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2020-08-02 微光lucky

「每天8點上班,7:20才起床,還總是覺得婆婆嘮叨,堅持七天早起幫婆婆分擔家務,第四五天最難熬,這七天下來把一團亂麻的生活整理出來,做出計劃,工作不能玩手機,但是一點沒耽誤,更自信了,第二天老公說我變得可高端。」

這是今天晚上,我帶領的一個社群裡的一位書友的自述。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她分享了自己堅持早起七天,幫助婆婆分擔家務的收穫,她說她之前會嫌婆婆嘮叨,但她堅持了七天之後,有了巨大的變化,她變得更自信了,連自己的老公都對她刮目相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後來,我給她發了條消息說:當我們自己在努力變好的時候,我們的身邊的一切都會變得好起來,加油

這不僅僅是環境影響,有時候也是個人的力量在發揮作用,當然,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但看到這位寶媽書友的感悟,有個關於誰來帶孩子的問題,引起了另外一些小夥伴的討論,她們意見各不相同,其中的一位夥伴M覺得孩子成長初期還是自己帶比較好,否則長大了孩子和自己不親近。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為此,寶媽書友反問了M書友一句:「你結婚了嗎?」

這句反問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但也就是這句反問,卻成了兩位夥伴激烈爭論的焦點,M夥伴說「還沒有,所以說我多管閒事了……」

看到這裡,我預感這聊天的意味變了,為了防止她們繼續爭論下去,發生爭吵,於是,我及時發了一條消息說「大家就正常的交流交流,分享經驗,不用糾結誰對誰錯哈,事實上也沒有誰對誰錯哦。」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我終於制止了她們繼續無休止的爭論。

這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我深知這樣的爭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寶媽書友說:「我的選項只有婆婆在這幫我帶,還是把寶寶帶回去,所有成年人的世界的苦都不一樣。」

確實是這樣的,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闡釋的那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每個人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

當然,我們都不否認,其實M書友的建議也是很棒的,她的初心也是為寶媽書友著想,當然,寶媽書友也沒有怪M書友的意思,只是不同的心境,對這句話的領會不同而已。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其實,人生哪有那麼多的對與錯,是與非,有的只是看清生活以後依然熱愛生活勇氣,有句話說的好「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質,卻依然熱愛生活。」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寫在最後

其實,人生很短暫,有些人能夠遇見就已經很幸運了,如果還能夠互相交流經驗,為彼此答疑解惑,那是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了。

所以,當別人給我們解答問題或者是分享經驗的時候,我們應當放低姿態,保持自己的原則,然後虛心請教,取其好的一面,棄其負面的一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希望我們活在當下,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做個自律,勤奮的大人。加油!未來可期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作者:我是微光,一個致力於個人成長,勵志領域的情感創作者,感謝你的關注,期待和你一起共成長!

相關焦點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作者 | 夜聽 來源 | 夜聽(ID:yetingfm) 01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人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說的,是對?是錯?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的「熱心腸」,在您稍微遇到點鬧心事之後,他就「欠欠」的過來了,勸你要想開點,勸你要大度點,勸你要心胸開闊點,別總那麼鑽牛角尖,想不開什麼的。來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這麼一個問題。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為什麼這麼火?
    最近好像這句話很火: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好像是某位大咖,用來回應別人問他會不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自己的小人、仇人。一時之間好像所有的衝突、矛盾激化後的事件、新聞裡的評論都能看到這句話。朋友、同事間、婆媳間也就算了,甚至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是,小時候父母打罵兩句就記仇記到大,甚至成為不善待老年父母的理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特別是關於臨終。(悠悠茶舍)
    但是內容大概就是建議老人:想開點,誰都有一死,逃也逃不掉;都87歲了,已經很好了,應該知足了;或者舉一些自己親人去世的例子等等。感覺起來,這些內容不但不會減輕老人對死亡的恐懼,反而可能還會加重其情緒上的壓力。所以才想起來這麼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未經他人苦 莫勸他人善 未嘗生活難 莫笑別人癲
    電視新聞說有個婆婆生病住院了,兒媳婦每天給婆婆做方便麵吃,醫生護士都看不下去了,問她 你為什麼對婆婆這樣子?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曾經有個問答:如果婆婆沒有照顧你月子,沒有幫助你帶孩子,她老了不管她,行不行?很多人覺得不行,說說婆婆沒有幫你帶孩子的義務。這句話看起來似乎沒毛病,法律確實沒有規定婆婆有這個義務!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善良不是棉花糖,可惜十人九不知!
    最近看了一篇有關父與子的故事,內中情節也不複雜,卻道出了一個善與惡的大命題,頗為耐人尋味。因此,便有了把內心的感觸寫出來的想法,希望與朋友們共同商榷探討,看看到底孰是孰非?本指望孩子大一點了,男人會漸漸變得成熟一些,浪蕩不羈的性格也會有所收斂,盼望著苦巴巴的裡的日子總會熬出頭的。就連旁人也勸她,男人在外面玩累了,早喚還是要回到這個家的,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妻子的付出換來的是丈夫的不理解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妻子的付出換來的是丈夫的不理解玲子在左鄰右坊口中是出來名的賢惠,她從小就很懂事,父母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她主動跟媽媽學洗衣服做飯,甚至從小就做的很好。 愛上阿海的時候,玲子經常幫他洗衣服,收拾屋子。阿海做事喜歡看她專注,身上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心裡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娶她回家。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篇首有句話說得好: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很多人並沒有經歷別人經歷過的,卻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一套理論教育別人應該如何為人處世。如果位置換過來,自己未必可以做到跟他人一樣大度。所以,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不要隨意評論別人,也不要輕易插手他人的生活。&34;: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 「不經他人苦,莫勸人善」:勸別人為善的本身就是偽善
    有的話想對別人說,想想還是算了。最終,慶幸自己的猶豫不決,沒有惹來更多的煩惱。01當你忍不住對別人說起自己受委屈,他勸你算了,別斤斤計較。尤其是別人勸你別計較的時候,倍覺懊惱。別人不理解,因為他不是你,沒有經歷過你的委屈。很多人不明白,勸別人時應該以安慰為主,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說無關痛癢的話。讓本來就覺得委屈的人聽了刺耳,好像是他不對似的。假如他說算了,別讓自己難過,別為難自己,受委屈的人聽了反而會感激。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真正的聰明人,不參與這三種糾紛 
    01篇首有句話說得好: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很多人並沒有經歷別人經歷過的,卻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一套理論教育別人應該如何為人處世。如果位置換過來,自己未必可以做到跟他人一樣大度。所以,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不要隨意評論別人,也不要輕易插手他人的生活。&34;: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 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向善---衛天知
    公眾號:衛天知4.無論成績有多麼的輝煌所以人無論多牛,還是要和善對人,主動去結交一些高質量的朋友和圈子。你有了立場和朋友圈,外界想要侵犯你,也得掂量掂量了。5.我們總是以為,因果直接相關,然而這常常會牽強附會。不是因果的邏輯錯誤了,而是因為事物和現象並非如此簡單,有些因素是肉眼看不見的。
  • 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成長的黑暗史:讓我學會了隱忍
    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未經他人生,莫勸他人惡!印象中,父親是一個榜樣的存在。他,無所不能。他是一個女人的老公,是小孩的父親。虎毒尚不食子,若,一個人,沒有人性,他不再是人,而是長著人類軀殼的生物!網友投稿,一個惡棍父親。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說到這,林嫂子譏諷的笑了兩聲,「所以我嫁給老林以後就一直住在津市娘家,老林就算有休息和節假日,也願意跟著我呆在津市。」
  • 我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是一句引自佛教的民間俗語。從現實意義上講,這句話揭示了生命苦難的本質。後來,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家事,或家庭遇到鬧心事時,經常引用的一句話。昨天去了一趟公園,路上和在公園裡就這句話聽了不少於十遍,老年人說,年輕人也說。
  • 人生真的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我起床後給孩子們吃完早餐,帶大寶去上輔導班,帶小寶和我媽媽去廟裡拜拜,我們這邊的習俗,六月十五到七月十五之間要去觀音廟拜這邊的觀音,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原來是我媽帶我去,後面我成家會開車後,每年都是我載我媽去的,雖然我不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但是我骨子裡還是很信因果,不管怎樣,有拜有保佑。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
    一同事和他老婆相親認識的,現在有一兒子了,他老婆是那種很愛乾淨的人,家裡收拾得妥妥帖帖,非常好,住著也舒適。個人覺得一個家就要有家的樣子,家的概念應該是乾淨舒適,溫馨和睦。愛乾淨應該說是一大優點,可人與人就是不大一樣,我那同事不喜歡收拾,回家東西到處亂扔,不講究的那種,本來喉嚨不好,還經常抽菸,每天咳咳咳,搞得像個糟老頭子。
  • 未經別人苦,莫勸別人善
    可是,我卻忘記「未經別人苦,莫勸別人善」,這句話也是一位條友教的。那是一位女條友訴說自己照顧帕金森老母親的痛苦, 面對一位吃喝拉撒不能自理還一直吵鬧打砸的老人,任誰都會心力交瘁/精神崩潰。看到她那麼痛苦我就說了一句「辛苦了!想想小時候媽媽沒日沒夜照顧咱們的苦,心裡就會舒服些」,對於這位條友的痛我們能幫的了什麼,頂多是幫她排解一下苦惱而已。後來有位條友就回復我這句「未經別人苦,莫勸別人善」。
  • 未經他人苦,莫談他人壞
    古代也有同性戀,被稱之為龍陽之好,不過他們都被人看不起,這樣的人一旦被發現,有背景的人還好,沒有背景的人將要面臨殘酷的懲罰。到1997的時候,《刑法》取消了其中對同性戀不公平的條例,但法律放過了這群人,道德並沒有放過他們,在社會上還是存在嚴重的歧視現象。
  • 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似乎是真理
    而他的母親,為有他這樣一個兒子驕傲,到處宣揚他的好處,甚至聲稱如果沒有他都不知道怎麼活下去。他和他母親的相處模式真真讓人羨慕,如果你沒有走進他們的家庭這樣一個私密的空間的話。02如果你能夠隱身走入他們的家庭,就會發現你可能認錯人了,因為在這個空間裡,他們變成了兩個小型魔鬼。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有你的不幸,我有我的難處
    人到中年,更難心的是父母年歲已高,他們更任性的不聽勸,最讓人不解的是自己沒照顧好自己,還要管兒子孫子方方面面的事情……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總以為除了自己,這個世上都是幸福的人,掏心窩聊一聊才知道,你有你的不幸,我有我的難處。人,生下來,活下去,怎麼都是一輩子,就不要凡事斤斤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