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2021-01-08 兩面真相

為什麼有的人有求不應,而有的人不求就應呢?

因果不空,因果不虛,因果不欺。天在變老,地在穿梭,唯因果為註定。有求不應,不求就應,這都是因果註定。

種善因,接善緣,所以會一帆風順;種善因,接惡緣,所以會一敗塗地。

不惡語、不狂妄、不自欺、不欺人、不小人、不貪念、善救苦、善助人、善施捨……這些都是善因。

有慈父、有賢母、有柔妻、有孝子、有仁兄、有朋友、有貴人、多甜蜜、多富貴、多健康……這些都是善果。

多貪心、多惡語、多算計、多欺騙、多妒忌、多逞能、多殺生、少貴氣、少人脈、少安康……這些都是惡果。

有善因的人福氣會不請自來,叫天天應,叫地地靈,這就是不求就應;有惡因的人晦氣會咄咄相逼,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這就是有救不應。

一個人,最大的修行,不是拜神求佛,而是活在當下,修正自己,度化自己,唯修心者修人,度己者度人。

一個人如果停留在過去,就會被過去的不如意傷心欲絕,痛不欲生,這樣會自己扼殺自己的靈魂。

一個人如果妄想在未來,就會被未來旦心的事充滿恐懼,裝滿壓力,這樣會自己吞噬自己的靈魂。

所以,一個人活在當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活在當下,修正自己的言行,才會抵消掉自己的暉氣,給今後的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福報。

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儘量迴避,更不能影響別人,因為影響別人實際上就是在種惡因;自己的優點和過人之處,要儘量讓其發揚光大,幫助到更多的人,因為助人實際上就是在種善因。

善惡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轉化和轉移,所以因果不欺人。有求不應和不求就應實際就是因果轉化和轉移的一個輪迴。

備註:原創作品,來源於生活的最小細節

相關焦點

  • 活在當下,就是最好的自己
    不抱怨,不埋怨,活在當下,積極樂觀。這是她在逆境中成功的法則。我們都能做到,但是我們卻都沒有做到。 更多的時候,我們懷念過去,憧憬未來,對當下,則是一種得過且過的寒號鳥心態。02朋友送我一個新年禮物,日記本。封面上印著「誦讀,書寫」。扉頁上寫著:活在當下,就是最好的自己。
  • 正念的奇蹟就是清晰透徹的活在當下
    有多少人活在心浮氣躁的環境裡,就有多少人在渾渾噩噩的虛相裡受苦。為什麼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的當下,我們卻感覺越來越不幸福,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修習正念。很多人會跳脫於當下,不是著眼於在昨天就是在明天。 這些都是幻象,都是樂觀或者悲觀的陷阱,越是深陷其中,我們越是焦慮不安。正念的作用就是要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勤奮陷阱的本質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當下你有任何情緒,就是你最好的修行時刻,覺察自己每一種情緒
    那個佛就是他要找的人。佛給了他一些任務,讓他去人間完成。修行在當下催:他的任務是什麼呢?答:要讓更多的人走向這條路,走上修行的路,覺醒的路。他要把這些人引到路上,至於後面的路怎麼走,他不用管。他要引更多的人。他現在已經在做這件事情了。催:所以佛說幹的不錯。答:因為他知道他的任務。要先修好自己。你的障礙,你當下的障礙,都是你內心投射出來的障礙。修好自己,障礙就被清除了。
  • 活好當下,享受當下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養老方式!
    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釋。不管他物質生活充實或貧乏,只要心裡非常平靜,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出路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做選擇。單純地活在當下,單純地感受食物的香味,單純地體會運動的快樂,單純地和朋友談天說地。不要思考太多,生活其實就是簡單的快樂!
  • 要「活在當下」,付諸行動
    讓我們止步不前的,往往困在這三個方面:01、 思想問題,要做到不問過去,活在當下;02、 事的問題,但求過程不愧於心,不求結果事事如意;03、人的問題,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要活在當下怎樣是活在當下?不管是佛教、道教儒家、還是基督教講到開悟覺醒的最高境界就是四個字「活在當下」。
  • 活好當下,享受當下的生活,就是活著的最好方式!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釋。02後半生,請回歸平靜。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反而不喜歡喧鬧的環境,平靜的心態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不管他物質生活充實或貧乏,只要心裡非常平靜,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
  • 什麼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什麼叫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我們全體心性的當下,是不住一相的當下,既沒有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什麼叫過去現在未來呢?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還沒有來,有現在嗎?如果有現在,屬於一半兒過去,一半兒未來,有沒有現在可得啊?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了不可得,那麼什麼叫當下呢?
  • 活在當下的意義
    因為當下是旁觀者,是觀察者,是離開二元的覺性,這個當下沒有任何的意義,非要給它個意義的話,當下即是覺,當下即是知,當下就是空性。覺、知、空性也無法給它放上個什麼意義,一旦有內容就離開了當下的內含了。這就是活在當下的理由。  可是,因為當下什麼都沒有,是空,空含萬有,在佛教界稱「空生萬有」。覺本身就是覺,沒有其它含意,如能與「空」合,空遍一切處,覺就是覺知一切。
  • 「活在當下」是日復一日的功夫
    「活在當下」要面對很多無聊、孤寂,甚至恐怖,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樣:「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其難度對於生活相對平穩安逸的當代人來說是無法想像的,如果沒有一次次身心合一的體驗更是做不到的。如果能夠仔細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你會發現:當遇到異常情況,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會用極端的情緒表現來緩解內心的恐懼和焦慮,可結果卻是為負面情緒所裹挾,而無法自拔。
  • 關係是修行的最好道場
    啟明心語第171章關係是修行的最好道場關係,是修行的最好道場。越親密的關係,越考驗修行功夫。彼此建立關係就是悟道的開始;維護關係就是修道的過程;融洽關係、讓彼此都舒服就是證道;最後彼此出入自如、從關係中解脫,就是得道。真正的修行,必然會進入關係、面對關係、處理關係,關係中的另外一方,如同一面鏡子,清晰地照見自己的全貌,讓原來自己看不到的盲點,得到重新的修正。一段良好的關係,不是慈悲的泛濫,而是智慧的表達。一段持久的關係,不是投其所好,而是共同成長。
  • 賺錢,是最好的修行
    當然,並不是只有那些人才經歷了常人都不會經歷的苦難,但他們與普通磨難多的人的區別是,他們「渡劫」成功了,這就是區別。如果你問他們對這些磨難的看法,他們一定會認為是這些磨難成就了他們,磨難提升了他們的認知,增長了他們的心智和能量,這就是普通人和他們的最本質的區別。
  • 活在當下是最好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想不開的時候,心結沒解開,一時想不開就輕易結束生命,這很正常。 我理解,但正因為理解,才心痛。 生命真的太寶貴了,也太脆弱了。生命就像手裡的沙,握都握不住,一不小心就隨風而散。
  • 過好你現在的生活,便是最好的修行
    對於修行,很多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山上的小道士,小和尚,實際上不然,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修行,因為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人生就一場修行,如果說一個人人生非常美好,那就說明此人修行得好,反之亦然。
  • 活在當下,尊重生命
    也許你認為要未雨綢繆,所以擔憂著未來的生活而無法享受當下;也許你因為過去的選擇而沮喪後悔。為未來規劃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但是,這不能成為你唯一的事情;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也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因為過去的選擇毀了當下的生活。活在當下,更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 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生活,更是最好的選擇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你越是想得到什麼,它偏不給你什麼,總是和你開個玩笑,有時甚至是給你一個驚喜之後的落寞。強求不來就是這個道理,順其自然也許就會水到渠成,心如止水也許就會柳暗花明。做到活在當下就是我們最好的生活方式,也是最好的選擇!
  • 最好的生活狀態:活在當下(好文)
    生活幸福的秘訣,在於「活在當下」這4個字。不回望昨日憂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東漢末年,有個叫孟敏的人,買了一隻陶罐。他拿著陶罐走在路上,結果一不小心把陶罐摔破了。破碎的陶罐躺在地上,他卻連看也不看一眼,逕自走了。旁邊的路人覺得非常奇怪,追問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麼連看也不看一下呢?」
  • 最好的生活,就是當下
    你可能覺得我們這一生時間很長,實際上短到只有一天,那就是我們的當下。我們要做的不是揪住昨天不放,也不是為了未知的未來而焦慮,只有這樣才能過好當下。 人生實苦,千萬不要忽略了當下的美好。01、美不被名利所累,才能過好當下。《菜根譚》中曾寫道: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
  • 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才是清明最好的祭詞
    為思念找到一個合適的消解方式,生人過好當下的生活,這才是對先人的尊重。而且,我們也知道,逝去的親友們,一定希望我們開心快樂地生活下去。逝者不逝,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2道經《莊子》中,南華真人告訴我們「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這裡的來世和往世,也可以看做未來與過去。人生如夢,白雲蒼狗。
  • 修行在紅塵,安住在當下
    何況修行是為了入定,但真正的入定,不是在靜中入定,那不是真功夫。而是要在動中入定,從而隨時隨地都可入定,這才是真功夫。而只有在紅塵中,在為人處事中,才能煉就動中入定。在清靜的環境下妄念自然少,但猶如在靜水、順水中行船,那樣波瀾不驚、索然無味!唯有在驚濤駭浪中、在逆水中行舟,才能體現出個人駕馭帆船、徵服大海的能力,才會有成就感。
  • 什麼叫活在當下?怎麼活在當下?
    什麼叫「活在當下」,《心經》說:「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謂「當下」就是當下的時間,當下的空間,當下的心靈覺照,緣起性空。當下,既非過去,未來,也不是我們心中的分別,執著,而產生種種的念頭。看來,活在當下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