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當壞情緒湧上心頭時,人就會不受控制,變成一個衝動的「魔鬼」,傷人傷己,特別危險。壞情緒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令人猝不及防,提心弔膽。心學專家王陽明認為情緒穩定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可以通過智慧和修行來獲得的能力。
-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的行為讓你煩躁,要感謝這個人,他在幫你修行
文章內容來自量子催眠案例,經來訪者同意分享,文中觀點代表催眠師及個案本人,僅供讀者參考環境中任何能觸發你情緒的東西都是你自己內在的東西,要感謝環境中觸發你這些東西的人事物,因為他們都是在幫助你修行。如果你聽到一個聲音讓你很煩躁,要感謝這個聲音,他在幫你修行。
-
修行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然而修行的定義絕非如此狹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來」獨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與健康、與欲望、無常與情緒苦樂……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尋求平衡,反而更能讓我們看清生活如實的本貌。 簡而言之,只要你專注當下,煮飯、洗碗、做家務,也是一種修行。
-
你真的懂你的情緒嗎?——如何穿越情緒,療愈自己
「忙忙碌碌做了這麼多有什麼意義?真是可笑」,甚至深深地責備自己「你為什麼要為了他而做這些?為什麼要為了他而要求自己處處完美?你真讓我失望。」 每一種情緒都是信使,它是帶著潛意識要傳遞給你信息來到你的心門之前的。
-
大儒王陽明:情緒穩定,是一種修行和能力
你的情緒裡,藏著你的人生。你有什麼樣的情緒,就有什麼樣的生活。擁有穩定的情緒,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別讓情緒影響了生活,淪為情緒的奴隸。王陽明在被貶到貴州龍場時,是他人生最灰暗的時刻,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被貶的龍場是個漫步瘴毒之氣的地方,這對於三十多歲,且身體一直不好的王陽明來說,面臨著生死考驗。不僅受到環境的影響,王陽明還沒有地方可以住,今天住在這個山洞,明天住另外一個山洞,過著衣不蔽體居無定所的生活;這樣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所有的生活來源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
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修養
在王陽明看來,穩定的情緒不是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通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只要常存養此心,就能經常覺察到心的存在,這就是做學問。已經過去的事,和那些還沒到來的事,想它有什麼益處嗎?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清明的本心。
-
覺察的三個維度,讓你看清自己的潛意識
尤其覺察是有選擇的,我們經常選擇去覺察自己想要覺察的東西,這樣的方式也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稱之為「強化」。覺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需要覺察那些我們平常避開、逃避的、不願意看的。所以覺察要往深處去探索:首先你有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行為,然後再看看自己的行為之下還有什麼樣的思維模式,造成你的行為;在思想的下面還有所謂的感覺,比感覺更深的地方有情緒,比情緒更深的地方有所謂的傷害
-
成年人的情緒管理,是人生一場漫長的自我修行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需要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苦難。所以請收起你的玻璃心,踏實前行。你要去相信,堅持住,所有的困境終究會過去的。 如果看到這的你,正在被這樣的情緒所困擾,不妨了解下「正念」,嘗試讓自己與情緒友好相處,試著改變一下你的現狀,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給情緒裝上開關,一句話控制自己的情緒
要讓自己達到寵辱不驚、喜怒不形於色的境界,有一個訣竅,就是要「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意思」這個方法。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一個人難免會有些憤怒、埋怨的情緒,這是正常的。只不過你一定要注意擺正心態,那些負面的情緒一起來,可以立即向自己提問:「我正在幹什麼?」讓思想有一個停頓的機會,同時向內觀察此刻的情緒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
不辜負每一個當下,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代
相信我,早起讀書,雖然起床的片刻痛苦,但一天結束時卻內心充實;熬夜刷劇,放縱的當下雖然快樂,但臨睡前卻常常愧疚自責。向上的路總是更難走,但一旦踏上去,每一步都算數。別怕什麼困難無窮,放下負擔,著眼當下,去創造自己的無悔人生。
-
管理好情緒,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你們是存心的吧,就是不想讓我好過,就是想讓我考砸。我就奇了怪了,吵成這樣你們咋不離婚呢?一聽這話她老公不幹了,轉頭把火撒到兒子身上:混蛋孩子,有你這麼咒父母的嗎?我們不離婚也是為了你呀,一點沒有感恩之心。
-
學會情緒管理,讓自己成為一個智慧的人
一個智慧的人除了有聰明的頭腦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高情商,懂得如何處理問題。而情緒管理屬於情商的一部分。因此要想成為一個智慧的人,還需要自我成長和提高,也就是自我修行。情緒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我們當下狀態的一種反應。而在情緒的驅使下出現的不合理行為才會導致不好的結果發生。比如心情不好了就對身邊的人亂發脾氣,這就會導致人際關係不和諧。因此對情緒的自我察覺就變得尤為重要了。我們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情緒來源以及情緒產生的原因,同時努力去改變才能克服情緒化的毛病。1.覺察自己的情緒按鈕。
-
覺察的三個維度,讓你看清自己的潛意識「自我反省」
所以覺察要往深處去探索:首先你有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行為,然後再看看自己的行為之下還有什麼樣的思維模式,造成你的行為當看到一個讓你不舒服的人,你是否在當下就能停下來看一看:「我這個不舒服到底是什麼感覺真正的事實是:它只是自己生命裡的一個投射,它可能與你生命裡的某一段經歷有所關係。
-
控制情緒,是一場修行
文:小君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過情緒崩潰的時候,也許是生活壓力大,也許是工作不順心,也許是感情不如意……情緒不穩定,生活往往也會變得一團糟在火車上,我諮詢朋友,剛才你是怎麼管理情緒的,連續三次司機都不肯走你推薦的順暢線路,為了順路送他的朋友,差點讓我們誤車了,怎麼不投訴司機呢。朋友笑著說,在當時的情況下,雖然他也非常地生氣,但很快調整情緒,當下的目標是讓司機快速送我們到達火車站。
-
誰動了你的情緒按鈕?
情緒像傳染病,當你不開心、煩躁、焦慮不安的時候,身邊的人都不敢碰你,因為誰碰你,你會找誰發洩,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這是平時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吃完飯後我把自己鎖房間,回顧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兇孩子,是因為他要求我陪他拼圖,而我手頭上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我幫他把拼圖拿出來放我旁邊,跟他講:「寶貝,你先把簡單的拼好,等下媽媽幫你拼難的」。
-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4招療愈負面情緒,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一種情緒模式的存在都是有能量的,所以,負面情緒滋生出來的情緒模式都帶著負能量,這些負能量在我們的身體裡自成一格的能量場,並有他自己的生命力,她以你固有的負面情緒餵食,如果你不餵養它的話,它會製造一些事件或情景讓你產生這種負面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小麗每一段感情中都是一樣的相處模式和情緒模式。
-
別再妄想控制情緒,《道德經》教你把情緒變為朋友
有心理學家認為:世上所有的病,都是免疫系統打了敗仗。我們智慧的身體自帶著一套精密高級的免疫系統 他怎麼會打敗仗呢?問題就在於情緒!情緒,就是浸噬我們智慧精密身體的病毒。當我們產生情緒的時候,最先攻擊到的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70%以上的人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這是導致出現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必須先認識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有自我覺察。什麼是自我覺察呢?它指的是在情緒爆發的時候,你能跳出自己看自己,就像是一個旁觀者一樣,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那麼,在自我覺察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修行就是愛上你自己
當下即是佛,佛在你心中,如果你還不接納,不喜歡,哪怕不是百分百喜歡你自己,那麼,你如何修行,都不靠譜,因為,你還不相信這個生命,等於你不相信上帝的作品,等於你不相信上帝與你同在。,就是你愛上神的時候,就是你愛上上帝的時候。
-
活在當下,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為什麼有的人有求不應,而有的人不求就應呢?因果不空,因果不虛,因果不欺。天在變老,地在穿梭,唯因果為註定。有求不應,不求就應,這都是因果註定。種善因,接善緣,所以會一帆風順;種善因,接惡緣,所以會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