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福貴詮釋了活著的意義,家人的墳堆成一排,依然笑著耕田

2021-01-12 帶鹽的饅頭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想這個問題在我們人生的某個時刻都出現過,但是每個人的答案肯定也不一樣,每當我在人生遇到低谷的時候,總會想起餘華在《活著》中所寫的:生命的意義,就是活著,活著本身就是生命的最大意義。這本書,我每年都會讀一遍,每一年都會有不同的感受,2020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大家都在經歷了生命的考驗,所以我想給大家再次分享一下我閱讀這本書的感受。

有的書是看過即忘,有的是卻會深深地刻在記憶中,《活著》就是後者,富貴的一生像一部黑白電影在我的腦海不斷重播,賢惠持家的家珍,美麗懂事的鳳霞,像風一樣奔跑的有慶,還有苦命的苦根,他們雖然只是書中的人物,但是卻無比真實的存在我的心中。而這部書的主人公富貴的一生,卻並不像他的名字那樣一生富貴,而是經歷了貧窮坎坷的一生。而他的一生卻見證了小人物在中國60年時間變遷。

少年富貴

富貴爺爺是個大地主,但是都說富不過三代,到了富貴這裡正好三代,好像是為了應驗這句話,富貴開啟了敗家的模式,吃喝嫖賭一樣不少,最後因為賭博,把家裡的百畝良田和家裡的大宅子輸得精光。父親直接被氣死,母親也一病不起,從此富貴也開始了他悲慘的一生。

中年富貴

經過父親的去世,富貴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準備好好改過和家珍好好過日子,贍養母親,但是就在富貴去給母親拿藥的時候,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一直在外漂泊了好多年,直到被解放軍解救,才回到了家鄉。回到家的時候,母親已經去世,自己的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撫養著自己的一雙兒女,最痛心的是他的女兒鳳霞因為高燒沒錢醫治導致成了聾啞人。

富貴總算回來了,家珍心裡特別開心,覺得苦日子總算到頭了,富貴也很努力去承擔家庭的責任,希望彌補對她們娘三的虧欠,就這樣他們一家四口過了一段雖然貧苦卻幸福的生活。本以為可以一直這樣平靜的生活下去,但是有慶的突然死亡,卻給這個家庭蒙上了一層陰霾。

兒子有慶的不幸

有慶是福貴的小兒子,剛出生富貴就被抓走了,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所以非常懂事,也非常善良,為了節省鞋子,每天光腳去上學。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懂事的讓人心疼的孩子,卻因為給縣長夫人獻血送了命,黑心的醫生為了討好縣長,不惜犧牲有慶的生命。

女兒鳳霞的不幸

鳳霞是福貴的長女,在福貴消失的時候,因為一場大病變成了啞巴。雖然聽不見不能說,但是卻聰明懂事,幫著媽媽洗衣做飯。尤其是在弟弟死後,更是成了家裡唯一的依靠。看著鳳霞長成了大姑娘,富貴幫女兒找了一個好婆家,嫁給了一個老實本分的二喜。很快,鳳霞懷了孕,全家悉心照顧,但是在生產過程中,遇到了難產,再加上當時正值大革命時期,醫生都被打倒,最終鳳霞大出血去世,給二喜留下了一個兒子苦根。苦根生下來就沒了娘,他的名字仿佛預言了他的命運苦。鳳霞去世後,二喜整日心神恍惚,在一次工作中不幸被石板砸死,從此苦根成了孤兒。

外孫苦根的不幸

家珍承受不了接連的打擊也去世了,只留下富貴和苦根相依為命。此時,富貴已經是一個老人,養活自己尚且艱難,又怎麼能養好外孫呢,所以苦根從來就沒有吃過一頓飽飯。苦根生病了,富貴為他煮了一大鍋毛豆,但是從來沒吃飽過肚子的苦根,看到這麼多的毛豆,根本停不下來,等到富貴從地裡回來,苦根已經撐死了。

晚年富貴

就這樣,福貴相繼送走了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之後,最後又送走了與他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恨。他家田地裡的墳頭也已經堆成了一排,可是福貴還活著,每天趕著老黃牛在田裡耕種著,每天陪著他的只有這頭老黃牛以及他所懷有的關於家人的回憶,他甚至都不清楚,自己還活著的意義,但是卻依然每天笑著面對生活。

相關焦點

  • 《活著》:孤獨終老的福貴,有活著的意義嗎?
    接下來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進行閱讀:以孤獨終老的方式活著,其意義究竟在哪裡?01鳳霞和二喜結婚後便搬到城裡去住,福貴和家珍兩人待在家中倍感寂寞,於是腿腳不便的家珍總是打發福貴到城裡去看鳳霞。福貴一走便是一整天,回到家後就把在城裡看到的關於鳳霞的一點一滴統統都告訴家珍,家珍則老是一副聽不膩的樣子,總追問福貴,「還有呢?還有呢?」
  • 餘華《活著》:福貴比別人有更多的死去的理由,但他卻好好的活著
    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福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只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著,仿佛比往日更加灑脫與堅強。「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的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些年。我還是老樣子,腰還是常常疼,眼睛還是花,我耳朵倒還是很靈,村裡人說話,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誰在說。……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 《活著》:像福貴一樣活著,儘管有些蒼涼,但這就是生活
    此書中使用了平凡的人,組成了平凡的故事,但卻讓人從這些平凡中領悟到了些許不平凡的人生意義。 我們很多時候都身處於迷茫之中,究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什麼而活著,而窮極一生的我們又在追求著什麼? 人們紛紛在這個叫做《活著》的故事中——死去。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鈺姐深以為然,餘華在書中9次寫到了死亡,但最讓我們感動的是福貴與老牛在陽光下的樂觀,這就是一種向死而生的超然。 徐福貴的一生留給我們太多的警醒與啟迪,即便生活給我們開了很大的玩笑,我們也要笑著活下去。鈺姐認為,《活著》給了我們3個人生的真諦。
  • 《活著》讀後感:就這樣活著之福貴
    我花兩天下班的時間讀完了餘華的《活著》,靜靜的聽著福貴講述自己的這一生。這苦難的一生。作者在序中寫道,他寫下《活著》就是想寫出人對於苦難的承受能力,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那麼我理解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明白。
  • 電視劇《福貴》:活著很艱難,然而活著也很美好,活著就是希望
    上至60後,下至90後,想必都曾看過這部由陳創和劉敏濤主演的電視劇《福貴》。陳創在劇中扮演主人公徐福貴,劉敏濤則是劇中徐富貴的妻子陳家珍。倆人本有一兒一女,名為有慶和鳳霞,然而造化弄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最終福貴只剩一幼孫一老牛終日為伴。
  • 劉敏濤完美演繹《活著》家珍,福貴看了幾十年仍然猶如初見
    憑藉這種魔力,《活力》榮獲了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的最高獎項,翻譯成多國版本,並被名導拍成電影、電視及話劇,而餘華也榮獲了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活著》以福貴回憶的方式講述了他起伏跌宕,經曆命運磨,卻依舊平靜活著的一生。
  • 《活著》福貴:失去所有親人,卻依舊好好地活,熬過苦難終成英雄
    福貴曾經也是一個讓人羨慕的闊少爺,但因為嗜賭成性,遭人算計,導致家業全失,成為了一個一文不名的人。而後,自己被抓了壯丁,母親病逝,兒子為縣長夫人輸血意外死亡,女兒難產去世,女婿被砸死,外孫吃豆子被撐死,妻子也病重離開......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尋常人怎麼能承受得起呢?但福貴不同,他失去了所有親人後,卻依舊好好的活著,苟活屈服,淡然接受。
  • 餘華的《活著》福貴到底是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
    放蕩不羈的富家少爺在富貴年少的時候嗜賭成性,整日沉迷於賭博,幾天幾夜不回家,對於妻子家珍的勸說置若罔聞,但這种放蕩不羈的自由生活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不久之後,富貴便自食其果,輸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甚至輸掉了自家的房子。艱難的生活便從此開始了。
  • 福貴死了5位親人依然活著,人為什麼活著?餘華這樣告訴你
    福貴在賭場把家裡的地一畝一畝輸掉,房子輸掉、錢輸掉,鳳霞的好日子,也就戛然而止。 她隨著父母住著搖搖欲墜的茅草屋,跟福貴去地裡幹活,乖得像個溫馴的小獸。有慶後來被抓壯丁,一去多年,鳳霞和媽媽相依為命,一次高燒不退沒有錢醫治,因而聾啞了。鳳霞做家務、幹農活、照顧弟弟,是這個家重要的勞動力,甚至在有慶沒錢上學時,被一度送了人。鳳霞從城裡那戶人家連夜跑了回來,她捨不得這個窮家。
  • 《活著》中福貴失去所有親人,他活著有什麼道理嗎?
    餘華的《活著》裡,有這樣扎心的一幕:家珍懷著七八個月的身孕,走了很遠的路去找福貴,可福貴賭的正來勁兒,他甩了家珍兩個耳光,還讓人把她給拖了出去,只是後來的事誰也沒料到。那天晚上,福貴被龍二算計,把祖上的一百畝地和所有家產全輸掉了。
  • 《活著》:「福貴」老牛一生經歷坎坷,才懂人生的真諦是「活著」
    餘華的小說《活著》一書中有個名叫「福貴」的老牛,其實是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福貴」,名叫「徐福貴」的男主公給自己買回來的老牛起名叫「福貴」。在徐福貴的心裡,還有名叫「家珍」「鳳霞」「有慶」「二喜」「苦根」的幾頭牛。這幾頭牛的名字,其實也是幾個人的名字,而這幾個人對徐福貴來說都是至親之人,這幾個人也讓徐福貴如一頭老牛一樣,經歷了一輩子的人生一坎坷。
  • 「人生感悟」「活著」的意義
    比如秦怡,她的銀髮裡藏了多少心酸的往事,可是她年過九旬保持著當年的優雅,依然笑如春風。  楊絳還這樣寫道: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我又不由想起餘華的小說《活著》。
  • 《活著》:福貴一句話總結一生,他的人生不是苦難,是遺憾
    不管福貴怎樣放浪形骸,家珍始終不離不棄,即便福貴帶著兩塊銀元無故失蹤,家珍依然艱難撫養一雙兒女,並給福貴老娘送終盡孝,並未惹出是非或者另尋他人。 福貴回來後雖然日子過得緊巴,但家珍依然守著福貴,臨死前一遍遍對福貴說: 「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家珍對福貴的忠誠和對愛情的堅守,縱使死去多年,依然讓福貴感慨不已。
  • 人到中年要懂:人是為了活著本身《活著》,不是為了任何事物活著
    但是在去年,我們同樣見到許多人面臨著種種的困境依然笑著面對人生,卻走上了一條積極向上之路,在困境中走了出來。但是為何在同一天空下,對著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心態卻不同呢?那麼我們在面對人生困境時,到底如何面對,如何擺脫困難呢?01元旦假期在整理書櫃時,我再次翻出了《活著》,這次我用了兩天的時間,將它第三次閱讀!
  • 《活著》:看透了人生,你活著才不會沒有希望
    2020年5月12日,張家界天門山翼裝飛行成了北京某大學大四女生安安(化名)最後一次翱翔。2021年1月10日山東金礦爆炸22人被困,生死未知。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讓人感嘆生命之無常,活著之不易。福貴經歷種種磨難他卻始終沒有放棄活著的希望,雖然生活給他帶來了痛苦,可他還是那樣地熱愛生活,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中所寫一般:「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今天讀了麥家的《人生海海》,忍不住又去重讀了餘華的《活著》,依舊是忍不住的唏噓不已,為著書中的人物的苦難經歷而難過,也為自己尚且擁有安穩的生活而自足。01 餘華筆下的福貴人物原型是誰?在這樣的心態下,餘華偶爾聽到了一首美國的民歌《老黑奴》,在那首歌中老黑奴雖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後離他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面對這個世界。餘華特別感動,於是就寫下了令我們潸然淚下的小說《活著》。也或許人們對於苦難的承受能力,以及對世界的熱愛程度超乎我們自己的想像力,而餘華也表明了一個觀點: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 餘華的《活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是當代作家餘華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人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一生,亦將中國大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凝縮其間。《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 死很容易,但活著很難!堅韌地「活著」才是中國人的性格底色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人們一直都無法詮釋的問題。著名主持人馬東在一次訪談中曾經說過:「在近代中國只有5%的人願意掌握知識,了解過去。剩下的95%的人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句話真正地揭示了中國人在近代經歷了一段民智未開的歷程。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但他依然活了下來,是他選擇活著。那麼活著是為了什麼呢?山珍海味不再,只有吃糠咽菜;萬貫家財不再,只有家徒四壁;賢妻孝子不再,只有孤苦伶仃;父嚴母慈不再,只有孑然一身,切骨之仇不再,只有了無遺憾。福貴就好像一個歷史活化石,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當代中國的諸多歷史變遷。