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妻子的付出換來的是丈夫的不理解

2020-11-04 飯糰混剪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妻子的付出換來的是丈夫的不理解

玲子在左鄰右坊口中是出來名的賢惠,她從小就很懂事,父母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她主動跟媽媽學洗衣服做飯,甚至從小就做的很好。 愛上阿海的時候,玲子經常幫他洗衣服,收拾屋子。阿海做事喜歡看她專注,身上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心裡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娶她回家。



婚後小兩口繼續在外地工作,春節只回老家幾天,所以玲子和公婆相處的很好,或者說沒有機會發生矛盾。 兩年後,玲子就要生孩子了,夫妻倆辭職回老家定居。沒有辜負丈夫家人的期望。玲子生了個大胖小子,公婆很樂意照顧兒媳婦。就這樣,全家人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公婆們一天到晚趕著照顧孫子孫,家務自然就落在了剛生完孩子的玲子身上。一開始,她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她的身體已經基本康復了。再說家裡人也不用分這麼清。

但沒過多久,大姑姐一家三口回來湊熱鬧,說玲子做的菜好吃,生活費她出一份以後也在家裡吃,這樣一大家子也熱鬧。阿海認同姐姐的觀點,沒有等玲子表態就同意了。 大姑姐離玲子家就隔兩個小區而已,一家三口每天準時來吃飯。飯後大家玩手機聊天,留下一大堆碗筷給玲子收拾。至於生活費,大姑開始兩個月象徵性的給1000塊錢。後來婆婆說兒子女兒都不需要交飯錢了,拿老兩口的退休金去買菜。


公婆不像其他父母重男輕女,甚至愛女兒勝過愛兒子。有幾次玲子看到婆婆給大姑姐錢,但是對於兒媳婦,公婆就沒那麼大方了。有時候玲子覺得自己是這個家的免費保姆,就有了找工作的想法。在玲子採取行動之前,公公車禍去世去世,婆婆整天待在以淚洗面,連帶孫子都沒心情了。玲子只能繼續在家裡呆著了,不過她提出以後和大姑姐輪流做飯,阿海下班後儘量幫忙做點家務,她自己真的負擔不起那麼多。 大姑一聽,氣得沒來吃飯。阿海也抱怨玲子這幾年做得不錯。為什麼她現在堅持不下去了,明知姐姐不擅長家務,這不是為難她嗎? 反正玲子終於緩解了一些負擔,輕鬆了很多。這幾年她一睜眼就忙著一日三餐,沒有時間享受生活。她打算休息一下,然後讓婆婆照顧兒子,自己出去找工作。雖然會辛苦一點,但是她的工資可以證明她的勞動價值。

可是天不如人意,婆婆突然得了腦梗塞,下半身癱瘓了。吃飯喝水都要人照顧,還有上廁所也不行。這時候大姑姐不肯承擔責任,說自己是出嫁女兒,娘家事不管這麼多。而阿海從小就被寵溺慣, 什麼也不會。照顧婆婆又落到玲子身上。有時候半夜聽到婆婆叫,就要起來尿尿,嗓子端屎端尿的,一夜不得好眠。


周末,玲子從菜市場買菜回來,大姐順道去看望婆婆。她正忙著今天的晚飯,過了幾分鐘,大姑姐跑出婆婆房間,捂著鼻子對玲子喊:"你怎麼照顧我媽的?褲子髒了也不給她換,真是沒孝心。" 玲子很是委屈。她出門時剛給婆婆伺候完大小便。她還沒來得及解釋,大姑姐已經撥通了阿海的電話,抱怨道:"你老婆太不講理了,根本不在乎照顧媽媽。你要管管她才行!" 那一天,阿海一下班就批評她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媳婦,完全不聽玲子的解釋。

玲子傷透了心,想著自己嫁過來這麼多年一直任勞任怨的為這個家付出,可卻沒人感激還埋怨她。於是心灰意冷的收拾東西帶著孩子回娘家了。阿海也不攔著,想著明天就請個保姆回來。可才照顧母親一晚上就吃不消了,母親不是要喝水就是要方便的。氣消下來後,想著妻子每天都做這些事,而自己還不體諒她。就特別懊悔,原來玲子並不是姐姐口中說的那樣。後來阿海知道自己錯怪了玲子,也認錯了。還跟玲子保證以後會跟她一起分擔家務,不讓她一個人這麼辛苦。還上門去求了好久,玲子看到丈夫真心悔過,也跟他回家了。所以什麼事只有自己經歷過了才懂別人的苦,在婚姻家庭中,夫妻間也一定要互相理解和體諒,才能攜手一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為什麼這麼火?
    最近好像這句話很火: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好像是某位大咖,用來回應別人問他會不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自己的小人、仇人。一時之間好像所有的衝突、矛盾激化後的事件、新聞裡的評論都能看到這句話。朋友、同事間、婆媳間也就算了,甚至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是,小時候父母打罵兩句就記仇記到大,甚至成為不善待老年父母的理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作者 | 夜聽 來源 | 夜聽(ID:yetingfm) 01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人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說的,是對?是錯?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的「熱心腸」,在您稍微遇到點鬧心事之後,他就「欠欠」的過來了,勸你要想開點,勸你要大度點,勸你要心胸開闊點,別總那麼鑽牛角尖,想不開什麼的。來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這麼一個問題。
  • 未經他人苦 莫勸他人善 未嘗生活難 莫笑別人癲
    電視新聞說有個婆婆生病住院了,兒媳婦每天給婆婆做方便麵吃,醫生護士都看不下去了,問她 你為什麼對婆婆這樣子?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誰又知道這個看起來不孝順的女人曾經經歷了什麼呢?曾經有個問答:如果婆婆沒有照顧你月子,沒有幫助你帶孩子,她老了不管她,行不行?很多人覺得不行,說說婆婆沒有幫你帶孩子的義務。這句話看起來似乎沒毛病,法律確實沒有規定婆婆有這個義務!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善良不是棉花糖,可惜十人九不知!
    最近看了一篇有關父與子的故事,內中情節也不複雜,卻道出了一個善與惡的大命題,頗為耐人尋味。因此,便有了把內心的感觸寫出來的想法,希望與朋友們共同商榷探討,看看到底孰是孰非?妻子也是命苦,遇人不淑,嫁了個這麼個廢柴男人,生活的重擔全落在了她的肩上,每天只能以淚洗面,硬撐著拉扯著三個孩子艱難度日。本指望孩子大一點了,男人會漸漸變得成熟一些,浪蕩不羈的性格也會有所收斂,盼望著苦巴巴的裡的日子總會熬出頭的。就連旁人也勸她,男人在外面玩累了,早喚還是要回到這個家的,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但看到這位寶媽書友的感悟,有個關於誰來帶孩子的問題,引起了另外一些小夥伴的討論,她們意見各不相同,其中的一位夥伴M覺得孩子成長初期還是自己帶比較好,否則長大了孩子和自己不親近。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特別是關於臨終。(悠悠茶舍)
    但是內容大概就是建議老人:想開點,誰都有一死,逃也逃不掉;都87歲了,已經很好了,應該知足了;或者舉一些自己親人去世的例子等等。感覺起來,這些內容不但不會減輕老人對死亡的恐懼,反而可能還會加重其情緒上的壓力。所以才想起來這麼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向善---衛天知
    若是讓他親自上場,卻又無從下手,做不出來個所以然。一個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能打下來一個江山的情況,少之又少,孟德公是一個,毛偉人是一個。所以現在所有讀書的人,都應該去實踐,去行萬裡路,去做事。當然,體驗並不總是安全的,體驗甚至會帶來危險,但又何妨呢?世界上除了空口說白話,又要什麼事情是百分之一百沒風險的呢?2.人醜就要多讀書,人不會說話,更要多讀書。
  • 「不經他人苦,莫勸人善」:勸別人為善的本身就是偽善
    01當你忍不住對別人說起自己受委屈,他勸你算了,別斤斤計較。有的委屈,當時覺得委屈,過後想想也就那樣,和三季人計較什麼?可是,當你忍不住向吐槽時,就會發現別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心情。尤其是別人勸你別計較的時候,倍覺懊惱。別人不理解,因為他不是你,沒有經歷過你的委屈。很多人不明白,勸別人時應該以安慰為主,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說無關痛癢的話。讓本來就覺得委屈的人聽了刺耳,好像是他不對似的。假如他說算了,別讓自己難過,別為難自己,受委屈的人聽了反而會感激。
  • 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成長的黑暗史:讓我學會了隱忍
    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未經他人生,莫勸他人惡!印象中,父親是一個榜樣的存在。他,無所不能。他是一個女人的老公,是小孩的父親。虎毒尚不食子,若,一個人,沒有人性,他不再是人,而是長著人類軀殼的生物!網友投稿,一個惡棍父親。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真正的聰明人,不參與這三種糾紛 
    01篇首有句話說得好: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很多人並沒有經歷別人經歷過的,卻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一套理論教育別人應該如何為人處世。如果位置換過來,自己未必可以做到跟他人一樣大度。所以,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不要隨意評論別人,也不要輕易插手他人的生活。&34;: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篇首有句話說得好: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很多人並沒有經歷別人經歷過的,卻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一套理論教育別人應該如何為人處世。如果位置換過來,自己未必可以做到跟他人一樣大度。所以,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不要隨意評論別人,也不要輕易插手他人的生活。&34;: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 未經別人苦,莫勸別人善
    可是,我卻忘記「未經別人苦,莫勸別人善」,這句話也是一位條友教的。那是一位女條友訴說自己照顧帕金森老母親的痛苦, 面對一位吃喝拉撒不能自理還一直吵鬧打砸的老人,任誰都會心力交瘁/精神崩潰。看到她那麼痛苦我就說了一句「辛苦了!想想小時候媽媽沒日沒夜照顧咱們的苦,心裡就會舒服些」,對於這位條友的痛我們能幫的了什麼,頂多是幫她排解一下苦惱而已。後來有位條友就回復我這句「未經別人苦,莫勸別人善」。
  • 寒門碩士自sha,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良
    站在我們旁人的角度來說,好心人資助了他9年,好不容易從名校畢業,家裡窮到這個程度,正是報效家庭、報效社會的時候,卻做了傻事,令人非常不理解。「看到你逛朋友圈也不回我一整天的消息.....我害怕你拒絕和我說話.....」但是在站在陳陸洋的角度來說,或許他正在面對一個我們想像不到的人生!我們不知道陳陸洋身上背負的精神壓力有多大。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對於傷害過我的人,我為什麼還要感謝?
    朋友的丈夫出軌了,在丈夫攤牌要離婚的那段時間她真的覺得天都塌了,從來都是圍著丈夫轉的日子從此以後就只剩她一個人,她不知道她要怎麼活下去。傷心痛苦,苦苦哀求,甚至想到了跳樓。她覺得她終於理解了那些為愛自殺的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態了,她覺得若是她走不出這個陰影,自殺可能也是她最終的歸宿
  • 未經他人苦,莫談他人壞
    相比於歐洲,我們的同性婚姻合法化道路一直很坎坷,李銀河曾經提交過相關法案,但由於草案並不完善,所以並沒有成功,但相信這一天不遠了。受傳統文化影響,我們的社會對於「同性戀」,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在1997年之前,同性戀甚至觸犯法律,被認為是精神變態。
  • 人生真的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回來順路去接了小寶回家再回我爸媽家裡,吃個飯,順便被我爸繼續教育,三十多歲了,我一直沒有逃離成功我爸,以前是因為經濟不獨立,現在是因為頭上背了一個孝,不回家、不聽他教育、反駁他、讓他生氣,嗯,都能被掛上不孝的標籤,所以無論我願意不願意,我都得回家被他教育,以前教育我讀書不認真,現在教育我對孩子的讀書不上心,總之,都逃離不了教育的魔咒。
  • 從東莞「打工」回來後,她還是選擇了平凡,未經人苦,莫勸人善
    正規醫院不敢去,只能在同行朋友的帶領下去了一家小診所做了人流,但她沒想到這次人流過後,她的子宮受到了嚴重的創傷,整個人變得虛弱不已,靜養了足足半年之後才稍有好轉,不過此時她曾經辛苦攢下的錢也所剩無幾了,回老家創業的夢想再次被擱淺。
  • 28歲姑娘嫁給73歲大爺惹爭議: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分
    他特別希望藉助這個節目,能夠彌補自己對妻子沒有辦過婚禮的遺憾。當大家都想當然地認為,這即將上場的妻子,也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但是當她的妻子上場後,連主持人都目瞪口呆了。這來的是一位20多歲的姑娘,後面根據主持人介紹,這位姑娘28歲。確確實實,是這位老人的妻子。老夫少妻,這個年齡差距幾乎快到半個世紀了。姑娘是怎麼了,為什麼會喜歡這個大爺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為了錢,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無視究竟有沒有真愛。不過放在這對人身上,顯然不符合邏輯,這位爺爺也不是什麼闊綽之人,不然也不會為了實現一場婚禮的夢想求助節目。
  • 對不起,你們充其量只是生理學的父母: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回到家裡,小桃問正在看電視的父母,說有一對老夫妻今天來找她的事,小桃爸爸首先就沉默了,媽媽不住嘆氣,說該來的還是要來的。原來,小桃真的是被現在的父母領養的女兒,但是一直視若已出,因為養父母自己多年未育,而自己的親生父母則是生了三個女兒後,為了再生兒子,就把第三個女兒小桃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