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老人:生了一場大病,才明白女兒和兒媳,最大的區別

2020-08-22 情感我說說

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可以說是每個老人所嚮往的,在家裡女兒和兒媳是她比較親近的人,但對老人來說,她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我收到一個65歲老人的私人留言,想看看她說了什麼。

王女士 65歲

我65歲了,女兒結婚後,身邊只有兒媳婦了。我有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他們都成了家。如果你想讓我說,女兒和兒媳最大的區別就是陪伴。女兒總想結婚,只有媳婦能日夜陪伴。

我是一個女人,我也曾是別人的兒媳婦,所以我知道婆婆應該對兒媳做些什麼,這樣他們心裡才會舒服。大兒媳進家,我就知道該如何相處。

我想我兒媳婦從來沒有從我這裡喝過一口奶,我也從來沒有養過她一天,既然她能叫我一聲媽,我還有什麼理由到處給她擺臉色呢?

我兒子有時和兒媳吵架。我知道後,會管教兒子一段時間,然後再討論。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認為一個大男人受點委屈沒什麼。

兒媳懷孕的時候,我就像對待親女兒生孩子一樣。我做婆婆的時候做了我該做的事。當我進入產房時,我先去看我的兒媳。

我兒媳婦也是別人的女兒。我自己也有一個女兒。我希望我的兒媳在我的婆媳中會得到很好的待遇。

我不是故意對媳婦好。我只是想在她進門的時候大家是一家人,兒女們都是自己家的孩子。人的心都是肉,我對他們很好,他們怎麼能對我不好。

去年,我因冠心病住院數周。知道我病了,三個女兒都回來了,可是她們並沒有一直陪伴我,沒幾天就回去了。

於是照顧我都是兩個媳婦幹的,對她們來說真的很辛苦。每天跑步前後的照顧我,我真的很感動。每次我問媳婦累不累,她們都說不累。看到她們這樣我也很難過,怎麼會不累呢,她們只是沒說。

那天,我聽說醫生說我的兩個「女兒」對我很好,但我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外人把我兒媳婦當作我的女兒。作為老人的我怎麼會不高興呢。

我女兒對我也很好,她每年新年都會來看我,但她們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我也不忍心打擾她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的兒媳對我真的很好。我認為我也要好好對待她們。

現在外人說我很有福氣,我的兒媳對我很好。年輕時我對兒媳婦很好,但我老了媳婦也會對我很好。對於一個家庭難道不應該這樣和睦相處嗎?

其實,女兒和兒媳都是家庭成員,人們的心是有血有肉的。現在我也應該更好地對待兒媳,將來我們會有更好的未來。

大家認為婆媳之間該如何相處?歡迎在評論處留言,記得動動手指點讚關注我。

相關焦點

  • 70歲老太生了一場大病後發現:女兒只是女兒,但兒媳不只是兒媳
    導語人到晚年都避免不了身體生病,那個時候就需要人伺候,那麼兒媳和女兒哪個甘願照顧老人,她們倆之間又有什麼區別?下面這位70歲的老太生了一場大病後才發現,原來,女兒只是女兒,但兒媳不只是兒媳。,女兒和自己有血緣關係,不管她再怎麼任性,我也會包容她,但兒媳就不一樣,就算她再好,終究不是親生的。
  • 68歲老人大病一場的感悟:女兒只能是女兒,但兒媳不只是兒媳。
    導語:很多老人都是等到晚年生病了,自己需要照顧時,才會發現女兒和兒媳其實是不同的。夏女士:以前我的想法很傳統,我覺得女兒是親生的,親生的哪怕脾氣再壞,哪怕經常跟我頂嘴,她也是自己人,兒媳婦無論怎麼樣,都是外人。
  • 65歲老人自述:把女婿當親兒子,一場大病,才看清對方真心。
    導語:65歲的姜阿姨只有一個獨生女,所以女兒嫁人之後,姜阿姨對女婿特別好。姜阿姨認為只要對女婿好,把女婿當親兒子,將來女婿也會把自己當成親媽孝順的。但是一場大病,讓姜阿姨寒了心。姜阿姨:65歲。我對我女婿特別好,我是把我女婿當成親兒子對待,我每天都會在家裡做很多精緻的美食,送到我女兒和女婿家中去,我女兒和女婿是在外面單獨租房子住,他們兩個想多過二人世界,兩個人現在還沒生小孩,但是他們兩個年輕人經常都點外賣吃,我覺得吃外賣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就會在家裡做飯,做了親自送到他們家裡去,讓他們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
  • 65歲老人的悔悟:黃昏戀傷害家庭,一場大病幡然醒悟,還是老伴親
    導語:有些老人年輕時沒錢,所以他們非常規矩,非常本分。但是老了,如果有了錢,他們還會繼續規矩繼續本分嗎?馮大爺:65歲。男人無論活到多少歲,果然有錢就飄了。本以為自己可以對老伴不管不顧,和紅顏開開心心地在一起,沒想到老年人真的很容易遇到疾病的突襲。一輩子都沒掙過什麼大錢,本以為自己有了幾十萬就是有錢人了,沒有想到一場大病,把我手頭剩下的錢全部花光了。本以為這幾十萬可以讓我和紅顏知己過一段好日子,沒想到一場大病,就讓我清空帳戶。
  • 70歲老人:生一場大病,才知道晚年能靠誰
    70歲的老人李奶奶一直住在鄉下,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兒女們有說讓她去和她們一起住,但是老人還是習慣農村的生活,所以一直堅持住在農村。雖然已經70歲,但是李奶奶生活還是能夠自理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最近李奶奶去撿柴火的時候眼前發昏摔倒了。
  • 人老了行動不便時,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位65歲老人如是說
    3位65歲老人說了如是說。婦好,最後還是女兒靠的住我今年已經65歲了,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媳婦娶進門已經30多年了,女兒也已經嫁人20多年了,在對待兒媳婦和女兒的問題上面,我反倒更加偏向於兒媳婦一點,因為我知道自古「婆媳關係」難處理,我不想和兒媳婦關係搞得很僵。
  • 65歲老人癱瘓後才領悟:女兒只能是女兒,但兒媳不只是兒媳
    很多女人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和兒媳完全不會一碗水端平,每個女人都偏心自己的女兒,認為兒媳是外人,但兒媳真的是外人嗎?兒媳或許剛進門的時候還不能融入婆家,不像婆家的一份子,但等到婆婆老了,可能婆婆就會知道,其實兒媳對婆婆來說真的不只是兒媳。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老人,晚年都過的怎樣?3個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但是現實中,卻有很多婆婆總是在和兒媳耍小聰明,於是處處和兒媳作對,這樣的婆婆在晚年時一定不會幸福。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想別人怎麼對你,自己就要怎麼對待別人。婆婆如果能真心對待兒媳,兒媳也一定會真心對她。有次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採訪,在採訪中,一個女人採訪了3位65歲以上的老人。這幾位老人平時都兒媳都特別好,那她們在晚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 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老人晚年能幸福嗎,3個65歲老人說了實話
    可只有女兒夫妻老年的晚年真的就不如有兒子的家庭幸福嗎?聽聽3位只生了女兒的老人的實話。我們和老伴都65歲了,就只有一個女兒,年輕時也有很多人勸我們要再生兒子,但當時沒有開放二胎,而且再生也不能保證是兒子,難不成是兒子再拼三胎?我和丈夫決定就養一個閨女。我們陪著女兒成長,女兒有不錯的學歷和工作,婆家葉門當戶對,我們還是很滿意的。
  • 兒媳和女兒的區別到底有多大?六旬老人含淚自述:生場病就知道了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兒媳和女兒在本質上就有較大的區別,兒媳也被眾人說成外姓人,而女兒則是爹媽的貼心小棉襖。只不過,有一些老人在自己生病以後卻發現,兒媳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不堪,而女兒卻徹底傷了爹媽的心。只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李大媽臥床不起。她本想讓女兒來照顧,因為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女兒肯定也特別心疼。
  • 70歲老人重病後感悟: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兒媳才靠得住
    對於有兒有女的老人來說,是女兒值得託付,還是兒媳靠譜呢?鄰居王阿姨今年70歲了,和兒媳的關係一般,跟女兒更親近,在生病前覺得女兒更靠得住一些。然而一場大病後,她才發現:女兒終究是女兒,兒媳不僅僅是兒媳。
  • 故事:65歲大娘哭訴:在兒女家住了一個月,我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
    65歲大娘哭訴:在兒女家住了一個月,我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父母辛苦把子女養大,讓他們成才,即便子女成家了,父母依舊盡著最大努力,減輕子女的負擔;當父母老了,兒女們應當給父母養老。許多人也知道,自古以來孝心是種美德,大道理大家都懂,真到父母老了,有多少子女能夠盡孝。有人說子女多了,將來老人們養老也會享福。
  • 「一場重病,讓我看清兒媳和女兒差別」60歲老人的經歷惹人心疼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她們貼心懂事,生了女兒,父母晚年生病或者需要照顧的時候,可以被女兒照顧的很好。顧大媽就是這樣想的,所以當年在女兒和兒媳同時生孩子的時候,顧大媽只是給了兒媳2萬塊錢,讓她自己安排坐月子的事情,然後就去女兒家,照顧女兒和外孫了。
  • 65歲母親直言:在兒子和女兒家各住半個月,才明白晚年能靠的是誰
    關於父母和孩子,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孩子年幼時,父母悉心呵護他們長大,父母的老的時候,也會需要兒女們的照料。有些老人,年紀大了但仍然身體硬朗,而且自己也有退休金,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麻煩子女。也有些老人,沒有經濟保障,需要依賴子女生活。養兒防老,但父母老了,真的能夠依靠自己的子女嗎?
  • 「人老之後,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有人說兒子更靠得住,因為女兒嫁出去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但同樣有人說,女兒更靠得住,因為兒子結婚後,也有自己的小家,不管他做什麼都要跟兒媳商量才行。那麼,我們與其問「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倒不如問「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三個老人說的心裡話,看看在他們心目中,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
  • 一個65歲老人自述:在兒女家各住了一個月,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
    子女們不能給父母養老,也許並不是子女們不孝順,而是被生活和現實所逼的,子女們往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65歲的張阿姨的故事,她在兒子和女兒家合住一個月以後,她明白了,晚年能夠依靠的,並不是子女,而是自己。
  • 60歲老人後悔:黃昏戀傷害家庭,大病一場才懂得,還是老伴親
    導語:一場黃昏戀可以讓老年單身的男人女人找到合適的對象一起過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一些男人,即便他們有婚姻有家庭,到了晚年也想要一場黃昏戀。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一位老人的傾訴他晚年的時候談了一場黃昏戀但是後來生病了之後才懂得還是老伴親,一起來看看他經歷了什麼。
  • 「寧願生啃老兒子,也不生孝順女兒」,65歲阿姨的話難聽但很真實
    導語曾阿姨有一個女兒,現在的社會基本上都不重男輕女,反而把女兒當成寶一樣,因為女兒貼心,也會孝順父母,認為不會像兒子那樣做啃老族,很多人都羨慕曾阿姨生了女兒,可是曾阿姨卻說:「寧願生啃老的兒子,也不願生孝順的女兒」就算你們再有孝心也比不過兒子在家陪伴。是為什麼這麼說,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
  • 「生了一場大病後,才明白,二婚裡這四個字很重要」
    經歷過一場大病,慶偉終於認識到這句話的重要性,以前的時候他總是防著二婚的妻子,現如今經歷過一些事,他才發現自己在二婚裡錯了那麼多,已經離過一次婚了,按理說他應該學會珍惜,可是他根本沒意識到二婚的重要性以及幸福的秘訣是什麼。
  • 3位65歲老人傾訴:退休後,面臨最大困境不是沒錢,而是這些
    下面我們來聽聽3位65歲老人的傾訴:退休後,面臨最大的困境不是沒錢,而是這個。到底是什麼的呢?我們看看老人們是怎麼說的。歲的丁姐我今年65歲了,早就退休了,老伴也退休了好幾年。歲的老張我今年65歲了,退休了5年,老伴過世了10年,我們的獨生女兒在外地讀書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