媽寒心。
月亮說:「媽,沒關係,你還有我...」
人到中年,活成了家人想要遠離的樣子。如果時間可以重來,編劇筆下的月亮媽媽能否有自己的名字。
感謝關注,歡迎留下您的想法。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